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建立后,国家为培养邮电中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按照苏联的教育模式,分别在北京、南京、西安、重庆设立邮电学院,同时充分利用各地邮电学校、邮电培训班资源,对干部、职工开展培训。
邮电部对于邮电教育工作的方针任务为:“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以及新的邮电设备不断增加的需要,有计划的培养各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特别是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干部),提高在职干部和职工的文化、技术、业务水平,要求在若干年内扭转干部不足、技术贫乏的基本情况,并为今后更高级的技术发展打下基础”。为此,邮电部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制定了下列培养干部任务:
——着手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现有的邮电学校培养中级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现有的训练班培养初级技术人员;有计划的培养少数民族管理干部和技术人才。
——重视在职干部的培养工作。有计划地把在职员工、文化、技术和业务水平提高一步;要求把1949年以前参加革命的干部,文化水平不足初中水平者,除个别体弱年老者外,一律提高到初中毕业程度,并用订师徒合同的办法,由现有高级、中级人员负责培养出一批技术人员。
——准备电信科学研究工作。有重点地研究苏联及人民民主国家的先进技术,解决我们目前技术上存在的重大问题。A邮电部采取两项具体措施:第一项措施,积极展开邮电学院的筹备工作;第二项措施,提高现有中等技术学校,固定专业,确定规模,继续进行教育改革,提高质量。
1953年3月,邮电部开始着手筹建“北邮”,这是新中国首座培养邮电人才的高等学府。次年9月12日,政务院批复同意建校计划,将天津大学电讯系、电话电报通讯与无线电通讯广播两个专业、重庆大学电机系电话电报通讯专业划归“北邮”。
1955年7月20日,北京邮电学院在新街口外小西天举行成立大会。据资料记载,建校初期设立的系科有有线电信工程系、无线电信工程系、工程经济系等。学院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设置都有前苏联专家参与制订。1959年、1960年北京电信学院及其附属中技部、邮电科技大学先后并入,“北邮”被确定为全国64所重点院校之一。
长期以来,学院倡导“学以致用”、“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为邮电系统输送大批高级人才。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北京邮电学院”更名为“北京邮电大学”。
1958年秋,北京市邮局在万寿路成立了一所培养邮政人才的中等专业学校——北京市邮政学校,学校设邮政机械、邮电经济管理、邮政通信和邮电通讯业务等专业。由于资料所限,有关这所学校校史的材料已经不多,就连互联网也未能提供更多帮助。摘录一段80年代报刊上的文字:
在北京西郊风景秀丽的万寿路旁,有一所北京市邮局直属的“北京市邮政学校”。该校诞生于1958年秋,开始设备十分简陋,经过几年努力,即初具规模,后又不断发展,日臻完善。现已成为一所综合性、多层次的为北京市邮局培养通信人才的中等专业学校。……二十多年来,该校已培养出毕业生近千名,毕业生中A见《中央人民政府邮电部关于邮电教育工作和培养干部工作的指示》,1954年。
许多人都已成为邮政通信工作的骨干,该校目前已成为北京市邮政局的教育基地之一。
十、第一座自动化邮局
收信售报卖邮票,全由机器来照料。
顾客只要按电钮,办事准确工效高。
机器收钱又找钱,不会弄错半分豪。
自动设备谁人造,京沪邮电职工立功劳。
1964年10月5日,北京第一座自动化邮局正式对外营业,地址在天安门附近公安街的北京邮政大楼一层营业大厅。这座大楼自1922年落成之后,一直都是北京市邮政中枢所在地。过去,邮局的所有业务都是用手工操作,无论寄信、买邮票、寄包裹、汇兑业务、发电报、打长途电话、买报纸等,无一不需要与营业员面对面交流,一手钱一手货,当面两清,对于排队早已习以为常。因此当这座“自动化邮局”正式营业的第一天,许多市民带着好奇的心情专程赶来“一探究竟”。
当时,新华社发过一条电讯,标题《首都出现第一座自动化邮局,过去用手工操作的一些邮政业务为机器所代替》。其中所提到的“一些邮政业务”,主要是出售邮票、报纸、信纸、信封、明信片和收寄包裹、电报传送和加盖邮戳等。
有亲历者描述人们走进营业大厅,中间摆着三张供顾客坐下写信的服务台。顾客写好信后,旁边有三个按钮,分别是8分邮票、1角邮票、2分信纸信封。顾客将硬币放入投币口,按下相应的按钮,邮票或信封信纸就会从机器里自动“吐”出来。如果投入8分硬币却按下标识1角按钮,“示币牌”(相当于显示屏)就会自动显示“按错电钮”,顾客须重新再按。服务台下方安装自动信箱,顾客将贴上足额邮资的信件投入即可。
在营业厅北半部,并排摆着11台自动出售报纸、邮票、信纸、信封和明信片的机器,“外观像衣橱一样,实际上内部的机器只和电视机差不多大。”这些机器上面分别标有各种报纸、邮票、信封信纸、明信片的名称、售价和使用方法,机器具有自动计数和找零功能。机器上的“示币器”显示顾客投入硬币的数额,当投入的硬币足够,顾客只要俯身就可取到自己要买的东西。有人做了一个小测试,将一枚类似硬币的小铁片投入机器,机器马上响起警铃,“示币器”上就会出现“废币”红色字样。
在这些具有自动售卖功能机器的旁边,还有两部可以收寄本市或外埠信件的自动收信机,专为不想贴邮票的顾客服务。两部机器只能收寄重量在20克以内的平信,只要人们投入足额邮资,投信口就会自动打开。信件投入后,机器自动在信封背面加盖“邮资已付”邮戳,并在镶嵌有玻璃的小格内展示片刻,完成寄信流程。
在收寄包裹的柜台,营业员再不用像过去那样跑前跑后取送包裹,只需坐在营业柜台前,按照包裹单上的号码,按一下按钮,指定的包裹就会由输送带从包裹房的包裹架上,再经提升机直接送至营业柜台。
邮局的电报传送和“过戳”都采用自动传送带和电磁日戳代替手工操作。除此而外,邮局还设有投币式公用电话。从当时的报道中,可以感受到人们对于这些新事物所产生的兴趣:
投币式公用电话,不投足5分硬币,拿起耳机,没有声音;投足5分,指示灯上就显示“请使用”三个字。当你拨完号后,如果对方无人来接或占线,它还会自动把钱退出来。拨“07”、“05”等问讯电话,指示灯也会亮起“应退费”三字,把钱退还给你。
据报载,这家自动化邮局的设备均为国产,由北京、上海两地的邮电职工联合研制。与这一时期国内其他行业的技术革新、发明创造一样,这项“新事物”在缺乏资料的条件下,经过反复试验才试制成功,被誉为“发扬自力更生精神的巨大成就”。
早在1956年,北京市邮局试制成功信函分拣传送机、电动过戳机,大大缩短了信函处理时间,同时将分拣员的工号加盖在函件上,明确了分拣员责任,便于检查。由于机器的使用,工作现场上没有人来回走动,分拣员可以坐着分拣,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1958年7月8日,北京市邮局建成了一个专门生产邮政机械的机械制造厂,研制、生产包括印刷分拣机、自动封袋机、两用报刊零售车、国际邮件批译机、自动或半自动信封明信片售卖机等,被称为“中国邮政史上史无前例的创举”。60年代初,北京市邮局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新创制和改进一批邮政设备,其中有包裹自动计费器、电动数信机、半自动化捆报机、电动三头过戳机、自动售报机等。全局实现的技术革新项目逾千件。慈云寺邮电局利用新设备,将过去营业员收寄的包裹,从接收、称重、计资费、开收据、装邮袋等工序汇集到流水线上完成,将过去的8道工序减为4道,收寄包裹所需时间,从过去办理1件用时5分钟,到收寄5件包裹只用3分钟。
1976年12月,按照中央和北京市的安排,有关方面下达通知,邮政大楼属于已经破土奠基的“毛主席纪念堂”建设工程拆除范围,市邮局迁至位于天桥附近的永安路173号,搬迁工作在几日内迅速完成。据知情人透露,由于这座建于60多年前的欧式建筑十分坚固,采用机械方法很难保证毛主席纪念堂的建设工期,最后是由解放军部队用爆破方式才使这座标志性建筑被夷为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