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来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受到了挤压,转而会在精神方面有更多的追求。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如何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如何利用业余时间来进行充电;有些人思考的甚至是:如何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真正地过好自己每一天的生活。
1.没有人不曾经历艰难时光
金融危机刺痛了百姓的神经。股市低迷、基金折翼、存款利率下调,人们的精神健康在不断经受着考验,焦虑、恐慌、绝望等情绪随之滋生,有的甚至走上……
世界卫生组织发出警告称,全球金融危机可能导致精神健康问题加剧。此次金融危机可能使很多人失业或者陷入贫困,甚至可能造成自杀现象加剧。世卫组织称,全世界有数亿人受到抑郁及情绪紊乱等精神健康问题的困扰,而当前的金融风暴可能加深这些敏感人群的绝望情绪。
当金融体系出现危机、市场恐慌情绪蔓延时,大多数人既为金钱上的损失郁闷,也为可能变化的饭碗和家庭财务状况感到紧张和焦虑。尤其是那些在金融风暴中损失惨重的投资者,心理极易失衡。要调整种种不良情绪,首先要理清自己的压力是来自真正的财务危机,还是来自预期的心理压力。在辨清客观情况后,我们需要在心理和行为上都做好充分准备,一方面加强个人的情绪抗压能力,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一方面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开源节流来应对困境。同时,在感到无助时,尽量寻求他人的扶持与协助,及时舒缓自己的情绪,减少心理郁结。如果心理问题仍然不断困扰自己,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其实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但有的人遇到困难,知道如何去倾诉自己的烦闷,倾听别人的建议,很快就可以自我解决;有的人却不知道该怎样解决,也没有途径去解决,长期下去就会积郁成病。因此,在情绪出现问题的时候,应该积极寻求帮助。
一个人在情绪、行为上出现问题,多半是因受到自身对事物的态度影响所致。而事物本身都有好坏两面,如果只看到坏的一面或者是过多看到事物灰暗的一面,那么情绪自然会受到影响。所以,要尽可能看到事物好的、积极的一面。多与朋友、亲人沟通,多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就会改变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从而防控不良情绪。
另外,不良情绪的发展有一个过程,早作预防,早作干预,可以及时地把这种情绪调整过来。预防不良情绪首先就要防止不良心态的出现,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培养豁达的人生观,在关注世界的同时,更应该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让自己的生活中多一点阳光,多一些笑声,以便挣脱自己心情抑郁的罗网,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人。可以多安排一些开心的事情,把愉快的活动列入日程。如访友聊天,或参加野餐、看电影、听音乐会等。要经常到户外接触阳光,接触绿色植物,这有助于心理疾患的治疗和康复。
毫无疑问,我们正处在一个艰难的时刻。不可预期的未来既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好,也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糟。我们很难预知风暴有多近、彩虹有多远,但正如漫画家斯坦·李所说:“不管多么富有,多么美丽,没有人不曾经历过艰难时光,谁又有真正无懈可击的生活呢。”在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困境面前,始终保持应有的乐观信心与锐意进取的气魄,我们终将会迎来经济回暖的那一天。
2.找回我们本该有的
这些年来,我们的物质生活获得了极大的丰富,尤其是在都市,我们基本过上了不逊于发达国家都市的生活。我们很少再为衣食发愁,我们穿名牌、吃品牌,不时地在酒吧里流连,抽着空去国外旅游。我们整天脚步匆匆,上班,应酬,消费……做儿女的陪不了父母几个日子,做父亲的陪不了儿女多少时间。我们虽然走了不少地方,但大多行色匆匆,很少能沉浸在大自然之中,更不用说观赏燕剪柳丝、鱼戏荷塘了……
其实,我们早就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些什么,但忙碌的工作、生活让我们无暇仔细寻思缺少的是什么。天长日久,我们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以为生活原本就是这样的。只有当人生出现了某种变故的时候,我们才会静下来思考我们当前的生活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需要作出什么样的调整和改变。这一次,一场本该与我们没有什么关系的次贷危机突然撞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腰,我们趔趄几步之后,又有了慢下来、“猫”起来的机会,也有了思考的机会。
这场金融风暴使我们的消费狂热降了温,使我们的社交娱乐停了步,使我们的生活少了些机械式的躁动。我们感到,我们生活中真的少了些什么,而那些原本是我们都有的。现在,危机绊住了我们的脚步,我们正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把那些原本属于我们的找回来——
我们找回亲情:如果你是儿女,那就多陪陪父母,和他们天南海北地聊天;如果你是丈夫,那就多陪妻子,或许会重拾几分恋人般的浪漫;如果你是父亲,多陪陪孩子,你会感受到孩子跟你闹腾的那份幸福;还有,其他的亲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舅舅姑姑……都可以联系联系,你会从他们的惊喜中体会到亲情的温暖与可贵。
我们找回友情:也许你每周都和朋友见面,但不是在酒吧就是在迪厅,不曾有过一次倾心的交流,这时正好坐下来,品一壶香茶,聊半天心思;也许你早就想和久疏音问的朋友联系,这时,不妨拿起电话——不,也许应该是铺开信笺。你都有多长时间不写信了?此时,当你再次提笔倾诉的时候,你会觉得它是多么美好,美好的有些奢华,而在写字楼写字间写字隔里敲电脑是那样的贫瘠乏味。
我们找回自然:在匆匆忙忙的日子里,我们有时候会忙得连天阴天晴都记不住,更何况去亲近自然了。此时,你可以了。即便是在冬天,你也可以去看松柏绿叶与夏日有何不同。假如是春天,你就可以去看嫩嫩的草芽是怎么从地里钻出来的。你还可以和孩子出去,蹲在地上看半天蚂蚁,然后和孩子一起读那本著名的《昆虫记》,相信这一天会成为你和孩子最美好的记忆之一。
我们甚至可以找回懒散: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不喜欢懒散的。如果说“懒散”这个字有些负面色彩的话,那就用闲逸,或者安谧、淡泊,甚至超然。在这样的日子里,你可以干些原本以为百无聊赖者才干的事情,比如侍弄花草,比如拼贴纸画,比如鼓捣木工活……生活原本就是丰富多彩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在大萧条和二战的时候,还时不时躲到白宫的那间小屋子里鼓捣他的那些邮票呢。
找回了我们原本有的那些可贵的东西,就久久地留住它们,不让它们随着危机的离去而离去。
3.正是充电好时光
“当经济形势不好时,大家会选择什么?去充电!钱不好赚,当然就得想着回头再多读点书。”网友“小冰子”与亲友聊天时说。
这样的说法佐证了全球著名人力资源雇用服务机构万宝盛华的最新调查结果:面对当前的经济变化,很多人并不是坐以待毙,相反,一股充电热正悄然涌动:有的人忙于攻读学位,有的人忙于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等。该机构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82%的调查者为“丰富知识,提升专业水平”充电,68%的调查者为“扩大圈子内的人脉”充电,52%的调查者为寻求“职位晋升的有效途径”充电,20%的调查者把充电作为“一条转行的通道”。“更多的人通过充电,让自己在职场变化中由被动变得更主动”。
当下,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逐步蔓延,很多企业叫苦不迭。而湖北朝阳职业培训学校校长周胜利却有不一样的看法,他说:“愈是经济形势不好,职场人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愈要通过职业培训来考取相关资格证书,而这对职业培训某种程度上是利好。”事实上,为了迎接这个“利好”,该校目前正在举办一系列的大型活动作品牌推广。“机遇总是青睐有所准备的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面对裁员风波,如果你采取的是被动的鸵鸟政策,自以为把头钻到沙子里就平安无事了,那你就落伍了!”在充电问题上,万宝盛华的职业专家提醒说,为转型充电时,要对自己的知识、能力和职业定位有正确的把握,认清自己的优势和短板;为晋升充电时,要对企业、市场的发展走向有更多的了解,了解下一阶段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并进行着重培养,以实现职位的成功跳跃。
此外,不少在职人员为躲避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纷纷报考研究生或者其他的学业为自己充电,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便在“雨过天晴”的时候迎接新的挑战。如果说金融危机“倒逼”着我们不得不去充电,那么,平日里,我们其实可以更自觉地充电。而且,我们可以不那么功利地充电,比如为了拿什么资格证书,而是着眼于提高自己的基本素养,给自己的人生打下一个更宽更广的基础。这样充起来的电,也许可以更持久。相应的是,平日里你可能陷于日常工作和应酬的忙碌之中,此时不妨抽点空出来,思考、规划一下自己的职业生涯和人生道路,这样的收获也许比盲目的忙碌要更接近于你的人生目标。
在金融风暴之下,读书也成了时尚。在许多大中城市中,人们不去旅游,而是去泡图书馆,一方面可以节省逛商场、看电影一类消费开支,同时又可以专心学习一些知识。节假日去图书馆度过,一时竟蔚然成风。当然,你也可以把书借回家,趁“避风”的这段时间,把那些本想读而未及读的书借来读读,甚至奢华一次,读读那些现在似乎不那么时尚的古典名著。平常吃惯了“快餐”,此时不妨来点精致的,名著毕竟有名著的味道。
四 我们需要怎样的生活方式
(6)多读些有关家居维修、投资理财知识之类的“实用手册”; (2)
金融危机,让世界各地的经济“寒冬”集体来到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生活方式的思考。可以肯定的是,美国的信贷危机,正是肇始于美国人的超前消费和挥霍无度,或许可以说金融危机正是美国消费主义生活方式惹的祸。危机到来,我们不能不重新审视金融危机之前人们所盲目崇拜的这种消费主义生活方式,而且要思考危机之中以及危机过后,我们又该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
1.也许我们也“部分错了”
消费主义是一种盛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态度、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起源于美国,盛行于西方发达国家。随着美国文化的全球传播和渗透,这种文化也得到了发展中国家某些人群的效仿。在我国,这种生活方式也有很大的影响。
有人认为,眼下这场全球金融危机,与其说是美国高负债的经济增长模式出了差错,不如说是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甚至价值观念的危机。有人甚至就此预言,危机的到来,意味着一个崇尚消费、信贷至上的时代即将走向终结。这就促使我们认真地思考:在生活方式方面,难道我们真的错了?也许我们并没错,或者说不完全错,但就如同格林斯潘在国会听证会上对自己该为次贷危机负何责任时所承认的,我们起码是“部分错了”。
美国从讲究节约的“穷理查年代”,到寅吃卯粮的“超前消费年代”,确实是经历了某种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上的巨变,但美国人当前的生活方式绝不是一种单纯的理念倡导下的结果。
我们不妨追溯一下现代金融借贷的渊源,并提出如下追问:人们究竟为何要透支明天?又为何会把自己未来可能获得、也可能得不到的钱视作既得财富,在当下就畅快地消费起来,并愿意为此背上债务呢?其实,一个最根本的恐惧在于,现实中,我们那些按照传统信念积累起来的财富,正时刻暴露在一种难以把握的不确定性中。过去,不贷款而凭自己的积蓄买房子,显然是一个人再正常、再健康不过的愿望。但如今,当人们终于攒够房款时,却往往发现房价早已高得出乎意料。当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时,人们自然就会想,只有牢牢抓住当下才对。于是,在一定程度上,借贷消费就成为人们为避免所持货币购买力下降的必然选择,而且这种选择既为自己省了钱,又为自己赢得了舒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