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社”本指土神。《礼记·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所以祭祀后土为“社神”。《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后土为社。”《孝经·援神契》:“社者,五土之总神。”五土就是后土,就是土神。
稷,五谷之神。《礼记·祭法》:“是故,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谷;夏之衰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这是说厉山氏统治天下的时候,他有个儿子叫农,善于种植百谷;夏朝衰落的时候,周的弃(后稷)能够继承他的事业,所以祭祀为农神。
古人认为稷是百谷之长,所以“稷”指谷神,明朝梅膺祚《字汇·禾部》:“稷,谷神。”《书经·太甲上》:“社稷宗庙,罔不祇肃。”
“稷”还有一个意思是官员,在古代是主管农业的官,称“稷”取五谷之神的意思。《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稷,田正也”,“正”是“长”的意思。
社稷,原指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祀的土神和谷神。《白虎通·社稷》:“王者所以有社稷何?为天下祈福报功。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也;五谷众多,不可一一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尊;稷,五谷之长,故立稷而祭之也。”
在古书典籍中常用“社稷”来代指国家,如《礼记·曲礼下》:“国君死社稷”。意为国君当与社稷(国家)共存亡。《礼记·檀弓下》:“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左传·僖公四年》:“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这是说:君王惠临敝国求福,承蒙君王安抚我君,这正是我君的愿望。《韩非子·难一》:“晋阳之事,寡人危,社稷殆矣。”《汉书·高帝纪下》:“又加惠于诸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史记·吕太后本纪》:“夫全社稷,定刘氏之后,君亦不如臣。”《东周列国志》第二回:“却说大夫褒珦,自褒城来,闻赵叔带被逐,急忙入朝进谏:‘吾王不畏天变,黜逐贤臣,恐国家空虚,社稷不保。’”《三国演义·第二回》:“陛下今不自省,社稷立见崩摧矣!”
那么,为什么国家又称为“社稷”呢?
在《白虎通·社稷》中记载:“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说:没有土地、粮食,人民就无法生存,所以土地和庄稼是人民赖以生存的根本,也是一个国家的立国基石。中国自古便以农立国,可见农业对国家的重要性,因此历代的君王都很重视对土神和谷神的祭祀。
祭祀就要有场所,就以“社”而言,《礼记·祭法》记载:“王为群姓立社,曰大社;王自立为社,曰王社;诸侯为百姓立社,曰国社;诸侯自为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置社。”这里的“社”是指社坛。古人封土为社,作为祭祀社神的场所。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古代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有祭祀社神的场所,换句话说,从天子到百姓每年都要祭祀社神。
社,古代指土地之神,按方位命名:东方青土,南方红土,西方白土,北方黑土,中央黄土。五种颜色的土覆于坛面,称五色土,实际象征国土。
北京的社稷坛在现在的中山公园内,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早期是分开设立的,称作太社坛、太稷坛,供奉社神和稷神,后来才逐渐合而为一,共同祭祀。这里原来是辽代扩建的兴国寺,元代又被圈入大都城内,改叫万寿兴国寺,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在万寿寺的基础上建起了社稷坛。社稷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土神和谷神地方。
社稷坛全园面积约360余亩,主体建筑有社稷坛、拜殿及附属建筑戟门、神库、神厨、宰牲亭等。社稷坛是呈正方形的三层高台,以汉白玉砌成,象征着“天圆地方”之说,坛上铺有中黄、东青、南红、西白、北黑的五色土,五色土是由全国各地纳贡而来的,以表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还象征着金、木、水、火、土五行为万物之本。
社稷是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祀的土神和谷神的场所,商周以至清代的帝王,均沿袭社稷的大礼,所以,古代的君王为祈求国土平安,五谷丰登,每年都要举行祭祀社稷大典,久而久之,社稷就成了国家的象征,渐渐被用来代称国家了。
古人祭祀社稷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这是古人的梦。今人虽然少有祭祀土神、谷神的风俗,但我们在心中也有中国梦,希望祖国繁荣昌盛,国强民富,人民安居乐业,立于世界强国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