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名号家喻户晓。
其实,这个称谓是在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公元前221年之后才开始使用的。在那之前,他被称为“秦王政”。确切地说,在公元前246年成为秦王之前,他只是“嬴政”[29]。
嬴政作为人质的儿子出生于赵都邯郸。他从小聪颖过人,生性早熟,在体察人心方面敏感得可怕。
过于敏感,或许是一种悲剧,至少嬴政的情形确实如此——他很早就知道关于自己身世的秘密了。
“吕不韦把已经怀孕的宠妾献给了子楚[30]。就算子楚是个人质,这样做也未免太过分了吧。”
“这么说来,嬴政这小子根本就没有秦王家族的血统嘛!”
“是啊,是啊。不过,这事可不能到处乱说。”
嬴政还很小的时候,消息灵通的侍从们经常当着他的面儿低声耳语,以为他还不懂事。其实,对于侍从们的悄悄话,生性早熟的嬴政大致都能听懂。听不懂的部分,就牢牢地记在脑海里,等到长大后自然也就理解了。
嬴政还在襁褓中时,秦国派将军王齮带兵包围赵都邯郸。
从赵国立场而言,这个时候大可杀掉秦国人质子楚。子楚也确实差一点儿就丢了性命。
“怎么能让子楚白送命呢?我可在他身上下了大赌注啊!”吕不韦心想。
他在子楚身上下的赌注,不光是钱,还有女人,而且这个女人已有身孕。如此说来,吕不韦可真是投下了巨资。
不能让子楚白白送命!
于是,吕不韦采用最擅长的贿赂手段,送给“守者吏”(监视人质者)黄金六百斤,成功地帮助子楚逃到秦军阵营。
当时情形万分危急,子楚无法携眷而逃,只能独自上路。留在邯郸的子楚夫人与儿子差点儿被赵国人杀掉,幸亏这位夫人的家族有门路,再加上吕不韦的奔走斡旋,才幸免于难。
——摘自《小说十八史略》第一卷《孤独的少年王》
1
屠夫朱亥一有空就去找看门小吏侯爷下围棋。朱亥身材高大,下棋时总是弯着腰。
某日,两人对局时,忽然同时嘟囔了一声:“咦——”
三年前,侯爷第一次与朱亥下棋。从那时起,侯爷就从未输过。
虽然侯爷并没怎么教朱亥下棋,但大家都把朱亥看作侯爷的徒弟。
在这三年里,朱亥会时不时地问侯爷:“我下棋有长进吗?”
“嗯,有长进呀!”侯爷每次都这么回答。
但朱亥一直感到疑惑不解:“每次我都是输三目——从三年前开始,无论下多少次,必输三目。这么看来,我的棋艺岂不是和三年前一样吗?”
“怎么会。毕竟我也在慢慢进步嘛!”侯爷微笑着说道。
朱亥当然不相信这话。因为他知道侯爷是个围棋高手,无论和谁下都只赢三目。
三年前,朱亥才刚学会围棋规则,侯爷本来可以完胜他,却只赢了三目。朱亥对此早有耳闻,知道侯爷是故意这么做的。后来,朱亥的棋艺突飞猛进,但每次与侯爷对弈,仍然是只输三目,仿佛自己的棋艺没有丝毫长进似的。
每个对手的实力强弱不同,而且每天的状态也有所起伏——侯爷必定是对这些情况看得一清二楚。否则就无法做到无论何时、无论和谁下棋都刚好只赢三目。
其实,朱亥曾经在对局中故意走出臭棋。因为这三年来,每次下棋他都只输三目,这让他十分恼火。他没想过要取胜,但即便输棋,也希望能输得有些“新意”,例如输上十目、二十目也好,而不再是一成不变的三目。结果却都是铩羽而归:无论他下出多么荒唐的臭棋,侯爷都有应对的着法,到终盘一看,双方仍然只差三目。
然而,这天两人不约而同地嘟囔了一声:“咦——”
胜负已见分晓,这次朱亥输了五目。
侯爷皱了皱眉头。
朱亥输了,而且比平时多输了两目,但他满脸笑容,仿佛立下大功似的。他从未如此高兴。眼下,胜负已经无所谓了,只要能出现“输三目”之外的结果,就足以令他欣喜若狂。
侯爷嘀咕了一句:“我判断错了……”
对朱亥来说,侯爷这句随口之言无异于最高的夸奖。
“我总算没白练啊!”朱亥也简洁地回答道。
朱亥力大过人,饭量也很大,常被嫂子骂为“饭桶”。于是他背井离乡,周游列国,最后在魏国做了个屠夫。他很想控制自己的天生蛮力,或许锻炼智力会对此有所益助,他想到的方法就是下围棋。
能让侯爷都不得不承认自己对弈时出现了失误,不正说明自己的智力大有长进吗?所以他才会如此高兴。
围棋又称“奕棊”,是中国自古流行的游戏。早在《春秋左传》[31]中就有记载:
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
意思是说:下棋时,如果犹疑不决,确定不了在哪里落子,就无法战胜对手。
当时使用的围棋,黑白共三百个棋子,棋盘有横竖十七条线,共二百八十九目(现在的棋盘为横竖十九条线,三百六十一目)。至于规则,古今似无太大区别。不过,中国古时下棋时,黑白双方会先在星位上各摆二子,然后才开始对弈。
战国时,围棋就已十分盛行。特别是地处中原的文化之邦魏国,上至宫廷园囿,下至陋巷凉台,时常可见对弈之人,围观者甚众。
“在魏国,谁是围棋第一人呢?”经常有人争论这种幼稚的问题,就像今天一样。
当时,呼声最高的是一个身为夷门监者的老人——侯嬴。“夷门”是魏都的东门,“监者”是看门人的意思。由此可见,这位侯爷的身份并不算高。
魏国的首都原来在山西安邑,但因距离强秦太近,后东迁至黄河南岸的大梁,即现在的河南开封。
在大梁的宫殿里,魏昭王问儿子信陵君:“那个看门老大爷真的这么厉害吗?”
“听说确实如此。”信陵君苦笑着回答。
当时的人都认为:市井之事,无论关于什么,只要问信陵君便可知晓。
2
信陵君是魏昭王的末子。
魏昭王死后,魏安釐王继位,信陵君是其异母弟。
当时,魏国王族依国名改姓“魏”。信陵君名“无忌”,因此,又可称其为“魏无忌”。
这位信陵君,与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以及前篇提到的齐国的孟尝君,四人并称为“战国四公子”。他们都以门客众多而闻名。
某日,魏昭王与儿子信陵君正在下棋[32],忽闻急使来报:“北边忽起狼烟,传报赵军来袭,眼看就要逼近边境了!”
魏昭王扔下手中棋子,想马上召集群臣开紧急会议。
信陵君劝阻道:“不必担心。赵王只不过是外出打猎而已,不会攻进来的。”然后继续下棋。
魏昭王却提心吊胆,根本无心应对。
没过一会儿,北部边境又传来消息,更正刚才的误报:“赵王只是外出打猎,并非来袭。”
魏昭王大惑不解,问儿子道:“你怎么知道的?”
“在我的门客里,有人能探听到赵王的机密,只要是有关赵王的消息,无论公事还是私事,都会一一向我禀报。臣因此得以知晓。”信陵君回答道。
魏昭王听了十分吃惊,对信陵君的才能感到惧怕,之后便不愿把国政交给他来管理。
信陵君还是太年轻了。如果是稍微精明一些的人,就算知道赵王打猎之事也会假装不知、故作惊讶吧。但他做不到如此虚伪世故。信陵君的身上倒是有一种艺术家的气质,做事也不计得失。这一点还是很有侠士风范的。
据说,信陵君也有门客三千。
“白发三千丈”也是三千,中国人似乎对“三千”这个数字情有独钟。当然,“三千”是虚数,泛指数量多。
信陵君连邻国赵王的行动都摸得一清二楚,至于本国市井之事,当然更是了如指掌。他曾听说,看守夷门的侯爷是魏国第一围棋高手。但这位老者的棋艺究竟有多厉害,却没人能说得清。他的三千门客中,也有一位围棋高手。此人擅长军事,常向信陵君讲授兵法。这位门客时常说道:“围棋与政治、军事有相通之处。”
信陵君闻言心想:这么说来,夷门那位老大爷岂不是也精通政治和军事?
经多方打听,信陵君了解到:从没有人下棋赢过那位老者,而且无论谁和他对局都只输三目。这听起来颇为蹊跷。
信陵君嘀咕道:“莫非是位隐士?”所谓隐士,即身负杰出的才华,却隐居山野或从事卑微职务的人。隐士因愤世嫉俗而生遁世之心。所以,在多数情况下,他们外表看似平静,其实内心充满了激情。这种激情,是人类社会的能量来源。
胸怀大志之人收养门客,正是想凭此形成一股力量,并依靠这股力量做成大事。毕竟,在战国时期,有实力才能够呼风唤雨。
所以,当魏昭王问起那位守门老大爷的棋艺水平时,信陵君即已打定主意:“我一定要将那位老者召为门客。”
信陵君派人给侯嬴送去礼物。
不料,侯爷却谢绝道:“看门之职虽然卑微贫穷,但几十年来,我修身养性、洁身自好,故而不能接受公子的财物。”
信陵君听说后,亲自前往拜见,结果还是一样。
于是,信陵君又发出邀请:“过几天我要在府邸举行宴会,还请您赏光出席,大家一同欢聚畅饮。”
这次,侯爷答应了他的请求。
几天后,信陵君备好盛宴,邀请来王族以及魏都名士,然后亲自乘马车前往夷门。
《史记》中记载道:
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当时,以马车左侧的座位为上座。信陵君特意留出上座,前往迎接侯爷。
“请稍等片刻,我准备一下就来。”
侯爷说完,就径自进屋更换外出的服装,过了许久还没出来。马车一直停驻在原地等候,围在夷门前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
“公子来迎接那个老大爷呢。”
“是派人来叫他去下棋的吧?”
“不是,是公子亲自来请哦,你看。”
“哇,面子可真大啊!”
围聚在门前的人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终于,侯爷出来了。只见他轻轻一跃上了马车,大摇大摆地坐在空着的左侧座位上。
围观人群见状,顿时又议论纷纷起来:
“那个老家伙,都七十岁的人了,连这点儿礼貌都不懂!”
“老糊涂啦!”
“但公子仍然面带微笑嘛!”
“真是个宽宏大量的人啊!”
……
在当时,主人留出马车左侧的尊位乃是待客之道。但一般情况下,客人应当先表示推辞,主客互相谦让一番之后,才会最终确定上座者。这是基本的礼节。侯爷作为区区看门人,能得公子亲迎已是莫大的荣耀,而他居然对于上座也毫不推辞,真可以说是惊世骇俗了。难怪众人瞠目结舌,人言啧啧。
这些议论,很快就会传遍大梁——不,是传遍整个魏国,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这时,坐在马车上的侯爷大声说道:“我有个请求!”他有点儿耳背,所以一说话就扯着嗓子直喊。
“请尽管说。”信陵君微笑着回答。
“我有位朋友在集市里,我想找他聊几句话。能绕一下路吗?”
“这有何难。”
信陵君点点头,脸上没有丝毫不悦之色。他手握缰绳,亲自驾车绕道而行。
3
“战国”这个词在日本容易产生歧义,因为中日两国历史上都有“战国时期”。
中国的“战国时期”,开始于公元前453年(魏、赵、韩三家分晋),结束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大约两百多年。而日本的“战国时期”,则开始于1467年的应仁之乱,结束于1568年织田信长统一全国[33],大约一百年。从起始年份来看,两者相差了一千九百二十年。刚好相当于基督诞生到日本明治维新的时间长度。[34]
提到中国的战国时期,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印象:这是个战乱频繁的悲惨时代。不过我认为,这大概是“战国”之名造成的错觉。用“群雄割据”一词来形容,或许更易理解。
中国文明起源于黄河中游流域的中原地区,但文明圈并不仅限于此,而是不断向外扩张的。通常来说,扩张才会造成分裂。因此,伴随着发展,周王室对于局势逐渐失控,迎来春秋战国的大分裂时期。所以,战国时代也可以看作中国文明的扩张期。
战国初期,由晋国分裂而成的魏、赵、韩三国因地处中原,被视为各诸侯国的中心。这三个国家有“三晋”之称。三晋的北边是“燕”,南边是“楚”,东边是“齐”,西边是“秦”。这四个国家作为后起之国,以赶超三晋为目标,大力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七大国之间,虽说并非没完没了地打仗,可一旦力量均衡被打破,军事冲突也就不可避免了。
为保持平衡,国与国之间签订了多层次、错综复杂的攻守同盟或互不侵犯条约。为了保证遵守条约,缔约双方会互相交换人质。此外,王族之间的通婚也十分盛行,这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交换人质。
然而,身处弱肉强食的时代,稍一疏忽就有可能被吞并。因此,各国在内政、外交、军事方面都不甘落后,其方法只有一个——不问出身,任用人才。可以说,这个时代,成功的机会也是最多的。只要你拥有一技之长,名声流传开来,诸侯就会争相聘用你。要想出人头地,只能依靠名声。所以这一时期也不乏虚张声势之人。当然,如果这种虚张声势达到过人的境界,那也算得上是一门学问了。为了获得更有利的地位,有才之士会周游列国,寻找“知己者”。并且,当时各国常会在全国范围内举行关于思想和治国策略的比赛来招纳人才。
因此,在战国时期,虽然七大国分裂割据,征战不休,但各地同样交流频繁,交通和商业实现了飞跃性的发展。而且,中国的主要思想流派也几乎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正所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可以说,一方面战国时期确实战争频繁,动荡不安;但另一方面,这也是个朝气蓬勃的时代。虽然有些粗野之气,但同样绚烂豪华,充满了雄浑的气魄。
到处都处于旋涡之中,大旋涡吞并了小旋涡,然后又被更大的旋涡所吞并。
有人捋起袖子,扬言道:“就让我来推波助澜吧!”其中,既有真才实学者,也有滥竽充数者。正可谓鱼龙混杂,纤细与豪放并存,清纯与混浊交织。
战国后期,地处西边的秦国后来居上,逐渐发展成为超级大国。其余六国采取“合纵”之策,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而秦国则采取“连衡”之策,分别拉拢,各个击破。
本篇故事正发生在这一时期,即秦国将要统一天下的前夜。
战国时繁荣、世俗、杂乱的气息,在集市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集市上熙熙攘攘。这里不光有买卖东西的,还有各种各样的表演,例如:变戏法的、杂耍的、讲相声的、说书的、玩游戏的……民间艺人纷纷使出绝活,一较高下。这里还是人们的休闲娱乐场所:顽皮的孩子们三五成群,在各家摊档之间穿行追逐;老人们聚集在向阳之处,或畅谈往事,或发发牢骚……
信陵君的马车驶近时,必须先让手下士兵在前面开路,才能通行。
“咦,信陵君的马车怎么到这种地方来了?”人们惊讶地睁大眼睛,交头接耳地议论着。王族成员很少来这种地方,也许偶尔会微服出行,但像这样乘坐华丽的马车招摇过市的,还真少见。
“请在那儿停一下。”侯爷说道。
信陵君依言在屠宰场前停下马车。这里弥漫着一股令人恶心的臭味,就连风也带着一股湿热之气。
侯爷下了车,大声呼喊:“朱亥在吗?我找他有事!”
集市上围观的人群已成黑压压一片。随行的士兵们不得不竭力维持秩序。
朱亥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快步走出来观看。这一看,顿时被停在眼前的贵人车马吸引住了,甚至没注意到旁边的侯爷。
“是我呀,是我呀!”侯爷走上前来,凑近朱亥耳边小声说话,朱亥边听边附和,这两人究竟说了些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侯爷一边对朱亥耳语,一边不时地望向信陵君;时而仰望天空,时而背着双手踱来踱去。两人聊了很久,仿佛故意要让旁人等得发急。
信陵君的家臣们气恼得咬牙切齿:“此人竟如此无礼!”而信陵君却一直面带微笑。
侯爷终于谈完了事,回到马车前,连句“让您久等了”都没说,就满不在乎地又坐上了马车。
4
当天的宴会,侯爷被奉为上宾。
信陵君向王族以及魏都诸名士们逐一介绍侯爷,这样的接待规格,真是非比寻常。如此一来,侯爷就不可能再回去看守夷门了,他对此大概也早有所料了吧。从那以后,他就留在了信陵君的府邸,成为三千门客中的头等宾客。
通常来说,受人一宿一餐之恩,就会心生报答之意。所以,门客们一想到什么好主意,就会频频地向主公献计献策。然而,侯爷却从未向信陵君提出过任何建议。
虽然信陵君并不指望门客报恩,但当他看到侯爷身受厚待却无所事事时,难免还是心生不满。
有一天,信陵君终于忍不住了,就对侯爷说:“您可以提些对我有用的建议吗?”
侯爷回答道:“噢,我要为公子做的第二件事嘛……现在一时还没想到。”
既然说“第二件事”,看来侯爷认为自己之前已经回报过一次信陵君的礼遇之恩了。
“您刚才说‘第二件事’,那么第一件是指什么呢?”信陵君问道。
“嘿嘿,就是举行宴会那天呀!您来迎接我时,我故意表现得傲慢无礼,以向大家展现公子宽宏大量的品格。我借口说去换衣服,让您等候许久,其实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围观;我之所以要绕道前往集市,也正是因为那里人来人往、是大梁最热闹繁华的地方。我认为,这样足以让更多的人见识到公子的温厚、谦和,让公子名扬四方。”侯爷回答道。
“噢,原来如此……”信陵君恍然大悟,长吁了一口气。集市上来自各国的人络绎不绝,想要让名声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到各国中去,那里的确是个上佳的宣传之地。
事实上,那次宴会之后,因仰慕公子礼贤下士的美名,各国前来投奔者确实急剧增加了。在不知不觉间,信陵君已经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因此,听了侯爷的话,他心中的不满当然也随之消散了。
“对了,”侯爷拍了一下大腿,说道,“其实,我早已经想到要为公子做的‘第二件事’了,但此事颇为难办……我也没什么把握,所以才一直没有说。”
“但说无妨。无论如何难办,我都会试试看。”
“赴宴当天,我曾绕道去集市拜访的那位朋友——他名叫朱亥——虽然至今仍被埋没在市井之中,但其实是个当世罕见之能人。您如果把他招至门下,一定能派上用场。”
“多谢告知。我现在就考虑怎么请他过来。”
“这事颇为难办。当今世上,除了我之外,没人知道朱亥是个能人;而且,连他本人都没觉得自己是能人,所以这事可不好办哩!”
不出侯爷所料,信陵君多次派人去请,甚至自己亲自前往劝说,朱亥都概不回礼,表示自己无意成为门客。
信陵君对侯爷说:“那个人无论如何都不肯答应,真奇怪。”
“这没什么奇怪的,他可是个能人哟!”
“侯爷您也是贤能之人,不也成了我的门客吗?”
“我年事已高,想要享享清福,所以才投靠到您门下嘛。”侯爷回答道,随即“嘿嘿”地笑出声来。
5
信陵君的哥哥魏安釐王即位的第二十个年头[35],秦国入侵魏国北边的赵国。
当时,正值秦昭王五十年,即嬴政即位前十年。换言之,这次秦国攻打赵国,发生在战国末期——再过三十六年,也就是嬴政即位二十六年后,秦国就统一天下了。
三年前,秦将白起率兵在长平大破赵军,杀死四十五万将士,声威震动天下。如今秦王再次出动大军,包围赵国都城邯郸,所图显而易见。秦国此时已经变得无比强大,其余六国如不联合起来,根本无法抵御。
处于危急存亡之秋的赵国向各诸侯国请求救援。
前文提到,赵、魏、韩三国是从晋国分裂出去的,因此,魏国与赵国可谓是唇亡齿寒的关系。故而,接到赵王的求救信后,魏王当即派将军晋鄙率十万大军赶赴赵都。
秦王得知后,派使者警告魏王:“赵国气数已尽。现在,如果有哪个诸侯国前往救赵,秦国攻下赵国之后,必先调兵攻打它。”这明显是在恐吓了。
魏王非常害怕,急忙派出使者,让已经出发的大军停止前进,并密令晋鄙暂且在邺城安营驻兵,名义上是救赵,实则是观望秦、赵双方局势的发展。邺城,即今河北省南部的临漳县到河南省北部的安阳市一带;后来,在我们熟悉的《三国志》中,邺城也因作为曹魏的都城而闻名。
现在的临漳,在行政区划上属于邯郸市的一个县。在当时,邺城位于赵都邯郸的东南方,相距不过三十公里。因此,到了邺城,等待救援的邯郸也就近在眼前了。但接到密令后,魏国的援军就在邺城安营扎寨,止步不前。
赵王这边自然看透了魏王的想法。
赵王的弟弟平原君,是信陵君的姐夫,同样也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也有门客三千。正因如此,他深谙如何劝说鼓动侠义之士。
平原君接连不断地派使者赶赴魏国,催促救援。其中还有写给小舅子信陵君的一封信:“我之所以与你姐姐结亲,是因为相信公子为人仗义,常救人于危难之中。眼下,我赵都邯郸即将被秦军攻陷,说好的魏国援军却迟迟未到,公子那久负盛名的侠义心肠究竟去了哪里呢?就算公子轻视我,觉得我向秦国投降也无所谓,我也无话可说。但公子难道就不怜惜自己的姐姐吗?”字里行间既有些许威胁之意,又不乏谦卑诚恳的态度,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或许平原君写这封信时,夫人也在旁出了主意吧。“战国四公子”之中,尤以信陵君最讲义气——他总是不计较利益得失,敢作敢为。姐姐十分了解弟弟内心深处的侠义心肠,所以希望以此打动他。
在是否出兵救援赵国的问题上,信陵君与哥哥魏王的意见出现了分歧。
魏王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如果现在出兵援赵,秦国接下来就会反过来攻打魏国。虽然魏、赵两国有联姻关系,但让魏国一起陪葬可万万不行。魏王身为国君,这么想是理所当然的。信陵君却认为:大义,应该凌驾于国家命运之上,这并不是什么借口。对他而言,如果丧失了大义,所有的一切都将消亡。
然而,魏王的命令具有绝对的权威。如果魏王不重新下令的话,驻扎于邯郸附近的魏军将领晋鄙是绝不会率军前进一步的。
信陵君十分苦恼。他痛哭着哀求哥哥出兵救赵,但魏王一口回绝:“我不想当亡国之君!寡人背负着至高无上的重任,要把从祖先手里继承下来的魏国基业延续下去,怎能贸然出动援军?!”
信陵君的热诚无法打动魏王,只见魏王继续说道:“所谓信义,应该是建立在先有国家的基础上吧。”
“即使是国家,有时候也是建立在信义的基础上哟!”信陵君反驳道。
但他的这种想法,魏王却无法理解:帝王学的教科书里,是从来不教“侠义”的。
“别再说傻话了!”说完,魏王就不再理他。
既然这样,对信陵君而言,为今之计也就只有以个人名义率领义兵前往救赵了。
信陵君虽有门客三千,但这三千门客里头,有的拖家带口,有的不重情义,还有许多来自别国的异乡人。就算是作为上宾受到厚待,一到关键时刻,说不定也会打退堂鼓呢。到最后又有多少人愿意同行呢?如果只有几百人的话,那么此次出征无疑凶多吉少。然而除了个别勇士之外,谁又能做到慨然赴死呢?
信陵君心想:能凑个几百人就够了。既是为大义而行,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哪怕只有十人也好,五人也好,甚至只有信陵君独自前往,也在所不惜。
他准备了百余乘车马。按军队配置,一乘兵车由四匹马牵拉,可乘载披甲士兵三人,同时配有步兵七十二人,辎重兵二十五人。以此算来,“一乘”为百人,“百乘”即为万人。信陵君其实是预计从门客中选出三百名勇士,作为披甲士由自己率领出征;至于步兵和辎重兵,可以在行军途中就地征用、雇用。
三百人,相当于三千门客的十分之一。信陵君亲自担任这支敢死队的队长。
从大梁出发的当天,信陵君去拜访了侯爷。关于此事,《史记》是这么记载的:
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
信陵君出发前,府邸都处理妥当了。曾经作为贵客寄居府中的侯爷,也回到了从前看守夷门时的小屋。
信陵君见到侯爷,一五一十地告知不得不与秦国大军决一死战的缘由,告知自己的侠义之举。并与侯爷道别。
侯爷听罢,却只说了这么一句:
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
6
公子尽力而为吧,我年事已高,就不一起去啦。
想不到侯爷竟然说出这么冷淡的话来!
信陵君也忍不住心生抱怨,自言自语地嘀咕道:“天下人都知道,我一向厚待侯爷,从无怠慢……如今,我将赴死地,而他却连句饯行的话都没送给我。莫非我有什么做得不妥的地方吗?”
不能这样带着疑团离去!
“掉转车头!”信陵君下令。他想重回侯爷住处,当面问清楚对方为何态度如此冷淡;待解开疑团后,再心无牵挂地奔赴赵国。
回来时,却见侯爷正站在夷门前,手搭凉棚,眯缝着眼睛望向去往秦国的方向。一看见信陵君的车马,他立马笑呵呵地露出雪白的牙齿。
“果然回来了呀!”侯爷说道。
“什么?您早就知道我会回来?”信陵君下车问道。
“没错,我怎么会如此和公子道别呢?我是打算等公子回来,就献上一条起死回生之计。快请进吧,莫嫌寒舍脏乱。”说着,侯爷就把信陵君一人请进小屋里。
“以三百勇士杀入秦军,必定全数阵亡;就算招募到一万义兵,结果也一样。如果援军人数不足五万,无异于羊入虎口,白送死而已。”侯爷说道,“但如果达到五万人以上,则有生还之望。”
“这个道理我也懂。可是,如此庞大的军队,你让我如何召集起来呢?我的财力也是有限的呀!”
“不是有现成的军队吗?在邺城驻扎的十万大军嘛!”
“啊?可是,将军晋鄙接到魏王的命令,正按兵不动呢!”
“只要公子您成为这大军的统帅即可。”
“这不可能。即使成为大军统帅,若手中没有虎符,也无法指挥进兵呀。”
虎符长约六寸,又称“兵符”。上古时期多为竹制,而战国时代则改用铜制,故又称“铜虎符”。据说,因为“铜”与“同”谐音,所以“铜虎符”也蕴含着“同心”之意。当时,若要调动国家军队,就必须握有成对的虎形兵符。所谓“成对”,即一只虎符分为左右两半,一半由国君保管,另一半交给带兵的统帅。当国君下令进兵或退兵时,须派使者带着自己的半边虎符交给军队统帅,左右两半虎符能合上,调兵命令才可生效。
“只需偷到虎符便可。”侯爷若无其事地说。
“偷虎符?!虎符藏在魏王寝宫深处,怎么可能偷得到呢?那里只有魏王才能出入呀!”
“咦,只有魏王才能出入吗?这么说来,难道魏王每晚都是独自就寝吗?”
“噢,当然不是。”魏王自然有嫔妃陪侍。
“最近,魏王最宠幸哪个妃子呢?”
“如姬。”信陵君回答道。
当他说出这个名字时,忽然眼前一亮:对呀,为什么自己从来都没有想到这一点呢?!
侯爷看着他的表情,用安慰似的语气说道:“公子,您这么快就忘记自己在棋盘上下过什么棋子了吗?”
原来,这其中还有一段插曲。
如姬的父亲遭人杀害。她发誓:不拿到杀父仇人的首级,誓不罢休。为了报仇,她不惜重金悬赏凶手下落。这女子颇有战国人的豪气,正可谓巾帼不让须眉是也。
当时,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若非黑道中人,确实很难查到逃犯的下落。她雇过许多人,甚至还求助于魏王,却一直没有找到杀人凶手。最后,如姬只得哭着向信陵君求助。
因为信陵君有三千门客,与黑道中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姬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所以才向信陵君求助:“无论如何,请为我报这杀父之仇!”
受如姬所托,信陵君便将此事交给深谙此道的门客去办。最后,终于找到了凶手,并砍下他的首级,献给了如姬。
“感谢公子相助。为报公子大恩,小女万死不辞!”
这位如姬,现在就在魏王的寝宫里。
现在,只需如姬偷出虎符即可。
战国时的风气,充满了活力。无论男女,都不乏性情耿直、重情重义之人。
信陵君有侠义心肠,竭力帮助别人而不图回报。正因为不计较利益得失,所以经常忘记自己帮别人做过什么事。在围棋高手侯爷看来,这就像是忘记了自己在棋盘上下过什么棋子一样。
当然,这枚棋子并非有意识地布局,所以如果高手不从旁指点的话,弈者很容易就忽略了这枚棋子关乎全局的胜负,那样就有可能把能赢的棋也下输了。
“我现在就去找从前投下的那枚棋子。”信陵君说道。
关于事情结果,《史记》记载得很简洁:
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
如姬曾对信陵君说过:“为报公子大恩,小女万死不辞!”战国时期的女人是十分重信义的。何况,盗虎符比死要容易多了。
7
信陵君拿到虎符之后,再次来到夷门拜访侯爷,告诉他计划成功了。
然而,拿到虎符仅仅是获得了调兵的名分而已,并不意味着所有问题都已解决。在前线带兵的统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有利于国家的判断,甚至违抗君命,擅自采取行动。
“如果晋鄙将军肯听,那自然最好不过。但如果他不肯听的话,只能将他当场击毙。为防万一,请带上我的好友屠夫朱亥。他力大过人,是举世无双的力士。”侯爷话音未落,就听见信陵君发出了呜咽的啜泣声。
“公子为何哭泣?莫非是怕死吗?”侯爷问道。
信陵君一边擦泪,一边回答道:“您觉得我会贪生怕死吗?晋鄙是一位刚正不阿的老将军,即便看见虎符相合,恐怕也会拒绝发兵。一想到不得不杀掉他,我就感到悲伤不已。”
侯爷见信陵君如此惜才,不禁眼中噙泪,说道:“这确实令人悲伤。但我不会让您独自一人承受这份悲伤的。晋鄙将军在去往冥府的途中,一定会有相匹配的人物与他结伴同行,还请公子放心。”
这话在当时看来,似乎有些莫名其妙。
前文提到,朱亥曾多次拒绝信陵君的邀请。但这次,朱亥却深深地鞠了一躬,说道:“我只不过是一介屠夫,居于市井之中。承蒙公子赏识,多次来访。此前我之所以从不答谢,是因为我觉得那些烦琐的礼节没什么用。其实,我心里一直期待着,能在公子危难之时舍命相助。现在,这个机会总算来了。”
抵达邺城后,信陵君带着朱亥直奔军营。他拿出虎符,与晋鄙的那一半完全吻合,便宣布说:“魏王下旨更换援军统帅。从现在起,由我指挥全军。”
果然,晋鄙将军不肯从命。他举起手,声色俱厉地摇头说道:“我拥兵十万,驻扎于国境线上,这是国家托付于我的重任。现在,你不过驾着一辆马车过来,就说要取代我的职务。这怎么可能呢?”
既然遭到拒绝,就只能当机立断了。
无须任何暗示,作为随从立于一旁的朱亥取出藏于袖中的四十斤铁锤,突然抡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砸向晋鄙——信陵君没有使眼色,也是怕被老练的晋鄙察觉出来。不出意外,晋鄙顿时脑袋开花,一声没哼就倒在信陵君脚边。一向惜才的信陵君,此时却没有哭泣,因为他早已为这位不幸的晋鄙将军流泪哀悼过了。
战国时期的“斤”,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二百五十克[36]。这么算来,所谓的“四十斤铁锤”也不过只有十公斤左右而已。但若要将铁锤藏于袖中而不被人发现,这个重量大概算是极限了吧。
朱亥身为屠夫,一击毙命的技术自然不在话下。然而,比起技术来,胆量更为重要:暗藏凶器进入拥兵十万的将军营中,需要非凡的勇气。若非抱定必死之决心,是无法做到镇定自若的。而且,此时不容许出丝毫差错,以免白白送命,这任务比死更难。
在过去三年中,侯爷一边和朱亥下棋,一边观察他。最终断定:朱亥能在这种关键时刻派上用场。而朱亥果然也没有辜负侯爷的期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晋鄙将军既死,唯一的阻碍也没有了。信陵君手举虎符,下令说:“父子都在军队里的,父亲回去;两兄弟都在军队里的,哥哥回去;身为独生子的,回国赡养双亲。”十万将士中,符合回国条件的有两万人。
信陵君率领剩余的八万将士奔赴赵都邯郸,击退了由王龁率领的秦国大军。
当时,“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楚国春申君也率兵参战,援助赵国。
关于这次战役,《史记·秦本纪》中仅有不足十字的记载:
龁攻邯郸,不拔,去。
然而,在这寥寥数字的背后,却有这样一段为人称颂的侠士传奇。
邯郸解围后,平原君背着箭筒在前面为信陵君带路。在赵国的宫廷里,赵王连连向信陵君拜谢。这些自然不在话下。
而信陵君先让如姬盗取虎符,后又假传魏王之令进兵,当然也无法再回魏国了。他让八万将士返乡,自己则独自留在了赵国。从前的门客见状,陆续来到赵国投奔他。
其中,就在邯郸解围后不久,第一位来自魏国的门客见到他时,说道:“我有个悲痛的消息要告诉您。”
“夷门的侯爷去世了,是吗?”信陵君问道。
“是的……”那门客一脸诧异,猜不透信陵君是怎么知道的。
“他是什么时候、怎么走的呢?”
“十二月一日那天,刎颈自尽。”
“噢,正是我抵达邺城的当天啊!”信陵君长叹一口气。
身旁的朱亥听后号啕大哭,说出了实情:“侯爷说过,他会数着日程,等公子到达晋鄙军营那天,就向北自刎。”
这时,信陵君回想起侯爷曾说:“晋鄙将军在去往冥府的途中,一定会有相匹配的人物与他结伴同行。”顿时恍然大悟。
8
接下来是后话了。
在魏国时,信陵君就听闻赵国的毛、薛二公素有贤士之名,这次难得来到赵国,很想拜会一下这两人。毛、薛二人因不愿仕官,隐居于民间。当听说信陵君想见自己之后,都立刻躲了起来。
信陵君的门客通过各种途径和关系,最终还是找到了他俩:毛公混迹于赌徒之中,而薛公则藏身于卖豆酱和酱油的杂货铺里。这两人见信陵君如此有诚意,都非常吃惊,同时也知道自己再躲下去也不是办法。后来,他俩成了信陵君的挚友,信陵君时常上门拜访,彼此谈得很投机。
平原君听说此事后,对妻子说:“我向来听说你弟弟是天下无双的贤士,想不到他竟然和赌徒、商贩之流混在一起。哎呀,他难道就不觉得羞愧吗?简直太庸俗了!”
信陵君从姐姐口中得知此事后,当即和姐姐道别,收拾行装,准备离开赵国。
他对姐姐抱怨道:“我以前听说姐夫是贤明之士,所以才背叛兄长,前来救赵。可是,听了刚才那番话,我才知道平原君的热情好客不过是故作姿态而已,并非真心想招贤纳士。他凭什么认为,赌徒和商贩里头就没有能人呢?像他这样的人,不值得结交。我还是到别处去吧。”
他姐姐又连忙将这一席话转告给平原君。
这次纠纷,最终以平原君脱帽谢罪平息下来。
经历此事之后,据说平原君的许多门客都转投信陵君门下了。或许有人会批评这些门客,说他们没有节操吧。不过,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大家都可以根据意愿投靠更杰出的人物。这也是战国时期社会透明度高的表现之一吧。
得知信陵君留在赵国后,秦国更加肆无忌惮,频频发兵掠夺魏国的领土。
魏王因虎符被盗之事而对信陵君十分恼怒,但他毕竟是个现实主义者,知道当务之急是保卫国家。因此,他请求信陵君回国。但信陵君却担心魏王余怒未消,对其请求不加理睬。
这时,出来劝谏信陵君的正是毛公与薛公。“魏国正处于危急存亡之际,公子难道不担忧吗?如果秦军攻破魏国都城大梁,将先王的宗庙践踏于铁蹄之下,公子又有何面目立于天地间呢?”
两人话音未落,信陵君已大惊失色,下令收拾行装,准备回国。
就这样,在赵国流亡十载之后,信陵君终于回到魏国,还担任了魏军的最高统帅。
信陵君的名声早已传遍天下。各诸侯国纷纷派遣将士,加入其军队。最终,信陵君成为五国联军的统帅,在黄河南边大破秦军,并一路追击至函谷关。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秦军都不敢出关。
于是,秦国决定改变方针,采用计谋。
他们花费了黄金万斤打点关系,让人散布流言:“信陵君欲南面称王。”
为秦王此计奔走效力的,正是当初在邺城被信陵君所杀的魏将晋鄙的门客。他们虽然大多是魏国人,但为报主公之仇甘愿受秦王差遣。这样的战国风气,虽然看似主次不分,但实际上暗合于“统一中国”的时代趋势。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正是这样的时代精神促成了秦国的统一大业。
言归正传。
且说秦王老谋深算,假意派使者送了一封贺信给信陵君,祝贺其成为魏王。终于,魏王也开始怀疑信陵君有不臣之心,于是便撤销了他的将军之职,而委派他人接替。
信陵君心灰意懒,就谎称生病,不再出仕。此后,他连日与门客通宵夜宴,沉迷于女色,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四年后就病逝了。
给信陵君提议借酒消愁的,正是那位朱亥。
信陵君晚年时,某日与朱亥饮酒闲聊,突然想起一事,就问道:“我迎接侯爷去赴宴的那天,他中途绕道集市和你聊了许久。当时,他究竟对你说了些什么呢?”
“师傅当时是这么跟我说的:‘我给自己定了条规矩:如果谁和我下棋时能下出输三目以外的结果,我就和他一起去当门客。现在,我打算去信陵君门下养老,但暂时不能带你一同前往。因为从你的棋路来看,我认为你并不适合待在信陵君身边。所以,无论他怎么劝你,你都不要去。等到合适的时候,即需要用到你的决断力、胆量、力气的时候,我会向信陵君推荐你的。到时,你就慨然赴死吧!我也会去死的……’师傅所说的这番话,我一直记着。确实,一切都如他所说。”
“原来如此……”信陵君呷了一口酒。稍过片刻,又说道:“你师傅让你慨然赴死,那你为什么还一直活着呢?”
“我成功地杀死晋鄙了呀!”
“没错,是成功了……但侯爷是这样的意思吗?”信陵君满脸疑惑,又斟了一杯酒。他心想:自己要不是听从了朱亥的提议而借酒消愁,如今也不至于堕落成这个样子吧。看来,侯爷早有先见之明,所以才让朱亥‘慨然赴死’。可惜朱亥却没能领会他的意思,一直苟活至今……
信陵君举起酒杯,嘀咕了一句:“这倒是侯爷没想到的呀。”
“没想到什么?”朱亥问道。
信陵君只是凄然一笑,并没有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