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自己这一词,各人都有各人的理解,你如何理解自己?
时间线拉到小时候的我,印象中母亲当时忙于生计经营一家理发店将我交至外婆抚养,学前班时外婆带我去报到,当时我穿着彼时流行的贝贝鞋,扎着两根麻花辫,拉着外婆的手走进我读了六年的小学。犹记得当时我那强忍住倔强的眼泪,望着在门外趴窗的外婆,终于伤心欲绝,眼泪决堤。我厌恶分离,就像厌恶学物理化一样。这对于我来讲,是一个敏感词汇。在我反复上演这一“矫揉造作”戏码之后,我习惯了这样一种早晨七点起床,中午疯一样跑回家的日子。因为外婆家距离学校只不过咫尺距离,所以我在读初中为止不会乘坐公交车。
为什么厌恶分离呢,因为我母亲那时经常会礼拜五来看我,周六周末不用念书,或者她会出现在周六早晨隔壁的那间屋里。所以我经常费九牛二虎之力爬到窗台往里望一望,是否有她的身影。她经常会在我礼拜一升国旗时离开,所以我讨厌升国旗。如果你要问我,为什么讨厌离别,是因为童年时每个小朋友都希望能得到更多的陪伴和爱。如果你不曾或者不满足这个条件,你就会小心翼翼、敏感、亦步亦趋,久而久之你会练就感知周遭一切情绪的“超能力”。
小学时我可谓是全能学生,还记得那时我当选过科学课代表、体育课代表、音乐课代表、班长等等“官衔”,那时的我,在心里一面谨小慎微的面对自己,一面表现我的活泼开朗,乐于助人。噢对了,那时我还被选为护旗手。真可谓:形象好,气质佳。在我望着五星国旗时,或我站在升旗台上时,看着那面随着音乐不断上升的国旗,心里倍感荣耀。
如果讲到分离,你是否会问我,你为什么这么害怕?在形成完整的人格与三观之前,对分离的教育,对焦虑的教育是每个孩子家长都该学习的科目。我那时是惶恐不安的,这种不安到现在仍旧会涌上心头。因为原生家庭的不完整,因为父母之间的种种不合,轻则吵架动辄打骂,作为孩子,你被迫会承受更多来自情绪不安的传递。孩子对于情绪的感知能力最为敏感,因为情绪的内耗,你会被提前透支关于这部分的精力乃至学习的精力,你用合群掩盖你内心的不安,用大笑让自己变得看起来“开朗”实则你是个敏感的孩子,母亲作为一个女性,在我父亲未能承担做父亲的责任时,她勇敢的担起全部的责任,一个女性想要成事要比男性难得多,或许什么你认为的白眼?嘲讽其实不值一提。只有更难没有最难我深爱我的母亲,就像鱼水关系,无论这世道艰难困苦,亦或是生活的绝望,都不能否定她是我最牢靠的伙计。因为我们惺惺相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