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风波的主要策划人就是王强和徐小平,但是俞敏洪重新掌权之后也并没有记恨这两位朋友,他担心的反而是自己的行为会不会伤害到两位朋友的心。为了挽留王强,俞敏洪其实是付出很多心血的,他把新东方的产业开发交给王强负责。在新东方,主要就有两块业务,一个是教学,另一个就是开发和教学有关的产业,例如:出版、翻译……产业开发就是新东方的命脉。俞敏洪不仅把新东方的命脉交给王强,还告诉王强说如果他离开的话,新东方就不会举办8周年的庆典……就这样,王强终于被感动了,他决定忘记以往的事情,继续留在新东方。在后来接受记者提问的时候,王强说俞敏洪的行为是“宽容”,其实这也是王强在委婉地向俞敏洪表达自己的歉意。同样如此,徐小平也因为这次的事件获得了更长久的友谊。
或许在领导者的位置上,俞敏洪并没有其他企业家的“权威”和魄力,但是作为一个管理者来说,毋庸置疑他也是合格的,可以说是非常好的领导者。他能够考虑到新东方员工的特殊性,能够考虑到新东方的规范化转型,能够在关键时刻保住新东方的团队,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更重要的是,对于新东方的很多管理者和员工而言,他们的董事长是一个非常宽宏大量的老板。
比如,在一些演讲中,新东方的一些老师喜欢在大庭广众面前拿自己的董事长开玩笑,周成刚在福建的一所大学中演讲的时候就说,他和俞敏洪是在复读时期的同学,当时俞敏洪是他们班的班长,为什么会是俞敏洪呢?因为俞敏洪高考失败了好几次,有经验!
对此,俞敏洪说:“当你对别人的态度是随和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也能够得到别人的随和回报。如果别人批判你的时候,你依旧随和的话,你们之间的沟通就会更加容易,其实我从小的个性就是这样,对人对事都非常忍让,更重要的是我能够对人性有所理解。”
在新东方的官方博客中,专门有一个栏目叫做“老俞风采”,里面全都是拿俞敏洪开涮的趣事。其中有一段是这么写的:在新东方,教员基本可以分成两种,一种就是“大海龟”,也就是经常漂洋过海的人;另外一种就是“小土鳖”,就是从来没有离开过中国的人,而我们的创办人老俞就是第二种人。
在博客中,经常有网友留言,有些网友就表示,只有如此可爱的人,才会让自己的下属这样“涮”自己。
其实,这正是俞敏洪的高明之处。最早的时候,俞敏洪身边的人都是他的同学、老师,他们肯定不会把俞敏洪当成是自己的领导,更不会在称谓上有所改变。大家一起吃饭、聊天、喝酒……都是铁哥们儿。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磕磕碰碰的时候,俞敏洪每次遇到这种事情,不管自己对不对,都会先让老师和其他同学们消气。长久的工作之后,俞敏洪也就形成了这样的“管理方式”,也正是这样的领导,才让新东方的元老们在一起总是其乐融融的。
也正是这样的领导,让俞敏洪经常成为很多老师调侃的对象,很多即使是后来进入新东方的老师,也不经常叫俞敏洪“俞总”或是“俞董”,对他总是叫“老俞”,“俞老师”应该是对他最尊重的称谓了。而新东方的学员更是肆无忌惮,给他起了很多的绰号,什么玉米糊、米老鼠之类的,总是层出不穷。每次他从教学楼经过,楼上的学员就会异口同声地叫他的绰号,之后学员们就开始哈哈大笑。对此俞敏洪自己也非常无奈地说:“哎呀,我怎么就从来没有当老板的感觉呢?”
在老师的课堂上,老师也总是“老俞”、“老俞”地举例,学员们非常爱听,俞敏洪从窗外经过听到的时候,心里也非常高兴。他觉得老是这样举例是对自己的讲课精神的一种传承,并不觉得没有受到尊重,相反他还希望自己的员工能够牢记新东方的授课理念,欢迎这些老师拿自己“开涮”。
现在,新东方已经非常出名,俞敏洪的工作重点也不再是教学了,而是管理。尽管现在大家仍然叫他“老俞”,他依旧没有“权威”和架子,但是他的胸怀已经深深感染了新东方的员工和学员。大家对这个没有权威的领导不仅没有丝毫的不尊重,反而更加喜欢和爱戴。
对于自己的性情和脾气,俞敏洪说过这样的话:“可以说我是从来不发火的,任何时候我都是笑眯眯的。但是当我稍微严肃一点的时候,我下面的人就会受不了,他们就会觉得有事情要发生了。其实,在管理上,不需要板着脸,他们心里非常清楚自己需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需要达到一个怎样的标准。如果达不到的话,我也不会生气,我会对他们说,你们自己看着办吧,看看怎么惩罚合适!”
对于俞敏洪,新东方的人是这样评价的:“俞敏洪的胸怀非常博大,也很包容,不管是他人的弱点还是社会的弱点,他都能够理解并且谅解。即使是下属与他争辩,即使吵得天翻地覆,事过之后也会非常佩服他。新东方也因为俞敏洪而形成了非常有魅力的企业文化。”作为一个管理者,最重要的就是要企业的员工接受并认可自己,而领导者的权威也是因此而来的,俞敏洪就是用自己的方式体现了自己另类的“权威”。
管理者不是自卑的奴隶
很多人都说,一个人的自卑源自于他缺乏个人魅力,从而会轻视自己、看不起自己。一个人的一生如果一直困扰在自卑的阴影中不能自拔的话,那一切成功和荣誉也就会与他无缘。对此,俞敏洪是深有体会,他觉得自卑会导致一个人的失败。
在北大的时候,俞敏洪身形消瘦,发型也是“自暴自弃”型的长发。对于北大的五年求学,俞敏洪表示当时没有丝毫的浪漫,也谈不上开心。北大的五年,让俞敏洪备受煎熬,屡受打击。走进校门的时候,他的衣服上都是缝满补丁的。每次上体育课的时候,老师根本不需要叫他的名字,通常都是叫他“大补丁”,而每次听到老师叫这个的时候,俞敏洪总是会走出队伍。这个时候,全班的同学就会集体大笑,让俞敏洪顿时变得非常狼狈,甚至会有无地自容的感觉。
俞敏洪记得在开学的头一天晚上,全班的同学都聚集在一起开班会,个性腼腆的他在众目睽睽之下竟然不知道怎么自我介绍了,大家听着他磕磕巴巴的自我介绍,都在下面窃笑。王强当时是他们班的班长,还没有听俞敏洪说完,他就装作一本正经地说:“这位同学,能不能麻烦你不要讲日语,好不好?”当时的俞敏洪家乡口音非常重,大家根本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后来俞敏洪听同学说班上的男女比例是1∶1,刚开始的时候,他对这样的比例非常兴奋,但是结果让他大失所望,全班的女生几乎都没有正眼看过他,这让刚来北京的他顿时变得非常自卑。
在学校学习期间,高考时英语成绩很好的俞敏洪,因为听说水平很一般,在进学校一个月之后从A班调到了C班,这让他的自尊心再次受挫,自卑心理也就更加严重了。因为C班里的学生几乎都是听力有障碍或者语音语调有障碍的学生。
遭遇了这样的事情,俞敏洪自己也开始怀疑自己的智商,是不是自己真的和其他的同学有智力上的差距,后来俞敏洪回忆:“那些同学在平时的学习中也看不出来有多认真啊!怎么一到考试就能考出很好的成绩呢?我每天的学习时间都比他们多两三个小时,但是每次考试成绩出来的时候,我总是排在倒数几名之中。”到今天,俞敏洪还觉得非常郁闷。
后来因为肺结核而休学一年的俞敏洪在同学聚会的时候,80级和81级的同学要相互拜访,但是竟然没有一个人和俞敏洪寒暄,因为大家都不知道这个人是自己的同学,这让俞敏洪非常痛苦和辛酸。
这样的大学生活,让俞敏洪不仅摆脱了自卑,还让他完成了人生华丽的蜕变,在多年之后的同学聚会上,当年班上的女生都争先恐后地和他握手,在握手的时候,还不忘说:“真是后悔啊!当年怎么就没有看出来你会成为中国最富有的老师呢?”这个时候,所有的人都承认了俞敏洪已经是北大80级最优秀的毕业生了。
后来,俞敏洪曾表示,北大的五年对他是一种难得的“折磨”,尽管自卑,但是他并不想一直自卑,所以他每天都要和优秀的同学进行比较,暗自和他们较量,就是这样不断比较和较量让他在不知不觉中逼迫自己成长起来,并且在他人没有察觉的情况下超越了那些优秀的同学。在同学们的眼光和言语中,俞敏洪看到了自己的弱点,他强迫自己向优秀的同龄人学习,他觉得如果自己想赢的话,首先要做的就是战胜自己。几年之间,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俞敏洪渐渐发现,周围的同学原来还没有自己读的书多;身边同学对时政的看法还没有自己透彻;朋友们发表的意见还不如自己高明……发现这些之后,俞敏洪的自信就逐渐建立起来了,而他的自卑也就是这样逐渐被克服了。
如今的俞敏洪已经成为新东方的董事长,他心中的自卑也早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对自己绝对的自信,因为他非常清楚,看不起自己,就永远也不可能走出自己。而自己作为新东方的管理者,如果沦为自卑的奴隶,只能够加速新东方的分崩离析。
俞敏洪自己也作过总结,在北大的时候,自己的普通话不流畅,英语口语又非常差;形象不好,满脸的青春痘;身体不好,大三的时候还得了肺结核……这些原因累加在一起,让俞敏洪变得自卑。但是在俞敏洪18岁之前一直都是非常自信的,农村地里的活儿他样样能干,而且干得非常漂亮,如果当年没有考上大学的话,他或许会成为当地最优秀的农民。但是,正是因为上了北大,才让他深深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并彻底地从自卑中走了出来。
现在在新东方,不管是普通的员工,还是来学习的学员,看到的俞敏洪都是温和、睿智,充满自信,并且非常从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