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二年级开学的那天,我们班上又转来了一位新的男同学,他个子长的跟我差不多高,白白净净的皮肤象女孩子的一样,但他说话还是很利索、很男性的。通过观察我发现他与我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爱好武术,这不下了课他一个人又在空地上自己“比划”上了,这一共同点也为我俩的人生结下了一串不解之缘。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极其能模仿的年龄,八十年代开始受港台地区的影响,中国内地也刮起了一股“武侠影视”风。从电影《少林寺》到电视剧巜霍元甲》好多的武侠作品一时间都涌现了出来,你看那街头巷尾不是又有几个调皮的男孩子在那儿像模像样的比划上了。别人是玩的高兴而已,而我们俩是其中付诸行动实施的人了。从踢腿劈叉到冲拳倒立,从压腿站桩到力量练习,一根木棍被我舞得虎虎生风,他跟我一样也是深受“武侠风潮”影响的人,他就是新转来的同学——张大峰。
每天上早自习前,我俩约好了在操场边一同练习。大峰的一招一式甚是好看,但在我看来他只是属于花拳绣腿,只要我的拳头一“接触”到他的身体部位,他便会“啊”的叫了起来……我问他:“感觉如何?”他说:“打的我可疼了!不疼我能叫唤。”我给他得出的结论是:理论尚可实战不足。你们来听听他的理论:“启明,你的腿不能踢得太高了,太高了对方一抬你的脚踝你不就朝后面倒了。”他又说:“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双手起个防护作用,但脚的力度要大了很多,如果踢正部位了那效果肯定会更好。全身两肘两膝是最硬的部位,武术家们称为“铜肘铁膝”,可见膝盖和肘部有多么硬,如果运用得当可谓一招毙命。”等等、等等…他的理论太丰富了,但我依然觉得他欠缺实战技术。
我是属于实战派的,在不断的探索与改进中形成了自己的实战风格,结合了“杂志”中散打、格斗、拳击等等“技法”的精华;从来不拘泥于各种各样的“花架子”套路,我的理解是套路再多再花哨也不利于实战。他说我的腿踢高了也没见他向后端脚摔倒过我一回;他说脚要踢正部位也没见他踢伤过我的身体,倒是那一次我一脚把阿牛给“踢伤”了;他说“铜肘铁膝”也没见他有多“强硬”过。到现在了我还怀疑他象贾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一样,我也没有见他跟任何人打过架,性格使然他是个“理论大师”,当然了我也不盼他与人发生了冲突。
他很聪明,学习也很好,只要上课听老师讲上一回便记住了,这一点我总是自叹不如。他和我一边玩,一边还背的巜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时滔滔。……”跟他背着背着我也会背了。
人生多个朋友,生活多份欢乐。人生多份努力,事业总会多出成绩。大峰同学用他的聪明和勤奋换来了别样的人生,后来他上了高中也考上了大学,毕业后本来在研究所工作,工作了两年多他便跳槽去了高科技私人企业就职去了。我也在心里默默的祝愿我的这位“拳友”随遇而安,人生事业一切顺利。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首题目叫巜同学》的诗,诗是这样写的:
想念你
曾经的同学
当初的枝蔓
结出天赋异禀的你
我外表粗糙
你内心完美
他品德高尚
您别样光辉
想念你
我的同学
鸟儿出巢般的散去
如今凌上了绝顶
我站北岳
你登南衡
他游刃于西华
谁曾登上过珠峰?
多少年了
聚散离合
你锦衣归来
他事业有成
您大器晚成
我默默无闻
同样的求索
不一样的坎坷
一样的年龄
不一样的心境
同一棵枝蔓
结出不一样的人生
诗中有一句“谁曾登上过珠峰?”是我向同学们发出的挑战,我盼大家不论在那行那业中都能做出好成绩来,到时候我把您的大名补进去,某某某曾经“登上过珠峰”,我要把他写进诗中,我希望有张大峰的名字,那个和我曾经一起“操练”的人。
我也总在想,如果现在我和大峰见面了会先谈啥,肯定是家庭和事业;如果谈起当年的拳脚功夫来大峰会怎么说?他还是说着一套理论,而自身不够强硬么,我不得而知。抑或我俩再脱掉上衣在同学们面前“比划比划”的话,那效果又会如何?在大家的齐声呐喊中,多少个回合过去了我也没有把他踢倒在地……哈哈,哈哈,那也太滑稽了!
关于张大峰的故事还在延续,同学聚会那年远在千里之外的他第二天才赶了回来,他显得神采奕奕,我们又忆起了在一起的美好的时光来,是友谊把同学们紧紧凝聚在了一起,它象长江、黄河的水千百年来流着、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