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戴、花翎都是清朝官品的冠饰,也是区分官阶大小的重要标志。清朝官吏品级,依帽上顶珠的颜色和质地来区别,称为“顶戴”,也可作顶带、顶子、顶珠,就是指装在官帽顶上正中的饰物。
从古籍文献中的记载可以发现,明朝以前的官员和清朝的官员,除了官服不同,戴的官帽样式也不同。明朝之前大多是乌纱帽,而清朝的官帽则是顶戴花翎。
那么,为什么清朝的官帽上有顶子,帽后还插着一束花翎呢?
清朝以前的官帽是乌纱帽。乌纱帽是以乌纱制成的帽子,原是民间常用的一种便帽。最早源自于东晋成帝时,凡在宫中做事的官员,都戴一种叫乌纱帢(qià,古代一种用丝织品做的便帽,以不同颜色区分品级)的帽子。到了南朝宋时,这种帽子开始普及,乌纱帽成为百姓常戴的一种便帽。乌纱帽正式成为官服的一部分,则始于隋朝,盛行于唐朝。
宋太祖即位后,为免议事时朝臣交头接耳,就下令在乌纱帽两边各加一个翅,只要有人脑袋一动,软翅就会跟着颤动,皇帝居高临下,一目了然。明朝时,乌纱帽始定为官帽,老百姓就不能再戴了。如《明史·舆服志三》上载:“文武官常服,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定,凡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乌纱帽于是成为官职的代称。
清朝时改为冠服制,服饰以满族服装为主,官帽也与明朝截然不同,以礼帽代之,帽后都拖一束花翎,称为“顶戴花翎”。清朝官帽,有上朝戴的朝冠与平时戴的吉服冠两种,亦即有礼帽、便帽之分。这两种帽子又各有冬、夏二式。
清朝官员戴的礼帽,又称为大帽,有冬季戴的“暖帽”和夏季戴的“凉帽”两种款式。依据规定,每年三月开始戴凉帽,八月换戴暖帽。暖帽大多为圆形样式,中间饰以红缨,冠顶有顶珠,帽檐反折向上,檐面质料多为皮质,也有呢料、绒布、绸缎等。凉帽多为圆锥形的笠帽,用玉草、竹丝或藤丝编织而成,外罩绫罗,多为白色,亦有湖蓝色、黄色,顶上缀有红缨、顶珠。
顶戴、花翎都是清朝官品的冠饰,也是区分官阶大小的重要标志。清朝官吏品级,依帽上顶珠的颜色和质地来区别,称为“顶戴”,也可作顶带、顶子、顶珠,就是指装在官帽顶上正中的饰物。
朝冠顶子共分三层,顶端为尖型宝石,中为球形珠宝,下为金属底座;吉服冠顶子只有球型珠宝与金属底座两部分。底座有金制,也有铜制,上面并镂刻花纹。按照清朝礼制,顶珠质地以宝石为主,一品官为红宝石,二品用珊瑚,三品为蓝宝石,四品为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为砗磲(chēqú),七品为素金,八品用阴纹镂花金,九品用阳纹镂花。冠上无顶珠即无官品。
此外,清朝的官帽,在顶珠下都装有翎管,目的是用来安插花翎。翎管约两寸长,圆柱形。文武大官所戴翎管都是用各类玉石、象牙或玻璃烧制而成,当时以翡翠翎管最珍贵、盛行,但官品低的官员只准用红玉。
清朝官员礼冠上用来区别品级的羽饰,有“花翎”、“蓝翎”两种,又称为翎子,以花翎为贵。花翎以孔雀毛做成,俗称孔雀翎;蓝翎以鹖(hé)羽制成,色蓝,故称。在清朝昭梿《啸亭续录·花翎蓝翎定制》上载:“凡领侍卫府员、护军营、前锋营、火器营、銮仪卫满员五品以上者,皆冠戴孔雀花翎,六品以下者冠戴鹖羽蓝翎,以为辨别。”
所以,蓝翎是赐予六品以下而在皇宫、王府当差的侍卫官员,亦可赏赐给官阶低的功臣。但后来赐戴浮滥,出钱即可得。
孔雀翎上有眼状的圆圈,一个圆圈算一眼,故花翎又分单眼、双眼、三眼,以三眼最为尊贵。因此,花翎主要是以翎眼多寡来区分官吏等级。如《清会典·礼部四·冠服》上载:“孔雀翎,翎端三圆文者,贝子戴之。二圆文者,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驸戴之。一圆文者,内大臣,一、二、三、四等侍卫,前锋护军各统领、参领、前锋侍卫,诸王府长史、散骑郎、一等护卫均得戴之。翎根并缀蓝翎。”
花翎原本是清朝皇帝赏赐给有功勋的大臣或贵族的冠饰,代表荣耀与官阶。花翎有昭示官爵品秩、赏赐勋业的作用,故其规定严格,不可随意佩戴。如有擅戴者,则送吏部从严处罚,若被罚以拔去花翎,则表示解除他的一切职务。
到清末,随着花翎赏赐范围扩大,也就不及之前尊贵,五品以上的官,不用勋赏只要捐纳就可得花翎戴。后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国库空虚,捐例大开,用钱就可以买到花翎戴了。
如今也有卖官敛财的,不过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