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96900000028

第28章 朱高炽的勇气和疑团

历经千辛万苦的大胖子朱高炽终于登上了皇位,定年号洪熙。

事实证明,这个体态臃肿的大胖子确实是一个仁厚宽人的皇帝,在他那肥胖残疾的外表下,是一颗并不残疾的、温和的心。

他登上皇位后,立刻下令释放还在牢房里面坚持学习的杨溥同学,并将其召入内阁。此时杨士奇和杨荣已经是内阁成员。明代历史上最强内阁之一——“三杨”内阁就此形成。

但此时一个问题出现了,虽然大家都知道内阁是皇帝最为信任的机构,其权力也最大,但由于这些内阁成员仅仅是五品官,要让那些二品尚书们向他们低头确实是很难的。

这个问题看似很容易解决,既然如此,那就改吧,把内阁学士提成二品,不就没事了吗?

事情哪里有那么简单!你说改就改?你爹留下的制度,尸骨未寒,你就敢动手改造?正统的文官们在这个问题上一向是很有道理的。

可是不改似乎又不行,问题总得解决啊。

在这个世界上的无数国家民族中,要排聪明程度,中国人绝对可以排在前几位,而其最大的智慧之一就在于变通。这样做不行,那就换个做法,反正达到目的就可以了。

所谓此路不通,我就绕路走,正是这一智慧的集中体现。

朱高炽没有改动父亲的大学士品位设置,却搞了一套兼职体系。

他任命杨荣为太常寺卿,杨士奇为礼部侍郎,金幼孜为户部侍郎,同时还担任内阁大学士。这样原先只有五品的小官一下子成了三品大员,办起事情来也就方便了。

目的达到了,父亲的制度也没有违反,从此这一兼职制度延续了二百多年,并成为了内阁的固定制度之一。

这类的事情在之后的历史中比比皆是,每看及此,不得不为中国人的智慧而惊叹。

登基后的朱高炽并没有忘记那些当年和他共患难的朋友们,洪熙元年(1425),他用自己的行为回报了他的朋友。

在一般人看来,皇帝回报大臣无非是赏赐点东西,夸奖两句,而这位朱高炽的回报方式却着实让人吃惊,在历代皇帝中也算极为罕见了。

同年四月的一天,朱高炽散朝后,留下了杨士奇和蹇义,他有话对这两个人说。

在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之中,无数人背叛了他,背离了他,只有这两个人在他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依然忠实地跟随着他,杨士奇自不必说,蹇义虽然为人低调,却也一直在他身边。

年华逝去,大浪淘沙,这两个历经考验的人绝不仅仅是他的属下,也是他的朋友。

朱高炽注视着他的两个朋友,深情地说道:“我监国二十年,不断有小人想陷害我,无论时局之艰难,形势之险恶,心中之苦,我们三个人共同承担,最后多亏父亲仁明,我才有今天啊!”

回顾以前的艰难岁月,朱高炽感触良多,说着说着竟流下了眼泪。

杨士奇和蹇义也泣不成声,说道:“先帝之明,也是被陛下的诚孝仁厚所感动的啊。”

就这样,经历苦难辛酸的三个朋友哭成一团。

在我看来,这种真情的表述远比那些金银珠宝更能表达朱高炽的谢意。

朱高炽没有辜负杨士奇的期望,他确实是一个好皇帝。

虽然他是一个短命的皇帝,皇位还没坐热,就去向他父亲报到了,但在其短短一年的执政时间内,他维持了大明帝国的繁荣。

为什么不细说呢,因为这些夸奖皇帝的内容千篇一律,什么恢复生产,勤于政务,等等。这些套话废话我实在不愿写,估计大家也不喜欢看,如有意深入探究,可参考相关教科书。

在我看来,这些都是皇帝的本分事情,而真正能够体现朱高炽的宽仁并给他留下不朽名声的,是这样的一件事:

我们已经说过,朱棣是永乐二十二年(1424)七月去世的,根据规定,如无特殊情况,皇太子在父亲死后可以马上登基为帝,但是,绝对不能马上将当年改换成自己的年号元年,必须等到第二年,老爹的尸体凉透了,才能立下自己的字号。

比如朱棣永乐二十二年(1424)七月去世,朱高炽立即即位,并有了自己的年号洪熙。从七月到十二月,实际上已经是他的统治时期,但这段时间还是只能算在永乐二十二年内,只有到第二年(1425)年,才能被称为洪熙元年。

在这段时间内,是皇太子们的适应期,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走出自己父亲的影子,一般在这段时间内,新皇帝们还不敢太放肆,对父亲们留下的各项命令政策都照本宣科,即使想要自己当家做主,改天换地的,也多半不会挑这个时候。

可是就是这个忠厚老实的朱高炽,在尚未站稳脚跟的情况下,在这段时间内,就敢于更改自己父亲当年的命令。

这在当时的很多大臣们看来,是大逆不道的事情。

但在我看来,朱高炽的这一改实在干得好,干得大快人心!

十一月的一天,朱高炽突然下达诏令,凡是建文帝时期因为靖难而被罚没为奴的大臣家属们,一律赦免为老百姓,并发给土地,让他们安居乐业。

靖难之时,朱棣杀人无数,罚奴无数,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也被定性为奸臣,此事已是板上钉钉,断无更改之理。

然而此时,他的儿子朱高炽却突然下了这样一道旨意,让很多大臣措手不及。可更让他们吃惊的还在后面。

朱高炽接着问大臣:“齐泰和黄子澄还有无后人?”

大臣半天才反应过来,答道:“齐泰有一个儿子,当年只有六岁,所以免死,被罚戍边。黄子澄没有后代(后得知,黄子澄有个儿子当年改姓逃脱,后被赦免)。”

朱高炽沉吟许久,说道:“赦免齐泰的儿子,把他接回来吧。”

他接着问:“方孝孺可有后代?”

大臣们目瞪口呆。

方孝孺?您说的是那个灭了十族的方孝孺?

十族都灭了,还去那里找后代?您不会是拿死人开心吧!

可皇帝已经下令了,就快去查吧。

这一查还查出来了,虽然没有后代,但确实有个亲戚。

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有个弟弟叫方克家,这位方克家有个儿子叫方孝复(方孝孺的堂兄),当时也被罚充军戍边,至此终于回家了。

比起这些宽仁行为,更让人吃惊的是朱高炽所说的一句话。

朱高炽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说道:“建文时期的很多大臣们,都被杀掉了,但像方孝孺这一类人,都是忠臣啊!”

底下的大臣们又是一片目瞪口呆,鸦雀无声。

忠臣?您父亲不是说他们是奸党么?到您这里就给改了?那么说您父亲还是杀错了?

就在这样的一片争议声中,朱高炽完成了他的壮举。

在立足未稳之时,朱高炽敢于凭借自己的正义感和良心改正自己父亲的错误,不畏人言,不怕反对,这是毫无疑问的壮举。

真正的仁厚也是需要勇气的。

朱高炽是一个勇敢的人。

虽然这位明仁宗短命,只做了一年皇帝,在明朝的所有皇帝中排名倒数第二,但他仅凭这一件事情,就足以对得起他谥号中的那个仁字,也无愧他一代英主的美名。

如果让这位明仁宗接着干下去,相信大明帝国一定能够繁荣兴盛,欣欣向荣,但还是应了那句老话——“好人不长命”,洪熙元年(1425)五月,只做了十个月皇帝的朱高炽病重,不久之后就去世了。

这位厚道的皇帝就此结束了他的一生,但他的义举将始终为人所牢记。

至少那些被赦免的人们会记得。

谋杀的疑团

皇帝的位置又空了,但这个位置注定不会空太久,很多人都排队等着呢。

朱高炽病重,英明神武的太子朱瞻基自然十分关注,但除此之外,还有一双眼睛盯着皇位,这自然就是我们的老朋友朱高煦。

朱高煦虽然屡战屡败,却屡败屡战,以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的决心和毅力,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搞阴谋,搞破坏。朱高炽十分仁厚,并未因此处罚他,只是警告而已。而这位无赖兄却越发嚣张跋扈,现在眼见朱高炽病重,他也开始了自己的又一次夺位阴谋。

吸取上次的教训,朱高煦加强了情报工作,安排了很多眼线时刻盯着朱高炽,当然不是为了保证他的安全,而是要确定他什么时候死。

他的计划是这样的,考虑到京城的三大营要收拾自己手下那些虾兵蟹将易如反掌,出兵攻打没有把握,几乎等于自杀,他决定拿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开刀。

他准备等到朱高炽的死讯后,便立刻在道路上埋伏士兵,等朱瞻基奔丧路过之时,一举将其击灭,然后趁乱登上皇位。

朱高煦对自己的计划很有信心,何来信心?来自作案时间。

之前说过,他的封地在山东乐安,而太子朱瞻基在南京(根据惯例,太子守南京),只要死讯传出,太子必然会从南京出发,所需时日很长,而他却可以从容不迫地安排好士兵等着太子的到来。

乐安离京城很近,南京离京城很远,朱高炽一死,最先得到消息的自然是我朱高煦,等你听到风声,赶来京城的时候,我的士兵早就在路上等着你了!

我有充分的作案时间,朱瞻基,你就认命吧!

朱高煦的主意应该说是不错的,但不幸的是,他遇到了一件十分奇怪的事,这件事情不但使他的计划落空,也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谜团。

洪熙元年(1425)五月,朱高炽逝世,朱高煦得到消息,十分高兴,估计到朱瞻基赶到这里还有一段时间,他不慌不忙地安排士兵准备伏击。

可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他作好准备,可是左等右等,朱瞻基就是不来,没等朱高煦吟出今夜你会不会来的词句,就收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朱瞻基已经赶到京城,继位为皇帝。

怪哉,真是怪哉!

难道朱瞻基会飞不成,或是他能预知未来,未卜先知?

这不但是朱高煦的疑问,也是后人的疑问。

关于这一点,史料上有很多不同的记载,有的说朱高煦袭击太子只是传闻,实际上太子是接到丧报后从容赶到京城的,有的说朱高煦是没有准备好,等到太子过去了才派兵出去埋伏的。

还有一种说法就比较骇人听闻了:

朱瞻基比朱高煦更早知道自己父亲的死讯。

路途远近是客观事实,只要报信的人不是在路上扎了帐篷,睡个几天几夜,乐安的朱高煦一定会比南京的朱瞻基更早知道消息。当年没有电话、电报,也没有飞机,你就是想破脑袋,也找不出朱瞻基比朱高煦更早知道死讯的理由和方法。

其实方法是有的,也是唯一的可能性。

如果这一说法属实,我们就只能得出一个结论:

朱瞻基不能预知未来,却创造了未来。

他谋杀了自己的父亲。

如果你对这一推论感到不满,也请不要向我丢砖头,因为这个推论并非我首创。实际上,明仁宗朱高炽的死亡原因一直以来都是历史悬案,到目前为止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朱高炽纵欲,加之身体有病,最终病死。另一种说法认为是他的儿子朱瞻基等不及父亲传位,谋杀了他。因为从朱高炽死亡前后的一些迹象(如登基礼仪已备)表明,朱瞻基可能已经作好了登基的准备。

前一种我们不去说他,单说后一种,事实上,朱高煦极有可能在路上设置埋伏,因为从他在后来朱瞻基已经登基,情况诸多不利的情况下也要造反的行为来看,他犯上作乱的决心是很大的。这么好的机会,他应该不会错过。

那么为什么他没有遇上朱瞻基呢,这其中就有几种原因,可能是朱瞻基绕开了大道,也可能是朱瞻基听到父亲病重,提前出发,更有可能是朱高煦没有准备好,错失机会。

对于这个问题,我不可能给出任何答案甚至推论,这可能注定又是一个永远的谜团。

历史的魅力可能就在于它永远有无数的谜团让人们去探究,却总也找不出答案。

纵欲而死也好,被谋杀也好,反正不是自然死亡(很少有皇帝能遇上这个殊荣)。

我们最终也只能得到一个肯定的结论:

朱高炽死了,朱瞻基继位。

仅此而已。

当然了,我们不应该忘记可怜的阴谋家朱高煦,这位同志搞了几十年阴谋,却一事无成,多次眼见煮熟的鸭子飞掉,从父亲到兄弟,再到兄弟的儿子,就是没有自己的份,说实话,搞阴谋居然搞到这个份上,实在可悲、可怜。

如果要评最成功的阴谋家,姚广孝一定能排在前三名,而朱高煦注定会名落孙山。

但如果要评最可怜搞笑的阴谋家,朱高煦必能当仁不让,名列前茅。

真是悲哀,悲哀的阴谋家朱高煦就是这样空等了几十年,他的耐心已经磨灭殆尽,在他的心中,已经立下心愿:

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一定造一把反!

同类推荐
  • 殇河泪

    殇河泪

    北宋宣和元年,他穿越附体。靖康之耻,能否力挽狂澜!杨氏一脉,能否涅槃重生!众美环绕,能否相依相守!他今生能否无憾,尽在殇河泪。
  • 二十四史-辽史

    二十四史-辽史

    《辽史》撰成于元代,全书一百一十六卷,包括本纪三十卷,志三十二卷,表八卷,列传四十五卷,国语解一卷。本书较系统地记载了我国古代契丹族建立的辽朝二百多年的历史,并兼载辽立国以前契丹的状况,以及辽灭亡后耶律大石所建西辽的概况,是研究辽和契丹、西辽的重要史籍。
  • 红墙见证录:共和国风云人物留给后世的真相(三)

    红墙见证录:共和国风云人物留给后世的真相(三)

    这是一幅共和国历史长卷打开长卷,共和国历史上每件大事的来龙去脉,每一组人物的对抗或合作的历史细节。都会深深吸引你的目光:众多故事展现了共和国领袖超凡脱俗的智慧和人格力量,也透露了他们内心些许难言的苦闷……掩卷长思,一代革命精英的言行令人拍案叫绝,难以挽回的历史错轨叫人喟然长叹,共和国的光明前景催人精神振奋……
  • 异明崛起

    异明崛起

    许浩穿越到崭新的“大明国”,在这里把毕生绝学发挥的淋漓尽致。你们不会造竹制品?我教你们。这诗你们也不会作?我帮你们。这三妻四妾你们不要?……咳咳……许浩老练一红,看着自家娇妻,无奈摊手:“不敢不敢……”
  • 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

    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

    带着召唤系统重生扶苏身上,开创一个不一样的大秦帝国!与项羽争霸,和刘邦斗智。这就够了吗?不够!还有曹操、刘备、有朱元璋、成吉思汗……还有吕布函谷关前战项羽!这里有你能都想到的所有历史猛将,历史谋士!
热门推荐
  • 荣耀王者之我即荣耀

    荣耀王者之我即荣耀

    那一年,年少轻狂!那一年,他为此买单!三年后,王者荣耀上线!沉寂三年,他再临绝巅,告知世人,他便是荣耀加身的王者!
  • 从今天开始你——高日倾便是魔王

    从今天开始你——高日倾便是魔王

    上官日葵,本是一个普通高中生,因某次见义勇为却双拳难敌四手被坏孩子拉入厕所用抽水马桶送往了异世界。现世亚洲地区随处可见黑发黑眼睛的有利却在异世引起了骚动,因为“双黑”(黑头发黑眼睛)就变成了伟大的第27代魔王阁下,引发了许多“除恶扬善的动人故事”……...
  • 一猫一狗一个你

    一猫一狗一个你

    八岁的我想拥有一只属于自己的猫,十二岁的我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条狗,二十岁的我,不仅有了一只猫,一条狗,还多了一个你……
  • 错莫

    错莫

    菁菁年轮嵌满困苦,靓丽的容颜洋溢自信,青春,为明天的追求永不言悔
  • 纷生

    纷生

    木筱然醒来时已经失去了过去的所有记忆,她只记得自己的名字跟年纪,却不记得自己从哪里来,为何会晕倒在树林里,也不记得自己过去曾经历了些什么?天生乐观的她为了过好接下来的人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学了一身武艺,后来又成为了长安有名的成衣商,但是却因此卷入了一场蓄谋已久的复仇计划……
  • 彼之清粥吾之盛宴

    彼之清粥吾之盛宴

    温馨平淡的生活,就算是没有竹马哥哥也没关系了啦,君既无心我便休。女主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型的女生,温柔又带着洒脱......
  • 花宁甜文

    花宁甜文

    柚木普和八寻宁宁的爱恋,你要来看看嘛??
  • 无相神尊

    无相神尊

    王玄之,一个宅男,遍览群书,在家中看书的时候,神帝的宝物砸中了他,带着他来到一个精彩的武道世界。因为这件宝物,三界之内,神魔皆敌,万仙皆敌,天下皆敌。任你只手遮天,我自横刀向天。我,天下无敌!
  • tfboys之鹿心萌动

    tfboys之鹿心萌动

    知道吗我总是惦记十五岁不快乐的你我多想把哭泣的你搂进我怀里不确定自己的形状动不动就和世界碰撞那些伤我终于为你都一一抚平那一年最难的习题也不过短短的几行笔记现在我却总爱回忆回忆当时不服输的你
  • 英雄联盟凡人巅峰

    英雄联盟凡人巅峰

    比起那些诸事顺意的‘天才’,在人间备受磨练的‘凡人’更容易登上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