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要想获得孩子的信任和爱,要想有效地管理他们,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分享和理解他们的希望、欢乐、恐惧、悲伤。不管他们所持的观点、幻想抑或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有多么的幼稚,不管这些事情是否与责任有关,都应该这么做。确实,在和孩子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尽量使自己带点儿孩子气,与他们更亲近一些。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加容易走进他们的心灵,与他们建立起更为亲密、友好的关系。
一个例子
如果一位绅士,想在一个陌生的小镇上居住。他想,如果自己能够与街上的小孩子友好相处的话,就会方便许多。他可以采用很多不同的方法来达到这个目的,例如下面这个最简单、最容易实现的办法。有一天,他将要去村庄。在街上有两个小男孩正在玩骑马的游戏。一个男孩扮马,另一个男孩就扮马夫。当他们俩走近这位绅士的时候,他们还刻意地排练了一下——在经过这位陌生人身边时,他们显然更加卖力。这位绅士停下脚步,面带微笑看着他们,然后用很严肃的语气对那位“马夫”说:“你骑的可是一匹‘千里马’啊!你愿意把它卖给我吗?它看起来精神抖擞。”听到这位绅士的话后,那匹“马”开始神气十足地在街上蹦来蹦去。“你需要一个高价钱啊。还有你必须还要好好地保养它,多给它一些麦片吃。在天热的时候,不要让它过于劳累。如果你决定卖它,我希望能让我知道。”
讲完之后,这位绅士就走开了。这匹“马”以及“马夫”继续在精神焕发地在街上“驰骋”。
对这两个正在玩耍的男孩,这位绅士只不过表现出了一种同龄人才具有的伙伴情感。他这样做,不仅使孩子玩耍的时候增加了乐趣,而且也让他们建立起了友好的关系。绅士并没有做任何事情去增强或是维系它,但这种关系还是会维持一段很长的时间。即使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与这两位男孩都没有碰面,那么在日后见面的时候,男孩们还是会用微笑来向他打招呼。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这位绅士不管用什么礼物都不太可能立即与孩子形成那样友好的关系。除非,这些“礼物”能够表现一种友好的情感,或是具有类似的作用——也就是说,对孩子采取一种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的攻势。
如果一位叔叔对他的侄子、侄女所关心的事情毫无兴趣,即使他给他们送礼物,无论这些礼物多么昂贵、多么漂亮,叔叔也很难和侄子、侄女形成一种亲密的私人情感。孩子喜欢他的叔叔,就如喜欢那棵会结出苹果的苹果树、那给他们提供牛奶的奶牛一样。这还不如他们对那只与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分享快乐的猫咪所具有的感情,甚至连他们想象之中的玩具娃娃带给他们的情感也不如。
索菲罗尼娅与奥里莉亚
索菲罗尼娅小姐去拜访一户人家,在这个家里,一个七八岁的女孩正在地板上玩耍。过了一会儿,趁着谈话的间歇,她把这个女孩称为“我的小女孩”,并叫她到自己的身边来。这样的称呼使小女孩意识到自己的“小”,因此而顿感不快。但她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来到这位小姐的跟前。妈妈说:“亲爱的,快点与这位女士握手啊。”女孩很不情愿地和索菲罗尼娅握了握手。索菲罗尼娅女士问了小女孩的名字、今年几岁了、上学了没有、在学校学到了什么东西、是否喜欢上学等老套的问题。最后,终于让她走开了,但实际上,小女孩恨不得马上从这位在她看起来“恼人”的来访者的怀中挣脱出来,重新回到玩耍之中。后来,她对这位来访者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看法,那就是,这位只跟她谈论课程及学校的女士,并不是可以与之交往的人。
索菲罗尼娅女士走了以后,奥里莉亚女士又来了。与小女孩的母亲短暂地寒暄了几分钟之后,奥里莉亚回过头来,望着正在玩积木游戏的小女孩,脸上挂着一种欣赏的表情。她问小女孩是否有玩具娃娃。小女孩马上说自己有四个。奥里莉亚女士问她最喜欢哪一个,并且希望能够看看这些娃娃。小女孩十分高兴,马上跑去房间,然后手中抱着四个娃娃兴冲冲地走了出来。奥里莉亚女士把这些娃娃放在手里,端详了半天,不时地和它们讲话、谈论着。最后,小女孩自己又回到了玩耍之中。但是,她会在心里默默地想,自己又多了一个朋友。
所以,要想与孩子的心灵更加亲近,我们就必须走进属于他们的世界,而不可能让他们走进我们的世界,因为他们对此不仅毫无经验,而且完全无法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教育孩子的经验。如果我们选择走进他们的世界,就有机会接触他们,这样就可以让自己与他们更为亲近。
与孩子形成共鸣必须要凭借真切的情感
但是,应该注意一点,在通过与孩子情感上的共鸣形成认同感时,要想取得成效,在情感上必须是真诚和恳切的,而不能作出一副假惺惺的样子。在我们的心中,要重新燃起一些儿时的观念或想象——哪怕是暂时地,与他们在情感上尽量靠拢。只有这样,在与孩子一起说话或是做事时,才能表现出一种真实的兴趣、思想和感情,而不是伪装、扮演出来的。孩子在辨别这种情感的时候,好像具有一种天生的本能,他们能够准确地区分出别人在分享他们的情感与思想时所表现出的情感是真还是假。那些一味地在表面上俯就假装的人,无论伪装地多么娴熟,在孩子眼中都会露馅。
缺少时间
一些母亲可能会说,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充分了解孩子的观点、兴趣。事实上,他们都在为生活中其他的重要事情或是一些争夺名利的事务而奔波忙碌。但是,走进孩子的世界,其实并不需要多少时间。而且,实际上,这个问题与时间的关系并不大,关键是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待孩子。比如,一位农夫的妻子正忙着烫衣服、缝纫或是为她饥肠辘辘的丈夫和孩子准备午餐。十岁大的小女儿来到母亲的跟前,向她展示自己用印花布为玩具娃娃做的围巾。这位正在忙活的母亲可能会马上脱口而出:“我知道了,但是现在给我走开。我现在很忙。”这种回答不需要经过大脑的思考,母亲很容易就会脱口而出。
但是,同样还有一句话可以很容易地脱口而出:“多么漂亮的一条围巾啊!你现在去玩吧。你可以带玩具娃娃米内蒂到外面玩玩。”母亲的第一种回答会使小女孩在离开的时候,感到有点郁闷与不满;而第二种回答则能使她感到很高兴。更为重要的是,这样做更容易在母亲与孩子的心中形成一种联系及情感共鸣的纽带。一位商人可能整天忙与商务,他在晚饭的时候回到家里,见到自己十五岁的孩子从学校回家。他们在上楼梯相遇时,父亲说:“詹姆斯,我希望你在学校是个好孩子。”父亲这样一问,让詹姆斯一下子不知道如何回答,他只能支支吾吾地把话头搪塞过去。父亲接着说,希望他能够在学业上更加勤奋、专心,同时要善于利用时间。因为他日后的成功取决于他在年轻时能否有效地利用时间。训话结束后,父子二人便各自回房间去了。
父亲这些教诲的出发点是好的。在这种情形下,父亲给予的建议会取得一些好的效果。但是,这并不会让父子俩人的情感变得更加亲近。但是,如果父亲没有给儿子这些带有陈词滥调意味的建议,而是采取以下的对话方式,那么效果就会好一些。假如当时是冬天,父亲对儿子说:“詹姆斯,现在,在年轻人中间什么款式的溜冰鞋最潮?”在得到詹姆斯的回答之后,他问詹姆斯自己对此的想法,以及他是否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很大的进步。同时,父亲还问到了这些溜冰鞋的专利发明所带来的影响之类的问题。父子俩这样的对话,相比于上面的对话,同样是十分简短。但却是会让父子俩的关系更加亲密。即便站在道德的层面上,这种对话所产生的间接影响也是更为有益的。尽管,我们没有对孩子进行任何的道德说教或是教诲,而这种思想上的交流所产生的作用却会在孩子的心灵占据牢固的位置。这样做有助于强化父子俩的感情纽带,会使男孩更容易接受父亲的建议和忠告。
人们千万不要对此产生误解,以为在对这些例子进行讲解时,父母是想在孩子的心中留下这样的印象:他们已经放弃了之前的已经树立起来的权威,而是靠着跟孩子谈论滑冰鞋这样的事情来取而代之!在这里的讲解只不过是为了说明,这两种不同的谈话方式能够产生不同的结果。作为父亲,如果他想在孩子的心中赢得或是保持对孩子的影响,那么在有些时候,就必须要放下身段,走进孩子的世界。在孩子的世界里,有他们所关心的事情。我们不是一个旁观者或是找碴者,而应该作为一位分享者。在某些方面上,适当地对他们的观点与情感进行参与和分享。
对孩子心灵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