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生日,生日就是庆贺一个新的生命诞生的日子。不过,按照中国民间的习俗,通常将四十岁以下的诞辰纪念称作“过生日”,而过了这个界限的就称作“做寿”“过生日”是中国传统习俗礼仪之一。在古籍记载中,魏晋以前并没有庆贺生日的习惯,仅在《礼记·内则》上载有:“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shuì,古代女子的佩巾)于门右。三日使负子,男射女否。”意思是,孩子生下来以后,如果是男孩,就在大门的左边悬挂一张弓,如果生的是女孩就将佩巾挂设在大门的右边。第三天才抱着婴儿出门,男孩就要举行射礼,女孩就没有必要了。《礼记》中并没有生日的记载,上述记载只是古人庆祝新生儿出生的一种风俗习惯。
到汉朝也有祝贺新生儿出生的风俗。在《汉书·卢绾传》中记载着这样一件事:刘邦的父亲和卢绾的父亲关系好,住的又很近。有一天两家同时生下男孩,就是刘邦、卢绾,乡亲们知道后,抬着羊酒去两家祝贺。等到高祖、卢绾长大了,在一块读书,又非常要好。乡亲们见这两家父辈非常要好,再次抬着羊酒前去祝贺。这个说法可能是过生日的开始。
魏晋后的南北朝时期,逐渐有了过生日的记载。如《颜氏家训·风操第六》记载:“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一期,即一年),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发取,萌生念头)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亲表聚集,致宴享焉。”这是给小孩过一岁生日的描写。文章接着写道:“自兹以后,二亲若在,每年此日,尝有酒食之事耳。”以后每年的这一天都要过生日,设宴待客。
《颜氏家训·风操篇》还记载:“梁孝元年少之时,每八月六日载诞之辰,常设斋讲;自阮修容甍殁之后,此事亦绝。”这里的“阮修容”是梁武帝妃子,元帝的母亲。修容是宫内女官名。这讲的是:梁元帝的父母都信仰佛教,每年八月六日他生日这天都要举办宣传佛法的盛会,他以这种方式来过生日,除了孝顺父母,也是感怀父母的生养之恩。
到了隋朝,在《隋书·高祖记》中记载,隋文帝杨坚于仁寿三年曾颁布诏令:“六月十三日,是朕生日,宜令海内为武元皇帝、元明皇后断屠。”大意是,六月十三是朕的生日,全天下禁止杀生,以吃素来报答双亲的养育之恩。这里的“武元皇帝”和“元明皇后”是杨坚的亲生父母杨忠和吕氏,杨坚在生日当天要求举国吃素以此追思双亲。
唐太宗为什么不过生日呢?
据唐朝吴竞撰《贞观政要·论礼乐》记载,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十二月癸丑日,唐太宗对大臣说:“今日是朕生日。俗间以生日可为喜乐,在朕情,翻成感思。君临天下,富有四海,而追求侍养,永不可得。仲由怀负米之恨,良有以也。况《诗》云:‘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劳苦)劳。’奈何以劬劳之辰,遂为宴乐之事!甚是乖于礼度。”唐太宗说后,便情不自禁地哭泣了许久。
这里的癸丑是唐太宗生日这天。“仲由怀负米之恨”有一个历史故事。说的是孔子弟子子路,仲氏,名由,称仲由。小时家里很穷,他深深体会到父母的养育之恩,看着一年比一年苍老的父母,发誓要好好报答父母。有一年子路家乡大旱,田里颗粒无收。子路听到距离一百多里地的一个地方收成较好,集市上粮价没涨,他带上钱就去买粮了。第三天早晨他背着一袋米回来了。子路后来在楚国做高官,过着富有的生活。有一天他从军营回家,看到路上有几个妇女在挖野菜,马上想起了过去受苦的父母,感慨地说:“假如父母健在的话,我情愿吃野菜,跑一百里路去买米侍奉他们。”
唐太宗对大臣们说的这段话大意是:我现在富有四海,可是想侍奉父母却永远无法做到了,只有怀着“仲由怀负米之恨”了。《诗经》说“可怜我的父母,为养育我付出了多少艰辛啊。”怎么可以在父母生我这样艰难的日子,举办宴会寻欢作乐呢?这实在是与礼仪相违啊。
生日,即自己的母亲生产受苦之日,所以古人把生日又称为“母难日”,如元朝白珽《湛渊静语·卷二》上载:“近刘极斋(宏济),蜀人。遇诞日必斋沐焚香,端坐曰:‘父忧母难之日也。’”
唐太宗贵为天子却从不过生日,他认为生日这天就是母亲受难的日子,所以他常在生日时痛哭流涕,特别的思念母亲及缅怀双亲的抚育之恩,展现的是传统的孝道文化。
从上面的历史事迹,可以看出古人过生日有两种情况,一是追思父母;二是祝贺新生和成长。
现在过生日,对儿童、青壮年来说主要是祝贺成长和事业有成;对老年人来说是希望健康长寿,这是一种良好的祝愿,是心中的期盼。但是现在有多少年轻人知道父、母的生日;有多少人在父、母生日这天去祝福老人健康长寿;有多少不在老人身边的子女,打个电话祝贺老人生日。不要忘记父母的生养、教育之恩,不要冷落了父母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