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之久,见周之衰,迺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迺书上下篇,言道德之义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司马贞索隐引汉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成语“紫气东来”由此而来。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于是就离开周都。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喜对他说:“您就要隐居了,勉力为我们写一本书吧。”于是老子就撰写了本书,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的本意,共五千多字,然后才离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紫气”是紫色云气,古人认为是吉祥之气。《晋书·张华传》:“初,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气。”“紫气东来”即紫色的云气从东飘来,表示吉祥、美好。唐朝诗人杜甫《秋兴》:“西望瑶池降王母,紫气东来满函关。”《长生殿·舞盘》:“紫气东来,瑶池西望,翩翩青鸟庭前降。”
老子,人名,名聃。另一说是姓李名耳。春秋时期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曾任东周王朝守藏室史(管理图书文献的史官),中年时一度到鲁避难,后来周王朝发生内讧,老子离开东周王朝,西出函谷关,归隐而去,不知所终。老子所出之“关”历来有两种说法,一说为“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另一说为“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大散岭上)”。
老子为尹喜所著之书即《老子》,又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道”是老子学说最高范畴,道家学说的核心,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有大量的朴素辩证法观点。
尹喜即关尹,一说名轨字公度;一说姓尹名喜。早期道家代表性人物之一。相传曾为函谷关令尹。《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集解》引《列仙传》:“关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善内学星宿,服精华,隐德行仁,时人莫知。老子西游,喜先见其气,知真人当过,候物色而迹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为著书。”
尹喜学星宿之学,博古通今,精通历法,善观天文习占星之术。相传一天夜里,尹喜在楼观上凝视,忽见东方紫云犹如飞龙向西滚滚而来,十分惊喜道:“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行经此地,青牛驾车载老翁,藏形匿迹混元气。”他立刻召见了守关兵卒孙景,吩咐道:“传令下去,九十天内将有大圣人路经此关,汝等要时刻留意,如有形容奇特、车服异常者从东而来切勿放行,立即禀报不得有误!”同时,又派人清扫道路四十余里,夹道焚香以迎圣人。尹喜自己也天天沐浴,日日斋戒,净身等待。
有一天傍晚,孙景在关上守望。忽见行人中有一青牛之车,车上坐着一位白发老翁,红颜大耳,双眉垂鬓,胡须拂膝,身着素袍,道骨仙貌,非同凡人。
孙景飞奔下关禀报。尹喜闻报大喜,在牛车数丈前跪拜道:“关令尹喜叩见圣人!”老子有意试其神智,故意说道:“吾乃一介贫贱老翁,如此非常之礼不知有何见教?”尹喜道:“请大圣人暂留神驾,到关中小住指点修行之道。”老子说:“老夫家居关东,田在关西,今往田中取点柴禾,怎么会是圣人呢?”尹喜道:“尹喜早得神明示象,已扫路焚香、沐浴净身在此恭候多日,诚望圣人赐教。”老子笑道:“你说的圣人是古先生,老夫正欲西去求教,还望大人放行。”
尹喜再拜道:“今视圣人真姿超绝,望圣人略为尹喜指路,尹喜感恩不尽!”老子道:“汝何以知道老夫是神仙?”尹喜道:“尹喜好观天文略知变化。本月之初,和风立至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西行;紫气浩荡滚滚如龙长达三万里,知来者至圣至尊绝非一般之神!而紫气之首有白云缭绕,圣人当为白发老翁之状;紫气之前有青牛之星相牵,圣人必乘青牛之车来也。”
老子见其态度诚恳所言真切,确是可度之才,便怡然含笑道:“汝知老夫,老夫知汝,当得度汝也。”尹喜闻言大喜,叩头问道:“敢问大圣人姓名?”老者道:“本人姓李,字伯阳,号老聃。”尹喜焚香叩首行拜师大礼,做了老子的入室弟子。
老子在函谷关住下后,书写了《道德经》,后飘然而去。
后人因“紫气东来”表示祥瑞,在民间,家家户户都喜欢把“紫气东来”作为匾额悬挂。更多的是悬挂在宫廷,以求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