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之前我们说的看似有勇有谋的皇太极,新官刚上任就遇到这么大的失败。但是越是身处逆境,越是在失败中,越能看出一个人的能力。
失败以后是接着失败还是走向成功?这正是考验皇太极的时候。
皇太极明白,胜败乃兵家常事。
明白这个道理一切就好办了,最起码不会像他爹一样,一次失败就要了命一样的难受,并且最后还真的要了他的命。
皇太极没有被失败打倒。
上天对他的考验远不止这些。后金国内迎来了一场天灾,前面我们就说女真人也是种地的,而此时粮食颗粒无收。大量盗贼涌现,然后被捕。
刚打了败仗的皇太极此时面对这种情景,他很疑惑,他怀疑老天是不是在跟他开玩笑,怎么坏事一件一件跟着来。
“这些百姓都是被饿得实在受不了了,不得已才去偷东西的,难道我能都杀了他们吗?”但是毕竟偷了东西就是犯了法,不惩罚也不行。皇太极下令鞭打他们作为惩罚,然后全部放走。
在民生方面还有民族问题上,皇太极做的要远比他的父亲好。
还是这一年,天聪元年,刚刚领导宁锦大战并取得胜利的袁崇焕被罢免,调离辽东。
党争,又是党争,无休无止的党争!袁崇焕被罢免还是和明廷的党争有关,魏忠贤不想让他干了。
到八月份,喜欢干木匠活儿的明熹宗天启皇帝去世,他的弟弟朱由检继位,这就是崇祯皇帝。他将是最后一位住在北京城里的明朝皇帝。
崇祯皇帝一上台就来了个开门红,他非常迅速干净地除掉了危害朝廷和百姓多年的魏忠贤和魏忠贤的阉党集团。在这场政治斗争中,崇祯皇帝充分显示了他的冷静与沉着。
要知道,这时候崇祯帝只有十七岁。十七岁,我们还在上高中的年纪。而十七岁的崇祯却有如此大的勇气和智慧,敢向盘踞朝廷多年,势力根深蒂固的阉党集团开战,并取得了胜利。
他是一个非常聪明且果断的人。
崇祯皇帝做的第二件事就是重新启用袁崇焕。
袁崇焕再次被派往辽东。临行前袁崇焕在崇祯皇上面前立下誓言,“臣要五年之内平定辽东,要是不平定辽东我就不回来了。”
袁崇焕的计划是,“一年小胜,两年大胜,三年小定,四年初定,五年平定后金。”
袁崇焕不是随口说说,他用了四个人的生命立下了军令状。在他看来能否平定后金关键要靠这四个人。
这四个人分别是赵率教,祖大寿,何可纲,还有一个是他自己。
“要是五年之内不能平定后金,臣就先杀了赵、祖、何三人,然后臣再到北京领死。”
崇祯皇帝很高兴,要是能在五年之内平定辽东,他的大明江山皇位就可以更加稳固了,他也将成为名垂万世的中兴之主。
他高兴地对袁崇焕说,“好,朕在北京等着袁爱卿凯旋。”
话是这么说,但是人家皇太极已经在那里站稳了脚跟,哪有这么容易就让你给撵走的。
究竟袁崇焕能否平定辽东?让我们一起等待最后的结果吧。
我们先看一看皇太极为巩固权力做的那些事。
皇太极当上大汗后,很多事情并不是他说了算。还有代善、阿敏、莽古尔泰这三大贝勒。
很多时候,都是他们四个人共同讨论并决定方案,要是一件事情其他三个贝勒都同意的话,就算皇太极不同意,他这个大汗也得照办。因为少数服从多数,这是他爹给他留下的规矩。
对皇太极来说,这是对他权力的极大挑战。
挑战他的权力,这是皇太极最不能容忍的事,他决定要收拾这三位哥哥。
第一个倒霉的人是二贝勒阿敏。阿敏是努尔哈赤的侄子,毕竟不是亲哥哥,收拾起来舆论压力小一些。
天命四年,阿敏因为擅杀俘虏,被皇太极一顿痛批。
这还没有结束,紧接阿敏着吃了败仗,吃了败仗后他丢弃城池自己逃跑。逃跑就逃跑呗,阿敏做了一件相当不地道的事情,屠城。
阿敏带着大量金银财宝走了,城里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皇太极听说后,怒气冲天。
自从他当上大汗以后,千叮咛万嘱咐,不要随便屠城,要让老百姓对八旗兵留下好印象。阿敏一而再再而三屠城,直接在老百姓心中留下了残暴的种子,给老百姓心中留下了阴影。
阴影一旦生成,就难以消除了。
光这几项罪名足以把阿敏抓起来判个死罪。
皇太极始终不能忘记阿敏在朝鲜的时候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他斥责阿敏“怀有异心,率兵打朝鲜的时候妄图在朝鲜自立为王。”
皇太极这样说并没有冤枉阿敏,当初阿敏确实想赖在朝鲜不走,是被人硬拖着拽着拉着才弄回家的。
虽然皇太极没有明说要收拾阿敏,但他鸡蛋里面挑骨头一样找阿敏的茬儿,大家都能猜到皇太极的心思。
不就是因为阿敏是二贝勒,权力太大,碍着您当大汗嘛。
为了让大汗满意,众大臣一商量给阿敏判了个死刑。
但是最后皇太极念自己的这位堂兄多年来立了不少功劳,没有判他死刑,改判为无期徒刑。阿敏的子孙也没有因为阿敏受到太大连累。
阿敏从此被囚禁,直到后来崇德五年逝世。
二贝勒阿敏对权力的威胁没有了。
接下来是三贝勒莽古尔泰。这个人脾气暴躁,还经常对皇太极无礼。虽然大家经常劝他要改一改这个毛病,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性格这个东西是最难改的。
虽然莽古尔泰经常冒犯自己,但是皇太极心里还挺高兴的。冒犯他,他心里还高兴?不是皇太极心理变态,而是他城府很深。莽古尔泰无礼的次数越多皇太极越是有机会除掉他。
天聪五年,在围攻大凌河时,莽古尔泰向皇太极奏报他的军队遭到明军重创。
拿不下大凌河城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莽古尔泰在攻城的时候的确有一些小的失误,没有把握好战机;但更重要的还是因为明军战斗力有点强,当时守大凌河的是祖大寿。祖大寿那可是袁崇焕提拔出来的猛将,不那么容易打败。
莽古尔泰把明军的强悍告诉了皇太极。皇太极正要挑莽古尔泰这个哥哥的毛病(莽古尔泰是皇太极的哥哥),自然要抓住这个机会。他准备把攻城失败的责任全都推到莽古尔泰的身上。
皇太极不高兴地对莽古尔泰说,“你不管好自己的部下,耽误了作战时机,现在还找借口推脱责任,我应当治你的罪。”
这几年来莽古尔泰心里一直很憋屈,他一直觉得,“自从我这个弟弟皇太极上台以来,他就变了,变得越来越喜欢责骂我。有事没事就说我这儿做的不好,那儿做的不好。”
当然人家是大汗,一般情况下莽古尔泰不敢公然顶撞他。
但这一次莽古尔泰再也没能压住自己的火气,和皇太极顶嘴,“大汗为什么偏偏和我过不去,难道还想要除掉我吗?”
心中那强行压了很久的怒火一旦爆发,意识就会失去控制,就会干出一些大逆不道的事情。
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莽古尔泰做了一件大逆不道的事。
莽古尔泰还没说完,就将自己的佩刀提起来,刀片都快要被他抽出刀鞘了,还用眼睛瞪着皇太极。目眦尽裂,一副要和皇太极干仗的样子。
过分了,过分了,这一次莽古尔泰的行为太过分了。人家皇太极毕竟是一国之主,你这样不是明摆着找事情,嫌自己命太硬。
幸好莽古尔泰的弟弟当场大骂莽古尔泰并制止了他的无礼行为。劝他不应该对大汗大不敬,然后把他弄回家,这才不至于让他发生更不敬的行为。
事后,清醒过来的莽古尔泰非常害怕,他亲自向皇太极道歉,说“大汗息怒,大汗息怒,我是酒后失态,您不要放在心上。”
正在想办法整治莽古尔泰的皇太极当然不会不放在心上。莽古尔泰被降低爵位,还罚了很多钱。此后皇太极经常找借口给莽古尔泰身上加这种罪那种罪,没事就训斥他一顿。从那次鲁莽的顶撞之后,莽古尔泰做事越发小心,越来越隐忍,无论皇太极如何刁难他,他都忍着不反抗不顶撞。但他毕竟是个鲁莽之人,这样隐忍会对他的身体是不好的。
莽古尔泰心里很郁闷,郁闷的时间一长就容易得病。
天聪六年,莽古尔泰抑郁而死,他死的比阿敏还早。又一大势力被皇太极解决。
原来四个人南面同坐的局面,现在只剩下大贝勒代善和皇太极两个人。
代善看看下面跪着的贝勒大臣们,再偷偷瞧一眼坐在旁边的皇太极,脸上冒出一层冷汗。
代善也受到皇太极的几次批评,但他是一个非常有心计的人。
当他看到阿敏和莽古尔泰的下场后,他很快明白自己的弟弟皇太极的想法。
“皇太极是想一个人独掌大权。要是和皇太极作对,估计自己的下场会比阿敏和莽古尔泰还惨,还不如老老实实的交出权力,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权力什么的不重要,还是命重要。”
在封建社会中,皇权至上,权力归根到底是皇帝一个人的。大臣的职责就是辅佐皇帝,给皇帝提个建议,最后拍板做决定的还是皇帝。
既然不是你的菜,那就不要随便掀锅盖,否则一旦出了问题,那可不得了。抢了皇帝的权,更不得了。
虽然皇太极现在还不是皇帝,但后金的大汗在后金国中,就相当于明朝的皇帝在明朝。
代善主动向皇太极提出,他和大汗共同南面而坐不合适,还把他的权力主动交给皇太极。
之后,代善经常以年迈为由,不参加军政大事。这要是在公司上班或在学校上学,这种缺勤逃课的事情是万万不行的。大人上班要是这样的话要扣工资,学生上学要是这样的话要扣学分。
可是代善缺勤非但没扣工资,没扣学分,还能隔三差五收到领导皇太极送的奖金。
在皇太极的这个公司里,像代善这样的高级领导,旷课比上课重要,缺勤比上班更让领导高兴。
皇太极很高兴,现在他真的是大权独握了。
代善的主动退出也让他免于迫害,皇太极对这位哥哥很敬重,后来皇太极称帝后对代善的封赏也是非常优厚。
在整治三大贝勒的同时,皇太极不忘培养自己的人。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就是皇太极培育出来的。
阿巴亥临死的时候唯一的一个要求就是希望皇太极能善待她的儿子们,皇太极答应了,没有违背誓言,非但没有虐待他们,相反皇太极对这三个弟弟格外好。
之所以不违背誓言,和阿巴亥没有多大关系,主要是皇太极想利用阿巴亥的儿子们,利用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这几个弟弟,对付自己的哥哥们。
皇太极要对付的人主要是代善、阿敏、莽古尔泰,这三人皇太极都得管他们叫哥哥。当年努尔哈赤活着的时候四大贝勒排名,皇太极排在最后面,这三人排在前面。
这三人在八旗中的势力特别宽广,要想对付他们光表面上的打击是不够的,表面上把他们削爵囚禁了,可他们在八旗中培养的势力还在。要想彻底消灭三大贝勒在八旗中的超高人气,皇太极必须培养自己的势力。最直接有效的做法是,皇太极亲自提拔一批新人,提拔一批年轻的人。
当然也不是随随便便抓几个人顶上就行了,提拔上来的人要有能力,这样大家才会福气。要是随便弄几个草包上来,那怎么行,怎么让大家佩服?大家不都得翻天?
阿巴亥的三个儿子能力都很高,打起仗来个个都能指挥千军万马。尤其是多尔衮,和他老爹努尔哈赤比起来,没有优秀,只有更加优秀。
后来的历史证明,努尔哈赤所生的几个儿子中,虽然都很厉害,但最厉害的当属皇太极和多尔衮。这两个人无论是搞军事还是搞政治,都是中国历史上相当出色的人物。
多尔衮的崛起除了他本身的优秀外,更离不开他哥哥皇太极的培养。皇太极将很多事情都交给多尔衮处理,还让多尔衮成为正白旗的旗主。皇太极还给多尔衮开小灶,对这位弟弟付出了很多。正因为皇太极的刻意培养,加上多尔衮原本就聪明勇武,多尔衮迅速从一位少年成长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领。
笼络汉人
之前说过,皇太极刚当上大汗就修改了许多努尔哈赤时的针对汉人的错误政策,迅速缓和了越来越尖锐的民族矛盾。
矛盾解开了大家才能心平气和,大家心平气和了国家才能变强。
皇太极的有一项重要措施是,重视人才,尤其是汉族知识分子。
重视人才,这是永不过时的四个字。这四个字人人都知道,说起来简单,可是真正做到很难,难如登天。
努尔哈赤对待汉族的知识分子的态度简单粗暴,就是一个字,杀。
这个字也给努尔哈赤带来了无休无止的烦恼。
你不给人留条活路谁还愿意跟着你。不但不追随你,还得反抗。所以努尔哈赤统治的后期,后金国内武装反抗层出不穷。
皇太极即位后,他听说还有大约三百多名儒生没有被自己的老爹杀掉,现在藏在深山里。皇太极暗喜,“嘿嘿,这三百名儒生对我来说可是个大礼物。我将利用这三百名儒生证明我皇太极将要重用汉族知识分子的决心。”
皇太极让他们进行考试,选出有用的人才。最后的结果是,这三百个人有两百多位通过考试,他们也都受到了奖赏。
从皇太极开始,学习之风开始在后金流行了。
皇太极下令,后金的贝勒大臣们都要让自己的子女读书。他还仿照明朝,通过考试选拔治理国家的人才。
在这以前,汉族的官员死后,他们的老婆奴婢都是要给女真贵族做奴才的。这一项措施,让许多人恨透了努尔哈赤,很多人誓死要跟努尔哈赤抗争到底。皇太极废除了这项措施后,那些原本非常不满后金统治的汉人开始慢慢转变。
范文程,一位优秀的汉族知识分子,皇太极的左膀右臂。皇太极本人非常相信范先生的能力。下面的人向皇太极请示问题时,皇太极经常说的两句话是,“范先生知道这件事吗?”,“范先生对这件事有什么意见吗?”。
这位范先生就是皇太极的小诸葛。
事实证明,重视人才,会用人才的人,后来的发展都是不错的。
对汉人的重视还有一点,那就是创立了汉军八旗。
在宁远城下,努尔哈赤吃了红衣大炮的亏。后来皇太极在宁锦大战中又吃了大炮的亏。
再一再二不再三,吃了两次亏了,可不能再吃第三次了。皇太极开始反思,自己能不能也有自己的大炮。
这东西不像刀一样从别人手里抢过来就能用,这玩意儿关键是要有技术。开炮是个技术活儿。
一些投降的,懂大炮的明军被编入军队。刚开始这支军队的名字叫重兵(火炮很重)。后来,投降的汉人越来越多,皇太极就组建了八旗汉军。这只军队是忠于皇太极的。
这样,皇太极手里就除了两个女真族的黄旗外还有八旗汉军,他的实力远远超出了其他旗主,自己的位子座得更稳了。
国家内部安定好以后,接下来就该像外部拓展。为了发展自己的事业,皇太极开始了东西南北四个方面的扩张。
向南,和明朝开战。结果被袁崇焕在宁远和锦州城下大败,毫无收获。
向东,二贝勒阿敏率兵征战朝鲜,大胜。
向北,一直打到黑龙江流域,大获全胜。
向西,采用联姻的方法与科尔沁等蒙古部落结成联盟。同时对与后金为敌的察哈尔部林丹汗进行讨伐。
林丹汗,黄金家族成员,成吉思汗的嫡系后裔,十三岁继承汗位,号称是蒙古帝国的大汗。他从小有一个梦想,恢复当年成吉思汗的霸业。这是一个有雄心的男人。
要实现祖先的霸业不是一口气就可以完成的,要制定一个计划,首先第一步要统一蒙古。
蒙古不是那么好统一的。林丹汗继位时,他的蒙古国政权根本就不被其他的蒙古部落认可,漠南和漠北的许多蒙古部落早就开始自己当家作主,不服从别人的命令。东边的大金对蒙古部落实施的联姻政策,许多蒙古部落纷纷投靠皇太极。跟着皇太极混能吃香喝辣,谁还去找你林丹汗。
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林丹汗好歹是蒙古大汗,自己还比较会打仗,他的实力不容小觑。
为了对抗皇太极,同时为了得到大量的赏银,林丹汗与明朝结盟。当时的蒙古部落有一部人站在皇太极这一边,还有一部分站在明朝这一边。
皇太极经过一连几次的对林丹汗的征讨,林丹汗大败。最后逃亡到青海,得了天花去世。林丹汗的妻子率领一些部落,投靠皇太极。
西面,对蒙古的降伏皇太极也是取得大胜。
就剩下南面的进攻一点也不起作用。袁崇焕建造的山海关宁远锦州防线实在是太难打破了。皇太极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打破这道防线的办法。
怎么办呢?要想突破这道防线基本不可能。
既然突破不了这道防线,那我就绕开它。
天聪三年,皇太极亲自统帅八旗大军,绕开袁崇焕的宁锦防线,取道蒙古,突破长城,直逼北京城。
其实袁崇焕早就料到皇太极可能从山海关之外的其他地方向关内进攻。他在给崇祯帝的奏折中说,“臣在这里守山海关,可保万无一失,不过蓟州地区的防务薄弱,应该派重兵防守,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有些人说,这份奏折并没有引起崇祯皇帝的重视,所以该好好防务的地区还是没好好防。
崇祯不是傻子,这么重要的军事情报他能不重视?要是他这么不认真工作的话,早就下班提前去见朱元璋了。
不是崇祯不重视,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长城那么长,谁知道皇太极要进攻哪里?就算是和平年代,国力强盛,长城上的守兵都不大够(没办法,太长了,重要的关口太多了),何况现在国力衰弱,根本就没多少兵。要是把兵拉去守长城,袁崇焕又得抱怨分给宁锦防线的人太少了。
不当家永远不知道当家的难处,不是崇祯皇帝不上心,他有他的难处。
有难处归有难处,历史是不会同情任何一个人的,皇太极还是来了。
皇太极率领的大军一直没有遇到大的抵抗,十月二十六日,由蒙古人做向导,八旗大军来到雄伟的长城。面对雄伟的长城,皇太极丝毫没有害怕,因为长城里面的守兵不多。他兵分两路,一路进攻龙井关,一路进攻大安口。虽说长城历来有兵把守,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重兵都被拉到了宁锦防线,谁会想到皇太极这么执着,这么愿意走路,连蒙古高原都绕过去了,突然出现在长城底下。很快两路八旗大军都取得胜利,龙井关和大安口被攻破,八旗大军进入长城。
如果说二十六号这天皇太极兵分两路攻破龙井关和大安口,我们还搞不清他的真实用途的话。那么第二天,也就是二十七号这天,皇太极的目的就很明显了。
二十七号这天,皇太极汇合两路大军,攻破长城的重要关口,喜峰口。
喜峰口,明朝以前被称为卢龙塞,这是东北通往河北平原的一个重要路口。为了防止北方的骑兵进攻中原,自古以来都有重兵把守。甚至一直到抗日战争时期,喜峰口的位置也十分重要。1933年日军出动重兵想突破长城进攻华北,喜峰口就是日军的进攻重点之一。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中国军人和日军在喜峰口进行血战,涌现出了像赵登禹和宋哲元一样的许多爱国将领。在与日军的肉搏战中,二十九军大刀队一战成名,之前日本人自认为天下无敌,瞧不起人,这一战之后才发现中国人是不好欺负的。就连日本国内的媒体也不得不承认他们在喜峰口的伤亡惨重,“明治练兵以来皇军名誉,均在喜峰口外被宋哲元剥削净尽也。”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喜峰口至关重要,要是一旦被攻破,便可长驱直入进攻华北平原,而北京正好在华北平原上。
从喜峰口到北京的路线大致是这样的,喜峰口到遵化,遵化到蓟州,蓟州到通州,通州到北京。
这一路基本上没有什么险要地势,那个年代也没有红绿灯,不存在交通拥挤,皇太极的骑兵基本上可以一路畅通无阻。
喜峰口被攻破了,皇太极突破长城长驱直入。
袁崇焕在宁远心急如焚,虽然他预料到皇太极可能要从别的地方进攻关内,但皇太极竟然执着地绕过了蒙古高原突然攻北京,动作还是如此之快,这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他赶紧命令离皇太极最近的,之前在宁锦大捷中守住锦州城的优秀将领,此时在镇守山海关的赵率教带领四千骑兵拦截皇太极。
赵率教接到袁崇焕的命令后,饭都顾不得吃,赶紧点足四千精兵,从山海关出发,马不停蹄追赶皇太极。
赵率教和皇太极在遵化城外相遇。遵化在北京的东北方向,离北京只有三四百里。
赵率教的骑兵只有四千人,而对手皇太极带了好几万八旗大军。
被重重包围的赵率教只能拼死血战。这位之前守锦州城的赵率教,袁崇焕手下最得力的将领,中箭掉落马下,战死沙场。
袁崇焕答应崇祯皇帝要五年平辽,平辽除了他自己外所要依靠的三个人,赵率教、祖大寿、何可纲,现在只过去一年,最能打仗的赵率教就死了。以后平辽还怎么平?
除赵率教外,余下四千名官兵全部阵亡。
当天皇太极攻打遵化,遵化城的巡抚王元雅凭城固守,誓死不降。第二天,遵化城陷落,巡抚王元雅在巡抚衙门里自缢而死。遵化城里的反抗者遭到恶魔的屠杀。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越是危难关头越能展现舍生忘死的气节。
遵化城陷落,大家看清楚啦,“皇太极这是要干票大的,他想到北京旅游!”
北京地区人心大乱,崇祯帝命令北京九门戒严。他重新启用早已退休,七十多岁的孙承宗负责京师的防卫工作。这位老将自从上次被魏忠贤排挤离开工作岗位回到老家后,现在终于又回来了。
这老头儿年纪太大了,打不了仗了。
先别管年纪大不大了,只要能走路就上吧。
战争实在是太突然了,北京城的兵马不够。那些皇亲国戚,大臣以及他们的家奴,还有宫里的太监都被派到城墙上巡逻,守卫北京。
孙承宗七十多岁,一大把年纪不管白天黑夜,亲自到城墙上检查京师的防备。
赵率教在遵化城外全军覆没,袁崇焕原本在遵化拦截皇太极的计划落空。他亲自带九千骑兵,还带上总兵祖大寿,副总兵何可纲,总之能带的人都带上,准备在蓟州拦截皇太极。
皇太极是被袁崇焕给打怕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既然袁崇焕来了,他也不打算和袁大人打个招呼,干脆绕开蓟州,直接通过顺义往通州方向进发。
袁崇焕抄小路提前赶到蓟州,可是左等右等就是没有等到皇太极,等了半天才知道原来皇太极不来蓟州,人家绕路了。袁崇焕的第二个拦截计划又失败。
得到消息后袁崇焕赶紧马不停蹄地奔向通州,他认为这里将是拦截皇太极的地方。通州离北京只有四十里。
听说袁崇焕也要到通州了,皇太极也不跟袁崇焕啰嗦,他又避开了通州,从三河直奔北京。袁崇焕的第三个拦截计划又落空。
最后战线只能被拉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