秤是称量物体重量的器具。《魏书·张普惠列传》:“令依今官度官秤,计其斤两广长,折给请俸之人。”
《淮南子·秦族训》:“秤薪而爨,数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可以治大也。”薪:柴;爨:烧火煮饭。意为只注意小事,不从大处着眼。
唐朝吴兢撰《贞观政要·公平》中载:“诸葛孔明,小国之相,犹曰:‘吾心如秤,不能为人作轻重。’”这是说,诸葛亮是小国的丞相,说:“我的心就像杆秤,要公平,不能对人分轻重。”
杆秤,在中国已存在数千年之久,是一种日用称重的器具,在历代发展过程中都深蕴着中国传统文化。那么,为什么古代秤杆上要刻十六颗秤星呢?
杆秤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分秤杆与秤锤(砣)两部分。主体是细长的木杆,杆上有刻度(秤星),手提固定支点上的绳圈(秤纽),在前端秤钩吊挂待秤的物品,在另一边挂上秤锤,再前后移动秤锤在秤杆上的位置,直到秤杆平衡,而秤锤所在位置就是物品的重量。
古代,秤锤称为“权”,如《论语·尧曰》集解:“权,称也。”《广雅·释器》曰:“锤,谓之权。”《论语·子罕》曰:“可与立,未可与权。”宋朝朱熹集注:“权,秤锤也。所以称物而知轻重者也。”
古人称秤杆、秤为“衡”,如《汉书·律历志》曰:“衡,平也。所以任权而均物,平轻重也。”《礼记·经解》曰:“犹衡之于轻重也。”注:“衡,称也。”
因此,秤锤称“权”,秤杆称“衡”,寓意人们做事之前要衡量、评估事物得失轻重。除此还有另一层涵义,《礼记·深衣》上载:“规矩取其无私,绳取其直,权衡取其平。”
这段记载大意是说,符合圆规、曲尺是取其象征公正无私,垂直如墨线是取其象征正直,齐平如秤锤、秤杆是取其象征公平。由此可知,古人视杆秤为公平、公正的象征。
古代的秤是一斤十六两,秤杆上有十六个刻度,每个刻度代表一两,每一两都用一颗星来表示,叫做“秤星”。秤星的颜色必须是白色或黄色,不可用黑色,表示用秤做生意的人,心地要纯洁,不能昧着良心。
相传,秤杆上刻的秤星是根据天上的星宿演化而来,前六颗代表南斗六星,象征四方和上下;再往后数七颗则代表北斗七星,象征用秤者立于天地间,心要中立,要像北斗七星指示方向一样公正不偏颇。
秤杆的尾端是福、禄、寿三星,用来告诫生意人要诚实信用、不欺骗,否则,少一两无福,短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另外,秤杆上的第一颗星又叫做“定盘星”,其位置是秤锤与秤钩成平衡时秤锤的悬点。
做杆秤的关键是能选准定盘星,只要确定好定盘星,就是一把好秤。因此,人们往往把定盘星用来比喻事物的准绳。如宋朝朱熹《水调歌头·雪月雨相映》词:“记取渊冰语,莫错定盘星。”
秤杆上的十六颗星,其作用不只是衡量物重,更是用来度量人心。无论是做秤、用秤的人,都要公正、公平、公道。因此,杆秤秤的不仅是良心,还秤出人的诚信、正义,这也正是中华传统的优良文化。
秤是公平公正的,这是做人的原则,讲究的是人心,也是法律的底线。缺斤少两人所不齿,但是还有比这更黑心的呢!而且害处更大。黑心水、黑心棉、黑心牛奶、黑心猪肉、黑心大蒜、黑心水果、黑心蔬菜、黑心馒头、黑心地沟油等等,蚕食着人们的身体,这考察造假者的良心,也考察政府的行政部门的执法力度。如果用一杆秤衡量他们这些“黑心人”,他们还能有容身之地吗?而这杆秤就是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