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出于怜悯将顾惜时接到宫中交给皇后抚养,而皇后因为只有一个儿子没有女儿再加上亲手将惜时抚养长大对她便很是宠溺,皇帝也因为女儿不多和对顾闫的兄弟之情便也很是疼惜惜时!
才五岁的时候便封了安乐公主把她当女儿养,也因着异姓王顾闫只有这一个女儿便没让她改姓,而顾惜时也叫了14年的父王母后。
但因她自小和太子一起长大,除皇后外和太子相处最多,小时候更是住在一个院子里便对太子有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心思,越是长大便越是清晰。
惜时12岁太子13岁时太子便搬去了皇子府,每日有做不完的功课和数不清的考效,惜时便很少见到太子哥哥了。
等长到15岁因着男女大防,而他们终究不是真正的兄妹更是难得相见,每次太子来看望皇后,惜时总是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去陪皇后“聊天解闷”,然后假装碰巧遇到太子,可一次俩次没什么,次数多了皇后也有了些怀疑,但也没说明。
终于有一次太子看望完自己母后离开没多久惜时也急急忙忙的告退,皇后便让身边的嬷嬷追上去看看。
结果嬷嬷回来禀报说公主将一枚荷包赠送给太子,太子没收,公主便塞到太子手里就跑了,皇后本想找了惜时来问话的,可第二天要主持赏梅宴便想着过几天再问。
第二天赏梅宴惜时打扮的娇俏可人,想着又能见到太子哥哥了心里便忍不住期待非常。
赏梅宴开始后她便看见自己送给太子的香囊在别人身上,她也不知道那是谁,直接就问香囊可是太子所送,那人闻言含笑答是。
安乐公主当场将那人腰上的香囊扯下来:“这是我送给太子哥哥的,他怎会给你?莫不是你从太子哥哥那里偷来的?”惜时很是气愤,所以声音有些大,其他王宫贵族一时之间也全部看过来。
一时之间议论声起,一名老者走了过来,“偷窃者”见他走近微颔首,:“学生见过太傅”。声音温润带着尊敬。
来人是当朝太傅,教过惜时几年书,更是太子老师,他是不需要向公主见礼的。
他朝公主颔首道:“此人乃新科状元,如今任翰林院庶吉士,也算得上老臣半个弟子,绝对做不出偷盗之事,公主应是有些误会。”
惜时也反应过来是她反应太大了,她心里也知晓这荷包定是太子哥哥给这位新状元的,但她心里不舒服极了,偏又发泄不出来!这个时候皇后打发太子来看看。
太子自是让惜时给人家道个歉,可惜时不愿意呀!她只觉得委屈,偏也知道自己做错事了,但道歉的话还是说不出口!
见周围人都看着她梗着脖子说了句抱歉,是我误会了便红着眼睛往外面跑!为什么太子哥哥要把她送的香囊送给别人,他难道不知道她是把手都扎了好几个血洞才做出来的吗?她深深感觉自己被辜负了!她站外边吹了下风终于好多了,刚好她的贴身丫鬟过来找她说宴席开始了便回了大殿上一直到宫宴结束也没和太子说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