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有句名言:“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会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
诚然,爱心不是教育的全部,但爱心却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对学生来说,怎样才是真正的爱呢?
爱是一种鼓励
鼓励是学生进步的催化剂。所有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自信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的自尊心、自信心的孩子。教师如果以欣赏的目光看每一个孩子,发现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孩子的变化就会令人惊叹。班上有一个叫刘海的孩子,是所谓的后进生,学习、生活等方面都比较让人操心。回家作业在我的催促下能写,但总是漏一点、少一点,总之是不可能像其他学生那样清楚、完整。默写词语也经常错很多很多,那天默写词语比较简单,他也得了个80分,很开心的样子。我把他叫到跟前,问他心里的感受,夸奖他有了进步,是个聪明的孩子。我告诉他,如果每次作业再认真写,一定还能得更好的成绩。没想第二天他的回家作业完成得特别好,默写词语也对了不少。我在晨会课上大大地表扬了他,孩子们为他鼓掌了。自此,我看到他在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鼓励;学习上有所进步就给予赞许;品德上做点好事就进行表扬,让他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经过这些,孩子确实有了不少的提高,我的努力也有了方向。
爱是一种宽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倘若对待学生的缺点总是强调不能容忍,总是强调必须克服这些缺点,那么这种教育就变成了对学生的一种折磨。”升入二年级,班上新来了好几个外地生,其中有一个叫张亚飞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学习态度又不是特别的端正,字写得比较“丑”。我对他的印象不是很好。
那天学完《识字4》,背课文又是最后来背。“船上两只锚(māo),家里两只猫……”
“不对,是‘锚’不是‘猫’,别把两个都读成第一声,船上没有‘猫’,重新去读。”我对他说。
过了一会又来,还是两只“锚(māo)”。我特别生气:“你怎么回事,跟你说了几遍是‘锚’”。我抬头看他,一脸的害怕与胆怯,默不作声。我看着他那样一双眼睛,心里想,也许他刚来,还不适应这里的学习生活。或许正是我的责骂更加让他不能定下心来好好背书。于是,我把他拉到身边,温和地对他说:“张亚飞,老师只是希望你能快点背出来。只要你在背书的时候用心想,船上的那个停船工具叫做‘锚’,家里才养‘猫’,我相信你一定能背准确,再去想一想好吗?”孩子点头了,经过努力最终背了出来。
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言行举止与老师理想中的样子总是有距离的。如果我们缺少一份宽容,为一点小事就大动肝火的话,那么,学生的心就会不安宁,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爱是什么?爱是信任,是真诚,是公正,是心与心的交流……孩子们需要这些,我们作为老师,应该真心地给予,给予每一个孩子他们最最需要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批评学生是为了帮助和教育学生改正错误和缺点,同时也是为了把他们身上的各种优点和长处发挥出来,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而不是在学生身上寻找缺点和错误,说得学生一无是处。批评实质上是师生之间的互相沟通、互相帮助,而不是熏烟;若我们不及时纠正学生的不是,就会积少成多,影响其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