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当“我”觉得“成为了一条没有头的链子的一节”时,为什么是“无法挽救的”?人类在这里需要挽救吗?
相关资料索引
1.《外国散文欣赏》,傅德岷等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
2.阿索林(又译阿左林、阿佐林;生卒年份有多种说法,似应为1875-1966),生于小镇,当过皇家学院院士,“九八年一代”的主要成员之一。“九八”运动是西班牙的文艺复兴运动,开西班牙现代文学先河,阿索林是该国随笔体小说的创始者,也是一位评论家。http: //www. booker. com. en/gb/paper2l/43/class002100001 / hwz207163. htm(人民书城)
3. http: //www. mypcera. com/book/xian/da/zengzuo/01. htm
弗兰西斯·培根
1561-1626,英国哲学家。哲学史上和科学大上划时代的人物,在人类是想史上占有皇要地位。主要著作有《论说随笔文集》、《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伟大的复兴—新工具论》、《培根论人生》等。
求知论
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潢,也可以增长才干。
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潢。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办理个别性的事物,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掌握知识方能办到。
求知太慢也弛惰,为装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书本条条办事会变成偏执的书呆子。
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而实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实习尝试则可检验修正知识本身的真伪。
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这是一门技艺,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不可专为挑剔辩驳去读书,但也不可轻易相信书本。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求真理,启迪智慧。
有的知识只须浅尝,有的知识只要粗知。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需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
有的书可以请人代读,然后看他的笔记摘要就行了。但这只限于质量粗劣的书,否则一本好书将像已被蒸馏过的水,变得淡而无味了。
读书使人的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辨是非,做笔记则能使知识精确。
因此,如果一个人不愿做笔记,他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如果一个人只愿孤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须格外锐利。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定很狡黯,才能掩饰他的无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善一样。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肾,射箭可扩胸利肺,散步则有助于消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同样,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出错。缺乏分析判断的人,他可以研习经院哲学,因为这门学问最讲究繁琐辩证。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习法律学,如此等等。这种种头脑上的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疗治。
何新译〔选自漓江出版社《洋文观止》)
解读
《论求知》这篇文章,着重论述了求知的作用和求知的方法。
求知的作用,在培根看来主要有三:作为消遣,作为装饰,增长才干。前两种作用,显然不是主要的,也不是人们所应追求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又确实有人为消遣而求知,为装饰而求知,故而培根不能不提及它们。第三种作用,无疑是最为主要的,也是人们所应努力追求的,故而培根理所当然地将他作为论说的重点。在第二和第五段中,我们即可见培根对这种作用的高度重视:“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懂得本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办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掌握知识方能办到”,“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能够这样从总体上说明求知的作用已属不易,而更为不易的是,培根还以他独特的体验,讲明了各科知识在塑造人的性格方面独特的具体作用,这就是:“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智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不过,培根的过人之处还远不止于此,他在阐说了求知可以增长才干的作用之后,还把他的思想触角进一步往更深处伸展,运用类比和举例等方法,揭示了求知的另一个极为重要的作用: “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
关于求知的方法,培根也有他独到的见地:
一是不同的书可以采用不同的读法:有的只须“浅尝”,有的只要“粗知”,有的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有的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只需知“其中梗概”,有的则要“精读”,有的可“请人代读”。
二是不同的人将会采用不同的读法:“因此,如果一个人不愿做笔记,他的记忆力必须强而可靠。如果一个人只愿孤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须格外锐利。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定很狡黯,才能掩饰他的无知。”
三是不只重读书,同时重实验:“完全照书本条条办事会变成偏执的书呆子”;“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而实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实习尝试则可检验修正知识本身的真伪”。
四是不同的求知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求知效果:“读书使人的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辨是非,做笔记则能使知识精确。”
以上所见,皆是慎思密虑,鞭辟入里,非深谙个中三昧者决不能言及,所以读起来也就尤使人大开眼界,顿扩胸次。
话题
1.作者为什么用“求知”作标题?
2.找出文中比喻论证的句子,并说说它们的含义。
3.用“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随笔。
相关资料索引
1.《中外散文名篇鉴赏辞典》,安徽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2.《外国文学经典—文选与解读》,陈建华编著,安徽文艺出版社。
3.《英美文学作品赏析》,周定之编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阿德勒?麦克斯
1873-1937奥地利社会民主党领导曾任维也纳大学教授。生要著作有《思想家马克思》、《唯物史观教科书》等。我们为什么要读过去的伟大著作
轻视研究过去著作的人往往断言,过去与现在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从过去学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但是过去与现在并非截然不同,我们可以从其相似与差异中学到不少有价值的知识。
自古以来,人类生活知识和控制自然世界的情况就一直发生着巨大变迁。古人并没有预先看到我们现在的技术与社会环境,因此对我们所面临的特殊问题无法提供什么忠告。社会与经济结构虽因时因地而有变化,但是,人却永远是人,我们与古人有着一样的人性,也就有着某些共同的人类经验与难题。
诗人作证,古人也见到日出与日落,也感觉到风吹面颊,也为爱与欲而着迷,也经验过狂喜、得意以及挫折、幻灭,也知道善恶。古代诗人穿过多少世纪与我们谈话,有时候比我们同代作品还要直接,还要生动。古预言家及哲学家,谈到人类共同生活在社会上的问题,对我们仍有宝贵的建议。
古人并没有遇到像我们一样要使一大群成年公民得到自我实现的问题。但是,索福克勒斯及亚里士多德的引句显示,古人也体会着古代的悲哀与无能。还有,古人认为年长的人具有高度的实际判断与哲学思考的能力,这指出了某些我们若只看目前景象也许便不会发生的问题的可能性。
以前没有一个时代,曾经面对地球上的生命会因核子交战而完全消灭的可能,但是古人也知道战争以及整个民族的灭种与奴役。过去的思想家沉思战争与和平的问题,曾提出值得我们一听的建议。西塞罗和洛克表示,调解争端最人道的方法就是讨论及法律,而但丁和康德则提议建立世界政府实现世界和平。
过去的时代并没有经验到我们本世纪所熟知的各种独裁政体。但是,他们曾亲身经历专制暴政以及政治自由的压迫。亚里士多德的政治论文包含一篇深刻而系统化的独裁政体分析,还推荐避免暴政及无政府状态的两种极端的方法。
考虑过去与现在不同的各面,我们也可以学到不少知识。我们知道了过去的人所作所思,就可以发现我们现在置身何处,已变成了什么情况。而过去的部分—我们个人的过去以及民族的过去—也永远活在我们的骨肉里。
孤高地偏爱过去或现在是势利与褊狭的表现,愚蠢而又于事无补。我们必须找出过去与现代著作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只要这样做,就会发现古诗人、预言家与哲学家在我们的心灵世界中与现代最有领悟力的作家一样,都是同时代的人。有些古代作家比现代畅销书更能搔到我们经验与情境的痒处。
周勋男 译(摘自《西方的智慧》,吉林文史出版社)
解读
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作文要有的放矢。本文针对 “过去与现在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从过去学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的错误观点,明确地提出“我们为什么要读过去的伟大著作”的问题,问题提得尖锐而深刻,启发读者带着问题学,俯而读,仰而思。
议论文要摆事实,讲道理。作者密切联系古代哲人著作与今人社会生活的实际,雄辩地说明古代的伟大著作超越时空,我们与古人有着一样的人性,也就有着某些共同的人类经验与难题,古代哲人关于人类共同生活的种种问题的论断与建议,便永远有借鉴的价值。反映特洛伊战争的《荷马史诗》距今已近3000年,而特洛伊战争距今已3200年,但战争与和平仍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古代哲人“西塞罗和洛克表示,调解争端最人道的方法就是讨论及法律,而但丁和康德则提议建立世界政府实现世界和平”。联合国不就有点“世界政府”的模样吗?可惜它未能真正起到实现世界和平的作用。
本文还值得我们品味的是作者具有辩证观念。“孤高地偏爱过去或现在是势利与褊狭的表现,愚去而又于率无补。我们必须找出过去与现代著作中最有价值的东西。”这一结论启迪我们怎样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永远是我们读书的指南。
话题
1我们为什么要读过去的伟大著作?
2.写出中国古代的伟大著作三部。
相关资料索引
1.“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从某种意义上看,本文阐发的正是中国古谚的内涵。作者针对轻视研究过去著作的偏见,辨异求同,雄辩地说明了过去的伟大著作对今人的巨大认识作用与指导价值。毛泽东说:“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鲁迅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启迪世人要批判地继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弃去蹄毛,留其精粹”。阅读阿德勒《西方的智慧》名著,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毛泽东和鲁迅上述有关宏论。
—详见《西方的智慧》,阿德勒/著,吉林文史出版社,周勋男/译,《序言》
2. http: //www. jinjueculture. com.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