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是我们对做完一件事情的总结和思考,善于反思的人也是善于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的人。对于一个成功的人士来讲,都有敢于严格解剖自己的思维的能力和胆识,特别是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他们深知需要严格解剖、敢于触及自己灵魂深处的重要性。
作过一件事情之后,不论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反思事情的整个过程,对自己有一个公正而标准的评价,从缺点和错误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对思想和行为来讲都是一大进步。但在反思中必须把握主重要的一点,就是认真地想一想你做过的事情是不是你所有事情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我们知道,一件整体的事情是由许多细小的事情组合的,如果我们能够把握住重点,先将重要的事情做完,往往就会省却做许多细微末节事情的时间,如果没有把握住重点,往往就会自以为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最重要的一件没有去做,不但肥力不讨好,还很可能会导致整个事情的前功尽弃。所以在事后或者在做事的过程中一定要经常的反思,我在做什么?我做的事情是不是整个事情中最重要的一件?
1、你是否赢得上司的赏识
赢得上司的赏识是每个下属在工作中都想得到的,也可以说人人几乎都用自己不同的方式去争取得到上司的赏识。但是因为上司的知识、能力、水平以及脾气秉性的不尽相同,他们赏识下属的观点、眼光和方法也各有不同,为此,想要得到上司的赏识首先就必须了解上司的性格、把握上司的心理、充分认识上司为人处世的习惯和工作的方式方法,并依靠这些与上司接触、共事,才能得到上司的赏识,使你工作的理想和目标得以顺利的实现。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的下属与上司的关系弄的很是紧张、僵化,这些下属也常常是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在许多方面都要强于上司。但最重要的一点他们却没有认识到,不论是什么性格的上司,都有他自己的长处。作为下属,首先要善于发现他的长处,经常利用各种方式去赞扬他、肯定他,不断地促其充分发挥特长,协助他在事业和工作中不断取得成绩,是赢得上司赏识得重要方法之一。“上司有成效、下属才能有成效”。如果上司总是业绩平平,下属也很难得到提拔和重用。为此,作为下属,要经常问自己:“我的上司都能做好哪些事情?”“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将他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如果你的上司在某项技术上有专长,你就要全面准确地提供给他有关资料以及技术市场的行情;如果他善于用人,你就要全面准确地与他经常分析周围人的能力和特点等等,让他在操作或决策时有充分的依据。
一般来讲,上司都很注重一样东西,就是下属中是否尊重他,而他所认为的尊重与否很重要的一项就是看下属是否经常向他汇报请示工作。心胸豁达的上司对下属很少向自己汇报工作也许不会过于计较,因为这样的上司会认为这本身就是下属工作份内的事,只要能做得好,就没有必要做那些无谓的请示与汇报。但从大多数的上司讲,在这方面表现豁达的并不是很多,他对经常不请示汇报甚至是懒得与他接触的下属会产生怀疑和做出各种猜测:是不是看不起我的水平和能力啦?是不是认为我不胜任他的上司啦?是不是这些下属要联合起来架空我啦?一旦上司有了这样的怀疑和猜测,或对自己的怀疑和猜测有了某种认定,作为下属就很难得到他的赏识,甚至上司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做出对下属不利的举动。
当然,我们这里说得请示汇报并不是要你总是有意识地向上司溜须拍马,搬弄是非,打小报告。而是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请示汇报的事情与上司交给你的事情紧密结合在一起,让上司感觉到你请示汇报的事情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准确无误。
两个同龄的年轻人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并且拿同样的薪水。
可是一段时间后,叫阿诺德的那个小伙子青云直上,而那个中布鲁诺的小伙子却仍在原地踏步。布鲁诺很不满意老板的不公正待遇。终于有一天他到老板那儿发牢骚了。老板一边耐心地听着他的抱怨,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怎样问他解释清楚他和阿诺德之间的差异。
“布鲁诺先生,”老板开口说话了,“您现在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
布鲁诺从集市上回来向老板汇报说,今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
“有多少?”老板问。
布鲁诺赶快戴上帽子又跑到集上,然后回来告诉老板一共40袋土豆。
“价格是多少?”
布鲁诺又第三次跑到集上问来了价格。
“好吧”。老板对他说,“现在请您坐到这把椅子上一句话也不要说,看看别人怎么说。”
阿诺德很快就从集市上回来,向老板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40口袋,价格是多少多少;土豆质量很不错,他带回来一个让老板看看。这个农民一个钟头以后还会弄来几箱西红柿,据他看价格非常公道。昨天这么便宜的西红柿老板卖得很快,库存已经不多了。他想这么便宜的西红柿老板肯定会要进一些的,所以他不仅带回了一个西红柿做样品,而且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
此时老板转向布鲁诺,说:“现在您肯定知道为什么阿诺德的薪水比您高了吧?”
读过上面的故事我想你会感觉到,向上司汇报时把握要点固然重要,但你还要知道重点以外的许多事情。如果上司询问你事情的整个来龙去脉,你讲不清,道不明,也同样不会得到上司的赏识。
要得到上司的赏识还要把握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避免与上司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冲突。为了维护与上司的关系,和谐地与上司相处,学会一定的忍耐是十分必要的。但我们也不应该推崇无原则的节制和忍耐,假若一味如此,上司也许会无原则地放纵下去,而越发的为所欲为,。由于下属、上司所处的社会层次和接触社会事物不同,各自的社会角色不同,对待一件事情的看法和观念有时也不尽相同。这时的下属与上司常常就会发生意见分歧,继而导致矛盾的出现、冲突的发生。所以在处理这类问题时,作为下属还是要尽量的忍耐,假如上司为了坚持自己的观点而批评了你,你却以为他的观点是错误的自然就会感到委屈,甚至想与上司争辩、闹僵。遇到这样的情况你首先要保持冷静,要把委屈的想法转换成一种自我心态的调整,当众极力争辩,甚至暴跳如雷,与上司激烈争吵,就会导致上司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而固执已见,局面就会变得难以收拾。为此,暂时忍耐一下,冷静一下,也许会给上司一次反省的机会,让他在反思中认识到自己观念或做法中存在的不足,知道你是在为了维护他的利益而坚持已见,因而你也同样会得到他的赏识。
两艘正在演习的战舰在阴沉的天气中航行了数日。有一天傍晚,在浓重的雾气下,能见度极差。此时船长也守在船桥上指挥一切。
入夜后不久,舰一侧的嘹望员忽然报告:“右舷方有灯光。”舰长询问光线是正逼近或远离。嘹望员答:“逼近。”这表示对方会撞上他们,后果不堪设想。舰长命令信号手通知对方:“我们正迎面驶来,建议你转向二十度。”
对方答:“建议贵船转向二十度。”
舰长下令:“告诉他,我是舰长,转向二十度。”
对方回答说:“向您致敬,舰长!我是您的下属,二等水手。”
这时舰长已勃然大怒,他大叫:“告诉他,这里是战舰,转向二十度。”
对方的信号传来:“尊敬的舰长,原谅我无法执行您的命令,因为这里是灯塔。”
舰长看了这条信号,什么也没说悄悄地改变了航向。
这个故事近乎于一个荒唐的笑话,但它却能说明一个深刻的问题,那位下属、二等水手在关键时刻把握住了最重要的事,让那位上司在认清事实的情况下经历了一次观念转变。观念一旦转变,整个情况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其实任何人都不是完人,作为上司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作为下属如果不择方式地去纠正上司的错误,往往是难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他们有时就像置身在迷雾中的舰长,你如果用灵活机智的办法让他认清事实,明白了在处理或运作一件事情上的偏颇或失误,他就会转变观念,你就会得到赏识,提拔和重用。
2、你是否在下属面前很有影响力
上司,是一个部门或群体中的旗帜,他把握方向、制定决策、引导和带领整个群体共同前进。一个优秀的上司,都是把自己在下属面前是否有影响力看作是最为重要的事,因为这种影响力决定着他在下属中的威望,自己布置的事情是否可以得到有效地实施,整个群体的成就是否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作为一个上司,如果缺乏很强的工作能力、知识水平、良好的人格魅力,就很难在下属中产生影响力,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难以服众”。
所以,作为一个上司,若要在下属中树立自己的形象,提高领导者的威望,扩大自身的影响,最重要的是不要做以下几种类型的上司。
不作脾气爆燥的上司
我们常常可见这种缺乏冷静的上司,常常无端发火,对下属不分场合或时间就批评指责,有时甚至破口大骂。这种性格的上司都是心理素质低下的表现,他们有时没弄清事情的真相,只是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来评判和决定一件事情,也不顾下属的脸面和自尊心就批评指责,也就极难得到下属的尊重,自己在下属中也很难有影响力。
不作怀疑型的上司
怀疑型的上司大多是自尊心强且疑心较重,总担心下属的水平,能力会超越自己,使自己的威在下属中降低。当然,他们更怀疑的是下属的能力水平、道德素质等等不能依照自己意愿行事,结果会发现事事不相信下属的现象,继而导致上司与下属互不信任,使一些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不作嫉妒型上司
这种类型上司属于“武大郎开店”的那种。既承认下属的能力,又嫉妒下属的才华,生怕被下属取代了自己的位置。所以,他会在一些事情上利用手中的权力压制下属才能的发挥,更不能容忍下属中超过自己。
比如三国时的许攸,本来是袁绍的部下,他虽然是一名武将,但是足智多谋。官渡之战时,他为袁绍出谋划策,袁绍不听,他就一怒之下投奔了曹操。曹操听说他来了,没顾得上穿鞋,光着脚跑出门外迎接,鼓掌大笑道:“足下远来,我的大事成了。”可见当时曹操对他的器重。
后来,在与袁绍的征战中又立下了战功。但许攸为人豪放,说话不拘小节,有时竟当着众人面直呼曹操的小名,引起曹操的不满。后来,曹操发现许攸在智谋、指挥等许多方面都优越于自己,嫉妒心便越发强烈起来,后来终于忍耐不住,在邺城因为一件小事杀害了他。曹操虽然本性就是嫉妒心极强的人,但仍常常为错杀许攸而感到后悔。
不作平庸型的上司
一般地说,平庸的上司都是工作能力,知识水平不高的人,他们很少有创新的思维和进取精神,他们也不能独立的制定出一项大的决策或去实施一个富于开拓性的规划,他所统领的部门或群体也往往是一潭死水,无所世事,不思进取,所以,许多下属都不会把自己前途、命运、理想寄托在这样上司的身上,因为他清楚,平庸的上司一般都不会任职很久的。
不作自私型的上司
这样的上司常常是遇事先为做自己打算,权力也属于自己谋取私利的敲门砖,有时甚至与下属争夺名利,将下属的业绩和成果据为己有。他们很少发挥自己的能力去为下属着想,也很少关心下属工作、生活、思想上的问题,使下属感到没有依靠和后盾。
不作挑剔型的上司
这样的上司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力和水平较高,在他思维中,他所决定的事情每一个人都应该干好,因为他总是喜欢以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去要求下属。另一类就是嫉妒心理强的人,他们一般不会去承认下属的能力,不尊重下属的劳动成果和人格,也不设身处地为下属的难处着想,对自己明明不懂的事情也常常是瞎分析、乱解释、胡指挥,他们以为是提出见解,不挑出毛病就显示不出做上司的水平,这种类型的上司也很难在下属的心目中树立起威信,提高在下属中的影响力。
不作官僚主义的上司
官僚主义,是指那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不关心下属的疾苦和利益,只知发号施令而不进行调查研究,缺乏实事求是精神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
官僚主义带给一个部门或群体的危害是举不胜举的,为此若想克服官僚主义最好的办法就是多深入实际,多做调查研究,多倾听下属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就必然会提高在你在下属中的威信,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做一个在下属中极具影响力的上司应具备的素质当然还有许多,但如果你不做以上几种类型的上司,并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把关心下属的工作、生活等作为最重要的事,你就会在下属中成为一名威望高,影响大,形象好,能力强的优秀上司。
3、你是否能与同事友好合作
当一个人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应该怎样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怎样与同事保持友好的合作,这应该是摆在你面临的最重要的事情。如果说我们的工作是在海洋中的行舟,那么与同事保持友好的合作关系就有如海洋的风,顺风可以助你劈波斩浪,加速前进,逆风则使你倍感阻力,你工作的小舟也常会颠簸不已。
同事,常常都不是同龄人,各人的性格特征、文化水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都不尽相同,但工作在同一地点,生活在同一群体中,无疑要有一个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不熟悉到熟悉的一个过程,而这种熟悉和了解也都是从相互合作中逐步深入的。
从一般意义讲,同事相处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磨合阶段:这是刚步入这个群体的阶段,对工作、对同事还比较陌生,大家都需要在相互合作中加深了解、不断熟悉,共同摸索工作规律,同等地位,相同的情感常会把同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不断磨合,可以做到无话不谈,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亲密无间。
二是熟悉阶段:当对工作、同事以及许多情况都熟悉了,与周围的人也建立起了一定的人际关系,此时尊重的需要便占据了优势,对别人的关心往往向对自我关心转移,特别是上司对“我”的评价,关注“我”在这个群体中的作用、地位和前途,然而,由于同事间各自能力、思维、社会关系和机遇等等因素,同事在合作中产生了差距。此时,相互间不再向已往那样可以推心置腹地无话不谈了,相互心理投入“量”也减少了,关系也不知不觉中发生微妙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