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与译文
【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文】孔子说:“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固守一定的方位,而群星会环绕在其周围。”
【原文】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
【原文】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使用刑罚来约束,百姓只是一味希望免于犯错而受惩,却没有廉耻之心;但如果用道德教化来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和整顿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还会自觉地守规矩、走正道。”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的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并能明白贯通,心中不再有违逆不顺之感;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超越规矩和法度。”
【原文】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孟懿子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道,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道,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节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节安葬、祭祀他们。”
【原文】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孟武伯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道。孔子说:“父母只担忧他生病就算是尽孝了。”
【原文】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子游问什么是孝,什么是孝顺父母之道,孔子说:“如今的人认为只要能赡养父母就算是尽孝了。其实,就连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怀孝敬父母之心,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原文】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译文】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做子女的要尽孝,最不容易的是对父母经常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就为父母效劳;有了酒饭,就让父母食用,难道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尽孝了吗?”
【原文】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译文】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总是恭顺地听讲,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好像很愚蠢。但是,等他回去之后,会认真思考,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愚蠢。”
【原文】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译文】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应先看其言行的动机,再观察其做事的方法和方式,最后考察其安心干什么、安心于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这样,这个人的品行怎么隐藏得住呢?怎么隐藏得住呢?”
【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进而悟出新知识,这样就可以当老师了。”
【原文】子曰:“君子不器。”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可像器具那样,只具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原文】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子贡问孔子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孔子说:“把你要说的事先做了,然后再说出来,(这就算是一个君子了)。”
【原文】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相互团结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相互团结。”
【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进步。”
【原文】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译文】孔子说:“攻击那些不正确的言论,祸害就可以消除了。”
【原文】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子路,我教给你求知的正确态度吧!对于知识,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才是真知啊!”
【原文】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译文】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方法。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和不确定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自认为有把握的,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怀疑和不确定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自认为有把握的,要谨慎地去做,这样就会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也就自然会有了。”
【原文】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译文】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臣服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百姓就会不服。”
【原文】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译文】季康子问道:“要使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并努力工作,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原文】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译文】有人对孔子说:“你为什么不从事政治呢?”孔子回答说:“《尚书》上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这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这也就是从事政治了,为什么一定要做官才算从事政治呢?”
【原文】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小车没有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原文】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译文】子张问孔子:“十代以后的礼仪制度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回答说:“殷商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了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有继承周朝的,即使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原文】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译文】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拜的鬼神,你却去祭拜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这就是怯懦。”
医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为政以德”的思想对于医院领导来说就是“以德治院”,以道德教化和行为规范作为治院的最高原则。在医院初创阶段,应以集中管理的态势来整合医院和发展医院,但当医院的规模和发展达到一定的水平时,应讲究民主和道德。医院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和“思无邪”。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千方百计去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倡导用道德规范来治理医院,反对“以人治院”,但这并不排斥制度、法规在治理医院中的作用,并不反对“以法治院”。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增长而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是一个学习、领悟、升华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自然而成的过程,是一个需要艰辛付出的过程。孔子重孝,重视不违背礼仪规定的孝。孔子认为不思考问题、不提不同意见的人是蠢人。对人应当听其言而观其行,还要看其做事的心境和动机,应深入到其内心深处去全面了解观察一个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其目的是去获得新的知识。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创新,只有创新,才会有活力;只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只有创新,才会有价值。在孔子的心目中,君子是具有理想人格和完备道德水准的人,是拥有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通观全局的领导者,是应该先做后说、取信于人的实干家,是胸怀广阔,能与人和谐相处的真心英雄。孔子认为,只有学思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才可能拥有创新的土壤,才能使自己的头脑始终保持清醒和活力。作为医院领导和员工,对于专业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勤奋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消化和吸收。孔子认为,身居官位者,应当谨言慎行,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这是对自己、对集体、对员工负责任的态度。在选用人才时,应“任人唯贤”、荐举贤才、选贤用能,这是“以德治院”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以德治院”得以实施和执行的根本保障。作为医院领导,应体恤员工、关爱部属、庄重待人、讲信用、守礼仪,以获得员工的信任、拥护和支持。不管世事如何变化,一些基本的东西是不会改变的,如“仁、义、礼、智、勇”等。
从政者如能“为政以德”,必可出现“众星共之”、万众一心、凝聚团结的局面。“以德治院”要求医院管理者应有较高的修养和德行,变人治为法治,用制度来经营医院、管理员工。
以德服人,要求医院领导以身作则,带头厉行节约、尽心尽力、干净干事;带头勤奋好学、规范创新、锐意进取;带头修养身心,提高生活情趣,提升心智模式。“思无邪”,思想纯正是《诗经》的精髓。“思无邪”说明孔子具有平民化政治思想和理念,也说明其人性的朴素、宽容和温情。作为医院领导,应有亲民思想,有宽以待人的工作作风。“思无邪”即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没有邪念,“思无邪”是一种无杂念的专注,要求我们应做人忠诚、可靠;做事执着、积极。“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孔子一向倡导做人要讲分寸,做事要合乎礼义,言语要适度,不能太张扬个性,剑走偏锋。成功为人者“外圆内方”,而常常碰壁和失败者“外方内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虽然这种生活态度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但这些人与众不同的个性常常会导致“出头椽子先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的局面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