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从本质上来看,“三育一体化”教育的目标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密切相关的,目的都是为了促使大学生更好地成长,促进其人格完善。从这点上来说,“三育一体化”教育的目标理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着指导和借鉴的作用。
2.从教育内容看,“三育一体化”教育模式是一种综合素质教育理论体系,可为心理健康教育所借鉴。
“三育一体化”教育融合心育、德育、美育三方面的内容。心育、德育、美育这三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并能对大学生的成长起到相互统合相互促进的作用。首先,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产生的困扰和冲突,会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又往往同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交织在一起。心理“三育一体化”教育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299问题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在心理方面的反映,因而心理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说要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前提。反之,个体如果存在心理问题,也会影响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在心理健康、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行为养成等各个层面全面展开,使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更有实效。其次,审美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紧密相关的,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有益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有关审美与个体身心健康的关系,古今中外许多学者都有论述。
古希腊柏拉图就认为,审美“对健康有益”。柏拉图说:“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少年像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它们的好习惯,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再次,审美教育对大学生完整人格的建构,能够发挥特殊的作用。审美教育对大学生完整人格塑造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审美教育能通过促进大学生的感性发展而切入到其完整人格的塑造中来。完美人格不能缺少感性的纬度。审美教育作为一种人格教育它不仅从发展人的感性方面参与完整人格的塑造,而且,它还在一些感性和理性交叉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促进着完整人格的形成。第二,审美教育能通过促进大学生理性和感性的协调发展而切入到其完整人格的塑造中来。完整人格是一种理性与感性相统一的人格。审美教育不只是促进人的感性和情感的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是沟通人的感性和理性的桥梁。因而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如能融入“三育一体化”教育理念,将心理教育、人格教育、审美教育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则能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心理冲突,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
3.从教育层次看,“三育一体化”教育模式以情感为轨迹,逐步递进,从引导大学生走出心理挫折低谷,到提升他们人格水平直至达到超功利的审美境界。
前文已提及在“三育一体化”教育体系中,心理教育是基础,人格教育是核心,审美教育是升华,这三方面有着密切的内在的联系并共同对个体产生作用。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的基础。心理教育中很重要的内容是挫折教育。原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教授认为:“现代社会生活中许多事情并不最终取决于一个人的知识,而取决于一个人的能力和素质。现在一部分学生遇到困难就退缩,一失恋就自杀,这样的状况是无法适应各种挑战的。”在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社会环境日趋纷繁复杂的情况下,青年大学生所面临的挑战是剧烈的。这种挑战既可成为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动力,也可能成为阻力。《挫折与人生》这部专着,侧重于对大学生的挫折心理教育,同时也是一种情感教育,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不要把人生道路过分理想化,要能理智地看到人生的艰辛、前途的曲折、社会的复杂,要增强自身的挫折意识,培养健康的、理智的情感来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失败、不幸和痛苦,要能学会认识挫折、接受挫折、转化挫折,从而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有效地调控自己的情绪和情感,这样才能跨越各种障碍,朝着进取和创造的方向努力,塑造现代人格才会成为可能。
黄教授认为,在“三育一体化”教育体系中,心理教育是基础,心理教育很重要的内容是挫折教育。此外,人格教育是核心,教育在本质上是人格的、生命的启迪和教育。德育的出发点不是禁锢人,而是帮助人自由地、和谐地发展。德育的重要功能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一种情绪体验,它通过爱憎、好恶等心理感受形式,来表明对道德现象的内心体验。因此,真正的德育不是枯燥的说教,它包括心理教育和情感教育。道德教育的目的很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从而提升自身的人格境界。
审美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它主要的特点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情感来撞开受教育者的心扉。美具有感染性,它能够从感情深处触动人的心灵,如梅之铮铮傲骨,竹之高风亮节,驼之忍辱负重,甚至一滴水也有“水滴石穿”的精神。美育的过程就是人的情感理性化的过程。在美育过程中,用各种美的形象来触发人的情感,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从而对受教育者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教育作用,进而陶冶人的情感。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能使他们获得美的熏陶,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趣味、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最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
从人文精神的角度看,人生境界从低到高大致分为以下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其中审美境界是人生诸种境界之中的最高境界。审美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大学生高尚的超功利的审美情感,提升做人的境界。
基于以上分析,“三育一体化”教育体系是以情感为轨迹,逐步递进,从引导大学生走出挫折低谷,到提升他们人格水平直至达到超功利的审美境界。
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与人的社会和精神需要相联系的心理体验和价值倾向,它反映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状况,具有明显的历史性。情感的种类很多,根据情感的性质和内容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一般情感和高级情感。一般情感分为爱、恨、惧、乐、疏五种,是个人内心的一种较强烈的情感体验,它以个人对他人或物的情感依赖度和联结度为标准。高级情感是人的一种持久和强烈的社会和精神需要,它渗透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的社会性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常见的高级情感有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
情感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之一,情感通过情绪得以表现。
情绪是心理健康的窗口,是认知与行为的中介,人格的核心。一个人的情绪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心理和生理的健康,关系到其事业能否成功和生活是否幸福。大学时期是人一生中情绪生活最富于变化和丰富多彩的时期,也是最容易受到情绪困扰的时期,良好的情绪和情感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如能注重对大学生的情感的培养,融入“三育一体化”教育的内容,则能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其个性和人格完善。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乃至大学生一生的成长迫切需要“三育一体化”教育
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高,成才的欲望特别强烈,但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稳定。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就更加复杂、多样和具体。据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的总体心态是健康的,但很多学生感觉心理压力大,特别是竞争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等普遍加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增多,有的甚至不堪心理重负而崩溃。近年来,大学生中因为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休学、退学等情况,乃至自杀、凶杀等恶性事件也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一些学生的健康成长。大学生中除了不少人对就业、学习、竞争、经济困难等问题感到苦恼外,有的学生还因“社会变化快,难以适应”而苦恼。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需要确立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以坦然、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社会现实,进而对自身进行合理的定位,并制定未来发展的目标。
现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以说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央领导同志一直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近年来,教育部和各地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认真探索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路和措施,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笔者认为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同时也要往审美教育方面作努力,要让学生领悟到既要能适应现代社会,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现实,同时又需要提升自己的人格境界,不要因为世俗、功利而刻意改变自己,要认定自身今后的目标并朝着目标努力,提高自身的审美境界,力求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即追求人格的最高境界。
(作者系法学硕士,浙江财经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