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后厨,店长立刻抄起小刀,剖开一枚新鲜的芒果。
没有直接分切成块,开始制作以芒果为主料的冷饮,而是先挖了一小勺,尝了尝未经料理之前的纯正滋味。
“……。”
“怎么样?”见店长久久不开口,范晓满心中多少有点儿忐忑不安。小女友向姗虽然没说话,但眼中的神色也是一样的。
“很好。”继续回味了三五秒,店长终于给出了答案。从他满意的表情来看,这句评价确实出自于内心。
香味浓郁,又不至于让人生厌;入口即化,却又带着些许的软糯;甘甜可口,但又不至于齁到难受……开了七八年的店,用过不少高品质的水果,其中不乏从国外进口而来的添加水果,但说实话,还真没有几种可以达到如此完美的水平。
作为经营者,店长瞬间察觉到了这些芒果背后的商机。
“这样的芒果,你们那儿还有多少?价格呢,一公斤多少钱?”没有多余的闲话,视线转向范晓满,店长问出了他最为期待的那句话。
“二十块钱一公斤,数量嘛,您要多少有多少。”回想起还在仓库里存着的那一百吨芒果,范晓满气势满满的拍了拍胸口:“哪怕您要十吨二十吨,我也能给您弄来。”
“呵呵,我店里可用不了那么多。”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店长又笑着摇了摇头:“这么高品质的水果,你竟然能弄到二十吨?说实话,真的让我吓了一跳。”
店里用不了?没关系,反正我也没指望你一家店能消耗太多。
范晓满并没有失望,而是主动提出了一个新的合作提案:“店长,不瞒你说,今天过来给您送芒果,我一共有两个目的。给你门店里供货,让你们做成饮品往外卖,其实只是次要目的。借用你们店里的渠道,把这批芒果的存在告诉给那些有钱人,才是我的主要目的……”
一家冷饮店,就算再怎么红火,又能消耗掉多少原料?毕竟这家店不是以做外卖为主,客人们更喜欢坐下来,一边歇息一边慢慢的享受饮品。店铺的营业面积有限,翻台率也有上限,再加上店内各种饮品的原料非常多样化,芒果只是其中的一种……
往大了算,这家店一天消耗掉的芒果,最多也就几十上百公斤。如果光打着给店里供货的念头,这笔单子真的不能算大。
但如果店里挂个告示,再写上几句代理售卖的宣传语,那结果,必然有所不同。
要知道,不同于‘蜜雪冰城’那样的平价连锁店,这家店的档次相对高一些,在客人之中,小资、白领、贵妇等高消费群体占了大多数。而这群人,恰恰就是高品质水果的最大消费群体。
在店里尝过觉得好吃,结账时看到告示牌,或者摆在篮子里等着出售的芒果,这些人会是什么样的反应?
不嫌麻烦的,有可能顺手再买几颗带回去,嫌费劲的,大概也会问上一句‘能送货上门么’,不夸张的说,十位客人之中,至少有半数以上会有购买意愿。
也就是说,只要店长答应了合作,范晓满再留给联系方式,在接下来的几天内,他就一定会源源不绝的收到来电,小批量大规模的将芒果销售出去。
甚至,送货的事情都用不着他自己出面——虽说可以借用今天开来的这辆五菱之光,亲自出马给客人们送货上门,但从效率上来看,还是把送货的事情直接交给快递员们比较方便。要么坐在公司那儿等着接下散单的跑腿小哥上门,要么先一步跟附近的快递网点达成合作,总之,交给专业人士来处理的代价并不高,是个很划算的方法。
关键就在一点,店长是否答应合作?
“可以。”思考了一小会儿,店长做出了决定。
明明是一家走高端路线的饮品店,答应合作将自己定义为‘代售点’,是不是有点儿跌份?从某个角度来看,或许会有这种可能性。
但是,还有这么一句话叫做‘凡事不能只看一面’。
作为代售点,真的会降低身价么?其实未必。如果你代售的东西不够档次,确实容易拉低身价,但反过来,如果代售的商品是高端货,反倒是会抬高身价。
举个最直接的例子,如果饮品店里挂出的告示上写着‘本店可代售RB北海道天价西瓜’,客人们会怎么想?他们的反应一定是‘连几万块钱一个的西瓜都能批量弄来,这家店的门路真广,老板的路子是真的野……’。
所以说,代售范晓满弄来的这些芒果,其实并不会降低这家饮品店的身价。毕竟芒果本身的品质够好,绝不是市面上的那些大路货可以相提并论的。
再说了,通过代售,店里还能得到不小的好处。
加价所得的那一公斤几块钱的入账,先不去提它。
只要在告示牌上玩玩花样,遣词造句的稍微引导一下。之后,站在顾客的立场上,就很有可能将‘代售’理解为店长给出的‘福利回馈’,毕竟这些芒果跟店里用的原材料同归同源,而一般情况下,将货源来路公开,可是餐饮行业的大忌。
再退一步,即便什么都不提,光是代售行为本身,也可以增加少许的客户粘性。
“店长,您看这样行不,给您店里供货的话,价格还是按照二十块钱一公斤算。通过您这儿找过来的客人,我们公司按照二十三块一公斤的价格出售,多出来的这三块钱,算是给你的中介费……”
“可以,比我预想的价格还要低一些。”店长点点头,忽然又笑了起来:“不过,这么低的价格,你不问问公司的意见?听你刚才说的,你今天才第一天上班吧,不怕上头找你的麻烦?”
“公司给出的底价就是二十块钱一公斤。”范晓满笑着回答到。
看到这里,或许会有看官觉得奇怪,不是说‘二十块钱一公斤’的价格是范晓满自己决定的么?怎么又扯上公司了?
其实是这么回事——虽说当前最紧要的一点是尽快把堆积在公司驻地里的芒果全部清理干净,挣多挣少并不重要。但考虑到‘清理芒果’这个任务带有考核能力的意义,也是不想要一上来就做赔本生意,于是,冷宁宁在下达任务的时候,已经先给员工们划了一条‘不得低于二十块钱一公斤’的底线。
话说回来,若是真的一分钱都不想赚,还怕清理不掉?开车拉到人流量较多的路口去,见人就送,保证半天之内就给你处理完。
所以啊,‘每公斤不得低于二十块钱,在此基础上,能处理掉多少’才是真正的考题。
也就是说,范晓满做出的决定是‘按照公司给的底价,大量出货’,而不是‘公司没要求,我觉得二十块钱一公斤这个价格比较好’。
至于冷宁宁说的那句‘除了量的多少,价格的高低,也是考核成绩的参考因素之一’,范晓满并没有忘记。事实上,正是在记着这句话的情况下,他又经过了一番思考和抉择,才有了现在这番决定——利用大三假期实习时积累的经验,范晓满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他觉得,公司当下的目的并不是利用芒果挣钱,而是尽早的处理掉这批芒果,把作为驻地的仓库腾空,进而开展下一步的工作。而代总经理冷宁宁话里提到的‘价格的高低’,在范晓满的分析中,其实是个用来检验新员工自主判断能力的陷阱。
年轻人嘛,有拼劲儿,遇到了不错的机会,想要试着赌一把,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范晓满觉得自己的选择还是挺不错的,应该有七成的胜算。
“呵呵,就按你说的办。”听说有回扣,店长又笑了笑:“话说回来,既然决定了要合作,那我可不好白占你的便宜。这一箱芒果一共多少斤?就按二十块钱一公斤算,我买了。”
“不用不用,说是送的,就是送的。”见店长正在外包装上找计重的数字,范晓满赶紧拦住——跑业务嘛,本来就需要付出一些代价。有些可以找公司报销,有些不能,这都是很正常的。经历过实习,这方面的经验范晓满还是有的。
“你不是说公司里还有很多存货吗?”店长笑着摇了摇头:“这么好的芒果,我估计会有很多人询问,从我这边销出去的,应该不在少数。一公斤能挣三块钱,走的量又多,我这边能赚不少。要是再占你这点儿便宜,不合适。再说了,你是我们店里向姗的男朋友,也算是自己人了……”
自己人的便宜不能占。店长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范晓满还能说什么呢?
看着手机上的转账收款提示,范晓满心里头一阵暖洋洋的。又想起车里还有好些芒果等着处理,他这才收起手机,面带笑容的谢过了店长。
“还愣着干什么啊?赶紧去多搬几箱芒果进来啊。”趁着这个空隙,向姗突然提醒了男友一句:“要是等会就有客人要,店里没货,拿什么卖啊?”
看看这份见缝插针查缺补漏的机敏劲儿,不用想,这姑娘以后肯定是个贤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