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袁益坐在帐中,看着案上简易的地图。
看着简易地图,袁益有种想要吐血的冲动,这他妈谁画的,根本看不出什么,什么都没标记,怎么看。
袁益只能尽量回想着,历史上真实的长社之战。
东汉镇压黄巾起义共三个含义这是一次南方黄巾军与东汉官军加义兵联军的对决。
黄巾军的首领主要是张家三兄弟(中北路领导人),以及波才(南路大将),管亥,韩忠等大将。
东汉官军的首领主要是卢植,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俊三人。
地方义军有刘备集团,曹操集团,孙坚集团等未来的割据势力。
参战方南方黄巾军与东汉官军加义兵联军,结果曹操集团作为一只独立的军事力量,第一次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公元184年初夏,颍川黄巾军首领波才,率领十余万黄巾起义军,先打败右中郎将,持节朱儁率领的数千官军,进而围攻长社(今河南长葛县东北)。
长社守将是左中郎将皇甫嵩,官军3大主力之一,虽为主力,但守城军队也才数千人,自然不能和人多势众的黄巾军鸡蛋碰石头,只能闭门避战。
就这样,时间过了2个月,到了仲夏,黄巾军缺乏战术素养,依草结营,被官军利用火攻大破营盘,全军溃逃。
黄巾军溃逃途中,又被前来增援的骑都尉曹操军阻击,损失惨重。
东汉官军加义兵联军将南路黄巾军一路追杀,黄巾军死伤无数,南路的黄巾军元气大伤,从此颍川荆州等地的黄巾军再也无法兴风作浪了。
历史上的情形大概就是这样,黄巾败亡只是时间的问题,但是由于自己重生的影响,会不会偏离原来的轨道就不知道了。
怎样做才能使伤亡减少,不论黄巾军还是自己的兄弟,袁益做为现代人都不忍心,汉初文景之治休养生息,人口恢复。
到公元二世纪西汉末期,人口已经增加到6000万。王莽专权以后,天下大乱。到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时,人口下降到3500万。一直到公元157年东汉末期,人口才重新回到西汉6000万的人口水平。
三国时期,名将辈出,三国演义的故事更是深入人心。但正应了那句话“一将功成万骨枯”。
在枭雄逐鹿中原的背后,是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生凋敝的现实。从黄巾之乱到三国鼎立的这段时期,中国人口由东汉末的6000万,降到2300万。人口损失了60%!
西晋后期南北分裂,天下再次陷入战乱,人口大幅下降,历史上五胡乱华,汉人差点灭族。
袁益重生以来,可不想让汉人沿着历史轨迹走,那实在是太悲惨了。
由于第一天刚到,情况不明袁益就下令全军休整,安排高顺做好防御,其余将士休息,等明日查明再做打算,一夜无话。
第二天,天刚亮,袁益就带着众人去查探,众人骑马到一个小山坡上,这里离黄巾营寨只有三里。
只见黄巾营寨连绵数里,波才率领的这些黄巾军至少十几万,人虽然多,但是武器装备极差,青壮人口不多,大多是老老弱妇孺,很多是让黄巾军蛊惑,国人向来都有盲从心理,人云亦云,加上汉末天灾人祸,百姓连吃的都没有,所以黄巾起义才会影响巨大,响应之人越来越多。
最主要的是百姓没饭吃,只要有口饭吃,谁愿跟你反。
袁益皱着眉头说道:“众位哥哥,我不想死太多人,十几万人站着不动让我们砍也能把人累死,有什么好办法?”
“如果直接冲杀一阵,将士的伤亡我们承受不起。”袁益接着对众人说道。
“有什么好想的,直接冲杀就是,一群土鸡瓦狗而已。”张飞大声说。
关羽不说话,手抚长须看了一眼张飞,又望了望众人心道:这黑炭永远是这么冲动,但是如果能够冲杀真的很过隐。
高顺面无表情,眼睛东瞅瞅,西瞅瞅,也不知在想啥。
“三哥,你怎么这么好杀,这样能解决吗?要多用脑,多想想,别永远这么冲动。”袁益怼道。
“说说而己,开玩笑的。”张飞大手摸着脑袋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只能智取,黄巾军人多,粮草肯定不足,还有我们有骑兵,可以派二哥,三哥去叫阵。敌人掩杀就后退,我们马快,他们追不上;敌将出马厮杀,尽量斩杀,你们觉得怎样。”戏志才慢慢说道。
袁益道“可以,由四哥你安排。”
戏志才应“诺。”
“回营,养精蓄锐明天开始叫阵。”袁益说完,打马就走。
张飞与戏志才并马而行,哈哈笑道“还是老四你仗义。”
“老四以后有这种活,你多多安排。”关羽接着道。
戏志才笑了一声,心中却在想这两个牲口就知道打架杀人,其余都不会,以后有我累的。
高顺一边走,一边想这两个暴力份子,杀人有什么好抢的,战术战纪都不懂,还是文化水平太低了,乡巴佬就是乡巴佬,想办法跟老五提一下,叫他俩多上上文化课,整不死你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