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迷茫,不过就是你的才华配不上你的梦想
现实的世界里并没有怀才不遇的事情,很多人之所以感到迷茫,感到郁郁不得志,也是因为自己的才华还不足以撑起自己的梦想。
你的梦想很高远,现实却拖了你的后腿,让你想飞却飞起不起来,飞不起来却还是想要飞,最终陷入无边无际的迷茫之中。
你有没有想过:你之所以会迷茫,只是因为你的才华配不上你的梦想。
某次饭局上遇到一个漂亮的女孩,她的梦想是考上公务员,所以她每年都会考,只是每次都失败了。吃饭的时候,她又说起自己在南京当兵的经历,好像吃了不少苦。
不过,这些都不是她引以为傲的东西,她认为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就是知道如何去揣测领导的意思,对于官场中的各种厚黑术了如指掌,更懂得如何在职场上明争暗斗。
整个饭局中,她总是慷慨激昂地发言,俨然是全场的焦点人物。
事后才听朋友说起,那个女孩其实就是能说,在现实工作中十分懒散,眼高手低,怎么可能考得上公务员。她只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听起来比较体面的梦想,让自己有所追求。实际上,她一直没有考上公务员,也没有为此付出过努力。
我认识一位做编辑的女生,她在一家杂志社工作快5年了,仍然总被主编批得皮无肤。
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她都会咬着牙齿放狠话:“如果主编再说我,我就立刻走人!”这样的狠话她已经说了无数遍,浑浑噩噩在同一家杂志社待了5年也没有离开过。
一次书友聚会,我问她:“以后你真的离开了,打算做什么呢?”
她想了一下,回答:“我就是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所以才没有辞职的。现在的我可迷茫了。”
我大概知道她是一个怎样的状态了,于是又问:“你有没有什么特别想做的事情?从小到大都想实现的梦想呢?”
她突然变得兴奋起来:“当然有啊,我一直想出国,想在国外找一份工作。”
我有点不解地问:“很好啊,为什么没有这样做呢?”
她说:“我的英语还没过六级,其他外语也不会,出国了可能连沟通都成问题。”
确实,梦想听起来都很美好,现实却又那样骨感。我很好奇:“为什么选择做编辑呢?”
她像是受到了打击一样,弱弱地说:“大学主修汉语言,不想做老师或公务员,能够找到比较适合自己的工作也就只有编辑了。”
我点点头。
她又继续说:“本来当初进入这家杂志社只当是一个过渡,等有机会再跳槽,没想到在这里一干就是5年,也不知道怎么过来的。”
我挺同情她的,却只能安慰她说:“稳定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她笑了:“我不喜欢这样的稳定,现在挺迷茫的,不知道以后何去何从……”
书友会结束后,她将自己的签名改成了:“如此迷茫,不知道为何而活,或许坚持也是一种沉沦,随遇而安吧!”
看到这句话,我还挺受触动的,就像看到曾经的自己一样。对于很多人来说,迷茫就是生活的常态,如果觉得自己的梦想触不可及,也仅仅是因为自己的才华配不上自己的梦想。
你的梦想可以很远大,但是不要让你的才华过于贫瘠。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千万不要眼高手低,只是想得很遥远,现实却只仅仅走了一小步。最可怕是生活处于静止状态,就算梦想再绚丽,也会因为才华的不增长而渐渐枯槁。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怀才不遇的时候,所以自命不凡、心比天高,认为自己才高八斗,却遇不到识人的伯乐。这样的人都过于盲目地自信,总以为自己要做大事情,会取得大成就,所以对于眼前简单、枯燥的工作往往不屑一顾。
其实,现实的世界里很少会出现怀才不遇的情况,你有能力就会到得发挥,你有才华就能撑起自己的梦想。最怕那些没有才华,又死撑梦想的人,他们总是在抱怨和抑郁中度日,明明才华不够,又没有好好充实自己,最后只能在迷茫中失去自我。
几年前,毕业于名牌大学的朋友只身去北京,只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
他一直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培训讲师,没想到在北京却找了一份产品销售的工作。负责面试的主管拍了拍朋友的肩膀,谆谆说道:“每个来我们公司应聘的员工都拥有远大的抱负,你和他们相比自然有更出色的地方。不过你的相关工作经验并不丰富,专业也不对口,以你现在的资历是做不了培训讲师的。如果你能够安心从产品销售做起,慢慢积累经验,或许过不了几年就有能力做讲师了……”
朋友没有因为主管的“教诲”而感激,反而觉得很气愤,因为主管直接否定了他的能力。但是想想自己口袋里剩余不多的钱,他也只能忍气吞声,默默接受了主管的安排。
试用期三个月,朋友的销售业绩没有太大的进展,其实朋友自己很清楚,仅仅是内心的不甘,在和客户交流时总是没好话,为此还被客户骂过。
三个月之后,朋友终于无法忍受了,他觉得自己的才华完全没有得到施展,待在这家公司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于是,他向主管提交了辞职报告。
主管一直很欣赏他,问:“干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辞职呢?”
他说:“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培训讲师,不是来做销售的。每天对客户低三下四,我真的做不到。”
主管顿了顿说:“如果现在给你一个上台讲课的机会,你觉得自己能讲吗?”
他拍着胸膛,信心十足地说:“绝对没问题!”
“那好,给你一天时间准备,明天晚上下班后,你在公司试讲一下,看看效果。”
朋友欣然同意了。那天心情特别愉快,几乎是小跑着回家的。
然而在准备培训资料和练习演讲时,朋友才知道讲课比自己想象的难太多。他熬了一晚上没睡觉,还挂着黑眼圈忙碌了一天,仍然没有将讲课内容记下来。
这时候他已经感到后悔了,为什么自己要夸下那样的海口呢?
第二天下班后,主管将公司里的一百多人聚集在会议室里,准备听朋友讲课。
朋友紧握着拳头走上讲台,脑袋中想好的台词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他支支吾吾说着,连自己都不知道在说什么。台下也只是偶尔发出几声尴尬的笑声。
朋友终于明白,自己的能力还是太过欠缺,离自己的梦想也太过遥远。如果自己有大才华,就去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如果自己的才华配不上自己的梦想,就要放下架子,安静地充实自己,不断汲取营养,努力做好当下的工作。
你的梦想永远不会太过遥远,只要你的才华日渐丰满。
没人会阻止你出人头地,你错在自我设限
别人花一天能做好的事情,你需要花十天时间;别人用一年能达到的水平,你需要花十年时间。这不是个人能力上的差距,而是心理高度上的差距。这个世界,人人都忙碌于自己的事情,没人会阻止你出人头地,你只是错在自我设限。
英国拜伯里小镇上有一个小女孩,她从小就没有父亲,是个私生子。
她的童年过得很不开心,因为所有人都歧视她,也没有一个小伙伴愿意和她玩。她耳边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她没有父亲,是个没有教养的坏孩子。”
时间长了,“没教养”的标签被贴进了她的心里。她经常打架骂人,只要是“没教养”的事情她都会去做。因为这样,她变得越来越自卑了。
13岁那年,她遇到了改变她人生的牧师。每个周末,其他孩子都和父母一起去教堂做礼拜,她却只能远远地观察教堂里发生了什么好玩的事情。她心里很羡慕那些孩子,自己也想走进教堂,可她又认为自己“没教养”,所以没有资格像其他孩子那样走进教堂。
有一次,她躲在葡萄架后面偷偷地看着人们从教堂里走出来,正准备悄悄离开时,突然有人从身后拍了拍她的肩膀。她惊慌失措了一下,回头看到一张慈祥的脸。这时周围的人都说:“牧师,你可不要招惹这个‘没有父亲,没有教养’的女孩。”
牧师没有在意别人说什么,而是十分温和地说:“你是谁家的孩子?”
小女孩面露难色,瑟缩着身子,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她甚至没有勇气面对这个问题。
牧师好像明白了什么,他用温暖的双手抚摸小女孩的头,说:“其实你和其他小朋友并没有什么区别,无论你的过去有多么不幸,那都是你的过去,重要的是你要对未来充满希望。你有权利做出选择,选择自己要过怎样的人生。所以,你不必感到害怕、自卑或迷茫……”
小女孩被牧师的话深深震撼,她渐渐变得自信乐观起来,这给她的人生带来了质的变化,让她努力生活,积极把握生命中的每一次机会。
最终,她成为一名出色的商人,并且利用自己赚到的钱成立了许多慈善基金,帮助了许多无家可归的孩子。试想一下,如果小女孩没有在牧师的开导下勇敢地突破自我设限,可能她一辈子都只是一个“没有教养”的孩子。
世界如此现实,假如你内心设限,总是背着沉重的枷锁生活,总是在扼杀自己的梦想与欲望,那么永远都只能卑微、懦弱地活着。相反,假如你能够勇敢突破自我设限,就能够不断超越自我,成就卓越。你将成为怎样的人,完全取决于你认为自己能成为怎样的人。
体育界曾经有一个“4分钟之内无法跑完1英里”的传说。
在1954年以前,各国生物学家及医生进行了大量实验,用以证明人类的运动极限,即人类无法在4分钟之内跑完1英里。这一结论也被世界顶尖运动员证实了,他们能够跑出4分零3秒、4分零2秒,可是没有一个人能够在4分钟之内跑完1英里。
后来,罗格·班尼斯特出现了。他用一种挑战权威的语气说:“根本不存在什么人类极限,人类完全可以在4分钟之内跑完1英里,不信我可以证明给你们看……”
那时候罗格还在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长跑运动员,他最好的成绩是4分12秒跑完1英里,和“人类极限”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没有人相信他的话。
罗格却坚信自己的想法,他每天刻苦训练,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从4分10秒到4分5秒,再到4分2秒,终于在1954年5月6日,他在自己的母校牛津大学,用3分59秒跑完了1英里,震惊了整个世界。一时间,世界各大媒体以“人类极限被突破”“科学权威遭到挑战”“他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等为标题,对罗格事件进行了报道。
仅仅几个星期后,澳大利亚运动员约翰·兰迪就用3分57.9秒的成绩打破了罗格的记录。第二年,有37名运动员打破人类极限,在4分钟之内跑完了1英里。第三年,又有300名运动员成功挑战人类极限,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很多人都感到很惊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难道是运动员更努力了?还是发明了什么高科技运动鞋?其实,“4分钟之内无法跑完1英里”的传说并不是真正的人类极限,也不是医生、生物学家和科学家所设定的物理极限,而是人们的自我设限,是自己设置的心理障碍。罗格·班尼斯特打破的也只是人类的心理障碍而已。
事后,罗格对记者说:“那时我没有再意识到自己的动作,而是感觉自己和自然融为了一体,我发现了力量与美之间新的来源,那是我之前从来没有感受到的。”
我想,这便是拓展了思维格局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够帮助我们发现全新的自己,突破一切不可能。如果你的内心坚信“4分钟之内无法跑完1英里”,那么你永远无法打破这个“极限”,永远无法创造新的可能。这样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给自己设下一个局限,而这个局限会束缚自己潜力及思维,从而形成一种心理暗示。每当你要触及这个局限时,内心总有声音告诉你:“你不可能超越它!”这样,你的行为始终在这个局限内,永远无法突破。
老板给你一个工作任务,你觉得自己能力不够,经验尚浅,所以做起来力不从心。
你一直拥有创业的梦想,尽管你有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艺,但是你认为筹集资金太难了,所以一直没有筹到钱。
你爱上了一位女孩,你想追求她,可是觉得自己不帅,没车没房,所以一直没有追到。
你去参加一个酒会,觉得自己酒量不好,肯定会喝醉,结果没几杯你就倒下了。
你陪朋友去逛商场,朋友想买小黄人背包,你认为那个商场里可能没得卖,所以没走几圈就准备离开了。可事实上,你们曾从小黄人背包旁边经过,只是没有注意到罢了。
在你的生活中,是不是有很多这样的时刻呢?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说过:“未经你自己的许可,没有人有资格觉得你低人一等。”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卓越的人物,却只有极少部分人达到了那样的心理高度。一个人所能达到的高度,就是那个人在心理上为自己设定的高度。
如果你在内心认为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那么你就有可能取得非凡的成就;如果你在内心认为自己平凡无奇,那么你可以一生都碌碌无为。
记住,无论你抱怨谁,那都是在骂自己
诚然,一个人如何行动,在于这个人的内心拥有怎样的格局。一个人想得多,做得少,抱怨越多,离成功就越远。记住,无论你抱怨谁,那都是在骂自己。
为什么现在的人都喜欢抱怨?
因为抱怨是一种宣泄,也是一种平衡。现代人面对巨大的精神压力,都希望通过抱怨发泄出来。一时的抱怨人们还能容忍,习惯性的抱怨就让人无法接受了。
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人为自己的抱怨寻找各种借口,甚至进行“美化”。
有的男人喜欢通过抱怨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多么尊贵。他抱怨得越厉害,就表明他的权力越大。他可以无端地挑剔,对别人进行指责。他可以说:“这个项目是由我来负责的,你们做得还不够完美、不够精益求精,所以我有权力说你们……”他假借管理的名义,“理所当然”地释放自己的抱怨。
有的女人喜欢将抱怨当成一种“装饰”,她会抱怨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把自己装扮成一个楚楚可怜的女人,以表达自己的内心,以博取他人的同感或同情。她会说:“这个世界太偏激了,处处针对我,而我只是一个柔弱的女子。”这样的表达会在不知不觉间发生,逐渐变成女人特有的表达方式。
一个拥有自我格局的人,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与希望,而不依赖于他人。这样的人能够建立自己的调整机制,而不是遇事就只知道抱怨。
习惯性抱怨的人,多半是源于对世界、对他人、对自己的不满意。他们无法接受那样的现实,也不去寻找自身的原因,反而认为世界太过偏激。
人生于世,面对那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我们只能选择接受或改变。抱怨最大的功劳可能就是在接受之前给自己建起了一道屏障,让我们有机会怨天尤人:世界对我太不公平了?为什么这些事情会发生在我身上?为什么受伤的人总是我?通过这样的抱怨,或许能够证明自己的无辜与委屈,只是在抱怨的同时,你可能已经错失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有一次和朋友去深圳,刚从机场出来,就有一辆出租车开了过来。司机满脸堆笑地为我和朋友打开车门,并且顺手递过来一张名片说:“我可以帮你们把行李放进后备箱里,你们可以先看看我的服务宗旨。”
我低下看了一下名片,上面印着一行字:“我会在友好的氛围中,快捷、安全地把客人送往目的地。”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又将名片递给朋友看了看。
车子启动前,司机转过头来问我们:“需要来一杯咖啡吗?我的保温杯里有,可以给你们来一杯。”
朋友觉得挺有趣的,故意说:“谢谢,我不喝咖啡,我喜欢喝矿泉水。”
司机笑了笑说:“正好,我这里还有一瓶矿泉水和一瓶可乐,你们要吗?”
朋友惊讶不已:“那给我来一瓶可乐吧!”
我也觉得很神奇,坐个出租车还有这样的待遇?
司机又接着说:“你们想看点什么吗?我这里有当天的报纸,还有一些杂志。”
我和朋友都有点错愕,不知道如何接话。司机又问:“车里的温度适宜吗?”
我以为自己受到了“特殊待遇”,于是问司机:“你对所有的乘客都这样好吗?”
司机憨笑着说:“也不是,我只是最近两年才这样做的,之前我和其他出租车司机差不多,大部分时间都心怀不平,整天抱怨,什么乘客没礼貌、素质太差、路况过于拥堵、路线过于复杂等。只是这样的抱怨除了影响自己和乘客的心情外,并没有其他用!”
朋友接上话茬问:“那你为什么做出改变了呢?”
“因为有一天,我在广播里听到一句话,那还是一位外国人说的。”
“什么话?”
“只有停止抱怨,你才能打败所有的竞争者。你想成为一只鸭子,那就‘嘎嘎’地抱怨吧!你想做一只雄鹰,就不要再抱怨,而是在芸芸众生里奋起高飞!”
司机说,他就是被这句话打动了,决心做出改变,要成为一只“鹰”。他观察过其他司机,他们的车内环境都很差,服务态度也不好,其实只要做出些许改变,就能做得更好。
在他做出改变的第一年,收入就翻了一倍。到现在,他的收入已经是其他司机的好几倍。
事后我才知道,能够和朋友坐上他的出租车简单是幸福到家了!那天他正好送了一位客人去机场,而通常情况下,他都不需要在停车场等人,他的客人从来都是打电话预约的。
我记住了旅途中的这位司机,也将他的故事讲给了很多出租车司机听,可是愿意像他那样停止抱怨、用心服务的司机却很少。那些没想做出改变的司机,仍然每天喋喋不休地抱怨。
每当遇到这样的司机,我都想说:真正优秀的人是永远不会抱怨的,而且无论你在抱怨谁,那都是在骂你自己。抱怨会影响你的心情,更会影响到你身边的人。
我听一位企业高管说过这样一段话:“每一次面试,我都会问应聘者同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会离开上一家公司?’如果对方的回答中都是抱怨,说原公司的人多么多么不好,原公司这里有问题,那里有问题,那么无论这个人多么有能力,我都不会录取他。因为一个整天只知道抱怨的人,注定会一事无成!”
在这位高管看来,公司里的抱怨者是最应该被拔除的。哪怕他们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他们会用行动来宣泄自己的不满,并试图通过抱怨来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从而该得到认可,这才是最滑稽可笑的。
如果你了解抱怨所带来的负能量,就应该停止抱怨,更要离开那些喜欢抱怨、指责、随意发脾气的人——他们只想着把你拉进他们的感受里,而不是想和你一起解决问题。
排斥的正是你欠缺的,别只看你想看到的世界
人往往是这样,排斥什么,欠缺什么;又因为欠缺什么,最终失去什么。
朋友圈里有一个奇怪的人,他超级不喜欢吃胡萝卜,甚至连微信昵称都改成了“坚决不吃胡萝卜”。我感到好奇,便问他:“你和胡萝卜有什么深仇大恨?”
他说:“仅仅是不喜欢那种味道而已,从小到大都是如此……”
那次见面在潮州,他点的鸡肉饭里夹了几块胡萝卜,硬是换走了我的排骨饭。
其实,不喜欢吃胡萝卜的人,无法最大限度地吸收身体所需的胡萝卜素,这样会影响身体对脂肪的吸收,甚至可能引起消化系统疾病。再比如,你非常排斥豆类食品,所以你无法从食物中获取足够的蛋白质。
从食物及营养的获取中,我们能够看到一种规律:一个人往往是这样,排斥什么,欠缺什么;又因为欠缺什么,最终失去什么。食物及营养的摄入是这样的,人性的弱点和优势也是这样——我们所排斥的,可能正是我们所欠缺的。
一个人所排斥的东西也有好有坏。如果是排斥那些有悖常理、道德沦丧的事物,就是理所当然的,只会让我们的灵魂更加纯洁;如果是排斥一些自身需要的东西,就会得不偿失了。
你和别人聊天时,由于交往尚浅,你对他的印象不好也不坏。这时候,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在你的主观意识下,如果对方所说的话题正好和你相关,或者是你所拥有的东西,你就会对他所说的格外有兴趣,甚至会兴致勃勃地和他聊天,对他产生好感。
如果对方所说的话题你正好不了解,也和你没有半毛钱关系,可能你听几句就会感到厌烦。尤其当对方说起一些对你而言是陌生领域的东西,你可能会想早点结束聊天。
类似这样的排斥,其实就是彰显内心欠缺的负面排斥。在现实世界里,这样的负面排斥现象很多,比如,一个对“电商”很有了解的人,和一群不懂“电商”的人谈网络交易平台的发展趋势,肯定会让那些不懂“电商”的人听得云里雾里,失去兴趣;那些喜欢助人为乐的人在听了“学雷锋”的故事后会感动得流泪,而那些只顾自身利益的人听后只觉得故事中的人是伪善,是在作秀、哗众取宠,从而产生反感情绪。
人的负面排斥大抵如此,你觉得无趣是因为你没有,你反感是因为你欠缺,而有些让你感到无趣和反感的东西,正是你人生中所需要的,能够让你的格局更加丰满。所以,很多时候并不是这个世界太偏激,而是你的格局太小。
在修炼自身格局的过程中,你最应该找到的就是自身没有的,却又十分需要的“负面排斥”。这些“负面排斥”能够帮助你发现自己的缺点,不断完善自己,扩大自己的格局。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通常会排斥和自己性格不一样的人,不想与他们为伍。其实,这些被我们所排斥的人,可能正好与我们互补,甚至可能成为影响我们最深远的朋友。因为排斥而去拒绝一些朋友,会让自己的朋友圈变得越来越单一,越来越单薄,最后只剩下自己的影子。人以群分,大多数人都有类似的特点,这样如何相互影响,共同进步呢?
以前我只喜欢读现当代文学作品,很少会去读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甚至连四大名著都没有读完。我的内心是排斥的,总觉得人应该向前看,越是新奇的作品,越值得品读。然而,当别人说起三国里的人物关系,说起梁山好汉,而自己一脸茫然时,才知道自己所排斥的东西正是自己所欠缺的,自己所看到的世界只是自己想看到的。
后来,我开始读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发现里面的故事,人物的刻画,语言的表达,完全不逊色于现当代的作品,甚至有很多创作技巧是现代人需要学习的。
我承认自己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会尽量保持距离。但是渐渐我发现,尝试着去接受自己所排斥的事物,会给自己打开全新世界的大门。
以前不吃的东西,吃起来并没有想象中难吃;以前不想接触的人,性格也有可爱的地方;以前不肯去做的事情,其实也特别有意思。
甘瓜苦蒂,不愿意失去凭什么想得到
有的人害怕失去,总是把重要的东西攥得紧紧的,双手不空。有的人总想得到,什么东西都装进自己的内心,直到内心越来越沉重。
现实的世界那么不完美,我们内心的格局又那么褊狭。所以我们时常感到不安、患得患失,总以为拥有越多就越有安全感。
偶尔弄丢一样珍贵的东西,心里感到很懊恼,然而一段时间后便抛之脑后,这可能并不是一种失去,而是一种豁达;和相恋的人分手,心里惋惜很久,随后便平静如初,这不仅是一种洒脱,更获得了重新再爱的能力。
有时现实就是如此,你越是想要挽留一样东西,它便离你越遥远;当你不再苦苦寻觅时,它又离你那么近。人生的大戏就是这样,在怅然若失中体味失去的痛楚与得到的欢愉。然而,甘瓜总是伴随着苦蒂,不愿意失去又凭什么得到呢?
琪是一个养尊处优的孩子,在南方长大,毕业于一所师范大学。
她的父亲在教育局工作,本来给她安排好了工作,去南方的一所重点中学教书。她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响应国家支援边境教育事业的政策,提着行礼去到了新疆阿勒泰地区。
琪的举动让家人和身边的朋友都惊呆了。他们都说琪就像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一样,是无私、大无畏的表现。琪自己也不知道这样的选择算是一种失去,还是一种得到。
她被分配到阿勒泰地区最远的一个乡。那所学校的学生都是哈萨克族。那里的自然环境还很恶劣,除了刮风就是下雨。她本来是来教语文的,结果那里的语文课都是哈萨克语,这让她感觉自己是多余的。
学校很快给她安排了计算机课程,可是学校里就几台电脑,还没有连上网,计算机课程就是用来哄学生的。那一刻,琪有一种被坑的感觉,自己明明是来实习的,哪怕条件再差,也应该像一位老师啊?在那所学校,她却只能过一天算一天地混日子。
她在想自己失去了什么?如果当初不任性,听父亲的话就在南方的高中教书,或许现在过得开心多了。至少南方的阳光是那样温暖,有认识的朋友可以一起逛街、吃各种美食。这里呢?除了寒冷和闭塞,好像就没什么了。但是自己能够放弃吗?现在回去有什么意义呢?
最终,她还是决定坚持下去,既然来了,就安心地待下去吧!
在她的一再申请下,学校终于让她给学生上汉语课。在这期间,她开始觉得自己有收获了。她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东西,如何给学生上课,如何管理好学生,如何与老师、领导相处等。而且,特殊的环境和人文风情激发了她的创作欲望,课余时间,她开始创作自己的第一部小说。
朋友们都在讨论,琪毕竟是一个女孩子,从小又没有吃过什么苦头。琪却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所有人,自己的选择并不都是失去,也有收获。
她和学生们相处得很好,那一张张纯真的面容让她感受到世间最美好的善意。她也渐渐习惯了那里的气候,有时候觉得那里的风景也很美。最重要的是那里的风土人情,给她的创作带来了无限灵感。这些都是她的收获,也成为她坚持的理由。
整整三年,琪以非同常人的毅力坚持了下来。她为边疆教育奉献了自己的力量。虽然她所创作的小说还没有完稿,但是已经有出版社和她联系,准备出版了。
中国古人说:“有得必有失。”得到与失去之间永远是矛盾对立的辩证关系。一个人在得到的同时也会失去什么,在失去的同时也会得到什么。
海上的风浪很大,一艘船被海浪吞噬了,幸存者被风浪卷到了一座孤岛上。
每天,幸存者都在企盼,希望能有船只经过,将他救出来。可是过了好久,也没有看到有船只经过。幸存者为了在孤岛上生存下去,找来一些树叶和树枝给自己搭建了一个“家”。
他每天都在祈祷赶紧被人救走。可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当他外出寻找可以吃的食物时,没有熄灭的火苗将他的“家”烧成了灰烬。
滚滚的浓烟飘散在风中,他感到悲痛不已,甚至感到无比绝望。
第二天,当他还沉浸在伤痛中,却听到远处传过来了响亮的船笛声——拯救他的船队正在赶来,他得救了。
“你们是怎样发现我的?”他开心死了,好像自己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
“我们是看到岛上的滚滚浓烟才知道这里有人的。”
对于幸存者来说,失去自己的“家”却得救了。这样的失去便是另一个获得。
在现实的世界里,什么是失去,什么是得到呢?如果你想得到更多,就不要害怕失去,一得一失间才显出人生的大格局。
纠结于过去,必忧心于未来
一个人就像一座城池,斑驳的古巷里回荡着过去的足音,灯火辉煌的街头闪烁着未来的光芒。你纠结于过去,必忧心于未来,因为时间是长廊,彼端连着此端。
张爱玲有一篇关于“路”的文章,我想那应该是成长的路,也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
有一些人走过了这条路,劝那些将要选择这条路的人:“不要选择它,因为它崎岖漫长,永远也走不到头。”
那些将做出选择的人却反驳说:“既然你可以走这条路,我为什么不能呢?”
就这样,一个又一个人选择了这条崎岖漫长的路,或许知道它必定艰难,但依然坚持自己的选择。人生之路,如此走来,每一步都弥足珍贵。
一个有“故事”的人,总会沉浸在自己的“故事”中无法自拔,被自己的喜怒哀乐所感染。很多人都活在过去,被回忆所困扰,被一些没有解开的结拧死。
四年前,陈尘在上海遇到了那个让他念念不忘的女孩。
当时,陈尘和朋友一起去酒吧,他选了一个靠街的窗口坐下,看着路上的匆匆行人。朋友告诉他:“今晚约了另外几个朋友一起喝酒,既然出来玩,就要尽性一点。”
陈尘的内心并没有什么期待,可是当他看到那个女孩时,就像在昏暗的灯光中看到了霓虹。
朋友介绍说:“这是夏雪,我好朋友的好朋友……”
陈尘愣在那里,突然忘了回话,不是因为那种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而是夏雪清纯的容颜让他恍惚起来。
夏雪也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笑而不语。
那一刻,陈尘听到了自己心跳的声音,因为害羞,他不敢抬眼正视夏雪的脸,只能仓皇地跑去卫生间,躲在扶梯后面偷偷看她。
回到座位后,陈尘故作轻松地加入到聊天队伍中。他有意和夏雪搭话,一边喝酒,一边聊人生。没想到,夏雪也很爱和他说话,他们越聊越多,越聊越开心。
从酒吧出来后,两个人互留了联系方式,拥抱告别。
上海那几天一直在下雨,还好气温不是很低。晚上,陈尘约夏雪出来逛街,夏雪会很随意地挽起他的手,他觉得很幸福,牵着她的手边走边看上海的夜景。
“我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去冰岛看北极光。”夏雪谈起自己的梦想,纯真得像一个孩子,“还可以吃那边的羊肉,如果渴了就嚼冰块。”
陈尘想起自己的梦想是去看南极灯塔,突然觉得很好笑。
那次见面之后,陈尘再没有联系到夏雪,她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陈尘除了不舍,并没有感到奇怪,好像知道她肯定会消失一样。
四年后,陈尘再次见到夏雪,是在另一个朋友的生日宴会上。
夏雪真的变了,她以前只化淡妆,现在却化着黑色眼影,口红艳丽。
陈尘知道她看见了自己,也认出了自己,但是她仍然视若无睹地从他面前经过。陈尘感到内心刺痛。过去的四年,他一直在找她,甚至没有再谈过恋爱。
饭局上,大家都玩得很开心,宴会主人突然说要玩交杯酒的游戏。
夏雪起身要和陈尘喝一杯,陈尘试探性地问她:“你认识我吗?”
夏雪摇摇头:“不认识。”
陈尘笑了:“很高兴认识你。”
其实陈尘很想问她,为什么没有告别就突然离开了,想了想又没有问。
世界就是如此现实,仅仅三年时间,一个女孩就成了一个陌生人。陈尘也不想去追究,她是真的“不认识”,还是假装“不认识”,那样说肯定有她的理由。
喝完那杯酒,陈尘很淡然地转身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就像和过去告别一样。他告诉自己,要向前看,不再纠结于过去,也不必忧心于未来。世界如此之大,能遇到就是缘分,现实让我们分开,分开就是陌路,你不爱我,我也不会怪你……
一位哲人说过:“只有放下过去的荣耀,才能够虚心进取;只有放下过去的伤痛,才能够重新来过;只有和回忆告别,才能活好当下。”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分时段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连在一起。过去的,你无法挽回,无法重新来过,无法改变;现在的,你可以享受,可以浪费,可以珍惜;未来的,你无法确定,无法把握,无法提前拥有。也可以说,现在是过去的结果,未来是现在的结果。现在可以决定未来,未来又是现在的反馈。在这种关系中,过去其实并没有起太大作用,如果我们总是纠结于过去,不仅会影响现在,还会影响未来。所以,对于过去的最好态度就是:过去的,就放下吧!活在当下,珍惜眼前的人。
我很喜欢《功夫熊猫》里的一句台词:“人不能活在过去,因为过去已然变成历史;人也不能活在未来,因为未来那样神秘。唯有今天,才是我们能够把握的真切实际。”这便是我们活在当下的理由。一个人内心格局狭隘,永远只会用过去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沉溺于过去,忧心于未来。
因纽特人相信这样一个传说:人一到晚上入睡时就会死去,第二天清晨再度复活,获得全新的生命。所以爱斯基摩总喜欢对别人说自己只有“一天大”,而且无论现实多么残酷,他们总能够保持微笑,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来度过。
如果我们也能够像因纽特人那样,不溺过去,不畏将来,或者才是最好的状态。
念旧并不是一件坏事,可是一心沉溺于过去,让自己心生纠结,放不开,放不下,就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有人说,念旧的人就好像一个拾荒者,所以他们特别容易难过。
人生如杯,只有放下过去,才能有空间去装下更多的东西。生命更是一列限载的列车,无法承受太多现实之重。放下痛苦,才能和快乐结伴;放下贪欲,才能走得轻盈。
为什么不放下过去呢?放下过去的成功与鲜花,才能保持归零的心态,不断进取,获取更大的成就;放下过去的不如意,才能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当下的生活。
千万别把自己的人生活成同一种形状
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有的人能够为自己而活,并且活得精彩有质地,有的人却为他人而活,活得如履薄冰。我们的人生自然应该活出自己的形状,为自己,赋予特殊意义。
我的一位同学,他在大学里热心公益,品学兼优,属于“明星式”的人物,整天身后跟着一群小学弟、小学妹,还没有毕业,就有好几位私企老总“相中”了他,可以说,前途无限光明。然而,他选择另一种生活,像云游的苦僧那样,去全国各地旅行,一边工作,一边行走,也没有任何目的地。
有人问他:“你这样不累吗?有什么意义呢?”
他回答:“我感觉很快乐,并没有什么不好啊!”
后来,他放弃了所有向他伸来的橄榄枝,只身去了大山深处,在那里当起了支教老师。
我和另外的同学都在猜测,他肯定只是想体验一下不同的生活,终究会回归到大城市的生活,回归到“正轨”上来,因为现实的世界里没有乌托邦,也没有桃花源。
现实却告诉我们,是我们想错了。他在大山里结了婚,把自己的根扎在了大山深处,下定决心要在山里干一辈子教育……
我喜欢将这位同学的“事迹”挂在嘴边。
生活在迷茫中的人,很难有自己的方向,而只会偏执、机械地去模仿他人,去追逐他人的生活轨迹。这些人都忘了,自己也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也有自己的长处与亮点。我也不明白,每个人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生活,为何要让自己的人生活成同一种形状呢?
有一位失意的美国商人走进海边的小渔村,坐在码头上抽烟,眼睛望着遥远的海平线。这时,有一艘小渔船缓缓靠岸,船上有一位皮肤黝黑的中年渔夫和几尾肥硕的大黄鳍鲔鱼。
商人微眯着眼睛,夸渔夫能干,居然能够捕到这么高档的鱼。然后又问渔夫:“要多长时间才能捕到这么多鱼啊?”
渔夫回答:“只要一会儿功夫就捕到了……”
商人惊讶道:“那你为什么不待久一点,多捕一些鱼呢?”
渔夫用奇怪的眼神望着商人,说:“这些鱼足够我一家人的生活了!”
商人又问:“那你一天剩下的时间都做什么?”
渔夫笑着说:“每天早晨都睡到自然醒,出海捕几条鱼,回家陪孩子玩一会儿;中午吃丰盛的午餐,睡个午觉;黄昏时去村子里喝点小酒,和朋友玩玩吉他……想一想,日子也过得充实而美好!”
商人毕业于哈佛商学院,苦心经营的金融公司因为信用危机正面临着倒闭的风险,百忙中抽身来到海边,想要放空自己。他当然不理解渔夫所选择的生活,在看他看来,只要渔夫肯做出努力,多花一点时间去捕鱼,赚的钱去买更大、更多的渔船,再投资做鱼肉罐头,控制整个生产、加工处理和行销……按照这个思路去奋斗,渔夫甚至能够拥有自己的渔船队和加工厂,可以搬出小渔村,搬到洛杉矶或者纽约去生活。
可是,当商人将自己的“好意”传达给渔夫时,渔夫却不以为然地说:“那得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啊?”
商人说:“十年,或者二十年。”
渔夫又笑了:“然后呢?”
商人想了想:“等时机成熟时,你可以宣布上市,将公司股份卖了,稳稳地赚上好多亿……”
“然后呢?”
“然后……”商人突然想到自己的梦想,要赚很多钱,然后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他不假思索地说,“然后,你就能过上自己最想要的生活!”
渔夫大笑起来:“现在的生活就是我最想要的啊!”
我很欣赏这位渔夫,因为他追求平淡,充满智慧。如果商人所描述的生活轨迹是通往幸福的必经之路,渔夫则找到了一条捷径,少走了许多弯路,少浪费了光阴。其实,生活原本是很简单的,道路也没有那么曲折。
现实社会不允许我们太过文艺,有时迫于现实去做出改变和让步,好像是生存的必要手段,尽管那不是我们内心真正想要做的事情。只是,这样的“顺从”除了让自己成为社会链条的一环,机械而盲目地生活,还能带来什么呢?
如果是在原始社会,这样的从众心理能够增加我们生存的概率,可是在“从众”和“生存”没有必然关系的现代社会,为什么这种原始的力量还会支配着大部分人呢?从意识诞生开始,很多人就开始“模仿”周围的人,在不自觉中继承了先辈们的行为方式以及生活方式。
很少有人去想:自己想要的人生应该是怎样的?自己能够活出自己的形状吗?
著名作家杨绛先生在《一百岁感言》中写道,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我也想说: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活出自己的形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假如生活能够一如既往,我们可能并不会产生不适,可是生活的真相会告诉我们,自己是有选择性的,人生也可能有很多种可能。这时候,我们不免陷入另一种困境:是选择复制别人的道路,还是跟随自己的内心去探索?这才是值得思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