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濙心想着终于说到了双方都关心的问题了,于是道:“这是皇上的家事,如何处置应该由皇上您来定夺。臣不便参与。”
朱棣缓缓地说道:“朕自然会定夺,不过朱允炆也当过皇帝,也不能都按家事来处理,现在朕只想听听爱卿您的看法。”
胡濙应了一声后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处死,但是当年皇上在登基之前已经宣布朱允炆已经死了,那就不能将其交付有司审理议罪,这样就相当于向天下宣布当年朱允炆并没有死。到时候天下臣民如何看待皇上臣实难预料。”
“不错,说下去。”
“皇上还可以派锦衣卫或者其他人将其秘密处死。可问题是这朱允炆已经在大云寺住了下来,寺中许多人也都知道此人,如果此人莫名其妙地死了,势必会让旁人怀疑。如果因此出现谣言定然不是皇上所希望的。这万一要是有些差池,一旦闹将起来,则那些心怀叵测的贼人便会借此兴风作浪。”
胡濙顿了顿又道:“皇上也可以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将整个大云寺给剿了,不过这样一来就要调动不少人围住大云寺,一旦有人走漏消息,朱允炆再次藏身潜逃,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么?”
朱棣“嗯”了一声点点头道:“那照爱卿所言还当如何?”
“臣认为,自古没人会拥立一个残疾之人为主,更不用说还是一个面容尽毁的人,再说皇上已经向天下宣布朱允炆已经自焚而死,所以即使此人自称自己是朱允炆也未必有人信。而且朱允炆在过去的几年里也没任何不法之举,与其费心劳神地想要悄无声息地除掉他还不如放任他。只要皇上能够确保君臣一心,又何须对这么一个废人如此挂心呢。”
“胡爱卿的意思是朕应该将其置之不理?”朱棣的语气并没有波澜,听不出是喜是怒。
胡濙赶紧辩解道:“这只是臣的愚见,如若有思虑不周的,请皇上示下。”
朱棣站在那里,依旧不动声色地道:“胡爱卿辛苦了,今日所谈以及朱允炆之事不得让第三人知道。若没有别的事情回去歇息吧。”
胡濙心中一惊,不过仍然平静地道:“臣不敢。”
胡濙离开的消息并没有告知岳麟禹,岳麟禹第二天起来之后到处都没有发现胡濙,他还暗自奇怪,林菁霜微笑道:“说不定胡大哥家中又有什么急事着急回去了。”
岳麟禹虽也知道林菁霜的话中有玩笑之意,不过现在胡濙失踪,想问却也没法问起,无奈间只能问道:“霜儿,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是继续行程还是留在这里?亦或是上表请皇上区处。”
“就像以前那样,先等上几日吧,如果胡大哥过几日还没有回来,麟禹哥哥再上表也不迟。”林菁霜笑了笑道。
岳麟禹看他一副胸有成竹,气定神闲的样子心中也是大定。他知道林菁霜不会是乱来的人。这怀远禅师本来就是华胥盟的君上,而这大云寺里的僧侣大多数都是华胥盟的人,所以他们三人就算一辈子住在这里也没什么阻滞。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三人发现悔明只是偶尔才出门去后殿叩拜佛祖,其他时候都在自己的屋中。对于其他僧众虽然十分客气却也并不多话,也只有林菁霜在的时候才会多说几句话而已。
几天之后忽然又几名身着飞鱼服的人来到大云寺。这样穿着的人天下人也都清楚来人的身份,很快这几人便被带到岳麟禹面前。那几名锦衣卫的人面对着岳麟禹拜倒道:“指挥使大人,皇上特下旨召您回京。”
“指挥使大人?”岳麟禹莫名其妙道,“我只是指挥同知而已,最多也应该称同知大人,怎么能称指挥使大人?”
那几人恭恭敬敬地道:“回指挥使大人,原指挥使纪纲因为谋反被处以凌迟之刑。皇上念大人您劳苦功高,已晋封大人为锦衣卫指挥使。圣旨将在大人回京之后宣布。小的们只是提前向大人祝贺。”
岳麟禹细细问起缘由才知道纪纲获罪的前因后果,不由地暗自庆幸,要不是之前在文华门前打的那一场架说不定纪纲的这场谋反案自己也会被牵连在内的,那样的话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地位。
接着便听那些锦衣卫的人接着道:“由于锦衣卫千户以上的官员大部分因为纪纲的原因而被牵连,所以皇上让指挥使大人能够重新整顿锦衣卫。”
于是事不宜迟这些锦衣卫连同岳麟禹三人向怀远道别之后便启程回南京,在此之前林菁霜还秘密地叮嘱了怀远几句。
果然三人刚回到家中不久便接到朱棣命岳麟禹为锦衣卫指挥使的圣旨。等岳麟禹送走使者之后胡濙便登门拜访,见到岳麟禹的第一句话便是对自己的不辞而别而道歉。
不过胡濙虽然是道歉但却没有将真实的原因说出来,岳麟禹此时的心中其实也隐约有些明白其中原因,不过他知道此事事关重大,见胡濙没有说起便也没有追问。
既然是道谢当然不能说几句话便告辞,于是岳麟禹三人将胡濙让入正堂叙话。聊天中胡濙说起一件事。
就在岳麟禹回来的前天,朱棣在北京皇帝的“行在”召集朝会,京中四品以上的官员都来到殿中,等商议完朝政之后朱棣忽然说道:“朕前几天翻阅建文帝时期的群臣议论朕当年靖难时候的奏疏,虽然只是匆匆的翻了几本而已,不过朕想这些奏疏你们都写过吧。”
众人久久都沉默不言,忽然有一人出列扣头有些得意地道:“臣从来没有写过。”
此人是当年和杨荣的同榜进士,不过此人却是当年的榜眼李贯。众人正自暗暗愧疚不如李贯机智狡猾时却见朱棣脸色一沉骂道:“你作为臣子,食君之禄就应该做忠君之事,建文帝为奸臣所误,做臣子的就应该死谏匡正皇上的过失。而你却不发一言你和齐泰,黄子澄那些奸臣有什么区别。”说完一拂袍袖转身离去。
这样一来留下一大殿的官员和还跪在那里的李贯,李贯虽然跪在地上却分明感受到同僚们正在用一种特殊的目光看着他。这让李贯觉得犹如芒刺在背。
这样一个故事对于岳麟禹和阿雪来说可能只是一则让人唏嘘的故事,可对于坐在一边的林菁霜来说却是意义非凡,她听完之后微微一笑,心中的一块石头已经落地。朱棣正在用这样的举动昭示群臣:和才华能力比起来,他朱棣首先要的是一颗忠心。
岳麟禹重回锦衣卫对于朱棣来说困扰自己多年的朱允炆下落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这是胡濙和岳麟禹的功劳。胡濙已经在自己的提拔之下当上了礼部左侍郎也算是三品大员了。
而对于岳麟禹来说永乐元年的时候他便是锦衣卫指挥同知,可多年之后,立下那么多功劳之后自己却只提了他一级,可岳麟禹却是毫无怨言,再想到当年此人和杨荣在进宫还是谒陵一事中帮了自己一个大忙,如何不能对其刮目相看呢。
至于杨荣,他本来和林菁霜议定这个计划,一来是觉得群臣早就不满纪纲的手段毒辣,人心可用;二来也是为了尽力除掉朱高煦的这一个爪牙,算是有枣没枣打一杆,据他观察朱棣即使不处理纪纲,至少也不会对自己产生什么影响。
只要除掉了纪纲,就算朱棣委任的下一任锦衣卫指挥使即使也是朱高煦的人,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掌控住锦衣卫的。可是却没想到扳倒了纪纲之后,正好朱棣也召回了岳麟禹并让他接任锦衣卫,这下杨荣心中也不禁钦服林菁霜的算计。
当然这些却只有杨荣,金幼孜等人心里清楚,这时的朱高煦根本没有想到这一层。之前纪纲倒台之后他确实心中惊疑不定,可当他知道接任的是岳麟禹的时候却是松了一口气:他想起当年靖难的时候自己曾经“帮”过岳麟禹不少,而岳麟禹的反应也并不抗拒,看来此人或多或少也算是自己一派的人。自然也不会为难他。
就这样这么一个已经远离朝堂四五年的人,有朝一日回到朝廷居然成了三方势力都认可的人,这样的结果却是谁也未曾想到的。岳麟禹虽然又回到了锦衣卫,不过他才发现这没有纪纲的锦衣卫已经乱成一锅粥了。他原本觉得纪纲为了迎合上意简直是不择手段乃是一个卑鄙小人,但再看现在的锦衣卫和当年纪纲在时简直是天差地别,也是暗暗佩服纪纲的能力。
不过整顿锦衣卫对于岳麟禹来说却也不是什么难事,当年率军面对强敌时他尚能处乱不惊,更何况区区的锦衣卫呢。只不过几日功夫这锦衣卫便在岳麟禹的统帅之下井井有条。朱棣听闻此事没有说一句话,只是微微颔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