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毕军华
小学教育是人一生中受教育的初级阶段,其重要性往往容易被社会忽视。毛泽东主席曾说过,他的文采主要得易于幼时的私塾教育中的古文背诵。周恩来总理幼年就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决心。这些伟人的成就足可见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它可以奠定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为培养一批优秀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现代社会资讯已相当发达,心理健康教育能使小学生更好地完成学校教育,并帮助其正确的应对现代社会中复杂的资讯信息,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小学教育包含两层意义:(一)对小学生进行基础文化知识教育;(二)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学习兴趣、学习习惯、身心健康的教育。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怎样更好地将两者融于教学,让小学生很快接受并提高学习成绩,我们从心理学方面可以探讨一下。
心理学将人的基本的心理品质分为两大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指人聪不聪明,能力大小如何。这就是人们平常所讲的智力,是普通教育所必须具备的基础。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以及其他动手能力等等。
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态度、倾向。如努力不努力,肯干不肯干,有没有兴趣、热情和毅力;是勤劳还是懒惰;是粗心还是仔细;是勇敢还是胆小等等。非智力因素是靠后天训练和培养的。非智力因素对认识活动提供动力,并起到调节、维持和定向等作用。具体到学生的学习上,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热情。非智力因素进一步向社会化方向发展,就可发展为人的个性倾向性,包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政治思想等等。在小学阶段,人的大脑容量不断地增大并逐渐接近成年人,在小学阶段培养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良好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相辅相成、相互制约,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不良的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开发有扼制作用。(二)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发挥有促进作用,对智力上的某些弱点有补偿作用。在大班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引导和培养。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开发智力,培养非智力。培养非智力教育,首先要重视小学生的“立志”教育,有潜伏性的动机才有意志的持久性。动机发生后,就能变为一种潜在的动力紧张状态,这种动力紧张状态虽然不一定被我们意识到,但它却是客观存在着的。当动机没有完全实现时,这种动力紧张状态可以延续很长时间,甚至可以延续一辈子。其次要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从其直接的需要开始,例如,好奇心、成就感、义务感、责任心等。要引导小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水平有所期待,观察其对自己的学习要求处于高标准、中标准或是低标准阶段,并逐步提高其对自己的学习要求。兴趣性和目的性不断强化,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压抑其他欲望和克服厌倦心理,坚持学习下去是养成学习自觉性所必需的。教师课堂教学要加强直观性,使学生对一些简单事物保持兴趣。有研究表明,看到的比听到的记忆时间要短一些,看到的记忆要比听到的记忆强1.66倍。
对小学生好胜心、自信心的培养与挫折教育。教师的言语、表情以及教师的评语等反馈对学生自信心提升帮助很大。每天给学生反馈比每周反馈好。教师评语效应以顺应性评语最好。小学生应开始学会面对挫折。教师可以给他们提供适当的挫折环境,同时培养学生养成乐天愉快的习惯。研究表明有两种人能经受挫折,逆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和受过良好教育、心情开朗、有坚强个性的人。
小学生需要保持学习的持续性。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心态非常重要。医学研究表明,积极情绪可使内分泌腺体往血液中分泌肾上腺素,它参与代谢可提高能量,使人体的免疫系统、循环系统等保持良好工作状态。例如,长途中的一个笑话可以振奋精神。消极的情绪会使免疫力下降,低年级的同学无依无靠或过于失望的心理状态对身体有害,教师可以让新生在班级中有当家做主人的感觉,帮助其快速地适应学生生活。小学生应加强体育锻炼,在小学阶段了解自己即将完成或以后将要完成的生理变化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有益的。学校应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积极组织他们参加户外游戏活动,在活动的同时鼓励小学生多和同学交朋友,养成乐天愉快的习惯,使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健康成长。小学生要不断提高自控能力,凡在事业上取得重大成就的人都具有很好的自控能力。教师应不断地给予理想、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懂得人总要有一种精神力量来支持自己,不要过于追求物质。可以帮助学生为将来订计划。计划要适中,太过于憧憬未来,容易发生恐惧与不安。告诉学生只要不断善用眼前光阴,将来必然会和眼前一样美好。这样可以确保每一年都过得非常充实,没有一天虚度。
人的学习与成才过程,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相互影响,在智力条件带有普遍性的情况下,而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包括定向、引导、调节、维持与强化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引导和催化的作用,使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少走弯路,使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健康优秀。
父母与高中生的亲子沟通
江汉大学教育学院孙远
亲子关系的质量决定着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是否顺利、是否发生障碍或缺陷。目前很多高中生与父母的关系不容乐观,孩子抱怨家长口啰唆,觉得和家长之间有严重的代沟,家长也觉得和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父母和子女均感到非常痛苦。高中生不和谐的亲子关系值得我们关注。
一、父母与高中生沟通中的障碍
上海市一名高中生用一年的时间,在全市12所中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高中生与父母存在着“双方以自我为中心严重,缺少沟通艺术,且沟通时间少,渠道单一,单纯关注学习,忽略全面发展”等问题,他们“想说的”和“想听的”总是不合拍,像这样缺乏质量的沟通无疑会影响最终效果。父母与高中生的沟通主要存在以下障碍:
1.父母对孩子不够尊重
很多父母都认为自己拥有绝对的权威和尊严,孩子必须听我的话,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对孩子提出各种要求,比如要求孩子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考试只能进步不能退步,做事不能出差错。父母过多的关照、过细的要求、过严的管束和指责训斥,对身心发育日趋成熟、有着独立主见的高中生来说,常引起反感和厌烦,形成逆反心理。长此下去,得不到尊重、理解的孩子和高高在上的家长之间距离便越来越大。
2.父母对孩子不信任
在一项调查中,有一半的学生表示在遇到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时,最愿意分享的对象是朋友而不是父母;当问到“父母偷看过你的日记、手机之类的隐私吗?”24%的学生回答“有时看过”、7%的学生表示“一直如此”,只有43%的人认为自己的父母“从没看过”。可见,很多学生与父母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信任。对于自我意识很强的高中生来说,这种不信任正是他们在父母面前关上心门的原因之一。
3.缺乏了解和沟通
家长们有的忙于事业,很少与孩子在一起活动、交流;有的只关心子女的衣食住行,认为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就可以了;而更多的是只关心学习,一回家就问作业做了没有,考了多少分,在班级排名多少,叮嘱孩子要向重点大学冲刺,很少过问其他的活动和情绪状态。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缺乏情感和思想的交流,最终难免产生代沟。
二、高中生的心理特点
父母与高中生的沟通障碍,很大程度上在于父母不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特征,仍旧把他们当做幼儿园的小朋友或者小学生来对待。家长只有详细了解了高中生的心理特点,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与孩子和谐相处。
1.思维特点
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高度发展,思维更具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他们有自己的观点、见解,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评价。他们不畏权威,敢于标新立异,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高中生的辩证思维也发展迅速,渐渐能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但发展得还不完全成熟,看问题时会出现偏激。
2.情绪特点
(1)延续性。情绪暴发的时间延长,稳定性提高。比如他们发怒会长达几小时,甚至几天,有的则长时期影响他们的发展。
(2)丰富性。几乎人类所有的情绪种类都可在高中生身上体现出来,并且各类情绪的强度不一,有层次的不同。情绪体验在内容上也表现出千头万绪、丰富多彩的特点。
(3)特异性。情绪体验有个人的独特的“光环”,有个性、自我感知的差异。
(4)两极性。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顺利时得意忘形,受挫时垂头丧气。情绪波动性大,容易为周围同学的情绪所感染。
(5)内隐性。情绪表露越来越带有文饰、内隐和曲折的特点。在特定的场合下,会考虑到自己的形象和价值观,进而支配和控制自我的情感,出现外部表情与内心体验不一致的现象。
3.自我意识特点
高中生已经完全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出现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分化,这使他们对自己的规划、期待成为可能,同时也带来了自我矛盾。高中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进一步提高,已能够对自己进行独立评价,评价对象也从外表渐渐深入内心世界,但是容易出现高估或低估的倾向,从而会出现自我陶醉或自我菲薄。
高中生的自尊心获得高度发展,是自我意识中最强烈、最敏感、最不容冒犯的部分。他们最怕别人看不起自己,所以会努力学习,力图在各个领域有出色的表现,在集体中赢得适当的地位,得到好评和重视。但是如果他们获得承认和赞赏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往往就会以社会不容的方式去寻求满足。父母与孩子的很多矛盾,多数是由于没有满足其自尊心而造成的。
三、父母与高中生沟通的策略
在了解了高中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父母需要改变自己与孩子相处的策略,找到有效沟通的途径,使两代人能够和谐相处,实现共同的目标。