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及内容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
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构成生命教育的目标。
1.珍惜生命。这一目标要求大学生既能珍惜自己的生命,又能珍爱他人的生命,还包括宇宙间万物之生灵,懂得人的生命是可贵的,它是一切情感、智慧、美好事物的载体。生命的可贵,始于生命的源远流长,始于生命诞生的艰辛,还在于生命探秘的永无止境。
大学生珍爱自己的生命应做到,了解自己的身体构造及生命的基本特征,熟知有关保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知识,知道如何拥有强健的体魄,并懂得如何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如懂得在遭雷击、火灾或溺水时如何自救和他救,在野外没有外.的情况下如何生存等。在遭遇挫折和痛苦时,能调节不良情绪,懂得即使输掉一切,也不能输掉对生命的信念。
大学生珍爱他人的生命应做到,像尊重自己的生命一样尊重他人的生命,不怨天尤人,不伤害他人,能与他人和谐共处。与人相处时有人道主义精神,能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爱世间万物,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懂得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有生命,践踏草坪、摘折花木、捕捉动物都是一种伤害生命的行为。
2.积极主动地创造生命价值。生命是一切实践活动的前提和基础,生命不仅在于生物体的“活着”,更在于活着的意义和价值。人只有不断地、积极地创造生命价值,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目标,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大学生不仅要珍爱生命,而且要在拥有美好生命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创造生命价值。
大学生积极主动创造生命价值的目标要求有:大学生应有理想、有追求,要明白成功是在不懈的追求与奋斗中实现的;充满青春与活力,朝气蓬勃;无论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能积极乐观地面对。
3.自觉提升生命价值。生命价值升华是人生的最高层次。生命本身有着崇高的价值,生命不仅仅意味着肉体的存在,而且是一种意识观念的载体,其价值不在于寿命的延长和外表的美丽,更重要地在于心灵的善良、人格的健全、灵魂的美丽,在于为社会作出了多大贡献。
人的生命具有双重的特性,即自然赋予人的肉体的生命和后天教育获得的精神生命。一个完整的生命是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和谐统一,因而人的生命价值也具有双重性,体现在生命的存在的本体价值和生命的延续本身的精神价值两个方面,生命价值是生命主体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
1.生命意识教育。生命意识教育就是珍惜生命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正确、完整的对生命的认识,形成对生命的热爱、珍惜、尊重、敬畏、欣赏,并能主动维护生命的权利。
(1)珍惜生命的存在。生命是属于个人的,是有限的。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也就是对社会负责。只有从珍惜自己的生命做起,才能为未来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做好准备。大学生学习中的用脑不科学、起居没有规律、身体缺乏锻炼、上网不分昼夜、浪费时间、不讲卫生等问题是大学生对自己的生命没有足够的关心与重视的表现,通过生命教育使现代大学生转变思想观念,从珍惜生命的存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做一个珍惜生命的人。
(2)尊重生命的个性。生命是具体的、独特的,而不是抽象的,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区别于其他生命个体的天赋、兴趣和爱好。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重复性和唯一性。尽管我们有不同的容貌与身材,我们诞生在不同的家庭和地区,但因为都是人,我们便无比伟大、自豪。每一个个体的存在都是一种个性的存在,所以说尊重人归根到底是尊重人的个性,在平等博爱的基础上尊重每一个个体的人格。
(3)爱惜生命的美好。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欣赏美的眼睛。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有各种不同的美,形成完全不同的幸福、价值。幼年时父母的疼爱,童年时好奇心的满足,少年时荣誉心的树立,青年时浪漫的爱情,壮年时奋斗的激情,中年时成功的喜悦,老年时受到晚辈尊重以及暮年时回顾全部人生毫无悔恨与羞愧的那种安详和满意的心情……这一切,构成了人生全部可能的幸福,给我们的生活留下了珍贵的回忆。
(4)维护生命的权利。生命的意义在于权利,生命权是人格权的一部分。生命权的核心是保护自然人生命安全利益的权利。通过生命教育,能使大学生了解生命权的基本内容,就是生命安全的维护权和有限生命利益的支配权。
2.忧患意识教育。忧患意识是指人们从忧患境遇中体验到生命的伟大及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并进而以自身内在的生命力量去突破困境、超越忧患,以达到良好的心态。
(1)逆境教育。在每个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初涉社会的大学生也不例外。大学生只有科学地认识失败,树立失败的正确观念,才能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从失败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最终走向成功。大学生应该坦然面对失败,面对挫折,树立“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思想。通过挫折教育,引导大学生对事物理解、宽容,提高他们承担来自外界环境的压力和打击的能力,学会理智调控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更好地与社会融合,努力创造幸福人生。
相关链接
虽然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它的宽度;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虽然我们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虽然我们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虽然我们不能样样顺利,但我们可以事事尽力。
(2)责任教育。生命责任感是指个体为个人、家庭、社会的美好而承担相应的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作为意义治疗和存在主义分析的创始人弗兰克认为,生命是一连串人终身必须回答的课题,人对于这些课题,必须加以抉择并负起责任,即生命最终表现为一种责任感。无论是对于生命意义的探求还是向生命目标的奋进过程,其根本上都是在生命责任感的驱动下进行的。生命教育站在教育的角度,必须用适当的方法唤醒大学生的生命责任意识,让每个大学生明白其作为生命个体所应有的责任感,担起所应承担的责任。
相关链接
几个学生问哲学家苏格拉底:“人生是什么?”
苏格拉底把他们带到一片苹果树林,要求大家从树林的这头走到那头,每人挑选一只自己认为最大最好的苹果,不许走回头路,不许选择两次。
在穿过苹果林的过程中,学生们认真细致地挑选自己认为最好的苹果。等大家来到苹果林的另一端,苏格拉底已经在那里等候他们了。他笑着问学生:“你们挑到了自己最满意的果子吗?”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回答。
苏格拉底见状,又问:“怎么啦,难道你们对自己的选择不满意?”“老师,让我们再选择一次吧。”一个学生请求说,“我刚走进果林时,就发现了一个很大很好的苹果,但我还想找一个更大更好的。当我走到果林尽头时,才发现第一次看到的那个就是最大最好的。”
另一个接着说:“我和他恰好相反。我走进果林不久,就摘下一个我认为最大最好的果子,可是,后来我又发现了更好的。所以,我有点后悔。”“老师,让我们再选择一次吧!”其他学生也不约而同地请求。苏格拉底笑了笑,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这就是人生——人生就是一次无法重复的选择。”
面对无法回头的人生,我们只能做三件事:郑重的选择,争取不留下遗憾;如果遗憾了,就理智地面对它,然后争取改变;假若也不能改变,就勇敢地接受,不要后悔,继续朝前走。
3.和谐意识教育。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人的存在与发展有赖于其他生命和整个世界的和谐,因此,我们要强化“敬畏一切生命”的理念。任何生命都有平等的存在价值。我们不仅对人的生命,而且对一切动物的生命,一切自然生物都必须保持敬畏的态度。
(1)与自我的和谐。一个和谐的个体生命,总是身心健康的统一体。大学生生命教育要着力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正确评价自我,避免自视过高导致自负自满,或低估带来沮丧的消极情绪。提高大学生自我调节能力,使他们在外部和自我身心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保持满意和愉快的心理体验与心境,从而乐观积极的生活。
(2)与他人、社会的和谐。个体生命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个体脱离了社会,生命就变得孤寂,个人也无从发展。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圆满完成大学学业的重要保证,也是走上社会前的必要准备。
(3)与自然的和谐。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其生命肉体必然遵循自然界的内在规律,所以,生命教育还可以从尊重自我,尊重他人,扩展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关系之中。让大学生认识到自然不能无限地满足人的欲求,而只能在满足自身自然需要的同时尊重自然,以“自然”的方式实现人的愿望,学会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万物,以敬畏的态度善待一切生命,懂得其他生命的意志,并与之休戚与共。
第三节大学生珍爱生命的自我教育
生命是一个人最宝贵的东西,是人生一切的根本。人的一切活动,最基本的目的,都是为了生命的存在;人的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生命存在得更美好。所以,我们要珍爱生命,为幸福人生奠基。
一、珍爱生命,养成健康行为
健康行为通常是指有助于个体在生理卫生、心理和社会活动等方面保持良好状态的行为。躯体健康的人反应灵活、精力充沛,心理健康的人自我情绪自控力强,思维和言语富有理性,精神面貌好,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健康行为能改善身体状况,预防心理疾病,提高生活质量,能使我们生活得更加幸福,能够在学习和工作上表现出较强的创造力。健康行为不仅能保持良好的心态,还能增强体质、预防各种疾病。
(一)生活节奏有规律
由于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负荷加重,随之而来的是广泛流行的“疲劳症”,在一定层面讲,疲劳已成为危害大学生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生活节奏规律化是预防和消除疲劳的重要方法。除了饮食起居外,不论多忙,一定要给自己留出一些时间,学会交替使用人体各部分,培养一项业余爱好,更重要的是少熬夜,要牢记健康的体魄来自睡眠,没有睡眠就没有健康。
(二)营养全面均衡
任何一种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素,合理的膳食必须由多种食品组成。因此要实现个人营养平衡,必须做到如下几点:(1)控制总热量,每餐以八分饱为度,一日总热量控制在30千卡/公斤;(2)减少动物脂肪和甜食的摄入,增加豆制品、蔬菜、水果等富含钾镁的食物,一般保证每天摄入蔬菜500克左右;(3)多进食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鱼类食物中含丰富的W-3多不饱和脂肪酸,有降脂、降粘和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4)减少钠盐摄入量,建议每天钠盐摄入6克左右,目前我国平均摄入量为10耀13克/日,减少钠盐量可直接减少高血压患病率。
(三)有规律体育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是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的一句名言,保持脑力和体力协调的适量运动,是预防和消除疲劳,保证健康的另一个要素。
长期不运动是导致肥胖、心脑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等疾病发生的潜在因素。体育锻炼贵在坚持,步行、登楼、体操、慢跑等都能达到缓解压力、消除疾病的目的,但有一条必须记住,就是运动量要适度,不必强求,一般锻炼完毕,微微出汗,冬天全身暖和为宜。
相关链接
科学锻炼身体的五项基本原则
科学锻炼身体的终极目的是有效发展身体,增强人的体质;离开这一点,就谈不上什么意义。为此,科学锻炼身体必须坚持渐进性、反复性、全面性、意识性及个别性原则。
渐进性:渐进就是前进、发展、提高,而不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是逐步地、依次地、循序地变化,而不是突然或急剧地变化。渐进性原则就是按照这个适应性变化,有阶段地调整运动负荷的锻炼方法。
反复性:反复是一次次重复的意思。反复性原则是指运用各种手段锻炼身体的过程,具有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的特性。全面性:人的身体是一个整体,要想增强体质,就必须使身体的各局部都得到锻炼和发展。具体说就是要使身体各部分(头颈部、躯干部、四肢等)、各器官系统(心血管、肺、神经、胃肠等)功能、身体各种素质以及人体各种基本活动能力都得到发展。
意识性:意识性原则是指要有意识地从增强体质出发去进行锻炼,而不是盲目地或无目的地乱练一气。
个别性:个别性原则是指在锻炼过程中,要根据个人的特点去安排锻炼的方法、内容和运动负荷。当前国内外提倡在锻炼中实行“运动处方”的方法,正是这一原则被人们普遍重视的反映。
(四)养成健康习惯
除了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换衣、勤理发、勤洗澡、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等一般卫生习惯外,还要自觉养成不吸烟、少饮酒、多喝茶等良好的健康习惯。适量饮酒可促进循环,扩张血管,解除疲劳,但每次宜少量,啤酒半瓶,葡萄酒和黄酒100克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