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幕,就是等炉膛慢慢升温,把铁坯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开始作业。
确切的说就是……暂时没事。
小桃红屋里屋外绕了好几圈,娇喘吁吁好不容易搬来几把粗犷豪迈的椅子,安排众人一一就坐了,然后开窗通风散气,又去翻找茶壶茶叶,结果只找到水桶那么大一壶,海碗那么大一套杯……其实就是大碗茶。
茶碗大就大了,还能忍,那茶壶……装的水超过三分之一,小桃红就提不动了,尝试了几把,小桃红终于怒了,出屋,唤来陆震远几个徒子徒孙,劈头盖脸一通臭骂,让他们烧水泡茶招待客人。
众人看的笑意盎然,倒不觉得时间难熬。
林拓则趁这段时间,好好观察了下陆震远那边选的装备,打铁锤、火钳……都是普通物事。
柔石砧,可以消解铁器反弹,更吃力道,是好东西,不过自己这边也配了,条件相同。
然后就是……铁砧边上,那两口淬火的大锅了,一锅泛着白花花的油光,一锅冒着股骚溺味道,小桃红开窗通风,多半因此。
一锅是动物油脂,比普通油更佳的低温淬液;一锅是动物尿,比纯水更佳的原始高温淬液,这两者一搭配,林拓哪里还不明白,老头打算用双液淬火法。
可以消除高温淬液低温时易致开裂扭曲的弊端,又能增加打造的兵器的柔韧性,且这种搭配,十分合理,一看老头就不是仓促为之,是很有经验的。
最难的地方,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温度,将铁坯从高温淬液换到低温淬液中,没有准确测量工具的时代,就只能凭经验,分分钟的差距,可能导致属性的大不同。
老头既敢用这招,必是胸有成竹呀!
林拓看的隐隐有些雀跃,赌局这东西,如果真的毫无悬念,也就没啥意思了……
思忖之间,童夕已经按照陆老头的吩咐,取出了炉中铁坯,一锤一锤老老实实锻打起来,热气逼人,火花四溅。
每敲打有顷,老头就会指点一番,哪里要多敲几下,哪里轻击,哪里重砸。
童夕的技巧似乎也真的不错,很快锻打完一轮,令老头搓着胡渣满意点头,吩咐他将铁坯重置炉膛继续加热。
林拓这边,则什么动静没有,林拓坐着小桃红搬来的阔椅,一口一口品茶,老神在在,倒把小桃红与顾小乙急的不行不行,一个一个劲儿的给林拓填水,打探情况,一个一会起身一会坐下,抓耳挠腮。
另外一边,老头将一切看在眼底,心中对林拓更是轻蔑,直到……直到童夕第二轮锻打已毕,林拓终于动了。
这个时候,炉膛里的熟料倒是热透了,不过……最先处理的,应该是生料才对,因为根据老头估计,再过上那么一会儿,这生料就要化了。
自己家这两尊炉可不是普通货色,炉膛温度最高处,化铁成水丝毫不成问题。
但是,林拓却吩咐顾小乙取出了熟铁料……
这块铁料,性质极软,也就是含铁量相当高,敲打起来又松又软,极易成型,是以,也就没什么锻打的讲究,一锤锤砸就是,直砸到了林拓要求的形状,细长扁平。
老头看的直摇头,这打铁炼剑,哪有为了形状,舍弃对材料的均匀锻打的,虽然这块铁料,几乎可以不讲究……摇着头,下一秒,头颅陡然凝住,眼睛眯成了一线!
熟铁料完成了锻打,就像之前一样,横立在炉膛中,这个时候,生铁料也如老头预料的那样,部分变软,开始融化。
顾小乙按照林拓的吩咐,火钳夹起了生铁料,好像滴蜡作画一样,将生铁料融化的部分,对准了熟铁料上侧,左右滑动,一滴滴浇灌在刃上。
炉膛里温度极高,铁料与火钳的长度终究有限,顾小乙这样做,简直就是将自己,放在炉膛前烤……
呼吸之间,体表汗珠就大颗大颗渗出来;又一呼吸,黄豆大的汗珠攒聚成流,哗哗奔流;再过一会儿,他的背后,已然汗流成河,而身前,一滴汗都没有,唯余热气蒸腾。
却是汗珠冒出来,根本没来得及汇聚,就已被蒸发殆尽了,赤红的火光照着顾小乙赤红的肌肤,就好像炉膛里铁料一般灼热逼人,连头发,都肉眼可以看出焦曲变形来。
顾小乙浑然不觉,瞪大眼睛,任身前渐渐凝出了白盐,身后汗如雨下,一心一意只是举着火钳,左右拨动生铁料,让融化的“蜡汁”能均匀而又细密的滴到熟铁料上。
过了一会儿,“蜡汁”滴完,顾小乙将残缺了些的生铁料插回火旺处,等待其再度熔融软化,缓缓直起腰来迈步,猛然一阵眩晕,脚下石板上,留下了一圈湿淋淋汗渍。
林拓急忙上前扶住:“这才是第一回,恐怕至少还得二三十回,撑得住吗?要不,换根长些的火钳?”
能量这种东西向外发散,遵守立方规律,距离差一倍,能量密度便能差八倍,增加距离,确实能大幅削减难度,但是……
火钳长了,使力距离就变长,就难以控制铁料前端的抖动,难以让“蜡汁”覆盖的均匀。
道理十分浅显,所以只操作了一回,顾小乙便清清楚楚,猛然直身,推开了林拓:“撑得住,拓哥,你就放心吧。”
独自行向淬水的大缸,抹一把擦脸,想了一想,干脆一头扎进水缸,然后一捧一捧撩水上身,以解炎热。
刚才这遭,时间并不长,却不啻刀山火海里走了一遭。
铁匠是个天天与铁与火打交道的活儿,尤其的知道,方才那阵,看起来很短,其实有多难熬,不由自主色变。
陆震远的管事徒弟们,看到的是顾小乙的坚毅忍耐,绝不放弃,陆震远看到的,却比他们要多的多!
熟铁料浇灌生铁汁,以硬壳夹软芯,正合刚柔相济的道理,高温下直接融合,更是天衣无缝,这种锻法,史无前例!
虽是第一次出现,仅凭经验,陆震远也意识到了此法的高明!
根据另个世界中的历史记载,也的确是这样的,这种锻造法,是灌钢法的一种极致,又称作苏钢法,明朝中叶才由匠人创造出来,流传四方。
若讲最后成品的质地,未必胜过流行几千年的百炼法,不同时代的工艺,真的很难放到一块比较。
苏钢法取代灌钢法,灌钢法取代块钢百炼,其实也并非造出来的刀剑就真的远胜,最大的原因其实是……效率!
百炼法经年未必能出一件成品,灌钢法大大缩短了这个时间,而苏钢法,又进一步缩短。
三天时间,苏钢法足能发挥出八分实力来,而百炼法,能发挥两成就不错了,这才是林拓有赢无输的倚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