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企业不论大小都应有自己的发展战略。企业作为一个社会单元,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无需研究和制订发展战略。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每个成为独立经济实体的企业在其发展进程中,社会环境多变、产品更新加速、市场竞争激烈,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因素愈来愈复杂,不确定性因素进一步增加,必然要面对许多事关企业生存发展大局的战略选择。这些选择不仅涉及到企业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效益与风险,也关系企业决策者的成败,更决定着企业员工及家属的生存。这就迫切需要企业把握全局、关注未来,高瞻远瞩地思考和从长计议的谋划、未雨绸缪地做出正确的战略抉择。正如国防科工委张云川主任在最近召开的国防科技工业“十一五”规划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的那样:要认清形势,找准问题,理清思路,对关系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全局性、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课题研究是编制好规划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关系到新时期新形势下国防科技工业的全面振兴;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搞好重大课题研究,提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战略、奋斗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为今后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
二、开展发展战略研究的意义和作用愈加明显
凡是存在竞争的地方就需要研究和制订发展战略。“战略”原本是指在军事上为实现战争目标而对战术的运用,因而具有超前性、对抗性。如今,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市场竞争,“战略”则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发展“战略”是企业在实事求是地分析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为求得在竞争中的生存与发展、实现长远目标而做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总体谋划和对策,是企业若干战略中最高层次的战略,是企业制订各项计划的基础。战略≠计划。研究和制订发展战略不是制订企业经营计划,发展战略不是或不仅仅是安排企业明天该做什么,将来会怎样发展,战略往往意味着对现有实力的突破,其根本目的是使自己以最有效的方式获取相对于竞争对手持久的竞争实力和竞争优势,战略的实施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以及外界的支持,是企业人本文化的融合。而战略研究则是致力于企业长治久安大计的谋划,通过具有前瞻性的选择,谋求实现差异化的可持续竞争优势,而非昙花一现的短暂优势。
研究和制订能够统领企业全局,具有前瞻性、指导性、可操作性的发展战略已成为当今社会企业生存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每个企业都有其独特的成长经历,影响各个企业成败的因素也互不相同、千差万别,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与各自企业的发展战略紧密相关。对一个企业来说,没有战略不行,战略不切实际也不行,谨小慎微和急躁冒进的战略就更谈不上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若没有经过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充分论证而制订的所谓“战略”,就会导致竞争地位的恶化,危及企业的生存,将造成无法挽回的历史失败。从一些贸然进入自己不熟悉的行业而惨遭败绩、陷入不能自拔困境的企业的教训看,那种靠拍脑袋、不切实际的决策(战略)是企业走向衰败的必然。例如,国内的秦池集团、爱多公司曾经是国内知名企业,但很快就从辉煌走向失败,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发展战略上产生了重大失误。
国内外很多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根据自身内部条件和外部情况审时度势地研究和制订出的发展战略作指导。例如,柯达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受到日本富士胶片公司和私人商标制造商强有力的冲击,失掉了胶片市场30%的份额。新总裁到任后,通过分析环境,研究和制订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实施了三大目标战略:首先调整公司的经营结构,卖掉与摄影无关的业务;其次,为提高利润,制订了严格的财务目标,同时,缩短产品生产周期;第三就是大力培训员工,积极开拓国际业务,最终成为国际胶片市场霸主。
无数成功经验表明,发展“战略”是企业的灵魂,而战略研究与管理则是大企业、大集团母公司需要永远重视、研究和解决的首要问题。譬如,海尔集团能从当年濒临倒闭的集体小企业发展为今天的集“科、工、贸、金”等四大支柱产业为一体,由“技术开发、现代化管理、资本营运、多元化发展、跨国经营”等五个支点支撑的特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海尔集团紧紧抓住市场机遇,适时地、实事求是地研究、制订、实施、监控、修正其不同时期的名牌战略、资本营运战略、科技创新战略、人力资源战略、国际化战略等发展战略的结果。
三、几点思考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当前国内约有67.87%的企业家深感“寻找企业新的发展机会,制订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面临的最大压力。当前,全国上下、各行各业,每个地区、每个企业都在思考未来20年战略机遇期内“大有作为”的问题,正在研究和制订发展战略,编制“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规划,其中,重视发展战略的研究与管理工作,发挥战略研究机构的作用是制订和实施发展规划的重要环节。
围绕“发展是集团公司第一要务”这一主题,为适应入世后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的新形势和新军事变革的要求,事关集团公司未来发展而需要研究的战略问题日益增多。例如,加强对“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规划,战略重组和资源整合、结构优化,国家产业政策走向和市场发展趋势,民用飞机产业、直升机产业、发动机产业发展战略等;“十五”期间集团公司航空产品研制商品化、科技成果转化程度、技术改造效益等方面的评估;以及欧盟对我国解禁后给集团公司航空产品/产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等方面的战略研究工作,对制订好集团公司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实现把集团公司建成“有竞争力的大集团”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各单位尽管都在制订“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规划,但也出现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例如,一些企业为完成规划编制任务而临时抽人制订的规划缺少职工参与的民主性;一些企业对其内外部环境分析太粗放,对企业未来缺少痛苦地“选择”和“远虑”判断,对企业今后如何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走出军工小天地进入经济全球化大市场和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地实现“差异化可持续发展竞争优势”的战略谋划与对策不明确,使得制订出的规划要么是一条腿(主要是军品)长,一条腿(民品)短,要么就是独腿(军品);一些企业的规划目标仅仅是数据的堆砌,要么高不可攀,要么跟不上发展需求,缺乏实际指导意义。凡此种种。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对发展战略研究与管理的长期性、重要性缺乏充分地认识,简单地把战略的研究、制订、实施、监控、修正等同于规划(计划)的制订。
为使发展战略研究与管理工作能够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持久地开展下去,应注重抓好相应的落实工作:
1.思想落实。充分认识加强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将发展战略研究与管理工作作为各单位工作考核内容。
2.组织落实。把建立和充实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机构作为企业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建立和完善不同层次、跨行业的战略研究专家咨询网。
3.任务落实。明确研究目标,譬如提前开展围绕“企业中长期发展、专题(专业)发展、航空产品/产业发展、支柱民品、政策和经济运行分析”等涉及集团公司发展战略方面的课题研究。
4.研究经费落实。要做好、做细发展战略研究与管理,
经费保障是不必可少的。国防科工委为支持软科学研究工作
每年从其行政费用中列支软科学研究资助经费。因而,各单位和集团公司总部可否也在每年的行政经费中列出一定的发展战略研究经费。
(此文写于2004年5月)
补充资料:
德隆公司失落的根源是战略管理体系缺失
种种迹象表明,德隆公司的危机在于战略管理体系的缺失。对此,战略管理专家结合德隆公司的危机对战略管理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第一,企业战略管理体系的首要职能是战略预见,即预见未来形势和环境的变化。没有正确的战略预见就不会有正确的战略规划和部署。如面对传言,德隆公司只预计与银行的关系良好,只预计了公司运营正常、产业经营良好,并以此代替了对未来环境深刻变化的预见;只从经营侧面考虑并在一定范围和程度做了应对危机的处理,缺少整体上对防败的认识和准备等。
第二,战略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职能是防败,正如《孙子兵法》中所讲“先为之不可胜,再为之可胜”。战略防败不是危机管理,也不同于危机管理,它是从整体考虑使企业处于内外和谐,适应环境,立于不败之地即“先为之不可胜”;它不是根据投资对象的机会和风险来应对、实行危机管理或风险管理,而是根据防败来指导选择投资对象和投资方式;同时根据战略防败的指导来研究和实施危机管理。
由于没有战略管理体系,德隆公司即使实行危机管理也不可能防止失败。因此,如德隆员工坦承“我们面对的诱惑太多了,难免出现扩张过快的现象”。这里,德隆公司既有不懂得战略预见的问题,也有缺少与战略预见相关的防败体系问题;因此,不是难免而是必然贪多求快。
第三,企业的战略管理体系是董事会的职能工具,它既要充分体现决策者的雄心壮志,又要积极反映决策者的忧患意识。德隆公司的失落,不仅由于前述的缺少战略预见和战略防败,而且更主要的是缺少忧患意识。
坚持“五勤”、扮演五种角色,提高办公室人员履职能力
坚持“五勤”、扮演五种角色,提高办公室人员履职能力
一个单位的办公室是不可或缺的中枢职能部门。面对各种大事、难事、急事、杂事,办公室始终处于上级与下级的联系点、宏观与微观的交叉点、决策与落实的结合点、协调与服务的关键点、内外窗口的示范点,担负着“办文、办事、办会”重任,履行“服务、参谋、督办”职责。办公室人员在履职中应做到“五勤”、扮演五种角色,提高履职能力。
一、做到“五勤”,扮演五种角色
(一)加强知识积累,努力成为学习型员工
面对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不懂、不熟悉、不知道的东西实在太多,如果不学习新知识、不增长新才干,仅凭老办法、老经验去应对,就不能解决新问题、处理新情况,就会处在知识恐慌、能力不及、水平低下的尴尬境地。因此,学习是一种责任、一种追求,更是一种自我超越,是提高人员素质、增强执行力的“金钥匙”,是一个人立足社会履职发展的能力之基、成事之本、修炼之道。但学习不单是抽时间坐下来读书。读书是必须的,而且是主要的,但又不是唯一的,因为实践是最丰富、最生动的课堂,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书本的知识都是源自实践的结晶。所以,学习,首先是在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的同时,注重向实践学习、向他人学习,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办公室人员提高履职能力、实现职业生涯的重要基础。办公室人员应紧贴时代主题和工作实际,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学习要求,多读书、读好书、读精书,多思考、善思考,力求学而能思,思而有悟,悟有所得,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和战略思维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履职工作质量和水平。
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加强党性锻炼和作风、能力建设,在政治上与党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从思想上筑起廉洁从业的坚固长城。
二是学习掌握科技知识。要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加强对市场经济理论、经营管理、科技、信息、法律、贸易等各种知识锲而不舍地学习,不断拓宽知识面,增强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方法,努力成为从业领域的行家、专家。
三是向实践学习。实践出真知。办公室人员应注重从工作实践中汲取知识,善于收集储存信息,日积月累做资信富有者,不断丰富实践经验,厚积薄发并付诸实践,学以致用。
四是向他人学习。古人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办公室人员要注意向他人、尤其是身边的同事学习,善于从同事的工作思路、工作态度、工作经验中找到自身的不足,改进工作,提高能力。
(二)坚持“五勤”、扮演五个角色
一是脑勤,努力成为领导决策的事前“诸葛亮”。办公室人员应具有敏捷的思维能力,善于把握时代脉搏和领导思路,出主意符合实际、与领导意图“合拍”;要站在全局高度突出预见性,增强工作主动性、超前性、创造性;凡事要想在先、干在前、早介入,未雨绸缪考虑问题快半拍、早半拍、抢半拍,力求领导未谋我先思,领导未闻我先知,领导未示我先行,努力成为领导决策的事前“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