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媒体对性侵犯幼女的案件时有报道。一些歹徒将罪恶的黑手伸向了未成年少女,以暴力的手段胁迫,对女孩子进行性骚扰,甚至强迫发生性关系。这是一种犯罪。有的罪犯利用女孩子胆怯、不敢揭发的心理,逍遥法外,长期胁迫被害人发生性关系,进而对多人犯下这种罪行。还未发育成熟的少女如果遭遇这种事情,精神上和生理上无疑都会受到巨大的创伤,甚至会影响到她的一生。
姣姣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她本来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子,但是自从上了初一之后,她的目光就渐渐显得呆滞,并且也不爱说话,有时候就坐在那里发呆,甚至连父母叫她数声都没有反应,父母一直以为孩子出了什么事情,问她也总是不说,后来经过心理医师的引导,才知道原来孩子在学校遭到了性侵犯。
面对这样的情况,专家告诫学生父母,千万要保持平静,不可惊慌失措或作出过分的反应,更不能责骂和惩罚孩子。应该试着从孩子的角度体会其感受。父母要避开他人单独与孩子沟通,支持和鼓励孩子坦述事实经过,尽量使孩子相信你是富于同情心的、善解人意的,能为他提供帮助,这样孩子才会说出真实情况和内心感受,愿意跟你密切交流。及时安抚和解除孩子的紧张和不安,劝慰孩子不要对所发生的事感到羞愧,不必过于内疚和自责,应吸取教训,提高警惕,振作精神,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那么,受到伤害的同学应该怎样重新振作起来呢?
(1)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在这一点上,父母不能简单予以处理。发生这样严重的事情,父母首先要想到这不是孩子的错,并且也要这样安慰孩子。而且退一步说,现在社会越来越宽容,孩子的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的父母因为愤怒,以及为孩子的将来担心,粗暴发泄,这样极有可能再次伤害已经非常脆弱的孩子,甚至逼孩子走上绝路。
事情解决后不要多提,孩子的内心已经经受了巨大的伤害,父母要让时间渐渐冲淡这种伤害,要让孩子感觉一切如常。有条件的话最好转校,甚至搬家,帮孩子换一个全新的没有人知道其过去的环境。
同时还要对孩子进行言语教育,让孩子正确认识男女之事。有的女孩子因为少年时候遭遇了这样的不幸,从而对男女之事产生了极大的厌恶,甚至讨厌一切男人,造成了心理上的疾病,可能影响她将来正常的婚嫁。事情平复之后,借生理教育之机让孩子明白性本身不是肮脏的,男女之间两情相悦是美好的事情。伤害她的人是罪犯,就像有人殴打她一样,但不是所有人都一样坏。
在事情的解决上,父母一定要坚定立场,将罪犯绳之以法。这样做首先要平时就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让孩子受了委屈会回家跟父母说,以便家长及时了解事态,保护孩子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受伤害。
(2)受到伤害,及时求助
一旦发生这种事情,不可“私了”,要让犯罪分子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样孩子才会觉得安全。当然,在烦琐的取证、审判等过程中要小心保护孩子,她还是未成年人,不要让她受刺激。不要让孩子的真实姓名、照片等因媒体对案件的报道而出现在报纸、电视上。
一旦孩子受到伤害,心理治疗就应该立即介入,父母可以带孩子到当地的心理治疗机构或是精神卫生方面的司法部门进行鉴定。并从孩子的情绪、行为、睡眠情况、身体健康状况等多方面对孩子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判断孩子的受伤害程度。从这些状况来进行初步的诊断,以此做出对孩子和家长性心理指导的方案。何明华说,程度强的性伤害,如果受害孩子能够在受害后“急性期”内得到专业的指导和帮助,创伤带来的伤害和影响将比较容易减轻。但如果在“急性期”没有得到指导,等到以后解决就会困难一些,原因是,创伤的影响已经泛化到了各个方面,处理起来就比较困难。甚至有时候,创伤已经被掩盖住了,只是在悄悄地起着负面作用,这就更难处理一些。因此,求助越及时,越容易得到帮助,越容易将伤害减至最低。
(3)及时沟通,理解、关爱
需要提醒父母和老师,如果你们发现了孩子的行为和情绪异常,如学习成绩下降、厌学、兴趣减退、目光呆滞等,应及时和孩子沟通交流,给予及时的支持和关注。当怀疑孩子受到了性方面的侵害时,也应该及时向相关机构求助,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法。
在孩子经受了痛苦的事件后,要避免和减少对受害孩子的“二次伤害”,父母、亲属、邻居、学校以及全社会应该理解、关心和保护孩子,并给其一个理解的、宽松的、无歧视的、关怀备至的成长环境。此时,父母尤其要尊重孩子的要求,作有关孩子的重大决定时,听取孩子自己的意见,孩子特别需要在信任中恢复自信,从而帮助孩子真正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