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大学士已经在銮舆了,奴才也只是奉命传旨,其余的奴才也不知。”
林菁霜迟疑了一会儿才道:“那请公公在帐外等待,容我更衣。”
这时阿雪也已经被吵醒,揉了揉眼睛问道:“霜妹妹,皇上这么晚召见你干什么?”
林菁霜一边穿衣一边说道:“这就不知道了,皇上病重应该没空召见我这样一个女流之辈,今天深更半夜却悄悄地前来召见我,恐怕……”
阿雪愣了一下压低声音道:“你是说皇上已经驾崩了?”
林菁霜点点头道:“那只是有可能,不过无论如何也要去看了才知道。”不过对于林菁霜来说,她所疑心的是如果朱棣真的死了,大军尚在京外这便是最为秘密的事情,更加不可能让一个毫不相干的人参与了。
不过想归想,既然内侍以朱棣的名义召见她,即使是刀山火海她也没有理由拒绝。
当林菁霜来到皇帝御帐里的时候果然见到朱棣躺在床上一动不动,脸上盖着白布。而床边站着朱棣的一名内侍,还有杨荣,金幼孜也在一边。那名内侍见林菁霜前来便上前来简单说了一下情况,随后又道:“皇上特意吩咐奴才必要时需要与夫人一起商量,所以即使是深夜也不得不打扰夫人。”
林菁霜点了点头道:“既然情势紧急,想必两位大学士已经想好对策,情势紧急那臣妾也不客套了先说一下拙见。”
她顿了顿又说道:“大军在外,而皇上业已驾崩,稍有不慎便会引起大军哗变,后果不堪设想,为今之计只能秘不发丧,直到将大军安全地带回北京。”
杨,金二人同时道:“我们二人也是这般想法。”
那名内侍插口道:“可是此地离北京尚有一月的路程,如今天气炎热,这皇上的龙体恐怕……”说着他焦急地搓了搓手又道,“皇上驾崩的消息也隐瞒不了多久了。”
林菁霜笑道:“公公勿急,这种事情以前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当年秦始皇崩于沙丘,李斯等人就用鲍鱼来掩人耳目。”
杨荣说道:“我和幼孜刚才也是这么说的,只不过今时不同往日,且不说急切之间弄不到那么多鲍鱼,即使找到了鲍鱼有秦始皇的先例在难免不会让人起疑。”
林菁霜“哦”了一声笑道:“原来两位大学士为这担忧啊。”
杨,金已经多次见识过林菁霜的本事,见她这样的神情便知其已经胸有成竹,急忙问道:“夫人想到了什么办法么?”
“我见军中有不少锡器,这锡打造东西并不困难,两三个时辰之内就可以完成,不如熔了这些锡器打造一副锡棺盛殓皇上的龙体。”熔锡之事还是林菁霜此前在华胥门总坛的藏书阁里的一本书中看到的。
杨荣和金幼孜对望一眼后道:“那就照夫人的话去办。”随即又转头对那内侍道,“此后日常饮食也按时按量进奉,就连进药也不可间断。其他一应事务皆如往常。”
杨荣说完,金幼孜又道:“勉仁兄,一会儿我们写一封密信给太子,让其预先安排一下。”说着又皱眉道,“不过我还有一丝担心,大军中的一些宿将如章阜等辈都和汉王交往深厚,万一他们将军中的事情告诉汉王,恐怕汉王会起兵为患。”
“幼孜兄,这个也不是什么难事。不知道两位有没有看过一部叫《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书么?”林菁霜依旧一脸轻松地说道。
杨荣答道:“这本书想来应该讲的是当年汉魏之故事,但我也没有细细读过。”
林菁霜倒也不以为意,接着道:“这倒无妨,书中有一节说的是‘死诸葛吓退活仲达’,我们不如就依样画葫芦。皇上是不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下诏给汉王?”
杨荣点点头道:“不错。”说完忽然醒悟道,“夫人意思是,依例发一道诏旨给汉王?”
“对,那就以皇上的名义给汉王下一道诏旨,语气也可以效仿皇上,甚至还可以适当严厉一点。”
说着她冷笑着续道:“不管是不是有将军私通汉王,只要汉王不能完全确定皇上已经驾崩他就不敢有任何动作。不过为策万全,可以密令太子派人暗中密切注意乐安州的一举一动。”
当晚几人便分头行动,打造锡棺的打造锡棺;书写诏旨的书写诏旨。刚刚四更时分一切事情便已经整备停当。金幼孜看着桌案上一叠诏旨对着林菁霜说道:“想不到夫人才思如此敏捷,尤其是给汉王的诏书,行文之中颇有统率群雄的帝王之气。今日若非夫人在此,我等写这诏书恐怕会给汉王看出破绽。”
林菁霜赶紧摆手道:“幼孜兄,这玩笑千万不能开,若非为了国家,我可万万不敢如此。”话锋一转又道:“给汉王的诏旨也就罢了,给太子的却要十分小心。必须由我们在场的这四人中的一人送出,别人可靠不住。勉仁兄与太子所交匪浅,请勉仁兄不辞辛劳跑一趟吧。”
接下来的事情便正如当晚四人密议的一般。大军似乎并没有察觉皇帝已经驾崩,朱高煦也丝毫没有什么异常的举动。当太子朱高炽派出长子朱瞻基来迎接大军时,金幼孜这才下令全军为朱棣发丧。
由于此次北伐没有任何战果,又加上皇帝驾崩,所以大军除了一些象征性的慰劳以外并没有任何奖赏。岳麟禹依旧回到了锦衣卫当他的指挥使。
太子朱高炽当上了皇帝之后首先做的便是将之前朱棣关入诏狱的那些东宫臣属给放了出来,在诏狱的这几年,岳麟禹虽然没有摧折他们,但毕竟是牢狱之中行动不便,这些东宫臣属被关了几年,出狱时有的已经老迈不堪。
那些老迈的朱高炽让他们以高官退职,那些尚在壮年的则授予了各种中枢要官。其中杨溥更是被调入内阁与杨荣,金幼孜一起参与机务。
对于弟弟朱高煦——这个此前为了夺嫡对他无所不用其极的人,朱高炽并没有对他秋后算账,一任当年朱棣在时一样。
当然登基后的朱高炽除了以上这些还有其他日常政务,他还准备再次将首都迁回南京。为此他派了已是太子的长子朱瞻基回南京准备迁都事宜,除了太子的东宫属官朱高炽还听从了内阁诸人的意见让岳麟禹扈从。
就这样离开了几年之后岳麟禹一家又回到了自己的老宅。这里差不多是三人共同的回忆,来到这里三人不禁心情大好。林菁霜笑道:“还是老家好,真希望一直就住在这里再也不用回到北京去就好了。”
岳麟禹和阿雪自然知道林菁霜此言何意,迁回南京的意思朱高炽虽然宣布了,但是朝廷里毕竟有不少人愿意留在北京,而且南京北京各有优势,而北京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像杨荣这些人自然深有体会。
“霜儿,若是你有此意,不如明日我便上疏皇上要求留在南京?”朱棣迁都后南京和北京各有相同的官职设置,反正只要肯放弃未来的功名,愿意来南京当个三四品的官员也很是惬意的。
林菁霜双眼闪出一丝光芒继而又叹了口气道:“父亲还没有正名,还没有到可以归隐山林的时候。”
阿雪问道:“雪姐姐,之前你一直说要为伯父正名,可是这么多年来我觉得要让皇上重审蓝玉案是不可能的,那这样伯父的名可未必能正得了。”
林菁霜双眸一丝无奈,幽幽地道:“蓝玉案是太祖高皇帝钦定的逆案,再说太祖高皇帝原本就是因为功臣宿将专横跋扈于国不利,只不过蓝玉是个由头而已,本就不是以是非而言。未来也几乎看不出有任何为蓝玉翻案的可能。”
林菁霜这么说看起来要为岳崇韬正名是不可能的,不过岳麟禹和阿雪早已经看出来林菁霜这么说一定会有下文,于是都看向她。
林菁霜看两人一脸诚挚的看着自己,她只好摇了摇道:“如果麟禹哥哥能够封个爵位的话,依例皇上就会诰封父母,这样就不需要为蓝玉翻案了。”
不过说是这么说,要能做到却是谈何容易。大明的爵位可是要靠军功打下来的,如果只是杀几个敌人的话也只是赏钱升官罢了。
就像辽东总兵刘江,跟随岳麟禹押送粮草,此后再跟着朱棣北伐,可是一直到望海埚之战才终于被封了一个伯爵。而岳麟禹呢虽然战绩卓著,可在大明却始终没有太过辉煌的战绩。虽说刘江的望海埚之战他是出力最多的人,可他却是连副将也不能算。
朱棣在世时还会经常北伐也是一个能够建功立业的机会,可朱高炽继位之后却是一改朱棣的国策不再对外征伐。而这样的结果便是武将不再有封爵的机会。似乎林菁霜所说的那种机会已经再也看不到了。
林菁霜这时候又像是自言自语地续道:“说是这么说不过封爵最后还是要交付廷议或者朝议,到时候如果有大臣站出来以蓝玉案为由阻挠却又麻烦了!”说着黯然地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