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手在解剖高登九的时候,高登九其实是清醒着的。
他能够非常清晰地感受到自己被解剖的整个过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登九所经历的痛苦,已经远远超出了身而为人的所能承受的极限。
凶手即便是要杀人,也完全不用做到如此地步。
从这一点来看,凶手跟高登九之间,很可能存在着难以言喻的深仇大恨。
鉴于最近连环命案的始末,还有李南亭调查结果的显示。
高登九有极大的可能是当年的负心汉。
那凶手和于晨曦之间也一定有着非常深的联系。
但这一切都是李南亭主观的判断,做案件调查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带上主观色彩。
为了不让自己陷入自己主观臆想的迷宫,李南亭深吸了一口气。
如果想要了解案件背后的真相,就必须屏蔽自己的主观臆想,怀着客观的目光去寻找更多的线索。
而这些线索,都在眼前这具被“解剖”得干干净净的尸体上。
相比于尸体,其实说是骸骨更加贴切。
踢掉筋肉的骸骨之上,曾经被比较高浓度的硫酸清洗过。
这幅骸骨上残存的筋肉组织在短时间内很容易被硫酸腐蚀,而这短暂的时间里,是不足以将骨骼腐蚀干净的。
人体骨骼主要成分分为有机部分和无机部分。
有机部分的组成是蛋白质和糖蛋白,而无机部分则主要是羟基磷灰石。
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中,钙离子的含量是非常高的。
一定浓度的硫酸可以骨骼中的钙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钙。
而硫酸钙是一种拥有玻璃光泽的无色单斜晶系结晶性粉末。
当人体骨骼表面的硫酸钙足够多时,会阻挡硫酸与骨骼的进一步反应。
这个时候如果不进行加热的话,浓酸与骨骼的反应也就会中止。
这样的话,硫酸就起到了清洗骸骨的效果。
现在,高登九的骨骼非常赶紧,而且由于硫酸钙的存在,骨骼在灯光的照射下还可以折射出闪亮的反光。
凶手之所以要把高登九的头切掉再安装回去,目的应该是为了避免头部和硫酸的反应。
也就是说,凶手是故意让大家知道高登九的身份。
保留高登九的头颅,人们就能从瞳孔的反应中推断出高登九死前的状态。
还将注射安非他命的注射器和剩余的空瓶以及药物都留在了这里。
这样一来,人们很容易就能猜到高登九死前发生的事。
也就是说,凶手就是想让大家知道高登九的死因。
他想让所有人都替他见证这个复仇的时刻。
看来凶手心中的执念确实很重。
由于高登九的尸体基本只剩骸骨,所以要想查出什么线索也就变得十分困难。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高登九体内的心脏并不属于人类,而是某种动物的心脏。
当李南亭把这个细节说出来的时候,肖长河和宋慈都是一副倒吸凉气的模样。
“人面兽心?”
两人几乎异口同声的说出这个词语来。
这和李南亭所想的一样。
眼下这个寓意,很明显就是人面兽心。
这说明,凶手之所以杀高登九,很可能就是因为高登九做过什么伤天害理、人面兽心的事。
李南亭能够想到的,就是二十年前的始乱终弃。
但没有确凿证据之前,李南亭也不敢妄下定论。
看着肖长河脸上的胡茬,眼中的沧桑,李南亭觉得这个所谓的“修罗”其实也就是个普通的糙汉子。
经历过战场的他,年近50岁的年纪,身姿虽然挺拔,心中的苍茫却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
看着高登九的“尸体”,肖长河长叹了一口气,问道:
“唉,小李啊,有没有查到什么有用的线索?”
面对肖长河的问话,李南亭第一反应就是茫然。
迟疑片刻之后,还是摇摇头。
他对于高登九的死其实是有着自己的猜想的。
根据近些天来查到的东西,李南亭基本已经对整个案件的始末有了一个大体的轮廓。
只不过这些都掺杂着他自己的猜想。
具体情况还要看于晨曦案的调查结果。
想到这里,李南亭凑到肖长河面前,问道:
“肖局,有关于晨曦案重新审查的申请有结果了吗?”
“血迹报告是不是可以补上了?”
现在的肖长河又重新执掌调查局的大权,想要对于晨曦案的现场重新取证调查,那就是一句话的事。
听到李南亭的问话,肖长河手上拿着那份报告递给李南亭,神情严肃的说道:
“于晨曦的案子已经过去那么许多年,取证是非常困难的。”
“你们不要放过任何细节,一定要尽可能多的还原当时的真相。”
李南亭结果于晨曦案的卷宗,转身走出了解剖室。
还剩不到7天,时间紧迫。
为了尽快破案,必须争分夺秒的调查。
李南亭带上了鉴证科的人,直接赶赴听岚水榭。
当年的于晨曦就是在这里跳楼自杀的。
鉴证科的同事们进入了于晨曦的房间里,开始对房间里的每一寸地板喷洒鲁米诺溶液。
鲁米诺俗称发光氨,可以跟血液中的血红素发生反应,在黑暗的环境下会散发出蓝绿色的荧光。
这种检测的方法十分灵敏,即便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都是可以被检测到血迹的。
将鲁米诺均匀的喷洒在房间的每一寸角落之后,工作人员遮挡住了窗户。
随着光线逐渐变暗,鲁米诺反应开始生效。
随着大片荧光灯出现,这看似干净整洁的房间,瞬间变得有些恐怖。
这些大面积的蓝绿色荧光原本都是鲜血。
墙面上溅射的斑点、地板上泼洒的血迹,还有拖动尸体的时候造成的血痕,在经历了十几年之后,如今又再次重现在人们的眼前。
那曾经被掩盖住的真相也终于浮出了水面。
地板之上的痕迹不仅有成品的血渍,还有不少杂乱的脚印。
这显然是踩到了地板上的血迹,鞋底上沾染了的血渍。
看着这些杂乱的脚印,李南亭几乎可以想象得到于晨曦死亡当天那惨绝人寰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