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究楼,学堂。
到了,早课时间,孔老夫子便来到讲席台,盘腿而坐,便开始今天的早课。
孔老夫子闭眼缓缓说道:“今日乃我文系小师弟第一次听学,我便讲一讲这九州的一些秘史。”
………………………………
时间:上古时期~大秦天朝
地点:天下九州
相传混沌时期,鸿蒙未辟,天地未开,创世始神盘古在混沌中冥想一万八千年,顿悟,以手为斧,身作柄,将混沌划分为二,上为天,下为地,从此便有了天地之说。更相传,创世始神盘古因分天地,用尽所有混沌神力,自知天命降至,便将自身仅剩的混沌神力化散在天地,融进了这天地之间,万物便有了生命。
又经野史记载,上古时期天地间混沌神力充盈,所有有生命的物种都因天地之间神力而开神智,万物复苏。
随着时间的演变,渐渐的形成了不同的部落及阵营,在这片天地间贪婪的汲取着盘古神的混沌神力的人类,最后因欲望权利,相互斗争,引发了部落大战,大战期间天地混沌神力枯竭,那些上古的部落,懒以生存的混沌神力正在消散,当混沌神力彻底消散那么他们也将消逝于这个天地中。
于是各大部落被迫停战,但天地中混沌神力却依旧在消散,弥漫着绝望,但部落中不乏一些惊艳绝伦之辈,就在绝望之际,三大部落首领女蜗,伏羲,神农夺天地之造化,在天地间开辟出另一方空间,把天地间混沌神力皆数收纳其中,遂说服各大部落首领放下干戈,一起进入了另一个空间,而那些当年留下来的遗族把那另一个空间叫做“九天”。
渐渐的天地之间再无一丝混沌神力,万物都迎来了一个正常的发展规律,那些无从考证的历史终究化为传说,而人类也经过了三皇五帝的统治,进入了新的文明时代。
上古时代,那些夺天地造化的神人们临走时,都留下了一些秘法给自己的遗族,以供自己族群飞升天外天,经过时间的变迁,人们不断的完善秘法与功法,但却发现这天地间再无先祖所描述的混沌神力,便不在一直修习;但不乏一些惊世天才在先祖留下的秘法中,投入毕生精力,苦苦钻研,参透天地造化,以凡人之身,掌握强大力量,更有活千年而不死的传说,便有更多的人投入到了修真炼道之路。
相传直至一贵族少年带五位仆从,误入十万秦川,机缘巧合下在这一山洞寻得一块石碑,石碑唤作“通天”,此少年可谓天资无双的绝世人物,少年在石碑旁入定闭关,这一闭关就是十年,据说破关之时十万秦川声震百里,山林中鸟兽皆俯首,只见少年身泛紫金宏光,面若神仙。
此少年出山后,回到家族,号令族内将领发起战争,不出二十年,少年以强横的战力横扫华夏九州,建立大秦天国,号天帝,建国后围绕在“通天”碑周围,造起了秦岭天宫,并大赦天下,封了五位诸侯王,这五位便是当初在十万秦川跟随着天帝的仆从,并在统一天下的大战中都有不可磨灭的功劳。
秦天帝一生励精图治,华夏九州在他的治理下和平昌盛,前所未有的强大,能人异士如过江之鲫,学术门派种类之繁多令人侧目,天帝广纳谏言,仁慈仁政,世人皆赞颂秦天帝乃千古第一皇帝。
千年转瞬即逝,大秦天朝也经历了千年的昌盛国运。正举国欢庆之际,秦岭天宫,通天殿,天暴雷云,万雷奔腾,刹那间,数百道天雷从天而降,直走通天大殿,回首间秦岭天宫已毁大半,落雷仍继续着,迎着最后一道惶惶天雷而结束,忽的秦岭天宫顶上云端金光祥瑞,宛若仙境。这时,一声梵音落下,天地间仿佛只剩下那一种声音,庄重,威严,慈悲。
“大道三千,汝证何道?”
言罢,天宫上方金光祥瑞便消失不见,众人皆惶恐。
次日大秦天朝宣布,焚烧所有的门派学宗的书籍秘法,如有不从者,格杀勿论,长达二十年的焚书坑儒便发生了,二十年间天帝性格大变,暴施虐行,各大宗门,学派人心惶惶,二十年间各大宗派学派历代心血销毁十之八九。
某日,天帝号召五大诸侯王觐见,天旨宣令限期灭掉所有宗派学派,五大诸侯王表面接旨,暗地密谋诛杀天帝,五大诸侯王与天帝在天宫大战数夜,最终天帝一身修为散尽后,含恨而亡。
五大诸侯王联合各大宗派大肆清理天帝余孽,不留任何一个活口。事后五大诸侯达成协议,各镇守一方,并约定万年不得发生征战,告诫后辈需认真修习家传秘法以延续家族荣耀。
五大诸侯王死后,其子嗣开创立国,而历史也进入到了五国时代,分别是汉,楚,唐,莫,风。
而秦岭天宫遗址也被列为了九州禁地。
………………………………
孔老夫子继续说道:
“这就是我们九州的一些秘史,这天地之间的大道规律,才是我辈要真正研习的东西。”
“秦天帝究竟为何要下令焚书坑儒,销毁诸子百家,这也是一个重大的疑问,这秦岭天宫中的通天石碑至今也没有人尚可全部参透。”
“具考证,那些上古遗族也皆隐姓埋名,这世间究竟是否还存有上古遗族也是未知,所以到达元婴境的修士,皆可进去九州禁地秦岭天宫修行参悟。”
“老夫一生研习古法秘籍,为的就是能解开九州之谜,今日之晨课,便到此结束。”
“文系学子们都留下,其余都自行离去吧。”
…………………………………
孔老夫子说道:“我夜观天象,帝星隐暗,主天下大乱之前兆,而辅星南移,正落座于我金陵上方,这说明了,金陵城乃是这次大乱的一个拐点。”
“你们师兄姐妹六人,虽有些人无法修行,但切勿妄自菲薄,我观你一行六人,气运绵长,绝非碌碌无为之辈,日后自有一番境遇。”
“而当下,你们六人在这万年休战期还未到来之前,便在这学究楼,好好研学吧。”
“下月便是与唐国长安书院的交流会,承儒,这次由你带队,带着我书院弟子去吧。”
……………………………
“你们且先离去,江城你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