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12500000016

第16章 德国十年(1)

终于又来到哥廷根了。这以后,在不安定的漂泊生活里会有一段比较长一点的安定的生活。我平常是喜欢做梦的,而且我还自己把梦涂上种种的彩色。最初我做到德国来的梦,德国是我的天堂,是我的理想国。

初抵柏林

柏林是我这一次万里长途旅行的目的地,是我的“留学热”的最后归宿,是我旧生命的结束,是我新生命的开始。在我眼中,柏林是一个无比美妙的地方。经过长途劳顿,跋山涉水,我终于来到了。我心里的感觉是异常复杂的,既有兴奋,又有好奇;既有兴会淋漓,又有忐忑不安。从当时不算太发达的中国,一下子来到这里,置身于高耸的楼房之中,漫步于宽敞的长街之上,自己宛如大海中的一滴水。

清华老同学赵九章等到车站去迎接我们,为我们办理了一切应办的手续,使我们避免了许多麻烦,在离开家乡万里之外,感到了故国的温暖。然而也有不太愉快的地方。我在上面提到的敦福堂,在柏林车站上表演了他最后的一次特技:丢东西。这次丢的东西更是至关重要:丢的是护照。虽然我们同行者都已十分清楚,丢的东西终究会找回来的;但是我们也一时有点担起心来。敦公本人则是双目发直,满脸流汗,翻兜倒衣,搜索枯肠,在车站上的大混乱中,更增添了混乱。等我们办完手续,走出车站,敦公汗已流完,伸手就从裤兜中把那个在国外至关重要的护照掏了出来。他自己莞尔一笑,我们则是啼笑皆非。

老同学把我们先带到康德大街彼得公寓,把行李安顿好,又带我们到中国饭店去吃饭。当时柏林的中国饭馆不是很多,据说只有三家。饭菜还可以,只是价钱太贵。除了大饭店以外,还有一家可以包饭的小馆子。男主人是中国北方人,女主人则是意大利人。两个人的德国话都非常蹩脚。只是服务极为热情周到,能蒸又白又大的中国馒头,菜也炒得很好,价钱又不贵,所以中国留学生都趋之若鹜,生意非常好。我们初到的几个人却饶有兴趣地探讨另一个问题:店主夫妇二人怎样交流思想呢?都不懂彼此的语言。难道他们都是我上面提到的那一位国民党政府驻意大利大使的信徒,只使用“这个”一个词儿,就能涵盖宇宙、包罗天地吗?

这样的事确实与我们无关,不去管它也罢。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找到一间房子。德国人是非常务实而又简朴的人民。他们不管是干什么的,一般说来,房子都十分宽敞,有卧室、起居室、客厅、厨房、厕所,有的还有一间客房。在这些房间之外,如果还有余房,则往往出租给外地的或外国的大学生,连待遇优厚的大学教授也不例外。出租的方式非常奇特,不是出租空房间,而是出租房间里的一切东西,桌椅沙发不在话下,连床上的被褥也包括在里面,租赁者不需要带任何行李,面巾、浴巾等等,都不需要。房间里的所有的服务工作,铺床叠被,给地板扫除打蜡,都由女主人包办。房客的皮鞋,睡觉前脱下来,放在房门外面,第二天一起床,女主人已经把鞋擦得闪光锃亮了。这些工作,教授夫人都要亲自下手,她们丝毫也没有什么下贱的感觉。德国人之爱清洁,闻名天下。女主人每天一个上午都在忙忙叨叨,擦这擦那,自己屋子里面不必说了,连外面的楼道,都天天打蜡;楼外的人行道,不但打扫,而且打上肥皂来洗刷。室内室外,楼内楼外,任何地方,都是洁无纤尘。

清华老同学汪殿华和他的德国夫人在夏洛滕堡区的魏玛大街为我们找到了一间房子,房东名叫罗斯瑙(Rosenau),看长相是一个犹太人。一提到找房子,人们往往会想到老舍早期的几部长篇小说中讲到中国人在英国伦敦找房子的情况。那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出租招贴上没有明说可以租给中国人,你就别去问,否则一定会碰钉子。在德国则没有这种情况。在柏林,你可以租到任何房子。只有少数过去中国学生住过的房子是例外。在这里你会受到白眼,遭到闭门羹。个中原因,一想便知,用不着我来啰嗦了。

说到犹太人,我必须讲一讲当时犹太人在德国的处境,顺便讲一讲法西斯统治的情况。法西斯头子希特勒于1933年上台。我是1935年到德国的,我一直看到他恶贯满盈,自杀身亡,几乎与他的政权相始终。对德国法西斯政权,我是目击者,是有点儿发言权的。我初到的时候,柏林的纳粹味还不算太浓;当然已经有了一点儿。希特勒的相片到处悬挂,卍字旗也随处可见。人们见面时,不像以前那样说一声“早安!”“日安!”“晚安!”等等,分手时也不说“再见!”而是右手一举,喊一声“希特勒万岁!”便能表示一切。我们中国学生,不管在什么地方,到饭馆去吃饭,进商店去买东西,总是一仍旧贯,说我们的“早安!”等等,出门时说“再见!”有的德国人,看我们是外国人,也用旧方式向我们表示敬意。但是,大多数人仍然喊他们的“万岁!”我们各行其是,互不干扰,并没有遇到什么不如意的事情。根据“法西斯圣经”:希特勒《我的奋斗》,犹太人和中国人都被列入劣等民族,是人类文化的破坏者,而金黄头发的“北方人”,则被法西斯认为是优秀民族,是人类文化的创造者。可惜的是,据个别人偷偷地告诉我,希特勒自己那一副尊容,他那满头的黑红相间的头发,一点儿也不“北方”,成为极大的讽刺。不管怎样,中国人在法西斯眼中,反正是劣等民族,同犹太人成为难兄难弟。

在这里,需要讲一点儿欧洲历史。欧洲许多国家仇视犹太人,由来久矣。有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可以为证。在中世纪,欧洲一些国家就发生过大规模屠杀犹太人的惨剧。在这方面,希特勒只是继承过去的衣钵,他并没有什么发明创造。如果有的话,那就是,他对犹太人进行了“科学的”定性分析。在他那一架政治化学天平上,他能够确定犹太人的“犹太性”,计有:百分之百的犹太人,也就是,祖父母和父母双方都是犹太人;二分之一犹太人,就是,父母双方一方为犹太人;四分之一犹太人,就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方为犹太人,其余都是德国人;八分之一等等,依此类推。这就是纳粹“民族政策”的理论根据。百分之百的犹太人必须迫害,决不手软;二分之一的稍逊。至于四分之一的则是处在政策的临界线上,可以暂时不动;八分之一以下则可以纳入“人民内部”,不以“敌我矛盾”论处了。我初到柏林的时候,此项政策大概刚进行了第一阶段,迫害还只限于全犹太人和一部分二分之一者,后来就愈演愈烈了。我的房东可能属于二分之一者,所以能暂时平安。希特勒这一架特制的天平,能准确到什么程度,我是门外人,不敢多说。但是,德国人素以科学技术蜚声天下,天平想必是可靠的了。

至于德国普通老百姓怎样看待迫害犹太人的事件,我初来乍到,不敢乱说。德国人总的来说是很可爱的,很淳朴老实的。他们毫无油滑之气,有时候看起来甚至有些笨手笨脚,呆头呆脑的。比如说,你到商店里去买东西,店员有时候要找钱。你买了七十五分尼的东西,付了一马克。若在中国,店主过去用算盘,今天用计算器,或者干脆口中念念有词:“三五一十五,三六一十八”,一口气说出了应该找的钱数:25分尼。德国店员什么也不用,他先说75分尼,把五分尼摆在桌子上,说一声:80分尼;然后再摆一个5分尼,说一声:90分尼;最后再摆一个10分尼,说一声:一马克,于是完了,皆大欢喜。

我还遇到过一件小事,更能说明德国人的老实忠厚。根据我的日记,这件事情发生在9月17日。我的表坏了,到大街上一个钟表店去修理,约定第二天去拿。可是我初到柏林,在高楼大厦的莽丛中,在车水马龙的喧闹中,我仿佛变成了初进大观园的刘姥姥,晕头转向,分不出东西南北。第二天,我出去取表的时候,影影绰绰,隐隐约约,记得是这个表店,迈步走了进去。那个店员老头,胖胖的身子,戴一副老花镜,同昨天见的那一个一模一样。我拿出了发票,递给他,他就到玻璃橱里去找我的表,没有。老头有点儿急了,额头上冒出了汗珠,从眼镜上面射出了目光,看着我,说:“你明天再来一趟吧!”我回到家,心里直念叨这一件事。第二天又去了,表当然找不到。老头更急了,额头上冒出了更多的汗珠,手都有点儿发抖了。在玻璃橱里翻腾了半天,忽然灵光一闪,好像上帝佑护,他仔细看了看发票,说:“这不是我的发票!”我于是也恍然大悟,是我找错了门。这一件小事我曾写过一篇散文:《表的喜剧》,收在我的《散文集》里。

这样的洋相,我还出过不少次,我只说一次。德国人每天只吃一顿热餐,这就是中午。晚饭则只吃面包和香肠、干奶酪等等,佐之以热茶。有一天,我到肉食店里去买了点儿香肠,准备回家去吃晚饭。晚上,我兴致勃勃地泡了一壶红茶,准备美美地吃上一顿。但是,一咬香肠,觉得不是味,原来里面的火腿肉全是生的。我大为气愤,愤愤不平:“德国人竟这样戏弄外国人,简直太不像话了,真正岂有此理!”连在梦中也觉得难咽下这一口气去。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到那个肉食店里去,摆出架势,要大兴问罪之师。

一位女店员听了我的申诉,看了看我手中拿的香肠,起初有点儿大惑不解,继而大笑起来。她告诉我说:“在德国,火腿都是生吃的,有时连肉也生吃,而且只有最好最新鲜的肉,才能生吃。”我还有什么话好说呢?自己是一个地道的阿木林。

我到德国来,不是专门来吃香肠的,是来念书的。要想念好书,必须先学好德语。我在清华学德语,虽然四年得了八个优,其实是张不开嘴的。来到柏林,必须补习德语口语,不再成为哑巴。远东协会的林德(Linde)和罗哈尔(Rochall)博士热心协助,带我到柏林大学的外国学院去。见到校长,他让我念了几句德文,认为满意,就让我参加柏林大学外国留学生德语班的最高班。从此我就成了柏林大学的学生,天天去上课。

教授名叫赫姆(Hhm),我从来没有遇到这样好的外语教员。他发音之清晰,讲解之透彻,简直达到了神妙的程度。在9月20日的日记里,我写道:“教授名Hhm,真讲得太好了,好到不能说。我这是第一次听德文讲书,然而没有一句不能懂,并不是我的听的能力大,只是他说得太清楚了。”可见我当时的感受。我上课时,总和乔冠华在一起。我们每天乘城内火车到大学去上课,乐此不疲。

说到乔冠华,我要讲一讲我同他的关系,以及同其他中国留学生中我的熟人的关系,也谈一谈一般中国学生的情况。我同乔是清华同学,他是哲学系,比我高两级。在校时,他经常腋下夹一册又厚又大的德文版《黑格尔全集》,昂首阔步,旁若无人,徜徉于清华园中。因为不是一个行道,我们虽认识,但并不熟。同被录取为交换研究生,才熟了起来。到了柏林以后,更是天天在一起,几乎形影不离。我们共同上课、吃饭、访友、游玩婉湖(Wansee)和动物园。我们都是书呆子,念念不忘逛旧书铺,颇买了几本好书。他颇有些才气,有一些古典文学的修养。我们很谈得来。有时候闲谈到深夜,有几次就睡在他那里。我们同敦福堂已经几乎断绝了往来,我们同他总有点儿格格不入。我们同一般的中国留学生也不往来,同这些人更是格格不入,毫无共同语言。

当时在柏林的中国留学生,人数是相当多的。原因并不复杂。我前面谈到“镀金”的问题,到德国来镀的金是24K金,在中国社会上声誉卓着,是抢手货。所以有条件的中国青年趋之若鹜。这样的机会,大官儿们和大财主们,是决不会放过的,他们纷纷把子女派来,反正老子有的是民脂民膏,不愁供不起纨绔子弟们挥霍浪费。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冯玉祥、戴传贤、居正,以及许许多多的国民党的大官,无不有子女或亲属在德国,而且几乎都聚集在柏林。因为这里有吃,有喝,有玩,有乐,既不用上学听课,也用不着说德国话。有一部分留德学生,只需要四句简单的德语,就能够供几年之用。早晨起来,见到房东,说一声“早安!”就甩手离家,到一个中国饭馆里,洗脸,吃早点,然后打上几圈麻将,就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午饭后,相约出游。晚饭时回到饭馆。深夜回家,见到房东,说一声“晚安”,一天就过去了。再学上一句“谢谢!”加上一句“再见!”语言之功毕矣。

我不能说这种人很多,但确实是有,这是事实,无法否认。

同类推荐
  • 陈兰彬与晚清外交

    陈兰彬与晚清外交

    本书通过时代赋予的使命、从村庄走出来的翰林、入幕府办洋务、率领幼童走向美国、留美学生撤回等章节介绍了陈兰彬与晚清外交的故事。
  • 连锁巨人:沃尔顿成长日记

    连锁巨人:沃尔顿成长日记

    本书讲述了沃尔顿的成长以及创业故事。沃尔顿白手起家,从岳父家借贷2万,专攻农村市场,采取薄利多销的方式,用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径迅速占领了美国的乡镇。沃尔玛终于成为世界连锁超市第一帝国。沃尔顿有过人的智慧和良好的习惯,从一路的成长中,我们可以见证沃尔顿的过人之处。他给后人留下的经营哲学是很多商家的宝典。因为作者研究日久,采访了沃尔顿家族的后人,并且掌握了第一手很多外界并不知道的秘密,在本书中都是首次披露。
  • 细说民国大文人:那些文学大师们(白金增订版)

    细说民国大文人:那些文学大师们(白金增订版)

    本书对七位民国时期的文学大师的生平逸事进行了梳理,重现了三千年不遇之大变局下,这些大师傲拔的志趣和风骨,以及终归悲悯和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时代命运。他们形骸放浪而不失忧国忧民之心;学问高绝,文采风流号为一时之冠,性情却又烂漫天真,质朴可爱……本书在天涯论坛连载时,好评如潮,引来百万粉丝疯狂追读跟帖,被誉为关于讲述民国大师逸事作品中的“翘楚之作”。本卷人物:鲁迅、林语堂、郁达夫、张恨水、沈从文、周作人、梁实秋。
  •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纵观蒙元历史,就是血淋淋的征服与统治的历史。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在50多年的时间里,以总数不到40万人的军队,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一一蒙古帝国。本书以元朝十五位帝王为主线,从不同的角度再现了成吉思汗家族的兴衰荣辱。文中既有小故事的穿插,又再现了历史原貌,极具知识性,是一部完整的元朝历史。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焦裕禄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焦裕禄的故事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热门推荐
  • 尽红尘

    尽红尘

    悬崖边下,她苦苦的哀求:“师兄,救我,救我!”他看着她,却始终握不住她的手。寻觅与复仇,是他活下去的冀望。江湖悠悠,红尘渺渺,切骨之仇,一纪了结。情恨于衷,却是曲终人散,各自归去!
  • The Land of Little Rain

    The Land of Little Rai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极品巫医

    极品巫医

    三流医学院实习生,得到上古巫灵空间传承,走上神秘巫医之路,笑傲都市,纵横花丛,游走于生死之间...
  • 忘川三生忘君归

    忘川三生忘君归

    千年大战又启,杀戮邪神,魔妖尽杀,也留不下她……“为何……”“你的命,只有一条,怎抵得上我族上千条性命?为何?呆子,我其实也想知道为何?为何,我还是忘不掉你......”释然了,她放弃了,原来,到头来,自己还是忘不了他呆子……若有来生,我宁愿,我从来就不认识你……手落,一滴血泪化作冥地彼岸,开在这千年之战的土地上两情若是心心相悦,又岂在自相折磨……听弦断,断的是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的是一朝风涟。花若怜,又落在谁的指尖......花开花落,缘起缘散.......(暂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贵女有本帝王经

    贵女有本帝王经

    本是京城贵女的她,却沦落烟花之地,重回京城,将会有怎样的风雨等着她?“把我送给别人,这就是你想要的,对吗?”“对。”在吃人不吐骨头的后宫,她变得不择手段,可他却想要当初那个单纯的她。
  • 我的棋灵老师

    我的棋灵老师

    初衷只是想测一下能不能修行,谁能想到不仅可以气、法双修,还冒出个棋灵来,说我是什么天选之子,引经据典忽悠我,说什么“少年,人类的未来就靠你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之类的鬼话,我当然不会相信他。后来,我:“真香!”
  • 从假面骑士世界开始的无限反派

    从假面骑士世界开始的无限反派

    作为刚刚毕业的大四狗,李清河穿越到了假面骑士Faiz的世界!有两百余万字老书《带着红警从假面骑士》保证,绝不会断更。555世界——空我世界——Black世界,目前暂时这么定了。
  • 甜蜜复仇

    甜蜜复仇

    她平生第一次用蹩脚的医术医活一个重病的人,还没来得及放鞭炮庆祝,就被他给暗杀了。天呐!难道注定她成就不了一世医名?不行!这个仇她一定要报!还有,做不了名医就赚不了大钱,那她只能在报仇时随便赖着他用他的钱喽!咦?他不是江湖第一杀手吗?听说杀手的酬劳很丰厚呀!怎么比她这个蒙古大夫……不,是还没有认可的未来名医还穷。原来他这个江湖第一杀手,背后还有一个剥削他的大楼主和一堆赖着他养的闲人。这可不行,她还想赖他一辈子的,吃他的喝他。看来要好好整顿下他的家计,才能保证以后吃香喝辣的啦!
  •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