有一个圆,被人劈去了一小部分,它感到非常自卑。它想要找回一个完整的自己,为此它到处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块碎片。因为它认为自己不是完整的,所以努力地寻找。在寻找的时候,它滚得很缓慢。一路上,它与鲜花为伴,同昆虫们交谈,充分地享受到了生活的乐趣。它找到很多碎片,可惜都不是从自己身上掉下来的那块,但它并不气馁,继续寻找着……终于有一天,它如愿以偿地找到了那块碎片,并且使自己重新成为了一个完整的圆。然而,它却发现自己滚动得太快了,以致错过了花开的季节,忽略了昆虫的呢喃,体会不到生活的乐趣。后来它终于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毅然丢掉了那块历经千辛万苦才找到的碎片。
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美无缺的人与事。人一走向绝对,就走入了误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无数的人却不止一次地犯着同样的错——过分追求完美。他们常常在生活中寻找完美之人,不仅是对自己的各个方面要求完美,也要求别人是完美之人。正是由于陷入这种误区,使得很多人错失良机,失去友情、爱情,失去自我,甚至改变了对生活、对世界的看法。
一位未婚的先生来到一家婚姻介绍所,进入大门后,迎面见到两扇门。一扇门上写着:美丽的;另一扇门上写着:不太美丽的。于是他推开“美丽的”门,迎面又见到两扇门。一扇门上写着:年轻的;另一扇门上写着:不太年轻的。他推开“年轻的”门,迎面又见到两扇门。一扇门上写着:善良温柔的;另一扇门上写着:不太善良温柔的。他推开“善良温柔的”门,又见到两扇门。一扇门上写着:有钱的;另一扇门上写着:不太有钱的。他推开了“有钱的”门……
就这样一路走下去,他先后推开过美丽的、年轻的、善良温柔的、有钱的、忠诚的、勤劳的、文化程度高的、健康的、具有幽默感的九道门。当他推开最后一道门时,只见门上写着一行字:您追求得过于完美了,这里已经没有再完美的了,请您到大街上找吧。原来他已经走到了婚介所的出口。
这个幽默的故事不只是讲婚姻,更是在讲有关完美的话题。在这个世界上,十全十美是不存在的,完美只是人们的一个努力的方向,不应该成为一个人的终极追求。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和事,我们不必去苛求完美。
美国作家哈罗德·斯·库辛写过一篇《你不必完美》的文章,在文中,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因为在孩子面前犯了一个错误,他感到非常内疚。他思忖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从此不复存在,怕孩子们不再爱戴他,所以他不愿意主动认错。在内心的煎熬下,他艰难地过着每一天。有一天,他终于忍不住主动给孩子们道了歉,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他惊喜地发现,孩子们比以前更爱他了。他由此发出感叹:人犯错误在所难免,那些偶尔犯错误的人往往是可爱的,没有人期待你是完美的。
一个“完美”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也是一个可怜的人,他体会不到生活里有所追求、有所希冀的感觉。正因为“完美”,他也无法体会到当自己得到了一直追求的东西时那种喜悦的感觉。所以,不必去羡慕完美。在生活中,正因残缺,才能让人有更高的期待。不必苛求完美。完美是一种负累。完美没有极限,也没有标准,因而永远无法企及。追求完美是给精神套上枷锁、压上包袱,这样会忘却身边本身就存在的快乐与真实。“知足者常乐”,是一种洒脱,把一切的烦恼与逆境都看作会消逝的烟云,这就是生活的另一种美:没有刻意的要求,也没有失落,一切都还原到真实,于是,完美的并不是事物,只是愉悦的心情。
我们应该看到自己的优点,也应该接受自己的缺点,世上本来就没有完美的人生。因此,我们不必戴着假面具去生活。其实很多痛苦和烦恼都是自找的。有的人总是在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试图控制一些自己本来没有,或者根本不与自己相关的事物,而同时却又忽视了自己应当去处理、关照的分内的事情。人生中至关重要的是要明确自己的身份和位置,了解自己心里想要的是什么。
做不成大树,就做一棵小草吧。自己是自己,别人的得到是因为幸运也好,是因为努力也罢,都不必羡慕,更不应该忌妒。你自有你的长处和优点,做真实的自己比什么都重要。不必苛求完美,属于你的,好好把握;不属于你的,别去奢求。世界上永远都没有完美,让我们学会战胜自我,学会包容别人,允许每个人个性地存在,学会清醒地认识自我,正确地协调自我,完全地掌握自我,做一个拥有快乐和幸福的人。
7.率性而活,生命才无遗憾
一个人活着的目的,是发现、创造和享受自己的快乐。
提倡按他人的标准生活,为取得他人的认可而活,使人们追求所谓社会价值的实现,可以说是整个社会文化模式所塑造出来的人生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使人们放弃自己人性的快乐,而去追求他人的认可,成为其他人评价、态度和脸色的奴隶或木偶,被他人的行为所控制。
按照别人的标准生活的结果,必然会使一个人莫衷一是。因为他人或社会的标准是千奇百怪的,满足了这种标准,就不能满足另外一些标准,得到了这一部分人的认可,就会失去另一部分人的认可。一个人不可能满足周围所有人的要求。
树立榜样,表扬、赞美与奖励,批评、指责与处罚,是整个社会文化的行为模式,但它仍然是一种愚昧、落后、腐朽的社会文化模式。作为个人,我的思想,完全没有必要受这个模式的控制。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完全可以按照我们自己喜欢的模式去思想,率性而为,没有必要被社会、被他人像赶牲口一样地赶着跑。
“率性之谓道”是《中庸》三句教中的第二句,它是顺着“天命之谓性”而来的。所谓“率性”是指天所命于人之性,使人对于日常事物皆能合乎当然的规范。在《中庸》的作者看来,人只要能遵循天所赋予人的人性,也就能够合乎自然之理,这是人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应该选择的道路。
当一个人率性而为的时候,他自然就会从实质上去理解别人,尊重别人,而不是简单地去按照别人的标准做,也不是简单地让别人按照自己认可的标准去做。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因这一出发点而导致的给他人带来的快乐和他人对我们的认同是自然而来的事情,但那并不是我们的追求。正如太阳照亮了地球,不是因为它想要照亮地球,而是因为它本身在燃烧。
伊笛丝·阿雷德太太从小就特别敏感而腼腆,她的身体一直太胖,而她的一张脸使她看起来比实际还胖得多。伊笛丝有一个很古板的母亲,她认为把衣服弄得漂亮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她总是对伊笛丝说:“宽衣好穿,窄衣易破。”而母亲总依这句话来帮伊笛丝穿衣服。所以,伊笛丝从来不和其他的孩子一起做室外活动,甚至不上体育课。她非常害羞,觉得自己和其他的人都“不一样”,完全不讨人喜欢。
长大之后,伊笛丝嫁给一个比她大好几岁的男人,可是她并没有改变。她丈夫一家人都很好,也充满了自信。伊笛丝尽最大的努力要像他们一样,可是她做不到。他们为了使伊笛丝开朗而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只能令她更退缩到她的壳里去。伊笛丝变得紧张不安,躲开了所有的朋友,情形坏到她甚至怕听到门铃响。伊笛丝知道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又怕她的丈夫会发现这一点,所以每次他们出现在公共场合的时候,她假装很开心,结果常常做得太过分。事后,伊笛丝会为这个难过好几天。最后,不开心到使她觉得再活下去也没有什么道理了,伊笛丝开始想自杀。
后来,是什么改变了这个不快乐的女人的生活呢?只是一句随口说出的话。随口说的一句话,改变了伊笛丝的整个生活,使她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有一天,她的婆婆正在谈她怎么教养她的几个孩子,她说:“不管事情怎么样,我总会要求他们保持率性。”
“保持率性!”就是这句话!在那一刹那之间,伊笛丝才发现自己之所以那么苦恼,就是因为她一直在试着让自己适合于一个并不适合自己的模式。
伊笛丝后来回忆道:“在一夜之间我完全改变了。我开始保持率性。我试着研究我自己的个性,自己的优点,尽我所能去学色彩和服饰知识,尽量以适合我的方式去穿衣服。主动地去交朋友,我参加了一个社团组织——起先是一个很小的社团——他们让我参加活动,把我吓坏了。可是我每一次发言,就增加了一点勇气。今天我所有的快乐,是我从来没有想到可能得到的。在教养我自己的孩子时,我也总是把我从痛苦的经验中所学到的结果教给他们:不管事情怎么样,总要保持率性。”
宇宙之大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相同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以宇宙为空间,在自己的支点上站得住。率性而为是一种自守,以宁静的心态面对纷呈的生活,以平常的心态对待不平常的事情,以安静的心态对待嘈杂的外界,以平和的心境处理世态的炎凉。“无欲自然心如水,有营何止事如毛”,在欲壑难填、混沌纷扰的世界,保持一份清心寡欲的高洁。
率性而为,不是自暴自弃,享乐现在,而是充分利用时间,去学习,去提高,去休息,去娱乐,去享受无论是数字、文字,还是音乐、画作,抑或是图像、友情带给我们的各种快乐。
率性而为,不是放任自己的过失,而是勇于面对过去,面对失败,无视那些失败带来的自卑感,以自己最强的自信心迎接未来的挑战。
率性而为,不是一味地向往美好未来,而是作好迎接未来的各项准备。
率性而为,不是安于天命,不思进取,而是刻苦用功,不畏困难,无视那些不理解的目光,以自己最大的能力奋发向上。
率性而为,不是肆意妄为,不是懒惰无为,而是向着自己的理想,努力拼搏,无视那些挫折、困苦、失败,以自己最大的努力向理想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