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劣的矫情都是一样的,不拙劣的矫情各有各的不拙劣。
我现在要说的是拙劣的矫情。
20来岁开始当记者,虚心学习新闻写作。一日在报纸上看到一篇通讯是说我熟悉的一位厂长事迹的,细读下来,竟知道了这位老兄许多我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平常我是有点有眼不识泰山,那么高大的人物竟被看得和我一般高。尤其里边一个排比句给我印象太深了———“在职工面前他是一个好厂长。但是,在妻子面前他不是个好丈夫,在父母面前他不是一个好儿子,在儿女面前他不是一个好父亲。”看到这里,好感动啊。又觉得哪里不对劲儿。这一好三不好,让人怎么这么别扭呢。
虽然有这样的想法却不敢说。正面人物嘛,越高大全越好,虽然很不靠谱,但符合宣传要求。好在和厂长关系不错,就当面讨教。他脸红了:“我真要是那样的人,你那母老虎嫂子还让我进家门吗?还不都是你们这些记者给胡编的,说是这样一对比就有说服力了,人就立起来了。”
又两年,有位护士长获得了南丁格尔奖。和医院约访,医院给了一份上报材料。材料写得好,把护士长40多年的护理生涯总结得感人至深。其中说到,在她年轻时,一个孩子因病亡故,责任完全在母亲的“不负责任”,她把爱全部奉献给了病患,唯独没有给自己的孩子。“在病人面前她是一个好护士,在丈夫面前她不是个好妻子,在儿女面前她不是一个好母亲。”又来了。
这时候政治气候已经很宽松了,我无法克服心里的腻歪,在采访中直率地提出了异议。我们中国的提灯使者淡然一笑:“向国际红十字提交的材料我重新改过,没有这一段。连自己孩子的死活都不顾的人,还配获奖?真实的情况是,孩子的病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无能为力。”原来是人为地扭曲。
如此的矫情在前两年又让我撞上了。一位官员病死在岗位上,平心而论,是位好人,好官员。看了记者采回的先进事迹,不由我火冒三丈。“在全县人民面前他是一个好干部。在妻子面前他不是个好丈夫,在父母面前他不是一个好儿子,在儿女面前他不是一个好父亲。”又一个人格严重分裂。这到底是在夸人呢还是在骂人?“这是审过的定稿,没办法,统一的口径。”
以我几十年来活在人群中的经验判断,但凡是一个正常人,要是活到了这一好三不好的境界,根本就算不得正常人。要这样树立典型,这样抬举人,还不如干脆就把阿庆嫂、洪常青、柯湘、方海珍的画像竖立在城市乡村的每一个路口、广场,下配一好三不好的说辞,多省事。
几十年来,虽然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套路,但我还是不明白,这到底是哪根筋搭错了,抽得就是不让人成为真正的人?毁人啊,不倦地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