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许多人已经认为莫绯衣的名气、财富已经超越了王百万,成为大唐的首富,至于真假,因为无法得知两家的真正财产,仅仅是猜测而已。
名声财富,莫绯衣并没有看重,仅是一笔置之,王百万,还有已经看开了的王筠玉也是一笑置之,别人议论别人的,只要把自已的事情做好就行,又何必在意什么?
天宝十四年十月底,当莫绯衣把最后一笔慈善款派发完毕,长安城里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安庆绪是睚眦必报之人,情人被杨华调戏,手下被打死,自已被打伤,只是慑于杨国忠的权势,一直隐忍着没有采取报复行动。
他一直没有举动,并不表示他真的害怕杨国忠,他只是在忍,一直派手下严密监视着杨华的举动。
杨华并不知安庆绪是安禄山的儿子,满城都搜了个遍,找不到安庆绪,更找不到令他神魂颠倒的“大美人儿,”颇有些失望,时间一久也就忘了这事,每日仍是仗着杨家的权势胡作非为。
这一日,他在大街上看上了一个颇有几分姿的小娘子,一路尾追着,冲进人家家里,强行非礼。
他手下那帮护卫都守在门外,替他望风,自个在房里快活。
安庆绪一直在等待报复的机会,也一直严密监视杨华的行踪,如今有了报复的机会,岂肯放过?
他派出府中眷养的死士,把杨华的手下砍倒,自已冲进房里,一剑削下了杨华的祸根,然后带人扬长离去,快马加鞭,直接冲出长安城,跑回平卢去了。
儿子的命根子没了,杨国忠勃然大怒,四出搜捕凶手,有手下认出行凶的人中有一个是安禄山的手下。
此时,安禄山父子已在平卢,只有长子安庆宗留在长安为官,其实也就是变相的人质。
安禄山大肆招兵买马,屯积大量的军用物资,造反的意图已经明显,杨国忠接到线报,但隐忍不发,密奏唐玄宗。
唐玄宗已是老糊涂,根本不相信安禄山会造反,但多少也有些紧张,便依杨国忠所说的,再召安禄山回京师。
杨国忠已有置安禄山父子于死地之意,命手下严密监视杨府,暗中调派人,只等安家父子到来,当场擒杀,造成事实。
不想,安禄山早在他身边安插有奸细,奸细以飞鸽传书密报,安禄山大怒,终于扯起了造反的大旗。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以“忧国之危,”奉皇上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造反,兵力达15万之众,号称20万。
大唐承平日久,民不知战,河北洲县望风瓦解,各洲县的地方官不是仓惶逃命便是献城投降。
消息传到长安,唐玄宗龙颜震怒,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就地防守,阻击安禄山的叛军。任命他的第六皇子荣王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率大军东征平叛。
同时下令,把安禄山的大儿子安庆宗全家、安府所有人满门抄斩。
十一月十五日,唐玄宗派大将毕思琛往东都洛阳募兵防守,因叛军声势浩大,东都守军多为新募新兵,毕思琛据守险城不出战,把安禄山的二十万大军阻挡在东都城下。
偏杨国忠无能,进言唐玄宗,连下数道圣诣,催毕思琛率军出城与叛军交战,十二月十二日,安禄山攻占东都洛阳,御史中丞卢奕等一些忠臣拒不投降,被安禄山杀害。
负责守卫洛阳的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同样采取守势,据守潼关天险不出战,叛军久攻不下,损失颇重。
不想唐玄宗听了监军宦官试告,以“失律丧师”之罪处斩封常清、高仙芝,命哥舒翰为统帅,镇守潼关天险。
潼关兵不多,又多是新兵,叛军声势浩大,已达四十万之众,又挟连胜之威,哥舒翰也只能采取坚持的策略,据守潼关天险不出。
天宝十五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他亲率大军强攻潼关,潼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长安的重要门户,哥舒翰把数十万叛阻挡在潼关城外,牢牢守住了京师的门户。
不想无能的杨国忠又进言,催逼哥舒翰弃天险之利,出城与叛军决战,二十万大军中伏,死伤无数,哥舒翰投降,安禄山轻轻松松的占领了潼关,也打开了长安的门户。
这些都是后话。
这一章是过渡情节,照抄历史资料,所全合成一章,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