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夫人从娘家回来,脸上勉强的维持着平静,李老爷眼里略带嘲讽的看着她,事关儿子的颜面他终究也是没说什么。
你的眼光很好,英丫头是千里挑一的好姑娘,
你自小就是我亲自培养的孩子,将来李家再有什么事,她能与你共进退,也能看的明白局势,
我们李家的内当家,如果没有眼光,谋略,胸怀如何能撑的起内宅?你在厉害的人都施展不了拳脚。
李老爷拍拍儿子的肩膀,还特意的看了一眼李夫人,
儿子晓得爹的意思,李家虽有官名,但是儿子却是白丁,并不是家世上好人家的满意对象。
胡说!我儿也是一顶一的好儿郎,那个家族的族长不是才名并进的?
莫要被你母亲搅糊涂了心,你且去盘香坊子的账吧!没几天就要过年了,伙计们都眼巴巴的等着呢。
李老爷看着儿子出去了,转头看了一眼李夫人,
你父亲和大哥拒绝了你!李老爷肯定的说到。
老爷已然料到了,还问我做什么?你不是总看不上我们杨家,也看不上我的吗?
我看不是你爹和你大哥拒绝了你,是你的好侄女拒绝了你,
自己看看吧!李老爷把香坊子和胶坊子的账单扔到了李夫人的怀里,
李夫人打开丈夫扔来的账单,这都是琼儿用的?会不会是坊子里弄错了?
怎么会弄错?你不也去香坊拿过东西吗?那次伙计不是跟你确认完东西,才让你签字带走东西的?
拢共来了还没四天,两个坊子加起来就用了一千六百多两了。李夫人心里突然松下心力,全身都是轻飘飘的,
她有心想表现一下娘家的骨气,倒头来打她最狠的还是娘家人。
因为她,李家已经陷入过一次困境,大叔伯早已对她不满,要不是老太太发话,她此刻说不定都流落街头了,要是再来一次,李家绝不会在给她机会了。
李夫人有些茫然的看着李诚,他对她早就没了温存,说话的语气里总是带着不耐烦,
儿子今天过后,对她是不是也没了亲腻之情?她后悔带着儿子去杨家了。李夫人全身无力的走出会客堂。
李老爷抬头看了一眼走出去的李夫人,又低头继续看账,
好日子过飘掉了,想一出是一出的,也不看看杨琼嫁进来,二房有好日子过吗?
这两年他们爷俩拼命赚钱,还不是因为她做事好坏不分,二房亏欠了整个李家?
崔家今年皮货几乎都卖脱销了,前面,去年铺子里压存的底子都拿了出来,这个寒冬比任何一年的都寒冷,
界关养殖的黑驴,因为太冷都冻死了十来头,最后还是崔玉英过去,让伙计们去关外买了一百多头羊放进驴棚里,
棚的四周在全都用竹棍攀起来,裹着厚厚的稻草围着,这才没有冻死的动物了,
驴子和羊都挤在一起保暖,稻草围着不至于憋闷,
界关附近的养殖家看见崔家这样弄,也都纷纷效仿起来盖着同样的棚。
青山北上南下的路上总是写信回来,让多送烈酒,太冷了只有烈酒可以驱寒,
崔胜平是府城,镇上来回跑动调度,
后来实在忙不过来,崔胜平分了一下,镇上的六个酒坊专做南上至平京一带的酒,
府城至北上一带的十几个酒坊,全都做烈酒,这才刚刚供应的上,
董五强每天就负责岀库酒,对接大商,丽红看实在忙不过来了,她接手了铺子上的所有事情,
糖坊相对要好一点,但也是脚不沾地的忙着,
今年的意外,让镖局的大东家余万新高兴的合不拢嘴,
镖局这一路来来回回的走,可是好大一笔进账呢!
他每年也学起崔家到处巡看,这一看心里不由得佩服起来,
别看铺的大,远,每个铺子,镖局,都是赚钱没有浪费的,而且人手都不出差错的握在手里。
老头,老太太早早的穿上孙女给捎回来的狼皮褥子,每天坐在锅屋烤火,崔家别看外面做的生意大,
村里始终都是十来间房子,没有重新加盖和整修,
一大家人大多时间都是在村里住着,因此村里只知崔家赚了点钱,不知道有多大的家业。
平时来回有时还会雇赵栓子的牛车,村里闲嗑牙的女人们旁敲侧击询问过,得出的结论是:崔家并不是大富大贵。
阿爹,阿娘咱们吃面条可行?张氏进屋问老头,老太太,
我正想吃呢,稀面条吃了暖身子管饿,崔老太跟老伴说,
听你阿娘的,做三碗面条就行,咱们三个好对付,崔老头对大儿媳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