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好这些小动物后,屈星出了混沌空间,在三龙镇上买了一些卤猪头肉,他知道丈母娘喜欢吃这个,他们不买点,以她那节约的性格,可不会来买这些吃。
路过河边的桥头时,屈星看见有人白了两个盆子,在卖野生鲫鱼,有大有小。随即,他把盆里的鲫鱼都买了下来,准备在回路上找个机会,把鲫鱼放进空间的池塘中。
脑海中灵光一闪,要不要再养点海产啊。屈星这段时间感觉到了混沌空间时时刻刻都在扩大,随着他修为的提高,空间也慢慢的变大。
明天和耿红去渔业的渔场看看去,屈星心里想着。
第二天,屈星二人打车去了渔业养殖郊区。屈星是从别人问到的,这一带沿海到处都是养殖场,有养殖海鱼的,也有养殖淡水鱼的。不过也有的是是种植紫菜的。只有少数是养殖贝类以及海鱼的。
“大哥,这附近哪里有养鱼的么?”屈星和耿红走在路上,向一个从这里经过的男子问道。男子长期在海边,皮肤黝黑。
男子停了下来,冲屈星笑了笑:“你要买海鲜么?我家就有养殖场。”
这男子叫刘琦祥,家就在附近的东升渔村。
“这些年海里的鱼越来越少,想要出海捕鱼就要去更远的地方。渔村里都是小船,去太远的地方捕鱼非常危险。于是我就想办法在村子里养鱼。我的养殖场有一百多亩,养的也很杂,贝类、鱼类都有。”刘琦祥一路上向屈星父子介绍他的渔场。
“你搞这么大,应该赚了不少钱吧?”屈星问道。
“哪里能赚什么钱?养海鱼是一门技术活。我没技术,就靠蛮干,哪里养得好。要不是有些项目还赚了一点钱,我连本都保不到。”刘琦祥也是个很实诚的人,也没管这父子俩可能会是他的顾客。
刘琦祥将屈星父子领到他的渔场,他的渔场处于海边的狭长地带。靠海的一端,他用来养殖紫菜、贝类。最里面,则养了海鱼。
“这里面养的是大黄鱼,市面上的大黄鱼都是三两到半斤的,我这里都是一两斤一条。这么大的大黄鱼,要是野生的,可以卖上几百块一斤。运气好,卖一千块钱一斤都不算什么。我这个虽然是养殖的,但是跟野生的没有很大的区别。价钱太低了,我不舍得卖。准备一直养殖下去。”刘琦祥得意地看着偶尔会在水中游动的大黄鱼。
可是还正说着话,一条大黄鱼突然从水中翻了出来,病恹恹地浮在了水面上。
“糟糕。”刘琦祥顾不上跟屈星父子说话,连忙跑回去拿工具去了。
刘琦祥本来以为大黄鱼上浮是因为缺氧,所以他赶快跑回去想办法给水里面增氧,但是情况似乎并不像刘琦祥想的那样。在增氧措施采取了之后,依然不时地有大黄鱼上浮。
“刘琦祥!麻烦大了,茂成家的石斑成片的死。怀疑是感染什么病了。可不要传播到我们这里来啊。”刘琦祥老婆孙兰英飞快地跑了过来。
刘琦祥一听,直接一屁股坐到了地上。阮茂成是他堂弟弟,前一天阮茂成家的石斑有浮水的情况,以为是缺氧,他拿了自家的工具跑过去帮忙增氧。回来担心自己家的鱼也会缺氧,就又给自己家的渔场也增了氧。为了图方便,也没有进行消毒。这下只怕是将病毒带到鱼塘里来了。
“刘琦祥,我们家的鱼也浮头了,你快点想办法呀!”孙兰英看着自家网箱里的大黄鱼也开始一条一条浮上来,立即惊慌失措地大喊了起来。
孙兰英突然看到了罗正江父子:“你们是干什么的?”
屈星说道:“我们是准备到这里来买鱼的。这种情况你们以前遇到过没?”
孙兰英点点头:“要是没有这种情况,养鱼的都发财了。这是没办法的。鱼跟人不一样,得了什么病,一下子也看不出来,等它得了病,也一下子没办法治。”
刘琦祥哭丧着脸:“唉,我的大黄鱼啊,好不容易养到一两斤一条。早知道不那么贪心,早一点把这些大黄鱼全部卖出去就好了。”
“现在问题是,不光是这些大黄鱼,我们这些网箱都是连在一起的。所有的鱼都可能受影响。你赶紧想办法呀。不然这一次我们家的损失可大了。”孙兰英哭出声来。
我有什么办法?遇到这种情况,农业大学的教授都没更好的办法。”刘琦祥说道。
“我跟你说了你不是干这个料子,你偏不信。早要依我的话,把渔场转手给别人,就不会有今天的事情了。”孙兰英埋怨道。
刘琦祥也是心灰意冷。
情况越来越严重,阮茂成打了电话过来,说原因找到了,说是农大的教授说,是刺激隐核虫感染导致的。只是现在防治也晚了。让刘琦祥这边提前注意防范。
“还怎么防?我这边也发作了。大片大片的上浮!”刘琦祥两眼空洞地望着渔场里的网箱中,成片成片的鱼开始上浮。
看着刘琦祥夫妻眼神中那种绝望,耿红有点不忍心,“屈星,你有办法没有,要不帮帮阮大哥夫妻俩吧。”
“我先看看吧。”
在村民们急得团团转的时候,屈星在渔场四处转悠。他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每个渔场里似乎一团黑气,虽然比较淡,但是自信感受下,屈星还是发现了。偷偷的输入一道绿气的木灵气。将木灵气释放在渔场海水中,木灵气就会自动地驱赶这些黑气。
只是当黑气的数量巨大,竟然能够与木灵气形成对抗。输入水中的木灵气太少了,慢慢的消散,四周却又涌过来不少黑气。在慢慢地逼退水中的灵气。渔场里的鱼对木灵气非常的敏感,它们竟然知道随着木灵气移动。但是越来越多的黑气不断地压缩木灵气的空间,自然也在挤压渔场里海鱼的空间。
慢慢的又有些鱼开始肚面朝上的浮在水面上。
“我可能有办法救你的渔场。”屈星对刘琦祥说道。
“你有办法?”刘琦祥先是惊喜,然后又有些恼怒,“小伙子别闹。你们还是回去吧。我这渔场没办法卖水产了。”
他们不相信自己,屈星也没有办法,无奈的摇摇头。
因为东升渔村的情况严重,渔民可能遭受巨大损失,村支书阮延民将情况向上级汇报之后,镇里连忙派干部赶到东升渔村来做工作。
这一次水域感染,不光会造成鱼会发生大面积缺氧死亡,同样会影响到贝类。只有那些紫菜种植的影响不大。而受灾的这些渔场全都是养殖海鱼与贝类的。
咨询过农业专家,他们拿这些渔场没办法,看着一片片的鱼浮出水面,村支书阮延民和搞养殖的村民们内心充满了绝望。
屈星和耿红看着这一切,自己想去帮忙,但是村民们不相信他说的。
屈星走向一脸难看的村支书阮延民,很严肃的说道,“阮支书,我确实可以帮助你们把鱼病治好。”
看着眼前这个小伙子一本正经的样子,加上屈星一张人畜无害的脸,耿红在旁边也肯定的说他们能够治好。
阮延民心里面有点动摇了,加上实在没有人能帮他们解决问题,也许屈星真的能治疗这次的鱼病。
死马当活马医了!
他似乎下定了决心。
“小兄弟,你要是真的有技术。能够将渔场的鱼都救活。这些海鱼全部卖出去,一亩渔场,至少可以出个一万块钱。我们也不会免费让你干活的。”阮延民说道。
于是,屈星假装回三龙镇上,在药房随意买了一些中药材粉末,而后屈星用空间灵水化开,带到了渔场,把所谓的药水交给村支书阮延民,嘱咐他每个渔场兑水之后洒入渔场就可以了。
按照屈星的嘱咐,村上的那些渔场的鱼都开始活蹦乱跳的。
于是在屈星和耿红准备回家的时候村上渔场的渔民硬是塞给他们5万块钱。然后送给屈星很多的渔场产的鱼,淡水鱼、海鱼、贝类都有,以后只要是屈星来他们这里买鱼,一律五折,并且留了电话号码。
这些渔场主也是担心之后渔场又发病了,还有屈星可以帮忙解决,所以特地送了个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