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客令”一语来自秦王嬴政和李斯之间的一段历史故事。
秦始皇即嬴政(公元前246年—前210年在位)秦庄襄王之子。年十三岁,庄襄王死,他立为秦王,吕不韦为相。公元前237年免吕不韦相,采纳李斯等“灭六国、成一统”的建议,公元前221年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的国家,称秦始皇。他取消分封,首推郡县制;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文字等。
李斯,楚上蔡(今河南上蔡西)人。少年时为郡小吏,后来拜荀卿为师,学习“帝王之术”。战国末年入秦,为吕不韦舍人。吕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战国末秦国大臣,因帮助秦庄襄王继位有功,被任用为相国,封文信侯。他招致游士、宾客,李斯当时就是他的门客之一。
吕不韦认为李斯有才干,任他为郎,李斯因此得以有机会见到秦王。遂向秦王献“灭六国、成一统”之计,受到秦王赏识,拜为长史、客卿。他的《谏逐客令》被秦王采纳后,任廷尉。秦统一后官至丞相。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
秦王为什么要下“逐客令”呢?
《史记·李斯列传》记载:“会韩国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灌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这是公元前237年的事情。
这段历史记载的是:吕不韦是卫国人,在秦国为相,被罢官时,恰巧一个叫郑国的韩国人以修筑渠道引水的名义,到秦国当间谍,但不久身份就被发现。这时秦国的皇族和大臣们借机都对秦王说:“各诸侯国派来侍奉秦王的人,大都是来为他们国君游说,并离间秦国罢了,请求大王把客卿一律驱逐。”这样导致秦王对客卿产生疑虑和不信任,认为诸侯国的人来秦国做事,都是为了他们的主子,要下逐客令。
《史记·秦始皇本纪》也记载:秦王“大索,逐客。李斯上书说,乃止逐客令。”这是说秦王下令展开大规模搜索,驱逐居留在秦国的客卿。李斯也在被驱逐的客卿名单中,于是上书劝说秦王,使秦王废除逐客令。
这时,即将被杀的郑国也向秦王进言:韩国让秦国大兴水利建设工程,当初的目的是消耗秦国实力,但水渠修成之后,对秦国也是有利的,修好渠“为秦建万代之功”。秦王觉得郑国的话有道理,决定不杀郑国,让他继续领导修完水渠,这就是后来闻名于史的郑国渠,它对发展繁荣秦国的经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李斯在《谏逐客令》中列举过去很多客卿对秦国所做的贡献,从秦穆公用了百里奚、蹇叔,当了霸主;秦孝公用了商鞅,变法图强;惠文王用了张仪,拆散了六国联盟;到昭襄王有了范雎,提高了朝廷的威望。李斯说这四位君主,都是依靠客卿建立了功业的。
李斯在《谏逐客令》中又说:泰山不舍弃任何土壤,所以能那样高大;河海不排斥任何细流,所以能那样深广;帝王不拒绝任何臣民,所以能显示他们的恩德。如果实行“逐客令”,“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秦王认为李斯说的有道理,下令废除逐客令。
“逐客令”一词中的客,是指客卿,也就是请他诸侯国人到本国来做官。官位为卿,并以客礼对待,所以称为客卿。所以,“逐客令”原是指秦王驱赶各国客卿的命令。
秦国坚持接纳、使用客卿的政策,对其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的迅速发展,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如秦始皇时代的客卿就有:王崎、茅焦、尉缭、王翦、李斯、王贲、李信、王离、蒙恬等。李斯的《谏逐客书》,对秦网罗天下人才是有功绩的。
而后,往往有人对来访的客人不是很欢迎时,总会明示、暗示的催促客人离去,主人驱赶客人就称为“逐客令”。客人就会说自己被下“逐客令”了。在《聊斋志异·陈云栖》记载:“若不下逐客令,俾得长伴老母。”清朝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二位如再喧哗,不独耽误娇音妙舞,恐金母要下逐客令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千万不要随意用“逐客令”,特别是那些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学历等情况不如自己的人。哪怕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都可能永远失去一个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