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自以为是、自作聪明、心高气傲之人,这些人自认为自己的智商高人一等,看事情比任何人都看得明白,总是拍着胸脯理直气壮的叫嚷:“我说的肯定没错,就应该照我说的做。”这些人是最不乐意落于人后,不肯放过每一个显示自己聪明的机会,张口就是应该怎样怎样,不应该怎样怎样,把自己的意见当作必然正确的最终结论,鄙视一切反对意见。
其实,这样的人,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上,早晚都会栽大跟头,原因就是他们不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装疯卖傻往往胜于足智多谋。那些真正掌握真理和真相的人,万万会采取低调委婉的表达方式,隐藏自己的锋芒,故意露出自己的愚笨,给足对方尤其是领导面子,从而既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又能维持一个和谐美好的局面,避免尴尬,让错误的一方有台阶下。
在历史上,这样的故事举不胜数。今天就以苏联名将华西里耶夫斯基为例。
二战期间,斯大林在军事上最倚重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军事天才朱可夫,另一个是苏军总参谋长华西里耶夫斯基。
苏军总参谋长华西里耶夫斯基
作为前苏联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斯大林的“唯我独尊”的个性使他很难接受别人的意见,更不能允许别人比自己聪明。莫斯科保卫战前,朱可夫曾建议放弃基辅城,以免遭到德军的合围,这本来是一个很有战略眼光的建议,但斯大林听不进去,还当面训斥朱可夫是“胡说八道”,一怒之下把朱可夫赶出了苏军大本营。不久,基辅果然遭德军合围,成为二战期间苏军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役,光是被俘的苏军就达到了68万人。
同样是给斯大林提意见,苏军总参谋长华西里耶夫斯基十分清楚斯大林的为人,他采取了很多巧妙的方法,往往让斯大林在不知不觉中采纳了他正确的作战计划,从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而这些巧妙的方法归根结底就是装糊涂。
在斯大林办公室,每当斯大林要与华西里耶夫斯基谈天说地的“闲聊”时,华西里耶夫斯基往往会“不经意”地“顺便”说说军事问题,既不郑重其事,也不头头是道,而是在东扯西拉中说出自己真实的作战计划。于是,过不了多久,在军事会议上,斯大林会“突然”提出很多非常好的计划。下面参会的军官们都会惊讶斯大林的深谋远虑,纷纷称赞斯大林战略眼光独到。而坐在军官们中间的华西里耶夫斯基也会表现出一副和大家一样的惊讶的表情,和大家一起表示赞赏和折服。这样一来,原本是华西里耶夫斯基想出的主意,最后变成了斯大林的“发明创造”,这极大满足了斯大林的虚荣心。
在军事会议上,华西里耶夫斯基的进言方式,更是让人啼笑皆非。他首先说几条正确意见,但表达时口齿不清,用词不当,还废话连篇。因为他的座位往往靠近斯大林,所以他只希望斯大林一个人明白他的意思就可以了。接着他又画蛇添足地提两条明显错误的意见,而说出错误意见的时候,他来了精神,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振振有词,这些明显错误的意见让连在场的人都觉得愚蠢可笑。
斯大林
等到斯大林定夺的时候,自然首先批判华西里耶夫斯基那两条错误意见,而且批判得痛苦淋漓,心情舒畅。然后,斯大林开始逐条逐句的,清晰明白地阐述自己的决策。这时,只有华西里耶夫斯基心里明白,斯大林正在阐述的意见,其实就是他自己刚开始词不达意、含糊不清的那几条,只不过是斯大林加工整理、润色了而已,不过,其他人不会追求斯大林的意见到底从哪来。这样一来,华西里耶夫斯基巧妙的把自己的正确意见,让固执骄傲、自以为是的斯大林接受了,变成了斯大林的东西,并付诸实践了。
时间久了,有人讽刺华西里耶夫斯基,说他是“精神有毛病”,是一个受虐狂,每次开会都被斯大林骂一顿。华西里耶夫斯基往往笑而不答,终于有一天,华西里耶夫斯基对一个过分讽刺自己的人说:“如果我也像你一样聪明,一样正常,一样期待受到最高统帅的当面赏识,那么,我的意见就会和你的意见一样,被扔进茅坑里去。我之所以这么做,只想让我的进言被采纳,我只想让前线的将士少流血,我只想让我军多打胜仗,这比讨斯大林当面赞赏重要得多。”
华西里耶夫斯基一生谦虚谨慎,终年82岁。在嫉妒心极强,喜欢对功勋举起屠刀的斯大林统治时期,能够得以善终是难能可贵的。
这就是糊涂给人带来的好处。
1、糊涂,可以去除生活中不必要的烦恼。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无论是亲戚、朋友、同学,还是邻里邻居,都不免产生一些摩擦,引起一些气恼。若事事斤斤计较,左思右想,往往会让自己越想越气,彻夜难眠,既对身体是一种伤害,还往往把事情想歪想大了。如果遇事糊涂些,烦恼自然就会少很多。
2、糊涂可以让我们能静下心来,专心做某件事。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把平时的精力用于勾心斗角、玩弄心眼儿,死抠一些细微的小事,就会限制我们的长远眼光,纠结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往往会耽误了一些大事,所谓“丢了西瓜捡芝麻”,凡是成大事者,都会把精力集中于自己的目标,对待任何无关痛痒、不影响最终目标的小事上都是糊涂的。
3、糊涂,有利于消除隔阂,融洽人际关系。
“一个好汉三个帮”,没人任何一个人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就成就大业,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有价值的人脉关系,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糊涂的人会让人觉得老实憨厚,往往给人以容易相处的印象,也不容易产生是非。而吹毛求疵,对别人的言行挑毛拣刺,就无法与人相处,进而失去了生命中的贵人相处。
自古以来,君王喜欢有人辅佐,但又不希望被别人超越,更不希望有处处比自己强的人存在。“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事件,一次又一次在历史中上演。
我们是否应该吸取历史上的那些教训呢?为人处世,糊涂一回又何妨呢?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发生在祢衡“击鼓骂曹”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祢衡、孔融、荀彧和刘表。原文如下:
操指衡而言曰:“令汝往荆州为使。如刘表来降,便用汝作公卿。”衡不肯往。操教备马三匹,令二人扶挟而行;却叫手下文武,整酒于东门外送之。荀彧曰:“如祢衡来,不可起身。”衡至,下马入见,众皆端坐。衡放声大哭。荀彧问曰:“何为而哭?”衡曰:“行于死柩之中,如何不哭?”众皆曰:“吾等是死尸,汝乃无头狂鬼耳!”衡曰:“吾乃汉朝之臣,不作曹瞒之党,安得无头?”众欲杀之。荀彧急止之曰:“量鼠雀之辈,何足汗刀!”衡曰:“吾乃鼠雀,尚有人性;汝等只可谓之蜾虫!”众恨而散。衡至荆州,见刘表毕,虽颂德,实讥讽。
表不喜,令去江夏见黄祖……人报黄祖斩了祢衡,表问其故,对曰:“黄祖与祢衡共饮,皆醉。祖问衡曰:‘君在许都有何人物?’衡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除此二人,别无人物。’祖曰:‘似我何如?’衡曰:‘汝似庙中之神,虽受祭祀,恨无灵验!’祖大怒曰:“汝以我为土木偶人耶!’遂斩之。衡至死骂不绝口,”刘表闻衡死,亦嗟呀不已,令葬于鹦鹉洲边。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放声大哭”,意为放开声音大声的哭。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已不可查,但应该很早便已经出现。
小说中提到的祢衡击鼓骂曹后被曹操派往荆州,是历史的真实。《三国志荀彧传》注引《平原祢衡传》载:“衡字正平,建安初,自荆州北游许都,恃才傲逸,臧否过差,见不如己者不与语,人皆以是憎之。唯少府孔融高贵其才,上书荐之。”从这段记载来看,祢衡虽然年轻,但的确是个有才之人,否则身为汉末文坛领袖的孔融也不会大力推荐他。
不过,祢衡的运气也确实不太好,“尝书一刺怀之,字漫灭而无所适”。等到曹操答应孔融的要求会见祢衡时,祢衡的心态已经失衡。《三国志荀彧传》注引《文士传》载:“孔融数荐衡于太祖,欲与相见,而衡疾恶之,意常愤懑。因狂疾不肯往,而数有言论。”曹操听说此事后,心中也有些恼怒,于是在与祢衡见面时有意为难祢衡,结果就上演了一出“击鼓骂曹”的闹剧。不过,曹操并没有因此杀了祢衡,而是将他打发到荆州去见刘表,结果祢衡又让刘表这位汉末名士非常生气。
《三国志荀彧传》注引《傅子》曰:“衡辩于言而剋于论,见荆州牧刘表日,所以自结于表者甚至,表悦之以为上宾。衡称表之美盈口,而论表左右不废绳墨,于是左右因形而谮之……表不详察,遂疏衡而逐之。”不过,刘表也没有因此杀了祢衡。此后,镇守夏口的黄祖之子黄射对祢衡非常欣赏,将其带到夏口。一开始黄祖对祢衡的态度也非常恭敬。《三国志荀彧传》注引《文士传》载:“祖嘉其才,每在坐,席有异宾,介使与衡谈。后衡骄蹇,答祖言徘优饶言,祖以为骂己也,大怒,顾伍伯捉头出。左右遂扶以去,拉而杀之。”
祢衡的悲剧究竟是怎么造成的呢?其实原因很简单,问题出在祢衡自己身上。他恃才傲物,偶遇不顺便心态失衡,由才子变成了喷子。曹操对祢衡算是仁至义尽,并没有加害他,而是将他交给刘表。刘表是汉末大儒,也没有亏待祢衡,但祢衡却经常口出狂言,得罪了刘表手下的一众幕僚。最终,好不容易遇上了欣赏他的黄祖父子,对他礼遇有加,但此时的祢衡已经改不掉自己的喷子习性,出言不逊,令黄祖非常恼火。黄祖既不是曹操那样的霸主,也并非刘表那样的大儒,仅仅是一介武夫,没那么好的耐心,一声令下,将祢衡处死,汉末最著名的喷子祢衡也因此身首异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