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仁慈,世界因此而温暖。
小时候,父母、老师们教导我们要有一颗仁慈的心,帮助别人。然而,有些人却认为对他人仁慈就是对自己不公。
然而,这种思想太过偏激,因为只要你细心地观察,就会发现仁慈无处不在,而且生命之所以绵延不息,正是因为人们彼此仁慈相待。一个路人为你指点车站的方向、一个陌生人帮你搬运沉重的行李、一位同事专心倾听你的抱怨、一个朋友为你加油鼓劲……这些微不足道的、从不曾大肆宣扬的生活小插曲,都是仁慈的表现。
原来,我们每个人都心怀仁慈,只是很多时候连自己都浑然不知:原来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可以说,仁慈使我们战胜烦恼、困苦,给毫无生气的生活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和价值。
英国的一个小镇里住着一位索罗斯太太,她是一个孤寡老人,并且以慈善而闻名。她经常通过慈善机构向那些遭遇不幸的人捐赠财物。
可是就在上个礼拜,她遇到了一件很棘手的事:当地的一家慈善施乐会不断地上门游说,希望她把郊外的一块土地捐献出来,给一些孤儿盖一所孤儿院。他们已经筹集到了足够的资金,现在唯独找不到一块合适的土地,而索罗斯太太的那块土地最为合适。
对此,索罗斯太太很苦恼。她虽然很同情那些孤儿,但还是决定拒绝慈善施乐会的请求,因为那块土地对于她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那块土地是索罗斯太太祖祖辈辈历尽艰辛而延传至今的,还刻有索罗斯太太美好的童年印记。何况,索罗斯太太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她正打算在那块土地上养老,度过余下的时光,所以,这块土地对她未来的生活十分重要。
这一天,索罗斯太太走出家门,她打算把自己的决定告诉慈善施乐会,好让对方彻底打消让她捐出那块土地的想法。在过马路的时候,由于满脑子想着孤儿院和那片土地的事,索罗斯太太没有注意到过往的车辆,结果差点儿被车撞倒,还好一位好心人及时拉了她一把。
当索罗斯太太推开慈善施乐会的大门时,被眼前的情景震撼了:人们虽然忙来忙去,但脸上都带着灿烂的笑容,而这些人大多是义工。这时,一位年轻的小姐注意到了索罗斯太太,就立刻走了过去,热情地为她端上一杯茶。
看着这些忙来忙去的人,索罗斯太太又想起刚才过马路的时候帮助她的那位好心人,一时感慨万千,她觉得,自己以往做的那些善事实在微不足道。平日里,她所捐献的不过是自己当下认为可有可无的东西,或者只是一些“多余”的零花钱,她很少把那些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贡献出去。然而,路边那位好心人还有眼前这位忙碌的义工小姐,他们却是赠予他人自己眼下最有用、最需要的东西,这才是真正地对人仁慈。
索罗斯太太看了一眼那位义工小姐,然后径直走进了施乐会办公室,她对施乐会的负责人说:“我刚才决定捐出郊外的那块土地,祝愿孤儿院能早日落成。”
仁慈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更能体现出一个人优良的人品。一个人的成功有时并不需要波涛汹涌式的艰难历程,可能需要的仅仅是出于他的仁慈之心的一句话或一个小小的举动,所以,如果你在职场中或者生活里懂得处处为别人奉献爱心和责任,在不经意间就会遇到幸运之神。
一天下午,突然下了一场大雨,行人纷纷跑进就近的店铺躲雨。这时,一位浑身湿淋淋的老妇人步履蹒跚地走进一家百货商店,售货员看着她狼狈不堪的样子和简朴的衣着,都对她爱答不理。
这时,一位年轻人出于内心的道义走了过来,对她说:“夫人,我能为您做点儿什么吗?”老妇人莞尔而笑,说:“不用了,我在这里躲会儿雨,马上就走。”随即老妇人又心神不定了,因为不买人家的东西,却借用别人的屋檐躲雨,一般人都会觉得不近情理。
于是,她开始在百货店里转起来,即使只买一个小饰品,也算是给自己躲雨找了个光明正大的理由。正当她有些茫然时,那个年轻人又走了过来,诚恳地说:“夫人,您不必这样,我给您搬了一把椅子,放在门口,您坐着休息就是了。”
两个小时后,雨过天晴,老妇人向那个年轻人道了谢,并向他要了张名片之后就颤巍巍地走了出去。
这本来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年轻人也根本没把它放在心上。然而,几个月后,这家百货公司的总经理收到了一封信,写信人要求将这位年轻人派往苏格兰负责一个金额巨大的订单,并让他负责自己家族所属的几个大公司下一季度办公用品的采购。
对此,总经理震惊不已,匆匆一算,只这一封信带来的利润就相当于他们公司一年的利润总和。
当总经理以最快的速度与写信人取得联系后,才知道这封信是之前那位老妇人写的,而她正是美国亿万富翁“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母亲。
于是,总经理马上把这位年轻人推荐到公司董事会,当这位年轻人收拾好行李准备去苏格兰时,他已升为这家百货公司的合伙人了。随后的几年内,这位年轻人凭借着他一贯的负责和诚恳,成为“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左膀右臂,在事业上平步青云,成为在美国钢铁行业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上面的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一个懂得仁慈的人更适合做大事,并能得到别人无法获得的机会。“仁慈”有两种含义,一是包容,二是帮助。包容是指当别人犯错、影响到了你的利益或者别人伤害你的时候,能做到包容别人。帮助是指放弃自己的利益,发自内心地帮助别人。
英国的一位作家奥尔德斯·赫胥黎一直致力于如何发挥“人类潜能”的研究,为此,他对各种方法加以研究探索,包括催眠和禅学。在他晚年的一次演讲中,他说:“经过多年的实验,我发现最有效地转化生命的方法就是仁慈一点儿。”
是的,仁慈一点儿。沙伦·萨兹柏曾在她的著作《爱上仁慈》中写道:“如果你仁慈,第一,你会拥有一个舒适的睡眠;第二,你会受到别人的尊敬;第三,人们都会爱你;第四,当你困难的时候,人们都会主动帮助你。”由此可见,仁慈也是有力量的,这种力量虽然无法触摸,但却能感受得到,并且这种力量非常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