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洪流中有很多伟大的人物,他们团结子民反抗外国侵略者,励精图治,不断的变革,不断的学习,增强自己的国力,下面就让我们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世界上对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十大帝王。
10.明治天皇
在位四十五年期间,明治天皇还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法令,实施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在全国改革军警制度,建立新式军队,创办军工产业;学习西方文明,引进西方科技与管理;发展现代教育,培养现代人才,整体提高国民素质,称为“明治维新”。使日本实现了社会、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发展,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并完成了帝国主义,以后走上****、称霸世界的道路。
9.汉莫拉比
汉谟拉比在位时期,他大兴土木,为了防御外敌而筑高城墙,还扩建庙宇。为了巩固自己在该地区的统治,汉谟拉比和拉尔萨国王结盟打败了埃及,之后汉谟拉比又征服拉尔萨,从而统一了两河流域下游。当汉谟拉比在他的北方盟友的帮助下在南方作战时,汉谟拉比乘机挥师北上,平息了北方的动乱,并占领了埃什嫩纳。经过几年的征伐,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的大部。但真正令汉谟拉比名垂千古,历经三千多年之久仍然家喻户晓的是《汉谟拉比法典》。
8.叶卡捷琳娜二世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个成功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她在位期间,俄罗斯国家的土地面积扩大了67万平方公里,打开了通向黑海和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击败了俄国的老牌敌人土耳其和瑞典,还和普鲁士和奥地利一起瓜分了波兰,从而得到波兰46%以上的土地。事实上,她赞助和支持俄国艺术的发展,反对愚昧和落后,比西欧任何一位君主都更慷慨的资助哲学家和艺术家。
7.腓特烈大帝
腓特烈大帝是欧洲“开明专制”君主的代表人物,在政治、经济、哲学、法律、甚至音乐诸多方面都颇有建树,1756年七年战争爆发,腓特烈赢得十年的和平建设时期。西里西亚是纺织工业中心,德意志最为富庶的省份之一,每年的税收要占整个普鲁士岁入的1/4。在这十年里,腓特烈不但整军经武,并且发展经济,为后来的七年战争作好准备。经过7年大战,几次面临亡国边缘,腓特烈终于保住了西里西亚,他个人也获得军事史上永世的不朽英名,赢得了“大帝”的称号,更树立了”军事天才”的个人荣誉。
6.伊丽莎白一世
伊丽莎白即位之初成功的保持了英格兰的统一。1588年英国在英吉利海峡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跨入海上强国的行列。在她当政期间,英国的经济繁荣昌盛,文学璀璨辉煌,军事上一跃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海军强国。在她生活的时代英国国王不是名义上的角色,英国黄金时代所取得的成就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应归功于她。
5.拿破仑
拿破仑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1804年颁布《拿破仑法典》这些成文法典成为了近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社会的法律规范。完善了世界法律体系,奠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序。
4.亚历山大大帝
亚历山大大帝其雄才大略,先后统一希腊全境,进而横扫中东地区,不费一兵一卒而占领埃及全境,荡平波斯帝国,大军开到印度河流域。亚历山大征服所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是使希腊和中东开化民族开始相互密切往来,因此极大地丰富了这两个民族的文化。,亚历山大不仅创造了丰功伟绩,还曾以他尊重女性的品德而受到广泛的赞誉,因此尊重女性,礼遇女性的传统流传了下来。
3.隋文帝
隋朝开国皇帝,统一全国后,杨坚励精图治,开创了辉煌的“开皇之治”。实现了自秦汉以来中国的又一次统一,使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确立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对唐及以后历代王朝影响都十分巨大。简化地方官制,使各个阶层有才华的人都有机会为政府效力。建大兴城,街道整齐划一,南北交错,东西对称,大街小巷,井井有条。西晋末年开始的国内分裂,经杨坚积极经营,造成了较为稳定的统一局面,盛大的唐朝就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
2.秦始皇
秦始皇,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废除分封制以后,建立了一套自中央到地方的郡县制和官僚制,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这才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一个雄才大略,以聪明善良、公正谦和赢得百姓拥护的统治者。遂颁布了《成吉思汗法典》,是世界上第一套应用范围最广泛的成文法典,建立了一套以贵族民主为基础的蒙古贵族共和政体制度。成吉思汗立国后,开始对外发动大规模征服战争,以军事扩张和掳掠财物为目的,远抵克里米亚半岛。
每当提到成吉思汗的丰功伟绩时,修爷的内心激动不已,心中无限向往,我为自己是英雄的后裔而感到自豪,我骄傲。
曹操一生有25个儿子,最喜欢儿子只有三子,一个是称象的曹冲,一个是建安文学的代表曹植,最后一个就是曹丕,曹丕是曹操的次子,传位子嗣曹丕都不是首选,但最后曹操还是立嗣曹丕。
曹操一开始打算传位给曹冲,但他十三岁就夭折了,不过曹冲去世之后,一个多才多艺的曹植又出现了,曹植是曹操与卞夫人所生第三个儿子,初平三年(192年)曹植出生在东武阳,当时曹操还在征战北方,家属也是跟随他一块行军打仗。
曹植从小就聪明,10就能诵读《诗经》《论语》,而曹操也是精通建安文学,每次跟他作诗,曹植总是对答如流,这让曹操非常喜爱他,建安15年(210年)曹操的铜雀台落成,他召集人文雅士“登台作诗”。
曹植也在其中,曹植在登台之后,第一个写下《登台赋》,从此曹操就对他给予厚望,次年曹植率军西征,在一年多征战当中,终于结束了西部的混乱,曹植也被封为临淄侯,曹植的风光也是盖住了曹丕。
但风头太盛也未必是好事,在曹操东征时,曹植每天都喝酒,而且毫无节制,甚至无视曹操立下了法规,这让曹操非常生气,建安二十二年,曹操就立曹丕为太子,曹植彻底失去了跟曹丕竞争了能力。
建安二十四年,曹仁被关于围困,曹操让曹植带兵解救曹仁,但曹植因为喝酒大醉没有受到命令,这让曹操更加后悔,也不在重用他,次年曹操病重,曹丕继位,但拥护曹植人依旧有不少,他才能始终对曹丕来说都是一个威胁。
因此曹丕一直都想要除掉曹植,他让曹植在七步之内写下一首诗,诗的主题必须是兄弟之情,但不能有兄弟二字,曹植也知道大难临头,他不敢耽搁,七步之内,就做出来了: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这次没得手,也是在酝酿下一次,一天曹丕跟曹植一起出游,中途看见两只牛在打架,其中一只牛败下阵来,正好被另外一头牛顶下了一口枯井中摔死,曹丕看到后,就让曹植作一首死牛的诗,但不能出现牛字。
曹植也知道曹丕是打算借用死牛来除掉他,曹植不敢不从,立刻写了一首:两肉齐道行,头上戴横骨。行至土头,峍起相唐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这首诗主要是曹丕用来怜悯自己的。
他也希望让曹丕知道,自己没有想法跟曹丕竞争,但曹丕显然还是担心他,多次将他徙封,从223年到232年之间,曹植就徙封雍丘王到改封陈王,太和元年(232年11月)曹植病中去世,时年41岁,曹植虽在政治上并不出色,但诗却流传千古。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将门无懦夫”,自张作霖被于皇姑屯炸死后,东北军四分五裂,若不是张学良接手,恐怕早就散掉。不过在面对九一八事变时,张学良却选择了不抵抗政策,假如他当时能全力奋起抵抗的话,日军拿下东三省需要多久呢?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虽大部分士兵要求积极抗日,但因张学良下令将东北军全部撤回关内,这才让日军捡了便宜。当时日军侵华所派出了人数大概在6万左右,装备大多是50多辆老式坦克,相比较而言,无论在人数还是武器装备上,都远远不及东北军。况且,在张作霖统治东北的数十年间,
这支队伍一直在壮大,人数已经超过30万,他们平日里训练有素,还拥有张大帅不惜花大价钱,从国外购置的各种先进武器,其中还包括各种型号的坦克,战斗机等等,最重要的是,东北军还是当时中国少数拥有生产先进武器能力的兵工厂之一。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虽大部分士兵要求积极抗日,但因张学良下令将东北军全部撤回关内,这才让日军捡了便宜。当时日军侵华所派出了人数大概在6万左右,装备大多是50多辆老式坦克,相比较而言,无论在人数还是武器装备上,都远远不及东北军。况且,在张作霖统治东北的数十年间,这支队伍一直在壮大,人数已经超过30万,他们平日里训练有素,还拥有张大帅不惜花大价钱,从国外购置的各种先进武器,其中还包括各种型号的坦克,战斗机等等,最重要的是,东北军还是当时中国少数拥有生产先进武器能力的兵工厂之一。
据统计,那时东北军拥有15万支步枪,50辆雷诺坦克,260架战斗机,以及其他若干武器,如果张学良真的坚持抗日的话,相信给他们十年时间,也不一定可以拿下东三省,而且还会有很大折损,那么,我军也不会在抗战爆发后,变得如此被动了。
面对九一八事变,张学良选择了不抵抗政策,假如他当时能全力奋起抵抗的话,日军拿下东三省需要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