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爷,这李选侍给郑贵妃该如何处置。”陈洪有些为难的问着朱由校。
倒不是陈洪可怜她们,还是陈洪现在心不够狠。
略微沉思一下,朱由校说道:“什么人该留,什么人不该留,你知道的,正好忠贤也在这,你们两个一块去处理干净。”
朱由校的意思是让魏忠贤劝劝陈洪,事实上魏忠贤也明白了朱由校的意思,他自己手里面有东厂这皇爷就不会给他司礼监。
相对的陈洪手里有司礼监就拿不到东厂,这点不光魏忠贤明白陈洪也不是愚钝之人,只是现在有些处事不决罢了。
陈洪是明白人,朱由校一说让魏忠贤跟着陈洪直接跪倒在朱由校的案牍前:“皇爷放心,奴才都明白。”
“嗯,你们两个去吧。”
昨日宫中传了消息,朕贵妃突然病危,今天可是去了。
京城一处隐蔽的小阁楼里,几个官绅模样的嘀嘀咕咕的说着这郑贵妃的事,门口却有个猴一样的小厮在听着什么。
(锦衣卫的一个秘密联络点)“李爷,您让午打听的事有眉目了,那些个那狗屁清流在那讨论,准备联络啥各地力量搞甚子上书。一个个我听着气的跟死了亲娘似的。”
“哈哈,你这奴才,爷赏你小子的赏钱,今个别又过不了今晚就进了那个娘们肚子里。”
“哎呦,爷您看您,我赵老三能是去那地方的人吗,不会不会,嘿嘿。”
“行,滚吧,过几天有事爷再找你。”
“哎,哎,这就走这就走。”
这一情况被单线上报到了骆养性手里(这不得不说,明朝锦衣卫真的是无孔不入,朱由校现在的怀疑朱由检是不是个傻子,限制锦衣,打压东厂,扶持东林)
骆养性急急忙忙的上报给了朱由校。
“哦,这真是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啊。”
“皇爷,啥,啥美帝啥玩意,奴才愚钝没听清楚。”骆养性一脸懵逼的看着朱由校。
“哈哈,朕的玩笑话,什么也没说,没说。”
“朕让你关注的山西那几个商人你查的怎么样了?”
“皇爷,山西那边锦衣卫奴才已经完全控制了,初步估计那几个山西商人家产加起来怕是有几万万两。”
“几万万两,有这么多?”朱由校疑惑的看着骆养性。
“皇爷,确实有这么多,现在山西差不多有一半的土地明里暗里都是这几个商人的,奴才都没让手底下的人给土地算进去。”
这是几个亿银子啊。乖乖嘞,朱由校立马起来杀心。
想要有一番作为还是手里待有银子啊,嗯,让他们再挣几天钱,我腾出手再收拾他们这些蛀虫。
“行,让山西那边不要跟的太严,现在还没准备收拾他们。南京那边你上心些,慢慢渗透。”朱由校看着骆养性说道。
“行,你退下吧。”朱由校对骆养性一挥手说道。
“是,皇爷。”
“陈洪,拟旨,擢内阁下设直属文社,名曰:“大明日报”。李邦华负责全权处置。”
“明旨转递各府州县,各地禁止办如同大明日报的文社,违者按意图不轨,结党营私重罪处置”
“大明日报每七天一报,从京城发出各地官府抄录后,贴在各地街头巷尾供百姓观看,锦衣卫负责监督。”
“去办吧。”
“是,皇爷。”
“邦华,这是朕为大明日报准备的第一个署名文章,你看看。”
“是,李邦华接过朱由校手里的文章。”
赫然写着“大明日报,天启元年正月十六朱由校书”
李邦华定定神又往下看“朕为这大明日报,做第一个署名文章,今日朕与天下臣民一论。”
“我大明之患何来?”这,看的李邦华越来越起劲。
“朕今天给诸位讲讲,我大明之患和来,一共有三,第一是那北方的满洲,这可能有些人觉得那满洲不就是一些蛮夷吗,何惧之有。”
“不错,他们确实是蛮夷,可朕问问你们,那昔日之蒙古,蛮夷乎?太祖朱元璋开国不过两百余年,诸位就忘了那蒙元了吗。”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日我等臣民将那满洲蛮夷视做无物,他日满洲做大,恐就是那蒙元之祸!”
“再论其二,天气,朕曾得上天托梦,我大明及海外荒芜之地将遇到长达一二十年的寒冷期,江浙一带可以不怎么显现出来,可朕这京城可就是越来越冷了。”
“那冬天,朕这手啊,对不想出这袖子,各地也是如此,天气寒冷就造成了我大明各地粮食减产。”
“不要慌,上天给朕说过,这都是上天来考验咱们的大明的,都不用慌,不用怕。”
“朕就最后讲讲这第三患,这第三患就是团结,朕为何要讲这团结,因为就像生活中,那赵大柱给王老二一伙,那这李老三跟王老大一伙。”
“两方为了争谁是王家管事的,这几个人就相互给对方使绊子,咱们大明官员有一些也是这样,聪明不留着治理地方,让老百姓少造罪,而是天天想着争谁是老大,谁说话好使。”
“你们想想,这满洲蛮夷就偷偷看着你家东西呢,你家里面打架,那能不让人惦记吗?”
“这些就是,朕想让大明人人的明白的道理。”
“大明京城人士朱由校与大明亿万百姓共勉。”
“皇上,皇上,这这。”臣佩服,臣佩服,李邦华这才明白前些天朱由校给他交代的一系列东西是干嘛的。
“好了好了,哭哭啼啼的做何态,你看,就想这一张纸,前面是朕的这篇文章,后面是一些趣事啊。”
“这里再弄一点…”
半个时辰后走出乾清宫暖阁的李邦华对朱由校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大明日报在朱由校的示意下在大明全境免费大量张贴,引起了整个大明百姓的剧烈讨论。
而咱们的天命所归好皇帝朱由检此时搂着张嫣在御花园是不亦乐乎啊。
朱由校成功的已上天托梦将自己的统治力度达到了巅峰,要是明朝有啥老美那民意投票,估计随手一投也是百分之九十九点九。
后世称天启元年大明日报的免费刊发是整个大明走向复兴的转折点。
史称“一纸文章动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