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受落后生育观影响及医疗卫生条件的限制。产妇选择找有丰富接生经验的“老婆婆”,在家进行接生,这些妇女逐渐成为“专业接生婆”。(路人:为啥不找大夫?作者翻了个白眼:你傻啊!那个时代,大夫多数都是男性,古代人那么保守,怎么可能让男性接生。而且自古都有产房污秽,男性不可踏足的说法。)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农村人家接生孩子大多都是靠村里的接生婆,进行接生!而我的姥娘就是众多接生婆中的一员。
50年代的时候,姥娘和大多数妇女一样,每天的工作就是下地干活赚工分,空闲的时候帮忙接生。在那个时候最让人怵头的就是帮妇女们接生这种大事,因为在当时的那个时候村里不仅缺医还少药。
(路人:为啥不去医院生?作者: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人认为,生子这种事情是非常隐秘的事情,还是请有经验的“老婆婆”到家里来接生比较稳妥。而且在五六十年代,只有在县城的医院才具备产房和产房医生,一直到七八十年代镇卫生院配备专门负责接生的乡村医生!)
为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国家卫生部门开始在全国推广新法接生。省城的医疗队来镇里办第一批新法接生培训,我的姥娘本着学着经验的心里就报了名!
报名这些妇女们每人给发了一个新毛巾、手套、帽子、倒衣(带袖的围裙)和一个小箱子。小箱子里边装着纱布、止血钳、催产针等接生具备的医疗用品。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培训,姥娘便跟随有经验的师傅一头扎进村子里。由于姥娘接受过,城里来的医疗队的指导和学习比以往的“接生婆”更注意卫生等方面,大大的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慢慢的在方圆几里的村子里打响了名头。产妇们都找姥娘进行接生。于是乎,就有了接下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