妯娌俩正说着小话,大宝赶牛车送崔老太和他阿娘回来了。
哎呀!阿娘我可赶巧了,英子又做新吃食了!崔胜兰本来去锅屋洗手的,结果看灶台上有几碗冰块状的粉坨,忍不住用勺子舀了一口,凉爽滑口,吃完嘴里也不感觉渴了,跟冰汁完全不一样,没冰汁冰凉。
看她小姑鼻子多尖,就跟长了后眼一样,回回做新吃食她都能赶的上,有口头福。
张氏手里拿着针线出来,笑话小姑子,
大宝端了一盆水过来让他姥姥擦脸洗手,听见他大舅妈这样讲也笑了起来,
我来弄,大宝端两碗出来快吃了解热,丽霞上前接过水盆,催大宝去吃凉粉。
英子今天又捣鼓出新的吃食了?崔老太慈爱的问小儿媳,
可不是,昨天捣鼓砸了一天的果子,我还以为她要炒呢,弄半天今天做这个凉粉,阿娘快尝尝,张氏看丽霞给婆婆擦完脸和手,把大宝手里多出来的凉粉递给婆婆吃。
崔胜兰看见嫂子和弟媳妇,对自己老娘如此的贴心,她心里说不出的慰贴,
她一个出嫁的小姑子啥都不盼,就盼娘家兄友弟恭,嫂子弟媳和睦,待爹娘孝顺厚道。
现在对公公婆婆,她也不像以前那样掐尖要强了,她有心想像嫂子这样贴心婆婆,奈何婆婆眼里从没有过她,
如今她跟王明能挣到钱,也不在乎那三瓜两枣的,王明兄弟要是人品争气人好的,能拉把她主动支持拉把,
平时有啥好东西,她也是第一时间让王明送给公婆,这也是她嘴厉害,王明还由着她的原因,十几年的夫妻他明白她的苦,也明白她的善良。
大宝锅屋菜厨里还多,要是喜欢吃就去盛,你大姐今天做了两三盆,晚上吃完饭去家带走一盆,回去给你阿爷,阿奶还有你爹,弟弟也尝尝。张氏还像对孩子一样对大宝说,
那我再去盛一碗,大姐做的这个真好吃,姥姥我再给你带一点?
好……老太太把碗递给他外孙子。
兰子你少吃一点,晚上还吃饭呢,这凉粉里还有滑石灰寒性的,当心吃多了胃和肚子都不舒服,张氏一个错眼小姑子都吃了三碗了。
我这碗吃完就不吃了,崔胜兰抽着碗底朝上喝完糖水,
真爽快,阿娘,阿爹,嫂子,弟媳妇,大哥弟弟在家,我回来家,咋感觉就跟在家做姑娘一样畅快,崔胜兰满足的说到。
你呀!这些年妹婿太惯着你了,心性还是没变,张氏上前轻轻点了一下小姑子额头,又拿过她手里的碗,怕她进锅屋忍不住又要吃起来。
变不变的没啥事,只要阿姐过的开心快活就行了,如今大宝,小宝也长大了,就请等着享福吧你!丽霞在边上开小姑子玩笑。
崔老太眉开眼笑的吃着凉粉,听女儿和媳妇们说话,
大宝脸上有些许的微红,端着碗去他大舅那里了,大宝都被舅妈讲红脸了,兰子嗔怪的说了一句,
今天看的咋样?张氏看大宝走远了才问小姑子,
估计看的不错,看阿姐眉头都是喜色,差不到哪去,丽霞抬头笑呵呵的补了一句。
像霞子说的那样,那姑娘看着不错,跟兰子家也是门当户对,就是家境略微比兰子家差一些,崔老太开口说话了。
家境都是次要的,主要是小两口要合拍,姑娘人品好,性情好就行了,
大宝跟玉河一样大的,大宝都说亲了,玉清和玉河还没有头绪呢!张氏瞬间愁绪就来了,
玉清,玉河还愁说清?别的不说,就玉清中秀才那一年,家里门槛都快被说亲的踏破了,
最后还是玉清出面说的,等他中举了在议亲。大嫂你忘了?
我咋可能忘,玉清这不是出去游学了吗?他中举以后反而没人上门说亲了。张氏跟小姑子诉苦,
玉清不愁的,阿姐吃好了没有?咱们进去逢喜帐子,
走吧!丽霞和崔胜兰扶着崔老太进屋做事,张氏拿着碗进锅屋洗刷起来。
下午崔胜利跟玉河从镇上回来,
玉河窜进屋里把丝线给她阿娘,
跟你叔上街买了啥东西?明天我们就去府城了,府城的东西不比镇上好吗?张氏问小儿子。
是小叔之前找人给姐姐定的东西,府城没有人会做,姐姐呢?
她肯定又去你阿爷那屋做东西去了,你今天别找你姐了,大宝在你大哥那屋里看书呢,去陪陪大宝去,锅屋里有你姐做的凉粉,给你小叔也端一碗过去。
知道了阿娘!
玉河转身去了锅屋,先吃了几口感觉不错,又多端了一碗出来带给了他小叔,
他自己去了书房找大宝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