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结束后,许多用于解决军事问题的定量方法被移植到工商领域。20世纪40年代中期,一个号称“神童”的军官小组加入到福特汽车公司,并且立即开始用统计方法改进公司的决策制定工作,其中最着名的神童之一是罗伯特·麦克纳马拉(Robert McNamara)。后来,麦克纳马拉被提升为福特汽车公司的总裁,随后又成为美国国防部部长。在国防部,他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寻求资源分配决策的定量化。最后,他在世界银行主席的位置上结束他的职业生涯。
那么,所谓的定量技术是什么,它们对当今管理的贡献是什么呢?
管理的定量方法(Quantitative Approach)包括统计学的应用、最优化模型、信息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等。例如,线性规划方法可以使管理者改进资源分配的方案;关键路线分析可以使工作进度计划更有效;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可以辅助企业决定应维持的最佳库存水平。
定量方法最直接的贡献是在管理决策方面,特别是计划与控制决策。但应当注意到定量方法从来没有达到像人力资源方法对管理实践的那种影响程度。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许多管理者不熟悉数量工具;行为问题涉及面太广而又很直观;绝大多数学生和管理者可以直接了解组织中现实的、每天发生的人的问题,诸如激励下级和减少冲突等,而无须借助建立定量模型这种更抽象的活动。
2.对定量管理思想的评价
总的来说,定量管理思想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使复杂的、大型的问题有可能分解为较小的部分,更便于诊断、处理。
(2)制作与分析模式必须重视细节并遵循逻辑程序,这样就把决策置于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增进决策的科学性。
(3)有助于管理人员估价不同的可能选择,如果明确各种方案包含的风险与机会,便更有可能作出正确的抉择。
因此,定量管理方法的出现为组织的决策和计划工作提供了一个十分有用的工具。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决策过程更加复杂化,必将促进定量管理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当前电子计算机技术正以极快的速度向前发展,管理人员的科学技术水平也在日益提高,这些因素也必将促进定量管理方法不断地完善和更加普及。
但是,必须指出,定量管理思想有其局限性。
首先,并不是所有管理问题都是能够定量的。例如,有些管理问题往往涉及许多复杂的社会心理因素,这些因素大都比较微妙,难以定量,当然也就难以采用定量管理方法去解决。因此,定量管理方法并不是管理决策的唯一方法,还必须有其他有效方法与之相结合,才能对问题的全面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提出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其次,定量管理工作者们提出的方案能否被采用,决定于管理的决策者。
决策者有时可能更相信自己的经验判断,而不相信定量管理工作者们提供的方案。当然,这里可能会有决策者不了解定量管理知识的问题,而更多的则是由于定量管理工作者不了解企业经营理论和实际工作情况,因而提供的方案不能切中要害,解决问题。对此,加拿大着名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就曾尖锐地指出,定量管理学家们不了解管理工作实际是什么样子,怎么能给管理人员提供有效工具,设计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呢?因此,他断言,如果停留于这种状况,数量化的决策技术和定量管理方法根本不可能使管理成为科学。西方有的管理学者甚至认为,如果对定量管理方法运用不当,还会给管理带来危害。因此,必须使定量管理工作者向管理实际工作靠拢,使管理的决策者同定量管理工作者结合起来,才能使定量管理方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此外,采用此种方法大多需要相当数量的费用。由于人们考虑到费用问题,也使它往往只是用于那些大规模的复杂项目。这一点,也使它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总之,必须看到,定量管理方法虽然是一种有用的方法,但也不是适用一切情况的“万能”的方法。同时,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并不只是要求发挥决策的职能作用,还必须发挥其他各个管理职能的作用;而决策过程也不是只有方案的设计这一个环节,还必须解决好决策过程的其他环节。因此,为了提高管理的效率,必须把定量管理方法置于适当的地位,并使之与其他管理理论和方法结合起来。
六、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
(一)管理理论丛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管理学得到了迅速发展,许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角度出发,运用不同的方法对管理展开研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管理学派,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孔茨教授最早认识到这种学派林立的状况。
他在1961年写的《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中,归纳了各种学派理论上的差异。
他认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最大的学派有6个,即管理过程学派、经验主义学派、人群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数量学派等。孔茨对这些学派的评价不同,认为有的学派只涉及管理中的某个领域,有的只涉及某种职能,有的甚至只涉及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作为管理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孔茨曾试图使各学派走出“丛林”,建立一门统一的管理科学。这就有了1962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召开的学派代表与实际工作者的讨论会,但会议并未收到效果。之后,各学派的分化有增无减,以至孔茨在1980年发表的《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中指出,重要学派已从6个增加到11个。这11个学派包括:
①以孔茨为代表的管理过程学派。
②以麦格雷戈为代表的人性行为学派。
③以巴纳德为代表的社会系统学派。
④以马克兰特为代表的管理科学学派。
⑤以西蒙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
⑥以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为代表的系统管理学派。
⑦以德鲁克为代表的经验学派。
⑧以明茨伯格为代表的经理角色学派。
⑨以特里斯特为代表的社会-技术学派。
⑩以布里奇等为代表的经营管理学派。
皕瑏瑡以卢丹斯为代表的权变理论学派。
这里着重介绍以下几个学派。
1.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又称为管理职能学派。这一学派以管理过程或者管理职能作为研究对象,认为管理就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与别人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他们试图通过对管理过程或职能的分析研究,把由此形成的范畴、概念、原则、力量、理论和方法结合起来,构成管理的科学理论。一般来说,他们的学说都是围绕管理过程或职能的分解和设定开始的,其他的管理学内容,则都归入所划分的管理过程或职能之中。
2.经验学派
经验学派强调从管理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一般原则出发研究管理活动。
因此,在研究方法上,他们主张以典型组织的典型管理案例为基本对象,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概括出理论和方法,并把它们运用于同类管理中。该学派认为管理仅仅是企业管理,因此,管理的经验只限于企业。管理的任务是创造生产统一体,取得经济成就,妥善处理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和影响。经验学派重视组织结构,认为组织结构必须具备明确、经济、稳定和适应等特性,而组织结构有五种类型,即集权的职能制结构、分权的联邦制结构、矩阵制结构、模拟分权制结构和系统结构。
3.社会系统学派
这一学派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管理,把组织及其成员的相互关系看成是一种相互协作的社会系统。其主要观点是: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组织是由人组成的,这些人相互之间行为和活动的协调,构成了一个社会性的系统。组织的协作系统由三个因素构成,即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的联系。由此出发,管理人员有三项职能,即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联系和沟通系统;确定组织的目标,并运用各部门的具体目标予以阐明;使组织成员为这些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
4.系统管理学派
系统管理理论运用系统论的范畴和原理,对组织的管理活动和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他们指出,组织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它由若干子系统组成,如传感、信息、决策、控制子系统等。同时,组织又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受到其他社会子系统的影响。对于组织的管理分析,应该按照系统的原则进行,即以系统的整体最优为目标,对组织的各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选择最优方案。对组织的管理也应该遵循系统的要求,它有四个特点,即以目标为中心、以系统为中心、以责任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系统管理过程有四个阶段,即创建系统,进行系统设计,使系统运行并予以控制,检查和评价系统运行情况。
5.决策理论学派
这是一个吸收系统理论的观点,运用计算机和运筹学等方面的知识而形成的学派。这一学派认为,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都是决策过程,因此,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的活动,即情报、设计、选择和审查活动。决策不可能达到最优标准,而只能实现满意的标准。
6.权变理论学派
权变理论又称情境理论。所谓权变,就是权宜应变。这一学派认为,管理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和技术,而必须根据管理的条件和环境随机变化,为此,它主张观察和分析大量的案例,从中分析管理方法技术与条件环境的联系,寻求管理的基本类型和模式。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认为,权变关系就是管理方法技术和管理条件环境之间的两个以上变量的函数关系,权变管理就是根据条件环境的自变量与管理方法技术的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确定的一种最有效的管理。
7.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认为,管理中的人是理性的人,组织是追求自身利益的理性结构,经济效果是其最根本的活动标准,管理过程是一个合乎逻辑的系统过程,因此,管理活动可以运用数学的方法来分析和表述。在此基础上,科学管理学派主张采取数学模型和程序来分析和表述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管理的逻辑过程,借助于计算机和运筹学,求出最佳答案,实现管理目标。为此,管理科学学派创设了若干管理研究的定量分析方法,如决策树、线性规划、网络技术、动态规则、模拟方法和对策方法等。
(二)现代管理思想的新发展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出现,世界形势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面对信息化、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等新的形势,企业之间竞争加剧、联系增强,管理出现了深刻的变化与全新的格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管理出现了一些全新的发展趋势。
1.非理性主义倾向与企业文化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经营风险增大,竞争激烈,管理日趋复杂,在西方管理理论界出现了一种非理性主义倾向和重视企业文化的思潮。
非理性主义倾向的代表人物与代表作。
非理性主义倾向的主要观点,一是主张以人为核心,注意人的感情,强调灵活多变与创新,回到那些简单明了的平常道理上去;二是倡导对管理实务的研究;三是重视对企业成功经验的总结,在总结中提出以“软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四是高度重视企业文化。
2.战略管理思想
20世纪60年代前后,世界进入科技、信息、经济全面飞速发展时期,同时竞争加剧,风险日增。为了谋求企业的长期生存发展,开始注重构建竞争优势。这样,在经历了长期规划、战略规划等阶段之后,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战略管理理论。
1965年,安索夫(Ansoff)的《公司战略》一书的问世,开创了战略规划的先河。1976年,安索夫的《从战略规则到战略管理》一书出版,标志着现代战略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1980年,波特发表的《竞争战略》把战略管理的理论推向顶峰。
战略管理是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进行谋划,并将之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战略管理思想主要有经典战略管理理论、竞争战略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
经典战略管理理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钱德勒、安德鲁斯和安索夫,理论的基础是适应环境。基本观点是:①企业战略的基点是适应环境;②企业的目标在于提高市场占有率;③企业战略的实施要求组织结构变化与适应。
竞争战略理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波特,理论基础是产业(市场)结构分析。基本观点是:①企业经营战略的关键是确定企业竞争优势,即选择有吸引力的、高潜在利润的产业;在已选的产业中确定自己优势。②一个行业存在五个方面的竞争力量。③赢得竞争优势的基本竞争战略有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三种。
核心能力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代表人物是安索夫。基本观点是:①理论假设。假定企业具有不同资源形成了独特的能力,资源不能在企业间自由流动,属于某企业特有的资源,其他企业无法得到或复制;企业利用这些资源的独特方式是企业形成竞争优势、实现战略管理的基础。②企业经营战略的关键在于培养和发展企业的核心能力。③形成核心能力的条件。只有当资源、知识和能力同时符合珍贵、异质、不可模仿、难以替代的标准时,它们才成为核心能力,并形成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