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觉诗词梦。2010年,我刚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有了闲情逸致。往事的回首,山水的游历,红尘的感叹,总想通过什么方式宣泄出来。而作为一名使用电脑的新手,打字速度很慢,于是便选择了用字少却能表达丰富意蕴的文学样式——格律诗词。
入门时,没有词谱、词律这类工具书,凭记忆中的毛泽东诗词,依照其格律试着填写。一边摸索,一边买来诗词格律方面的书籍和诗词名家名篇研读。有了一定基础后,又反复学习王国维《人间词话》和叶嘉莹先生论词专著。渐渐品出了一些滋味,也逐步体验到了诗词创作的乐趣。十年下来,不觉竟凑成二百余首。这些诗词,大都是对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叹的信笔涂鸦。不仅内容繁杂琐碎,在艺术上也乏善可陈。但既已涉足格律诗词,我还是在以下方面做了努力:一是依律。词体兴于唐代,宋代建立文学样式的规范,明代制订纯文学体式词谱,清代方有集大成的《词律》《词谱》。其中,《词律》词调860调1180体,《词谱》收826调2306体,可谓浩如烟海。我在填词时主要是依据常用的词牌,且多为正体。写诗均采用格律要求严格的七律。二是逐本。词是依词调即乐曲为准而构成格律,每调字数、句式、平仄、用韵都有特定的规则。它既不同于杂言诗、齐言诗的绝句,也不同于长短句元曲。词的微妙在于它有一种曲折幽隐的美学特质。正如李清照在《词论》中所说:“词别是一家”。因此,我填词时,无论在遣词造句还是语义转承上,都力求体现这一本质特征。三是图新。唐诗宋词应运而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现今诗词创作也应与时俱进。唐宋时填词赋诗,讲究“无一字无来处”,故多用典。这固然提升了诗词的高雅,但同时也增加了阅读和理解的难度。我在填词时,曾试图借鉴李煜和李清照等人的清新自然真切,但仔细玩味,方知这类纯情诗人以直感所达到的极致,不仅是无人可及的,也是学不来的。故虽学不得其能,便努力效其法,尽量少用冷僻典故和晦涩文字。同时,遵循现代汉语规范,不拘泥旧韵书,放弃入声韵,采用《诗韵新编》,以适应当代人的阅读习惯。
由于缺乏文化底蕴和诗词素养,拙作难免青涩粗糙,之所以敢于献丑,初衷是希冀这几丝随意飘落的微雨,能在国内兴起的诗词热潮中泛起些许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