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管理学家德尼摩主张,凡事都应有一个可安置的所在,一切都应在它该在的地方。
知人善用
德尼摩定律告诉我们,每个人,每件物品,都有一个它最适合的位置。只有在这个位置上,它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运用到实践中,对个人来说,德尼摩定律要求应在多种可供选择的奋斗目标及价值观中挑选一个,“选择自己所爱的,爱自己所选择的”,然后为之奋斗。对于领导来说,就是要做到知人善用。
知人善任,这是讲到领导艺术时,经常要说到的一个词。什么叫知人善任?知人善任,首先在于知人,其次是善任。知人当中首在于知己,其次在知彼,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个是很难,确实很难。一个领导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如何调动部下的积极性,下属都有什么才能,他的才能是哪些方面的,有什么性格,有什么特征,有什么长处,有什么短处,放在什么位置上最合适。这个也是一个领导最大的才能,领导不是说要自己亲自去做什么事,事必躬亲的领导绝非好领导,作为一个领导,要掌握一批人才,把他们放在适当的位置上,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作用,你的事业成功就指日可待了。刘邦深谙此理,用韩信带兵,张良出谋,萧何保后,都安排得有条不紊,刘邦也因此而成为他这个集团的一个核心。
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那么,一个人适合什么,不擅长什么,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自身的能力所决定的。自己对自己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看一下福特的成功。
福特,是人人熟知的汽车大王。他靠什么取得成功?其中最宝贵的经验就是招揽人才,善用人才,激发出人力资源的最大作用。
广告设计师佩尔蒂埃在产品的营销方面有相当的天赋,而且迫切需要有一个可以一展雄心的机会。经过观察,福特发现了该人的特点,于是,让他负责T形汽车的营销策划。他如鱼得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德国人埃姆不仅技艺精湛,而且善于调兵遣将,但长期得不到赏识。埃姆因而也郁郁寡欢。恰恰在此时,福特给予了他极大的重视,根据其特长委以重任,为其施展自己的抱负提供了相当的空间。在用人上,埃姆有了较大的自主权,他培养和网罗了一批精兵强将。如:公司的“外部眼睛”摩根那,是公司的采购员。他有一种天赋的鉴赏机器设备的能力,只要到同行竞争对手的供应场上看一遍,就可以发现哪些是新的设备,然后回来向埃姆描述一番,过不了多久,仿制或加以改进的新机器便在福特汽车厂里出现了。“检验员”韦德罗更是一位精明强干的机器设备检验专家,他专门负责向埃姆汇报安装的自动机床试车的情况。
有这些得力助手的埃姆,十分效忠福特公司,为公司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例如他主持发明的新式自动专用机床,其中的自动多维钢钻,可以从四个方向加工,同时在汽缸缸体上钻出45个孔,当时世界上任何机床公司都未能提供这样出色的设备。埃姆当之无愧地成为汽车工业革命的创新人物。他感觉到了巨大的成就感,工作更加兢兢业业。
负责福特汽车推销的库兹恩斯是一个优点和缺点都很突出的人。他虚荣、自私、性情粗暴,却又聪明能干、善于交际、处事果断;他对汽车业的经营有着丰富的阅历和经验,精力充沛,工作热忱,雄心勃勃。原来一直未被重用,是福特用其所长,给了他展现自我的机会。库兹恩斯独创了一种推销方式,轻而易举地在各地建立了经销点。
由于每个人都能找到在公司的最适当位置,福特公司生产面貌焕然一新。1913 年福特厂虽然以每三分钟一辆的速度出车,却仍然有十几万辆的订货单无法供货。到1920年2月7日,福特公司所属汽车厂创造了每分钟生产一辆汽车的纪录。到1925年10月30日,甚至创造了10秒钟出一辆汽车的世界纪录,使福特公司汽车制造业达到巅峰。
福特的成功,得益于能根据不同人才的特点和愿望,为自己找到最合适的位置。通过人员的合理配置,可以形成人才的互补效应。
好的位子并不适合好的人,人只有在恰当的位子,才有可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选准选好人不容易,用好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推行“适才所用”的用人路线。在岗位缺员的时候,可以实行内部招聘,让员工自己挑选最能发挥自己专长的职位。组织根据需要挑选、安排员工,使职员各得其所。组织只有用人所长,发挥每个员工的最大的聪明才智,才不至于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发掘人才是企业的生命线。每一个成功的企业,无不聚集着若干乃至一群为企业贡献知识与智力的人才。拥有了人才,就拥有源源不断的财富。
科学地使用人才。要求得长远发展,各个组织应该善于使用人才,给人才提供最适合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即使他们当下还有某些欠缺,也得好好爱护和培养。人才需要成长,成长需要一个过程,组织和领导者应给予精心培养,而不是只使用“现成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使那些尚有不足的人才扬长避短,获得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产生一种对组织认同的向心力。
从领导的角度来看,德尼摩定律要求领导要按员工的特点和喜好来合理分配工作。如让成就欲较强的优秀职工单独或牵头完成具有一定风险和难度的工作,并在其完成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让依附欲较强的职工更多地参加到某个团体中共同工作;让权力欲较强的职工担任一个与之能力相适应的主管。同时要加强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这样才能激发职工的热情。从而让员工更好地为公司工作,在施展了自己才能的同时,也为公司创造了最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