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言:“三十不惑,四十而立。”似乎不惑之年和而立之年的人都充满了数不尽的哀愁。他们“一醉醒来春又残,野棠梨雨泪阑干。”,他们“愁云恨雨两牵萦”,他们“为他沉醉不成泥。”
似乎当今时代是属于中年人的时代了,他们哀嚎之愁,悲悯自己。他们有的愁工作,愁家庭,愁未来,愁知己。他们悲叹却又无可奈可。
无非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之感。
说到“而今识尽愁滋味”,不得不谈谈“少年不识愁滋味”,辛弃疾所写此词时,为国家之愁而无可奈何。更加富有嘲讽意味的是接下的一句“为赋新词强说愁”,不知何愁,也效仿说愁。
少年郎,不知愁苦,涉世不深。
摇头,摇头;哀叹,哀叹。虽然有些可怜当初不知愁,却又羡慕当时不识愁。
少年不知愁滋味,那就是少年,是逃不走的少年。
最近我总是想起来某一个场景,也分享一二。
清晨,万籁俱寂。
远山青黛隐在浓浓的晨雾中,深蓝的天幕挂着残余的一弯弦月,云雾缭绕下的森林还未苏醒。壁炉跳跃着融融火芒,身穿米色风衣的老人坐在红木桌旁,棕白格子围巾顺着肩膀一直搭在腿上。
“好久不见呀。”老人用枯竹似的手小心翼翼翻开日记本,里面正夹着一张褶皱的照片,她慢慢轻抚着泛黄的人影,古井不波的眼神浮现一丝柔情——黑白照片上的少年长衫,面如冠玉,眼若星灿。
那是他的儿子。
那是我小学时的事情了,当时被欺负时,只有老太太会帮助我,每当我受委屈了,我都会到老太太那里大哭一场。
她说我像她的儿子,她也经常和我说她和儿子的故事,她说不想看见他儿子的悲剧重演。
幼时哪里懂得那么多事情呢,有所依靠,有所期待,有所保留。
大概四年级的时候,我问老太太她儿子呢,她怔了怔,告诉了我。
“如果我当时再多关心一点,他今年也应该结婚了吧。”
老太太的儿子幼时很缠她,每每谈起时眼中会闪着激动和黯淡。
老太太的爱人很早就离开了,她希望儿子能考上一所好大学,然而高考失利,老太太和儿子大吵了一架,然后,那就是最后一面。
这个故事自然是七分真,三分假,真的是我切身经历,假的是已记不清很多细节。
想来已很久没见过老太太了,依稀记得后面再找老太太时,已经寻不到踪迹,是离开了还是走了,我也说不出真切。想来,我甚至都不知道姓甚名谁。当初的地方,早就物是人非。
说这个故事,似乎有些远了,但似乎并不远。
少年里承载着而立不惑之人的压力,少年里还保留着对自由的向往,可一切却都像笼子将少年束缚。
少年不谙世事,或许这时最童真的地方。
长大了,就变了。
正是压力与各种各样的情绪影响,少年终于明白什么是愁。
“少年就是少年,他看春风不喜,看夏蝉不烦,看秋风不悲,看冬雪不叹,看满身富贵懒察觉,看不公不允敢面对,只因他是少年。”然而当今社会,却冒出“佛系少年”,这与少年背道而驰。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却都失去少年的含义。
少年应该是“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亦或是“少年意气强不羁,虎胁插翼白日飞。”,又或是“少年猎得平原兔,马后横捎意气归。”
***曾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恰同学少年”,对,没错的,但我仍想用拙劣的文笔说一说,即是“恰同学少年”,又“恰少年同学”。
恰逢少年明净时,才当识得愁。
“气势如虹,酒量似海,夜游踏马而归,不管夜色更深几许。”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得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
愁的多,便不在少年,但又需问:“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愿识得愁滋味时,已不再少年;愿少年仍处少年时,仍是少年的少年。
最后,我想用冯唐一句话结尾,以少年至而立,至不惑:“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