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中我们指出,建国传说中开国君主的出生都充满了传奇色彩,金庾信的出生也不例外。据说在金庾信出生之前,他的父亲在庚辰之夜梦见天上的荧惑镇二星降临到自己身上,他的母亲在辛丑之夜又梦见一位穿着金甲的童子,驾着祥云来到自己的家中,不久金母有孕,二十个月后生下了金庾信。金庾信十七岁的时候,看到高句丽、百济、靺鞨进犯新罗,慷慨立志要荡平贼寇。他独自来到中岳石崛,对天盟誓,企望得到神助。四天之后,忽然有一位老人出现了,问他说:“这里是毒蛇猛兽出没之地,你为什么单身一人在此?”金庾信忙问老人的尊姓大名,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老人却不告诉他,只说一切行止随缘。金庾信知道老者绝非常人,连忙跪拜说:“我是新罗人,见国家遭难,痛心疾首,到此地来就是希望能遇见高人。还请您看我一片精诚,能传授一二。”老人听了只是默然无语,金庾信不住地恳求,到了第六、七天的时候,老人才开口说:“你虽然年少,却有统一三国的志向,实在了不起啊!”于是老人向他传授秘法,并说,“此秘法慎勿外传,如果用之不义,必殃及自身。”说完告辞而去,金庾信追出去二里地远,老人忽然之间不见了,只看见山上一片灿烂的五色光芒。金庚信在攻打高句丽时,有个叫白石的随从提出潜入高句丽进行侦探,并自荐担任向导。路上,出现三个娘子同行,和金庚信成为朋友。这三个娘子是奈林、穴礼、骨火的护国之神,她们显出真面目,告诉金庾信白石是引诱谋杀他的高句丽间谍,金庾信最终得以躲过一劫。
在有关金庾信的传说中,我们看到在主人公危急时刻,总是能够得到神人异士的帮助。金庾信传说中出现的山神是古老的萨满教信仰的遗迹,在北方信仰萨满教的各民族传说中,都有很多山神化为老人或老虎对人施救的情节。朝鲜半岛三国时期之后,随着佛教影响的日益加深,施救者的形象更多地转化为佛和菩萨,民众的信仰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可以看出,人们在对自身能力感到无能为力时,还是寄希望于超自然力量的帮助。
16世纪末,在反抗日本侵略的壬辰战争中,也产生了大量以爱国名将、义兵首领、普通百姓为主人公的传说故事,17世纪初问世的《壬辰录》就是以这些传说故事为基础创作的长篇小说。郭再佑是壬辰战争时期活动在庆尚道一带的义兵首领,战争开始后,他第一个组织起义兵队伍,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有关他抗敌的《郭再佑和李氏夫人》传说在民间流传很广,据传说郭再佑能够成为有名的义兵首领完全得益于夫人李氏的支持。最初郭再佑整日无所事事,夫人李氏看了很是担心,她默默为丈夫做了红色的战袍,并在葫芦里放进毒蛇和蜜蜂送给丈夫作武器。郭再佑在夫人的鼓励下勤学武艺,最终披上战袍,带着神奇的葫芦投身战场。因为郭再佑在战斗中总是身穿红衣,被称为“红衣将军”。他率领的部队总是无往而不胜,因此日本人将他视为天将,只要看到他的队伍就落荒而逃。这则传说中郭再佑的神秘武器是毒蛇和蜜蜂,不论是佛佑神助还是怀揣秘笈,英雄人物的各种神格化手段都体现了人民对爱国将领的热爱崇敬之情,此外李氏夫人的形象也反映了当时女性与男性并肩战斗、保卫家园的历史事实。
三国时期还流传着两个公主下嫁庶民的传说《温达和平冈公主》、《薯童和善花公主》,分别记录在《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中。这两个男版“灰姑娘”的故事就附会在真实的历史人物身上,越发受到人们的喜爱,朝鲜和韩国都曾将这两个传说拍成电影、电视作品,传说的内容大致如下:
高句丽平原王年间,有一个虽然贫穷但很孝顺的男人,人们叫他“傻子”。平原王有一个整天痛哭不止的女儿叫平冈公主。有一天,公主又哭闹不止,国王对她说,要是再哭就把她嫁给傻子,奇怪的是公主一听到这话就停止了哭泣。从此以后,只要公主一哭,平原王就说把她嫁给傻子。公主长大到了要结婚的年龄,皇帝打算把女儿嫁给高氏贵族家。公主知道后对国王说:“父王,您不是说要把我嫁给傻子温达吗?为何言而无信呢?”她固执地要嫁给温达,平原王大怒,把公主赶出了宫。公主带着首饰珠宝出门找温达,把事情的经过讲给他,然后跟他结了婚。公主变卖了珠宝,教温达习武学艺,让他参加狩猎比赛,温达在比赛中拔得了头筹。平原王对他很满意,终于原谅了公主和温达,并授予温达大将军之职。后来温达在与新罗的交战中战死在阿旦城下,兵卒们把他的遗体装入棺材准备抬回安葬,可是棺材却纹丝不动。平冈公主得知后赶了过来,她抚摸着灵柩说:“生死自有天命,你跟我回去吧!”说完棺材被抬了起来,温达最终得以回故乡安葬。
善花公主是新罗真平王的第三个女儿,长得非常美丽,薯童是百济国一个以挖薯为生的少年,他仰慕善花公主的美貌,来到了新罗的都城。一天,薯童在路上听到孩子们一边玩耍一边唱歌,他便想出一个办法。薯童编了一首他和公主相爱私通的歌谣,歌中唱到“善花公主,偷偷出嫁,夜与薯童,同寝一榻。”他用红薯吸引孩子们传唱这首歌谣,歌谣很快在全国流行开来,并传到了国王的耳朵里。国王十分生气,将公主流放了出去,在流放的路上,薯童出现了,两人最终相爱结合。两个人结伴回到百济后,在一个神秘的地方挖到了黄金,并借助龙华山师子寺知命法师的神力,一夜之间飞回了新罗王宫。这时真平王明白薯童绝非常人,认可了他和公主的结合,薯童很得百姓的爱戴,最终登上了王位。
中国的儒家思想随着汉字一起传入朝鲜半岛,礼教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到朝鲜王朝时期达到了顶峰。而三国时期民风自然开放,人们对爱情的追求还处于一个相对自由的状态,这一点通过当时的乡歌《献花歌》、《处容妻》等可略知一二。在上述的两则传说中,公主的下嫁最初虽然也受到了国王的极力反对,但在温达和薯童凭借实力崭露头角之后,他们的结合得到了赞许。高丽之后,类似的传说基本上销声匿迹,可以说这与当时的思想禁锢不无关系。朝鲜王朝时期出现了在民间传说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板索里作品《春香传》,这也是一个青年男女打破阶级壁垒倾心相爱的故事,直到今天,热播韩剧中男版“灰姑娘”和女版“灰姑娘”的故事仍然层出不穷。其实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韩国人的门第观念仍然根深蒂固,但是在文艺作品中人们却对此津津乐道,因为从古至今公主下嫁并找到真爱的故事都极大地满足了大众在现实中无法实现或难于实现的美好愿望。
据《三国遗事》卷三记载,高句丽小兽林王二年(公元372年),中国前秦王苻坚遣顺道法师及使者送来佛像和经文,小兽林王四年,晋僧阿道也前来传教。翌年,王为顺道建肖门寺,为阿道建伊弗兰寺,自此佛教正式传入朝鲜半岛。在近2000年的发展过程中,佛教已经深深渗透到朝鲜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关僧人轶事、掌故的佛教传说也口耳相传,宣扬了佛教扬善惩恶、济世度人的伦理道德观念。
佛教传入朝鲜半岛,最初在以王室为中心的贵族中扎下根来,并慢慢地走向庶民化,被一般大众所接受,这期间圆光、惠宿、惠空、元晓、义湘等高僧大德起到了重要的推广作用。据说惠空是贵族天真公家佣妪的儿子,幼名忧助,他自幼灵异殊多,长大后亦具神异,所以主人天真公认为他是圣人并予以优待。他出家成为沙门之后,法名为惠空。惠空总是住在小小的寺院里,每天像疯子一样酩酊大醉,背着畚箕在街巷唱歌跳舞,所以人称负篑和尚,其住寺则称夫盖寺。他的神异颇多,在当时高僧神印祖师明朗的金刚寺落成会上,惠空作为大德中最受尊敬的和尚受到邀请,他虽冒雨前来,但衣服没有湿,在井里睡觉之后出来,他的衣服也是干的。晚年,他逗留在恒沙寺,元晓著述诸经疏时,经常去问他。惠空在各方面都是当时十分出色的高僧,据说他浮在空中入寂,其舍利不计其数。惠空是新罗佛教大众化的先驱,当时的僧侣多为王室贵族,寺庙建于城中受国家的供养,而惠空则住在小寺中,行走于街巷对百姓进行教化,有关他的神异故事的传说也更为深入人心。
义湘是朝鲜华严宗的始祖,有弟子三千余名,而元晓是和他生活在同一时代的高僧,有关他们的轶事颇多神奇的色彩:
661年元晓与义湘前往唐朝,在唐项城夜遇大雨,所幸路旁有一洞穴,二人便进去避雨。洞穴中黑漆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两人就歇息了。半夜里元晓感到口渴难捱,起来意外摸到身旁有一瓢水,便端起来一饮而尽,觉得真是此生喝过的最甘甜的水,于是谢过菩萨后继续睡去。次日早上醒来一看,不禁大惊,原来二人所在的洞穴是一个很大的墓穴,旁边还有一个头骨。元晓这才意识到,昨晚喝的水原来是头骨里的污水,不禁胃脏翻腾起来。元晓顿悟到“万法唯心造”,不需要去遥远的中国学习佛法,于是与义湘分手,回到了新罗。
义湘在唐朝学法的时候,有个叫善妙的美丽姑娘很爱慕他,但义湘却不为所动。义湘离开唐朝回国的时候,善妙把准备的礼物装在箱子里运到海边,然而义湘的船已经走远了。善妙祈愿箱子能飞到船上去,结果真的如愿了。她又祈愿自己能化成一条龙护卫义湘的船只,于是纵身跃入大海,化为一条巨龙,伴着义湘回到了新罗,并帮助他修建了浮石寺。
在这类高僧传说中,突出刻画的是他们的神异和智慧,尤其是疯僧惠空类似于布袋和尚、济公的品性在传说中更得到了大众的喜爱。因为这种“疯”是对世俗的藐视、对权力的挑战,它代表了那些拒绝被塑造、被同化的个体发出的声音,同时也使朝鲜佛教冲破了高高在上的贵族圈子,拉近了佛教与庶民的距离。元晓作为朝鲜海东宗的初祖,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20岁剃度,69岁圆寂,两度欲赴唐求法,一次失败,一次因途中领悟到“万法唯心造”而放弃。45岁时,以悖反、狂逆的形式,自毁贞仪,与瑶石公主相识,并生一子薛聪,薛聪后成为著名的学者,被称为新罗十贤之一。有关元晓的传说记录在《三国遗事卷四元晓不羁》中,他与瑶石公主的恋情和独特的佛法理念一直是传说的重心,近来韩国电影《元晓大师》和音乐剧《元晓》更是对这些内容进行了现代版的演绎。
第三节风物传说
朝鲜的风物传说是讲述朝鲜半岛各地山川、历史遗迹等由来的传说,这类传说涉及的内容很广,有山水、房屋、祠堂、宫室、楼阁、石塔、佛像、城池、寺院、桥梁、工艺品、食品、动植物等等。我们在朝韩各地旅游,从导游口中听到最多的就是此类传说,它们往往以追本溯源的形式出现,有些具有可信性,有些则完全是附会的,但都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美好愿望。
有关山水的传说在民间流传的很多,几乎朝鲜半岛的每处山峰、江河、湖泊、平原、洞穴、岩石及村落名称的由来都有自己的神奇故事,其中具代表性的有平壤的《薛岩里传说》、《降仙传说》、《兴夫洞传说》,黄海道的《马十洞传说》、《万石洞和龙井传说》、《长者潭传说》,慈江道的《刀磨峰的云林池》、咸镜南道的《爱情山和节妇岩传说》、开城的《朴渊瀑布传说》,江原道金刚山的《金刚山八仙女传说》、《仙女峰传说》、《夫妇岩传说》以及流传各地的《孩子岩传说》等等,不胜枚举。在这类传说中,人们通过浪漫主义幻想手法,反映了丰富的社会内容。
流传于平壤一带的《薛岩里传说》反映了劳动人民美好的道德情操和朝鲜民族淳朴的民风民俗。从前,在平壤城外住着一个姓薛的小伙子,整日以砍柴为生。他自己虽然穷,但十分乐于助人,因此很受村里人的喜爱。一天傍晚,小伙子从集市上卖柴回来经过大同江边时,遇到一个打渔人提着一条大鲤鱼正在炫耀。小伙子见鱼眼睛里有泪流出,便生了恻隐之心,用自己卖柴的钱买下鲤鱼放回江中。这天晚上,小伙子作了个奇怪的梦。梦见一个自称是龙王使臣的童子对他说,今天所救的鲤鱼是龙王的儿子,龙王为了报答他,要满足他的心愿。当时大同江水经常泛滥,两岸百姓深受其苦。因此,小伙子对童子说,自己只有一个心愿,那就是让大同江改道到牡丹峰下,使百姓能够安心地生活。果然,第二天大雨倾盆,几条龙下凡将大同江搬到了城外。人们为了纪念这个小伙子,将他住的村子称为薛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